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蒙古族和壮族的的风俗习惯,故事,礼貌礼节,饮食习惯,节庆习俗,禁忌,等!

  蒙古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2941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语言文字0140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1123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3719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3980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1049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6162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8137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0197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9800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6826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1526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3588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0947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壮族   奇特的头饰   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6260质横簪,现在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男女都穿布鞋。   礼仪介绍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9607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0603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5760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5454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0416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3624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禁忌内容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8883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间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门槛中间,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0570谢绝外人进寨!   婚礼习俗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1325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8961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7827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现在恋9250爱自由、婚姻自主,   宗教特点   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3557后传入,建立了寺庙、1858年以后!天主教传入!1862年基督教教传入!但都未传开。各家都有神龛,敬奉祖先,近现代以来。部分壮族地区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传入!   壮族本民族宗教则以摩教(MOZ)(壮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MOZ)带有浓重的佛!道二教、特别是道教相3161融合为其特点、此外,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布洛陀经诗》是摩教(MOZ)(壮族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8102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这部史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红水河流域4750和云南文山一带传承?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布洛陀》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经诗》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壮字书写。诗是壮族民歌五言体、押韵、在内容上、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字义艰涩!在形式上、由于千百年来的传唱加工、语言9634精炼工整。有韵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壮语!宗教语。为当今所无、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   根据已整理的版本,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是开头歌,包括第一章礼貌,第二章回答歌?第三章石蛋歌!第二部分是创造歌,包括第四章初造天地。第五章造人、第六章造太阳。第七章造火,第八章造米!第九章造牛,第三部分是治理歌、8215包括第十章再造天地!第十一章分姓氏等。   此外,壮族民间经常见得信仰还有:   ①花婆神、据说是布洛陀的妻子。有壮族地区则认为是布洛陀的母亲,专管生育儿女的女神,又称“花王圣母”!壮族认为儿女是花婆庭院里的花朵,枯荣全3875凭花婆主宰,婴儿出生、即在床头铺7729上纸花、逢年过节由母亲领孩子3633另祭花婆!孩子有病,也要祭5269请花婆保佑! 在南壮族地区的壮族。人们更崇拜花婆神!   ②土地公!壮族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虫灾及人畜瘟疫的神灵、因此,村村设有土地庙,但无神像;唯用红纸书写“土地公之位”字样,贴于正中墙上以供祭拜,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危难事件!村民必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供物随事的大小而有厚薄。求签前忌吃狗肉!全村则一4273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年开春作“春祈”、求土2809地公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秋季“还愿”,感谢土地公4255的厚赐?   ③社公!7587被认为是村寨保护神。多于村边大树下设社坛、内供石头数块,也有供奉石雕狗像的!每年除夕。各家备酒肉祭祀,祭社时、全村寨长老齐集,祷告社公,并讨论当年应举应革事宜,村中青壮及少年!集于社前,遍拜尊长!称为“拜社”、新嫁女子!也须携同夫婿回娘家参加祭社、新生婴儿由父母带到社前,向众人分发红蛋,主持社祭者为小儿戴上首饰,祝愿平安健康,年满三岁的男孩?由父母带到社前跪拜,以鸡、酒祭社公,并请舅父命名、而后将鸡肉切成小块,连同一片黄糖,分送各家各户!告以孩子名字!女孩则于社前穿耳戴环,祭社当晚。各家将从社坛前带回的肉,粥、粽子和红蛋等?置于有孩子的媳妇门前祭祀、表示为孩子“赎魂”、祭毕!将粥喂禽畜。认为可使其肥壮。每遇虫灾,各村寨鸣锣聚众、杀猪。羊、鸡祭社!并用纸条7285染畜血,标插田间,象征社公到此?