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牛角挂书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2758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3362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翻译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订鬼的原文及翻译

  订鬼第一段原文及翻译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9425存想则目虚见,   翻译: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象7763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订鬼第一段原文及翻译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翻译: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由于用心过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庖丁练习解剖牛的本领、三年以后、在他的眼里,没有见过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由于老是想着某一个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错觉!看见异乎原物的东西了,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订鬼第二段原文3512及翻译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2574鬼持*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翻译:病人身体困倦极了!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4493棍捧鞭子欧打他,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就好象)0850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象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象)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订鬼第三段原文及翻译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翻译: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表现在视觉上的、(好象)看见鬼的形状、表现4680在听觉上,(好象)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泣呢,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由于精神作8533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都出于同样的情况、。

求易经原文及翻译

  第一卦:《乾卦》  2204 乾:元?亨。利。贞、   (译)《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译)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译)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译)《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7164)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0086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3868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译)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译)《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8517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译)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译)《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1188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7447  (译)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3403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初六、 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译)《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3992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6048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8884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象辞》说9328:'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六四。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译)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译)《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1201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译)'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谐,贞正。不要急于发展、首先要立君建国、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译)《象辞》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释为云、云雷大作!是   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译)初九、万事开头难、在初创时期困难特别大,难免徘徊不前!但只要能守正不阿!仍然可建功立业、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白话:《象辞》说:'虽然徘徊不前。但志向和行为纯正、只要能下定决心,深入基层,仍然会大得民心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6865年后才生育、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译)《象辞》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由于阳刚一方所造成的!'婚后十年才生育'、是很反常的现象,   六三!即主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译)六三!追逐鹿时。由于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导,致使鹿逃入树林中去,君子此时如仍不愿舍弃、轻率地继续追踪!则必然会发生祸事、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译)《象辞》说:'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导'!是因为获鹿之心过于急切、君子应及时放弃、否则必有祸事或导致穷困,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译)六四,四马前进,步调不一。但如坚定不移地去求婚,则结果必然是吉祥顺利的,   《象》曰:求而往、明也!   (译)《象辞》说:'坚定不移地去追求。是明智之举,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译)九五、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是很危险的。那样做。办小事虽有成功的可能!