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周易-说卦 的原文。

  昔者圣6844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5839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5801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6636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躁万物者莫?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2657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途、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周易·易经·干卦的原文

《卦8546》 干:元 亨 利 贞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干: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干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閒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 「君子进1601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0069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溼!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干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干干,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干元用九,天下治也!干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干干!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干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干元用九,乃见天则、干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0053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周易》的原文是不是只有卦辞和爻辞

  《周易》原本 是只有卦辞和爻辞,   《周易》现本中,《象》《彖tuàn 》被拆开分别排放在每一卦卦辞后、、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德语原文

  德语原文和中文翻译如下:   Ich will dem Schicksal in den Rachen greifen   ——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按照字面“扼住”并不准确!最好翻成“掐住”!    这是他书信中的一句话,后来成为他的名言?后人也因此评价他扼住了音乐的咽喉。。

求 坤卦 原文+解释

  坤卦   坤卦(the Kun Diagram)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坤卦(the Kun Diagram)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4772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目录   简介   卦意   卦文解释   全卦内容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周易》将《乾》《坤》两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确实有些天地阴阳互生万物之含义,但是、统观《坤》卦各爻辞的含义和《坤》卦各爻辞之间的演变关系。我们还将会发现,简单地将《坤》卦理解为只是一种阴卦将是不恰当的。《坤》卦亦如同《乾》卦一样、也是《周易》总论的一部分、也有囊括《周易》含义的意思?从对《坤》卦的研究来看。它将显露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坤》卦如同《乾》卦一样,从“初”爻开始到“用”爻结束,也是反映一个 事物由始到末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的、比如说《坤》卦的“初六!履霜,坚冰至”,是讲一个事物开始之艰辛,它和《乾》卦的“初九、潜龙勿用”一样。乃皆是叙述一个事物的开始阶段,《坤》卦再经历“六二”爻到“六五” 爻的“黄裳”鼎盛时期,亦如同《乾》卦经历“九二”爻到“九五”爻的“飞龙在天”的鼎盛时期!《坤》卦再到“上六”爻的“龙战于野”的物极必反时期和到“用六”爻的“利用贞”的再造时期!它都和《乾》卦的“上九” 爻“亢龙有悔”的物极必反时期和到“用九”爻的“群龙无首、吉”的再造 时期的内容安排完全相同!《坤》卦中显露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坤》卦除了其阴阳符号全为阴(--)号,除了其卦辞中有“利牝马之贞”的阴的属性外、其它各爻辞的内容并不是全从阴柔一方面来论述《坤》卦的阴的属性的,一般的易学家们纯用阴性来图解《坤》卦中的各爻辞的含义完全是一种误解、比如说“六三”爻辞的“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历来都将此爻解释为“去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为“地道”!“妻道”,“臣道” 之爻!实际上!此爻含义乃指去直接从事王事帝业!它和《讼卦》中说的“ 或从王事。无成”为同一含义!又比如说“六四”爻的“括囊。无咎无誉 ” 、历来都解释为“扎紧袋口?不说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这样解释仍是站在“阴道”。“臣道”!“妻道”的基础上注释爻义、实际上,此含义乃是指囊括四海9334之志的无咎无誉。它有如《乾》卦“九四”爻 的“或跃在渊,无咎”一样,皆指《周易》中的“大人”们展露才华抱负一事。再比如说“上六”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历来都按“地道”, “阴道”,将此爻解释为“阴气极盛!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误解!阴阳交战,何来龙与龙相斗之有,《坤》卦中显露出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如同《乾》卦一样,它除了用哲学观点来论述一个事物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之外!在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它仍是围绕着政权的角逐进行论述的,如果说《乾》卦仅仅用“潜龙”到“飞龙”再到“亢龙”来比喻《周易》中的 “君子”“大人”们的兴起衰落,而《坤》卦则用“或从王事”和“括囊” 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以及帝王们的“黄裳”服饰来直接陈述《周易》中的“君子”“大人”们的举措始末,在这一点上、应该说《坤》卦比《乾》卦更加具体和更加直言不讳了,  7096 �我们在研究《坤》卦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如不1789弄清这些!则便在刚从《周易》中的《乾》卦中得到一些启迪。则又在《坤》卦中陷入扑朔迷离之中!   编辑本段   卦意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5523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7239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事业:诸项事业可以成功,8385得到预想的结果,但开始出师不利,为困境所扰!切9273莫冒险急进!须小心谨言慎行。尤其不可单枪匹马,独断专行、取得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最为重要,在他人的合作下。共同完成事业、因此!应注重内心修养、积蓄养德!效法大地。容忍负重!宽厚大度、以直率,方正,含蓄为原则。不得贪功自傲、持之以恒、谋求事业的成功?   经商:机遇不很好,切莫冒险、以稳健为妥、遇到挫折。务必即时总结经验。注意储存货物、待价而沽!处处小心为是,   求名:比较顺利!