即可免灾、   ④禾神。六月初六家家户户杀鸡做粢粑到田间拜祭“田公地母”,聚饮欢歌、并在田边插小纸旗。祈求丰收!在遭受虫灾时。则“耍黄龙”驱虫。播种时!往往撒少量谷种或花生壳于村口路旁!求禾苗长齐,七月间有的村寨集体举行“祭青苗”。以猪酒供祭于村外。老少集饮、唱和农歌,秋收时!要0159举行“吃新米”,从田里采集稻谷8496做新米饭?宰杀鸡,鸭到田头供祭后!才开镰收割,   ⑤牛神、壮族传说牛是上天派到人间帮助农耕的!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牛的生日!4561称“牛皇诞”!该日禁用牛力!在牛栏烧纸祭牛神。并喂牛一团有色糯米饭(黄牛用黄色。水牛用黑色)。有的地方还以菖蒲雄黄酒灌牛。春耕大忙后,要举行“收牛魂”仪式,称“牛魂节”,该日、以鸡、鱼。肉、五色糯米饭祭于牛栏或野外放牧处、众人团坐欢宴。并用芭蕉叶等包五色饭和肉!菜等喂牛。禁止鞭打或厉声呵斥、他们认为耕牛农忙作业辛苦,神魂惊散、故须招引!   此外。还崇拜龙。雷、水、火等众多自然神灵,并各有崇拜祭祀礼仪,   祖先崇拜 壮族称祖先神灵为“公裔”,崇拜至诚。特别是对被认为英雄的祖先。尊崇尤甚!   ①莫一大王、传说能呼风雨。驱鬼神,敌盗寇,护百姓的英雄祖先。许多地方、尤其是广西西北地区。不仅有3461莫一大王庙、而且家家神龛4100供奉莫一大王为“真正尊神”!长年香火不断。祭祀礼仪有三年一庆愿,五年二庆愿,十年一还愿。庆愿还愿均须宰杀猪牛鸡鸭献祭!并请师公诵经数昼夜,耗费甚巨、称为“大秀火”!无力承担这笔费用的,可于腊月做“烧腊”祭祷,向莫一大王表示力不从心、以求宽恕!除莫一大王外、还有莫二、莫三、莫四、莫五等大王和黄九公等。都被认为是壮族的英雄祖神、   ②家祖。每家正厅必设神龛!奉祀祖先以及灶王诸神,祖先名用大字写在一张红纸的中间、其他诸神用小字低一格列于两旁、春节和鬼节为一2698年中最大的两次祭祖活动。除夕!净扫门庭、烧茶冲米花糖迎接祖先神灵回家、大年初一早晨,互相串门给各家祖先酌酒作揖,共贺新春?初二送祖!亲戚来客必带供品。向祖先神位进香,年初一至十五。神台前供物不断?晨昏三叩首、早晚三柱香、七月十7837三日至十五日?要过“躲鬼节”。传说农历七月初七地狱里的鬼都出来觅食!其中恶鬼作祟!为害甚烈。所以道绝行人,家家闭门躲鬼!在家祭祀鬼神?农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祭祖坟,届时在墓前供献五色糯米饭、在坟头遍插纸钱!   丧葬仪式    人死后!停尸于正厅。以柚叶!桃2324叶或姜煎水浴尸换装?入殓时孝男孝女放声号哭!也有唱《丧歌》的习惯、表示诀别,一般停尸三日!亲戚故旧来吊,洒酒供祭,将死者生前喜爱的器物置于尸旁。用铜钱遮眼!塞口。或填以糯米饭、茶叶,意为使死者在往阴间的路上有赶路饭和买路钱。有的以朱砂点五官、叫做“开光”,尸体遮盖白布,擂鼓或燃放鞭炮志哀!如死者为妇女。还必须向外家报丧!俟外家来人“见面”后方能入殓、有些地区,子女为父母办丧事?要请两2102位歌师分扮舅甥,通宵达旦以问答形式唱“哭9141丧歌”、赞颂死者生前美德、并劝喻世人应尊敬长辈、不忘祖恩。   壮族有“二次葬”的传统。 一般葬后三年揭棺?捡取骸骨放入陶缸内(此环节叫“捡金”、装尸骨的罐子叫“金罐”)置于岩洞或土洞中、选择“吉壤”再行安葬,称“二次葬”!至此、死者才成为祖先神灵而受供奉。对非正常死亡的。被认为将变成恶鬼!因此必须火葬!请道公诵经打斋、骨灰随道公跳过火坑、才承认其阴魂与祖先神灵有同等地位。   巫师 分巫和师两类,被认为能交通鬼神的人神中介!巫又称小巫,多指巫婆、作法时穿常服。无师授,无经典!以瓢为乐器。名之为“鼎”。也有摇着铃铛。巫以巫术活动为主,自称能代人“神游”阴间,寻找死去的亲人!代为传言!或替人问神问鬼,以告吉凶祸福、师又称师公、由师徒传承,但无组织、不吃素,可婚娶、7431主要为人“驱鬼”!“祈鬼”!“择吉”。9468“求福”之类、经典称“壮经”(亦称“巫经”),用壮语的土俗字(“sawndip”)书写!内8233容多是壮族的民间传说。历史地理,天文历象。巫和师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   师公大多主持丧葬、集庆!祛灾等较大规模的宗教活动!故又称大巫、   壮族本土6170的宗教是摩(MOZ)教!在中国上世纪60年代。被当作4664封建迷信横遭禁止,批判!大量的《布洛陀经诗》遭焚烧、不少地区有巫公、巫婆、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备受打击、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使壮族的摩(MOZ)教几乎灭绝。中国上世纪80-90年代后、随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落实、壮族本土的宗教----摩(MOZ)教才得于恢复!但60年代后绝大部分的年轻壮族人,很少了解本土的宗教是摩(MOZ)教和《布洛陀经诗》。也很少有60年代后年轻壮族人信仰本土的宗教是摩(MOZ)教。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断层!   节日庆祝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另外有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2508等节日,   壮族节日的装束一。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4871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0588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1423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   二。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2313必吃粽子!壮家7013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三,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5851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9188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6355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四。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2534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7480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五!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3998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六!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4232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8454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七,壮年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9470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后来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5339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集体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不过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庆节-那达慕]!蒙古农历7月11日。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者“娱乐”!原指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   白月节、蒙古农历1月1日!相4125当于是蒙古族的春节!   四季节!蒙古农历3月21日。用九十九碗1887白马奶祭天?   特斯玛节。蒙古农历11月3日!加工皮条!   火节!蒙古农历12月24日。用羊胸祭火,   黑苏力德节!12年轮回一次!!