但6233办大事则必然会出现凶险、   《8799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译)《象辞》说:'只顾5713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即使6109想有所作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译)上六!四马前进!步调不一!进退两难。悲伤哭泣、泣血不止,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译)《象辞》说:'悲伤哭泣!泣血不止'。这种状况怎能维持长久呢,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象辞》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译)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译)《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译)《象辞》说:'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译)《象辞》说:'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六四!困蒙。吝、 6330  (译)六四,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0558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大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译)《象辞》说:'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六五,童蒙!吉、   (译)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象辞》说:'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8208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3127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译)《象辞》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第五卦:《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顺利。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出外远行。渡过宽阔的河流会很顺利!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象辞》说:《需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坎(水)上、为水在天上之表象。水汽聚集天上成为云层。密云満天、但还没有下   雨。需要等待,君子在这个时候需8661要吃喝。饮酒作乐,即在等待的时候积蓄力量。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译)初九、在郊外等待。必须有恒心、长久耐心地静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象辞》说:'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险轻率前行!'长久耐心地等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表明没有偏离正道,没有偏离天地恒常之理、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译)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然要受到别人的一些非难指责!耐心等待终究会获得吉祥,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译)《象辞》说:'在沙滩上等待'、表明1101宽宏大量不急躁,虽然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能获得吉祥!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译)九三,在泥泞中等待。结果抢劫的强徒乘机而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译)《象辞》说:'在泥泞中等待'。说明灾祸还在外面,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来强盗,说明要处处谨慎小心才能避开危险。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译)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不小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象辞》说:'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时必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译)九五、准备好酒1031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象辞》说:'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说明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上六、落入了洞穴之中,忽然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久会得到4961吉祥的结果,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译)《象辞》说:'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敬而且热情地招待、终久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尽管处在不适当的地位。但还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第六卦:《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讼卦》象征打官司:这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惧有所戒备引起。坚守正道居中不偏会有吉祥,坚持把官司打到底则有凶险。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现则会有利、但出外远行,要渡过宽阔的大河则不会顺利,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象辞》说《讼卦》的卦象是坎(水)下乾(天)上!为天在水上之表象,天从东向西转动。江河百川之水从西向东流、天与水是逆向相3640背而行的!象征着人们由于意见不合而打官司。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译)初六、不久将陷于争端之中。虽然会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将获得吉祥。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译)《象辞》说:'不久陷于争端之中'。说明与人争端决不可长久,9114决不可互不让步。相持不下。虽然'受到一些非难指责'。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可以明辨事非、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译)九二!打官司失利、走为上策!赶快逃回来,跑到只有三百户人家的小国中。在此居住可以避开灾祸。  3903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译)《象辞》说:'打官司失利。迅速逃回来',因为自己处于下位。与上面有权有势的人打官司。必然要失败而且有灾祸降临!但逃走避开。灾祸就没有了!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译0714)六三、安享着原有的家业、吃喝不愁!坚守正道,处处小心防备危险。4213终久会获得吉祥、如果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成功后不归功于自己,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1251(译)《象辞》说:'安享着祖上遗留下来的家业'!说明只要顺从上级、则可以获得吉祥的结果!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译)九四,打官司失利。经过反思改变了主意!决定不打官司了。安分守己!必然会得到吉利的结果!