具备基本条件!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不追求身外之物,即可吉祥,   外出:宜结伴而行、可去陌生的地方!   婚恋:阴盛、以柔克刚,女方柔顺。美好姻缘。白头到老!   编辑本段   卦文解释   第一句   【原文】   坤①: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②,安贞吉!   【译文】   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8969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注释】   ①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4172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②朋。李镜池说6151:“朋?朋贝。货币起先用贝!贝十枚一串为朋!”   第二句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①、万物资生!乃顺承天②!坤厚载物,德合无疆③。含弘光大④。品物咸亨⑤!牝马地类⑥、行地无疆?柔顺利贞⑦,君子攸行⑧!先迷失道,后顺得常⑨!西南得朋⑩。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   【注释】   ①至,朱熹说:“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②承。 《说文》“承、奉也、”乃顺承天。犹言大地顺承天道的变化而变化,③德! 《易经》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态性质的—个哲理性概念、合!借为迨、《方言》:“迨。及也,”④!含!蕴藏。弘,深厚!光!借为广、⑤品,品类,品物。犰言各种物类、咸、皆。亨,通泰,这里是生长顺畅的意思!⑥牝马,母马!阴性之物、与地同类、⑦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贞正。犹言执着、此四字讲牝马之性。所解“利贞”与经意有异。⑥攸。所。⑨常。常道,正路!⑩《彖辞》以“类”字释“朋”!取“同类为朋”之意!与经意不合。凡传意与经意不合之处,译文中显加区别、不另出注、   第三句   【原文】   《象》曰:地势坤①、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注释】   ①坤! 《释名?释地》:“坤,顺也。上顺乾也,”   第四句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①、阴始凝也。驯致其道②,至坚冰也、   【译文】   初六: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   《象辞》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履霜坚冰。《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许芝引作‘初六,履霜,’朱熹、项安世,惠栋等皆从之,《象》传以‘阴始凝’释‘履霜’二字。非释‘坚冰’二字、若‘坚冰’则是阴已大凝,0669不得云‘阴始凝’,”履、践踏。②驯!《集解》引《九家易》曰:“驯!犹顺也、”致,推进。驯致其道、犹言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推进。   第五句   【原文】   六二:直、方。大。不习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②,   【译文】   六二:平直、方正。辽阔是大地的特点!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辞》说: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地道是广大无边的,   【注释】   ①习,熟习! ②光,借为广,   第六句   【原文】  4965 六三:含章①?可贞③。或从王事③。无成有终④、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⑤。   【译文】   六三: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但结局还是好的!   《象辞》说: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说明能抓住时机采取行动,有人服役于0660战争(没有取得战绩而有好的结局)!因为他才智广大!   【注释】   ①含!高亨说:“含当读为*、*与戡同、克也,战胜也、章,当读为商、殷商也!”②可,称心,可贞。称心的占卜。③王事!李镜池说:“王事!指战争!王训大!王事即大事。古代国家以战争和祭祀为大事,这里说大事。就是指战争、”④终。古人讲终,多指好的结局。⑤知!读为智、光大。广大、   第七句   【原文】   六四:括囊①。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文】   六四: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   《象辞》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是说谨慎才没有祸害。   【注释】   ①括。收束。扎紧,囊!布袋!   第八句   【原文】    六五:黄裳①,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②!   【译文】   六五: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   《象辞》说: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因为“黄裳”象征着人内在的美德!    【注释】   ①黄裳、王弼8218说:“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裳!即裙,裤。周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②文!《广雅?释诂》:“文、饰也。”衣与裳。都是身上的装饰!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   第九句    【原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①,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上六、龙在大地上争斗,血流遍野!   《象辞》说:龙在大地上争斗,比喻人走到了穷困的绝境。   【注释】   ①玄黄!血流貌。借为泫潢!谓血流得多!   第十句   【原文】   用六①: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②,以大终也、   【译文】   用六:占问得长久的吉利!   《象辞》说:用六爻辞说利在永远贞正、于此则德业广大、   【注释】   ①用六、《坤》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六”。迥!通!用六即通六!犹言六爻皆六!属阴性,表1476示全阴爻将尽变为阳爻。②爻辞“贞”为卜问之义!《象辞》释为中正,正直,与经意有别!   第十一句文言   【原文】 《文言》曰:8499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①!含万物而7684化光②!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③,直其正也。方其义也④,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⑤!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⑥!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⑦、正位居体⑧、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⑨、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⑩,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①后得主。言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常、常规。规律性,②化光、生化万物。其道广大。③顺,循规律而推进发展。④直!正直、犹言8682存心不邪。方。端正,犹言存7270心不乱!⑤直内、直。用如动词,矫正。直内!犹言矫正内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动词!规范。方外。