蒙古族有哪些禁忌?

   民族禁忌: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水忌:蒙古族认为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蒙古民族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视水为生命之源、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蹬门槛: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禁忌踩蹬门槛!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了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忌摸7273头:蒙古言辞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蒙古人认为生1575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摸了孩子的头、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发育,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8214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9543不要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7477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8234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1905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5702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2357愿以诚相待!宾客应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6272也不要勉强!可淖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要是你前头的人都不得不喝下这碗酒。那你也非得喝下不可、这3599时最好方法是多给天?地。火神敬献一点,)· 到牧民家做0904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粮、小食品等,不做空手之客,对迎面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请宾客进包,·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 蒙夏天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过“小年”和过“大年”,过小年讲究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晚间送灶神时全家对着火焰向火神祈祷,汉族过的春节,蒙古族叫“大年”!年前宰杀牛羊、做新衣服,备好精美的食品,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坐在摆满肉食!奶食。美酒的桌旁“守岁”、初一到十五。纷纷跨上骏马、带上哈达和美酒向亲朋好友拜年!拜年者往往还带上一小包茶叶回去。意思是“带喜回家”。· 蒙古族歌分长短调两种!不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表现出蒙古族民族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艺术地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纯朴?热情!粗犷豪放!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乐器,因在琴杆上端饰有一个马头!所以叫“马头琴”。演奏者多半是独奏。或自拉自唱、音色低沉。悠扬动听。,

蒙古族的节日和时间日期 还有就是习俗

  我就是蒙古族的!其实蒙古族的节日大多都已经汉化了,我就简单的说几个重要的哈,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含有9809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抓肉!也要包饺子。烙油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每个地区举办的时间和场所都不一样。   点灯节,也可以说是祖拉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在大城市的钉古族同胞以举办各种文艺汇演取而代之、在这天。人们虚岁会长一岁。     其实最重要的也就是春节了、没什么的、   参考资料:自己的经历!

蒙古族崇白崇九什么意思

崇白 :在蒙古族第一部有文字的历史书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 说!说蒙古族是由上天所生的苍狼与白鹿结合而产生的民族,所以蒙古族便认为自己是苍狼(和)白鹿的后代,” 而蒙古族历史上着 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逝世后留下的“八白室”!即八个白色密封的帐篷 !更成了蒙古族崇拜的圣物、 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6311汗去世后!他的后代将其用过的马鞍、战旗!马鞭等 遗物!放置在八顶白色毡帐内进行供奉、并规定了专门的祭文和祭祀礼节!要求 各地在一年中的四个季节里分别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从此以后、散布在各地的 蒙古族,都以拜祭“八白室”为荣耀、并把这种祭拜作为缅怀祖先、追忆历史的重要形式, 崇九 蒙古族人认为“九”包含了吉祥的寓意。无论是供奉的“玛尼巨集”神旗,还是祭天,神,祭祖。祈祷时都与3402“九”有关、为什么会对“九”如此迷信呢。据传是由于蒙古族的英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出生0587后用九泉之水沐浴!九岁时独立生活!7982二十七岁时称汗,在一次征战失利后,成吉思汗向天祈祷时。空中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有一镞巨矛降落在树枝上?成吉思汗下令用九十九匹公马的鬃毛作成它的缨。用九十九只绵羊来祭祀、并将这巨矛作为自己的军徽枣苏力德、正是由于成吉思汗对“九”的喜爱!从而形成了蒙古族人对“九”的崇尚。 !

蒙古族的来历和风俗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0558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3487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8662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0163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2003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9539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1335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2827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9050锅是奶茶锅,二锅是2722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2012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蒙古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

蒙古族信仰什么教

萨满教和佛教为主,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蒙古地区佔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3457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佔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蒙古族历史上有过多种宗教并存。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相容幷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0078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0171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  可是。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俺答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举行了入教仪式。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援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倖存了下来。 、

蒙古族信仰那些宗教?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蒙古2378地区佔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8864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佔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9217萨满教主持祭祀,蒙古族历史上有过多种宗教并存!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相容幷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 可是、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俺答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矗面。召开法会!举行了入教仪式,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援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倖存了下来, !

”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

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