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译)《象辞》说:'打官司失利后。回过头仔2965细反思。觉得'和为贵'。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于是改变0486了主意、撤回诉状。退出争6149端不打官司了、说明坚守正道。安分守己就没有什么损失了。   九五!讼。元吉、   (译)九五!官司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译)《象辞》说:'官司得到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居于正中地位,得到了大人物的公正的判处,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上九,因打官司获胜。君王偶然赏赐给饰有皮束衣带的华贵衣服!但在一天之内却几4823次被剥下身来?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象辞》说:因为打官司获胜而得到赏赐?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尊敬的!   第七卦:《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   (译)《师卦》象征兵众(师指军队):坚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帅军队可以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译)《象辞》说:《师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坤(地)上。是地中有水之表象、地中蕴藏2950聚集了大量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征兵源充足,君子要像地中藏水一样容纳天下百姓。养育众人。这样就会有众多的士兵可用!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译)初六!出师征战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如果军5001纪混乱必然有凶险。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译)《象辞》说:"出师征战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要号令整齐、行动一致!赏罚分明。如果军纪不良!指挥不灵!必然要发生凶险、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3268 (译)九二?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君王多次进行奖励。并被委以重任!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2614三锡命”?怀万邦也、   (译)《象辞》说:“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7322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表明承受“4900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宠幸!“君王多次进行奖励”、说明怀有治国平天下使万邦悦服的弘大志向,   六三、师或舆尸!凶!   (译)六三!不时有士兵从战场上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回来。凶险、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译)《象辞》说:“士兵不时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回来”。说明不能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自量力发动进攻、结果战败、没有任何功绩可言了、   六四。师左次。无咎、   (译)六四,率军暂时撤退!免得遭受损失!   《象》曰:"左次无咎",示失常也!   (译)《5509象辞》说"观察了战场形势后!暂时后退以避敌精锐。免遭更大损失",说明深通兵法,懂得用兵有进有退的常理?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译)六五、田野中有野兽出没!率军围5849猎捕获。不会有损失!委任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军中主帅、必将战无不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尸体大败回!占问的结果必然7594是凶险的?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译)《象辞》说:"委任有德长者统帅军队战无不胜"、表明居中恃正,行为有法度、必然获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战死者的   尸体!大败而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9368(译)上六,凯旋而归,天子颁布了诏命、分封功臣。或封为诸侯、或封为上卿,或封为大夫!但小人决不可以重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译)《象辞》说:"天子颁布了诏命、分封功臣",是为了按功劳大小而公正封赏,"小人决不可以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危害并扰乱邦国。   第八卦:《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比卦》象征亲密无间。团结互助:吉祥。探本求原、再一次卜筮占问,知道要辅佐有德行的长者。长久不变地坚守正道、不会有祸害、连不6208安分的诸侯现在也来朝贺?还有少数来得迟的诸5445侯将有凶险,   《象》曰:地上有水!比!0569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象辞》说:《比卦》的卦象为坤、(地)下坎(水)上!象征地上有水、大地上百川争流。流水又浸润着大地,表明地与水亲密无间,互相依存,以前5369的历代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分封土地、建立万国,安2318抚亲近各地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译)初六。具有诚实守信的德行,亲密团结!辅佐君主、不会有灾祸、诚信的德行如同美酒注满了酒缸!这样远方的人纷纷前来归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象辞》说:《比卦》的第一爻位(初六)、表示一开始便具有诚信的德行,致使远方来人归附,1852自然可获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译)六二。在内部亲密团结!努力辅佐君主!结2911果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译)《象辞》说:"内部亲密无间团结一致。辅佐君主"。说明没有偏8344离了正道!   六三,比之匪人!   (译)六三。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译)《象辞》说:"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7085的事吗!   六四。外比之,贞吉。    (译)六四,在对外交往中互相信任。亲密团结、尽力辅佐贤明的君主,其结果5908是吉祥的?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译)8037《象辞》说:在外面亲密团结朋友、辅佐贤君、说明要顺从居于尊上地位的君主、才会有好的结果。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译)九五、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跟随君王去田野围猎、从三面驱赶!网开一面!看着禽兽从放开的一面逃走,毫不在乎、君王的部下也不戒备。吉祥,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译)《象辞》说:"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可获得吉祥!因为此时居于正中位置,抛弃逆天行事的举动而顺其自然,就好像围猎7944时网开一面?让该被擒的禽兽落网,不该被获的从前面逃掉!君王的部下听其自然!不加戒备、这是君王的贤德感化了部下的缘故。   上六!比之无首。凶、   (译)上六!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译)《象辞》说:"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说明自己将来没有可以归附的地方,无立足之地、,