犹言规范行为上的悖乱,⑥地道无成而代有终。地道不能脱离天道单独地完成生化万物的功业,只能在时序的更替中?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⑦黄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黄裳、比喻贤人才高德劭!黄中犹言1949内心美好,通理,通达情理,⑧正位,犹言忠于本份!居体。体借为礼、犹言守礼,⑨王引之曰:“疑之言拟也,”朱熹曰:“疑谓钧(均)敌而无小大之差也!”⑩沙少海先生说:“《集解》引苟爽本无‘无’字、当据删!《说文》:‘嫌。疑也!’这里!嫌应训势均力敌!训拟、”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1756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0659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4001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3598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编辑本段   全卦内容   �《坤卦》由地下地上组成、   �卦辞7154的“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第一句是说《坤卦》亦有元始!广大、亨通之义、由于《坤卦》为阴卦、故利于柔顺的雌马的贞正,第二句!一般都将句子标点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这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一4982辞语都是在“君子”修饰之下进行的?有如我们前边多次提 到的“君子”一辞并不专指道德高尚的人!乃是“大人”“王”“侯”的同义语。所以、将此句标点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是不恰当的?如果标点成这样,“后得主”一辞必然变成良臣得贤主或后妃得明主一义。实际上。“先迷!后得”乃是指“君子”或“大人”在行事开始时!总是有些迷惘困惑。但由于“君子”“大人”们始终“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故有“ 后得”之结局。由于如此,故此卦“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按 照《周易》中每每使用这一方位词!具体地说、当与姬周王朝处境有关,也即与姬周王朝开发经营西南汉水长江流域有关,与东北的黎国(今山西黎城 一带)为敌有关,最后一句“安贞吉”是说、若能安于正道。则为吉祥!   �“初六”爻的“履霜,坚冰至”。是说处于《坤卦》的初期,亦即一切 事物的开始时期有如在霜地和处严冬一样不容易、   �5860“六二”爻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说在办任何事时、只要坚 持正直。办事有规矩方圆,4666并怀有博大的德业?既就是不用练习什么其它,就此也足够顺利畅通无阻,此处的“直方大”一语!颇有些指“君子”“大 人”的气质而言!也可以说乃是下一句的“含章”的同义语、   � “ 六三”爻辞的“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前半句有接 上一爻的含义,是说、只要这些“君子”“大人”们自身能有一定的文化知 识素质。能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形质可嘉,那就可以在人们9249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就可以帅众以从正、后半句是说!当此条件还不成熟之时。若要去从事王事帝业!那一定是无成的!但最终还会有一个良好结局的。此一爻有一个时空观念?也即实类同《乾卦》“九二”爻说的“见龙在田”和“九三” 爻说的“君子终日乾乾”以及处在此时期的《屯卦》所要说的“或从王事! 无成”的用法!   �“六四”爻辞的“括囊。无咎无誉”、是说为争雄天下的“大人”“君子”们!自当有4485“囊括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这时已经羽毛已丰、谁也奈何不了。此时的举措既就是得不到什么赞誉,但也不会有什么祸患。此爻实类同《乾卦》“九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的含义和用法、在理解此爻时!切不可忘记此爻的时空概念,也即前边说的不可忘记“六三”爻的 时空概念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乾卦》是用龙在不同时空的变态来比喻事物的变迁!而《坤》卦则将这些变态换成了“君子”“大人”们“或从王事”“括囊”一类的直接举措变迁!这种更改倒使人们在疏忽了《坤》卦时空演变的同时、也更疏8448忽了这卦各爻辞的实质内容!   �“六五”爻辞的“黄裳。元吉”、是说此时已君临天下。到了3423一个极盛时期!此时自当大吉大利,此爻实类同《乾》卦“九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六”爻辞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爻是言二龙大战、这一爻可能直指姬周王朝与殷商王朝的殊死搏斗,但理解此爻时。也不可忘记《乾卦》“上九”爻的“亢龙有悔”?这6031里指事物发展到极限?将有灭亡的危险!这里有指殷商王朝的有悔!也有指姬周王朝的有悔!《小过》中说的“飞鸟以凶”“弗过防之、从或戕之”以及《既济》。《未济》卦中说的“小狐汔济”的“濡其首”指的就是这些,   �“用六”爻的“1231利用贞”、此爻是一个半句话、此爻有接上一爻的含义,也即当此“龙战于野”的非常时期只有坚守贞正,才能化凶为吉,此爻也有 《乾卦》“用九”爻“见群龙无首。吉的含义!作者乐见于此新旧交替和时代变迁,但在此特别强调了“利用贞”一辞!。

佐串骨的原文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金红拼音生辰八字

  金 红拼音   jin hong   第一声 第二声?

占卜的拼音是什么

  占卜_词语解释   【拼音】:zhān bǔ   【解释】:1.古代用龟甲,蓍草等,后世用铜钱。牙牌等推断4738吉凶祸福!   【例句】: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6892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

龙说 韩愈 原文及翻译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大!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9375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5193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注释: ①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②嘘:喷吐。 ③伏:遮蔽, ④景:通“影”、 ⑤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虫蜀)[说明,此为一个字zh ]。欲大则3752藏于天下?欲上则凌4576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⑥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⑦汩:漫! ⑧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从:随、跟随,   固:本来!当然。汩:淹没、无以:没有可以用来。信:确实,的确、9.于:比,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

  【原文】   河中石兽   清代: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6692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7088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6081学家的观点。又笑8140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2423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8267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6359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