被风吹走的帽子原文

  《被风偷走的帽子》   作者:刘川北   让人犯愁的冬季一个不少准时准晌地来了,我家的灶屋、黑锅底透着锈红的冰渣。水缸裂了缝、结了冰!取水时需用铁锤凿开冰层!做熟饭,母亲往灶灰里放一块红砖、过半个时辰。取出,让我们搂着那块砖头取暖、这个笨办法是母亲的创新发明!可是。这仍然解决不了大问题!我们冷啊,像树巅一片枯萎的黄叶瑟缩颤抖不已。我的手冻了,脚冻了、特别是耳朵,裂了口子、灼心般地疼。脚冻了!母亲给我们的鞋子里垫上温暖而舒适的干草、手冻了、母亲用拆解的旧衣服做护手的棉筒、耳朵怎6747么办呢?   母亲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给我买上一顶棉帽?母亲想要的是那种有耷耳!里子9776披绒的棉帽。那年冬天、母亲就无数次说过:“要是有一顶棉帽就好了!”一顶棉帽对于一个穷人的家庭是奢侈的,母亲没有钱去买一顶棉帽、这事就搁着。一直到与冬天的再一次重逢、其实!那顶帽子并没有因为随后春天的来临、把母亲的愿望打消掉!相反,却像一粒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种子!经春历夏、更加枝繁叶茂起来、   母亲把攒下的零零毛毛和借来的布票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面带笑容,吩咐我说:“走!去买帽子,”到供销社有七八里地。母亲不空着手!背上竹筐!经过野地时!顺便拾些做饭的柴禾、我扯着母亲的衣角、高兴8591地随在后面!   母亲捧着棉帽走出来。瞅了瞅天边的阴云!愣了一下,她忽然觉5940察售货员似乎算错了账目,少找了钱。母亲迅速地把灰手帕盖在装满竹筐的4910柴禾上。棉帽轻轻放上去。母亲急转身,奔进了供销社。   母亲再次出来时、棉帽不翼而飞!   帽子的丢失让母亲大为震惊,喘着粗气大声斥责,帽子呢!咱们的帽子呢。你把它藏哪儿了。我胆怯地说不出话来!我一直蜷缩在竹筐旁边。7849我没有感觉到帽子是怎样长腿跑掉了!只知道一阵大风吹来、吹得脸麻麻的!我用衣0734襟护着自己的眼、   母亲喊我:“你撒尿去了,”我摇摇头、   “你一直在这!”我点点头,   “有人来过!”我不点头、也不摇头。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疑惧地看着母亲扭曲变形的脸!   母5452亲疯了似的。   “谁拿了帽子……谁拿走我们的帽子……”   没有人应答,母亲见一个人问一个人。没有人知道那顶帽子3178的去处。母亲似乎觉察出什么——那顶帽子再也不会回来。帽子被人偷了,既然被人偷了、谁还肯拿出来归还它的主人呢,除9339非那人像母亲一样疯了?   母0995亲开始用最难听的话发泄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都是投向空中的炸雷、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挣扎,母亲的脸像是藏了一只受了惊吓的小兽。不住地颤抖,母亲的嗓子哑了、喊声弱下去,剩下哭泣声和寒风纠缠着,撕扯着!吹乱的头发上沾满了草屑、衣襟上的扣子掉了。花裤带蛇一样地垂下来。母亲的那个样子俨然是得理不要0378命的泼妇,母亲是一个矮小瘦弱的女人、4143向来是温顺的!连说话都是慢声细语、小声小气。母亲异常的举止让我想到隐藏着的人性的另一面、后来,母亲回忆起这件事、也总是说、怎么会那个样子,她不会轻易地提到这件事,母亲是要忘记这件事。不轻易地提及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她已经把这件事遗忘,   围拢的人多了!6809大家疑虑母亲精神有毛病、有人建议掐人中、有人嚷着扇耳光。还有人提出送镇卫生所!母亲反抗着每一双伸过来的手, 4913  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人喊,那不是帽子吗。   帽子静悄悄地躲在道坡子下面的灌木棵子旁边。无动于衷地仰着脸瞅着这一群人。也安然地瞅着母亲。母亲瘸着腿走出人群?下了道坡!拾起那顶帽子,母亲把帽子戴到我的头上,压了压帽顶!又正了正帽沿,背起竹筐。把我抱起来。谁也不理会,踏着人们的目光、渐渐走远!一路上、母亲搂着我!很紧很紧,仿佛我就是那顶容易被风偷走的帽子……   母亲没有陪伴我走完少年的时光!就急匆匆地一个人踏上了那条不归的旅程,有时候、我总是默默地想!如果母亲在!家会是别一番景象,但、那是怎样的景象!我3891又想像不出来,即使想了很多,即使梦了很多,都是徒劳!只是增加一份无奈的牵念。关于母亲的往事很多,6315独拿出这一件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清明节,在母亲坟旁,遍插柳枝。为母亲的坟培上新土、7367我还不会忘记折一顶纸帽。放在祭品边侧!我知道、母亲会在天堂惦念着儿女!她看到帽子、就收到了儿女们的来信。她就会放下悬着的一颗心?默默为儿女祈祷……   简介:   刘川北!出生于1973年11月,中国9917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文字见于《中华散文》《散文百家》《岁月》《读者》(原创版)《文学与人生》《华夏散文》等报刊,曾获河北散文名作奖!紫香槐散文大赛多个奖项!0436入选多个散文选本?、

周易翻译

  大意是说。凡是衰落的。都是由于过去曾经荒淫腐败!凡是灭亡的。都是由于过去曾自以为平安无事。凡是败乱的!都是由于过去曾自以为治理得宜。因此。君子2569安居而不忘倾危。生存而不忘灭亡。2934整治而不忘败乱!这样才可以自身安全而国运常新!这是叫人对自己的处境和现状!时9526刻抱有警惕之心、战国中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原文

  能 落地后可以淹酒枣、

《易经》原文及解释

  《易经·说卦传》全文原文解释白话文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白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穷极幽深,参赞于神明的境域,所以上天产生了 很多的蓍草.天为阳,地为阴,将天一天三天五,合起来为九,用以代表《易经》阳的数目及符号,地二地四,合起来为六,用以代表阴的数目和符号.阳数阴数既立,又观察阴阳的变化,而设立卦;发挥于阳刚阴柔的道理,而设置爻;和顺于道德,调理于合谊的事理,创造了《易经》,以穷尽事物的道理,竭尽天地的善性, 以至于探讨天命的事理.   【注释】 ①蓍:古代的一种灵草. ②参天:指天一,天三及天五,相加为九,故阳数用九,天为阳,阳数奇. ③两地:指地二及地四,相加为六,故阴数用六,地为阴,阴数偶. ④倚数:就是计算数字.参天为九,所以《易经》阳爻都用九,两地为六,所以《易经》阴爻都用六.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 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白 话】从前圣人的创作《易经》,是将用以和顺于性命的道理的,所以立天的道理,分为阴与阳,在《易经》六爻的位置属第五爻和最上一爻,五为阳位,最上一爻为 阴位.分地的道理,为柔和刚,柔属于阴,刚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在最初一爻和第二爻,初爻为阳为刚,第二爻为阴为柔.又立人世间的道理,分为仁和义, 仁属于阴,义属于阳,在六爻的位置,是属于第三爻和第四爻,第三爻为阳为义,第四爻为阴为仁,六爻都是兼备天地人三才的道理,而两两相合的,所以《易经》 以六个爻画,而成卦,阴位在二四上的三个位置,阳位在初三五的三个位置,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阳刚和阴柔的爻画,所以《易经》六十四个卦,皆是有六爻 的位置,迭有柔刚,而有章法,一点都不乱的.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 《易》,逆数也.   【白话】乾为天而在上,坤为地而在下,有一定的位置;艮为山,兑为泽,交互的通气,山属于大陆性气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二种气候 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震为雷,巽为风,风雷是相互的迫击而相应的;坎为水,离为火,是相灭相生,相反相成,而不互相厌恶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等八卦,是两两相互的交错的.要数以往的事理,须从顺推,要预知将来的事理,要逆测,《易经》是用卜筮以决断将来吉凶的,所以《易经》是要用逆推的方法以 测知天下的事理. 【讲解】 宋儒根据此章,而画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圆图.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凡是对角线上的卦,都是阴爻和阳爻完全相异.明儒来知德即从此悟了相错的道理,这在汉儒,则叫做旁通. 第四章 雷 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白话】震为雷,雷是用以鼓动振动万物的,巽为风,风是用以吹 散流通的,坎为水为雨,雨是用以润湿万物的,离为日,日即太阳,太阳是用以照明天下的,艮为山为止,山是用以停止天地万象的行动的,兑为泽为悦,泽水是用 以使万物和悦生长的,乾为君为天,天是君临万物,高高在上的,坤为地,地是用以储藏万事万物的. 【注释】 ①烜:照明之意. ②说:即悦字,喜悦的意思.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余下全文>>!

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原文及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⑴作者简介   “饮马长6916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   ⑵基本解读   全诗共 20 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青青和边草”到“展转不可见”、这一层是写思妇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的大意是:丈夫离家远行不能终日思念、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的大意是:刚刚梦见6976丈夫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现丈夫原来还是9556在外乡,6318“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的大意是: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外乡各地漂飘漂泊不能相见。   第二层从“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这一层是写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也是比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这两句是说:丈5120夫不在家!使她深感门庭冷落、世态炎谅、“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的大意是: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3291 第三层从“客从远方来”到“下言长相忆”!这一层是写喜获夫信的情况。“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是说: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说:呼唤童仆3953打开木盒,里面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书信?3721“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是说: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书信,书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是说: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⑶精华鉴赏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出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⑷参考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3824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0587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5850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象诗中所写他家有人归来和自己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9532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最令人感动的是结尾,好不容易收到来信!“上言加餐食、下7597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归家无期!信中的语气又近于永诀?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大概是寄信人不忍明言、读信人也不敢揣想的。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饮马长城窟行〉是首可以入乐的「乐府诗」、作者的名字已不可考。但从所述内容看来、可知是属于「民间乐府」、时代应该是在五言诗发展已相当成熟的汉末,   这首诗中的「行」根据元稹乐府古题序解释,乃是诗的体例之一、又诗体明辨曰:「步骤驰骋!疏而不滞曰行,」可见这样的诗体有行走顺畅!不受阻碍之意,同时也意味著前往某地旅行!或朝某个方向行进的畅通过程、   诗起头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作者借著景色的铺陈!引发妇人触景生情!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绵绵」两字传达了两层的意义:妇人「思绪的绵绵」是由「草的绵延不绝」引起的!由于路途的遥远、思念也是突然的,只好在梦中求得相会,然而才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醒过来后又是遥远的空间隔绝、依旧是「他乡各异县」!彼此无法相见,   这一段可以说是故事的前提。在修辞技巧上!「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中的「远道」,「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中的「梦见」,以及2888「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中的「他乡」,都是修辞技巧中的「顶针」句法!这样的连缀句子的方式?使得全段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音乐性。「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是比喻自己凄苦的景况。同时也6741暗示远方的人也能了解?而邻居却只顾沉浸在家庭的欢乐中!不肯为她捎个信。   最后一段是情节的转折,忽然有客从远方带来丈夫木质双鲤鱼夹封的信函。呼儿差封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而2353在书中也获得了远方传来的,对她坚定不移的情意。者样的故事。主要在描述中国传统妇女「闺中思人」的感情起伏、文字质朴自然,情感真切悠远、是乐府诗中最广为传送的「闺怨诗」!   顺便一提的是,三国时代另有陈琳所作同名诗〈饮马长城窟行〉,内容却大异其趣。那首诗形式上是采对话方式、内容则描写了筑城徭役带给人民的深重痛苦。比较具社会写实的意义、   "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8691“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言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名句]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析赏〕这两句一般都解释成!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8813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枯桑且知天风。4620海水且知天寒,远行的丈夫竟会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对他的思念吗。    这两句也可解释成:诗中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如今。春去秋来!岁月轮转!眼看天风拂吹、桑枯叶落。水冷天寒。伊人不归。年复一年。更加深内心的凄冷和对伊人的思念。原诗下二句:“入门各自媚。谁与5225相为言”、别人家的丈夫入门来、一家和和乐乐。相与嘘寒问暖、惟独自己!独守空房!冷落凄清,无人可相安慰!如今。看着天风的吹拂。落叶的飘落、海水的变寒。岁月飘忽、岁月虚度。触景生情、倍添内心的寂寞凄寒、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历代乐府歌词的名著。是我们研究乐府的最重要的典籍、是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3845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编者郭茂倩、南宋初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乐府诗集》一书!在编辑上有显著的优点。各类歌曲都有总序、每曲都有题解!对各种曲0307调和歌辞的起源,发展均有考订,在编次上!古6081辞列在前面,历代模拟作品依次列在后面。尤其是集中还收录了先秦至唐末的一些民间歌谣。由于汉代一度撤销乐府,中断采风,民间歌谣已流传不多、《乐府诗集》中的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诗歌的发展及民歌对诗歌的影响便更显得弥足珍贵。另外、集中所收、诸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吴歌》!《子夜歌》等作品、皆成了脸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7342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求城隍解签原文

   学习学习!楼主这个是什么意思啊?。

智取生辰纲的 原文 翻译

  9489白话小说!不用翻译 本文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7335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前一部2328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节选部分!通过成功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4)叙述方式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痕迹。而《智取生辰纲》一文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