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苗族的民俗习惯是什么

  苗族的民俗习惯主要有:   1、宗教习俗   苗族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7977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2503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是东部方言苗族,苗语称"Bad deib zhal"(芭代周),   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我国内地传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一些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东北,黔西北一带的基督教信仰曾经势头强盛!影响极大!外国传教使团或者传教士们在苗族地区开设了许多的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甚至实施了一些贵州凯里苗族经济发展项目,对于苗族社会的进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著名的牧师有安顺的党居仁!柏格理!张道慧,王树德等!前二者均殉职苗区,   国外的苗族、在越南、老挝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老挝、泰7636国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在他们的社会中、传统的祖先崇拜、灵魂观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8690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9888牯脏至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6530牯脏)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七年或十三年举2186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5715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每届7192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年之久?   大多数苗族人虔信巫术、主、

苗族的民风民俗(小练笔100字左右)

  苗族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白族.彝族.土家族.傣族.侗族.哈尼族.的民风民俗民居节日是什么?

  苗族: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1244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初一起得最早1424的是白族小孩?起床开自己的“财门”。然后找还没有开门的人家帮忙开“财门”!在小孩开“财门”的时候,各家主人争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后烧泡米花茶喝! 2672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3383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藏族:藏族喜欢在春节邀约亲朋好友郊游野餐、弹唱祝福歌、 瑶族:瑶族在春节总要表演《耕作戏》舞蹈, 僳僳8910族:僳僳族最喜欢在这时举行赛诗会?唱名调名诗。 阿昌族:男女老少则在这期间打甩秋(千)转秋(千)、 苗族:苗族的主要活动是斗牛!赛马、跳芦笙、打年鼓,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 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8429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9362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贺吉祥。居住在南方的,

苗族和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0555苗族的传统节日非常多!譬如苗年。祭桥节!鼓藏节、翻鼓节、跳花场!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跳洞!敲巴郎。吃新节!芦笙节,踩鼓节。寒食节,赶歌场等等,。

苗族的生活习惯及风俗有那些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1671“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5502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

民风民俗的布依族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8417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9634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苗族的女孩一般叫什么名字?

  族的苗名。不论男女!都是单音名字,女名有“榜(bangx)、欧(eb)、妮(nil)”等等、男名有“宝(box)。金(jinb)!翁(ongd)”等等。当长辈称呼晚辈时、可以直呼其单音名、如果引称其苗名时、就必须与其父相连成为子(女)父连名制的苗名。例如:子的单音苗名为“宝(box)”。父的单音苗名为“翁(ongd)”,那么“宝(box)”的引称苗名应当呼为“宝翁(box ongd)”。如果是一般对称!则要在其单音名前加上尊称词“喋(dial)(哥)”,成为“喋宝(dial box)”,黔东南地区。除子(女)父连名制之外、还有个别地区采用子!父!祖三代连名制的!譬如:子名为“宝(box)”。父名为“翁(ongd)”祖父名为“里(lix)”,那么子名“宝”的引称苗名则为“宝翁里(box ongd lix)”。这种子!父、祖三代连名4685的连名制使用的地区不广泛!如果以二十五年为一代、由子(女)父连名制的家族谱系追溯上去!就可知道某个家族延续至今的历史年代!、

苗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和民族风情?

  民族节日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5220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9838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3400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1925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1525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婚丧习俗招郎   招郎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和湘桂交界等地区、以城步苗族最为盛行。大山区苗族妇女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无儿无女的人家!也往往要“接”一个女儿、长大后。“招郎上门”,延续家族。而让男子出嫁、9967称为“招郎”?“招郎”入门后,女家长辈称其为子、为侄!忌称女婿。侄郎、9034同辈称兄道弟,忌称姐夫!妹夫。小辈称伯伯、叔叔、忌称姑爹,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7711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1117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5222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贵州一带苗族现今保存有完好的悬棺葬和洞棺葬、据说此举是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时将已故祖先带回故土入土为安! 服饰特色   苗族少女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余下全文>>、

苗族的食物有哪些?

  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0359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2044为流行,   苗族有9587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3230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8711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9069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5972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1339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7603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7097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余下全0856文>>?

苗族和怒族的特色小吃是什么?

  苗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菜是“盐粘捞”,他们把粒大饱满的黄豆浸泡。然后拿到石磨上碾!一边推磨一边浇水!碾碎黄豆后流成生豆浆。然后将生豆浆放在纱布上过滤。放到锅里慢慢熬稠,取出拿到木模上压制豆腐、然后将青菜等蔬菜切细切碎!趁豆浆滚烫并且未完全凝固时倒入!用豆浆将青菜等蔬菜烫熟。放入食盐等佐料、待豆浆冷却凝固成豆腐后取出,放入芫荽!香椒、芝麻等佐料拌食!吃了能祛内火,清肺醒目。达到食!药两用0143的功效!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怒族是分布在我国云南。西藏!境外缅甸地区的一支民族、拥2337有瑰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典型的怒族特色美食主要有下面的这些:   咕嘟饭   怒族人的主食是包谷、养等粗粮!然而他们粗粮细做。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做法!“咕嘟饭”便是其中之一、“咕嘟饭”的原料是包谷面或荞面!先把一满锅水烧开,舀去一半水待用!将包谷面或荞面装进锅里、盖上锅盖煮、等水渗透包谷面或荞面后。用小勺搅拌!这时面粥会越煮越稠,  2667 之后把先前舀出的开水适量倒进锅里,盖上锅盖焖上片刻、再搅拌、再焖!反复几次。这样做出来的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入口之后!回味绵长,由于在烹任过程中!会发出"咕嘟咕嘟"的面粥沸腾声!因此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咕嘟饭”、   漆油茶   漆油茶所含的漆油是从漆树果实榨出来的油脂,呈腊黄色或灰褐色,其性温、味辛淡、是僳僳族、怒族0636特有的食用油!居住在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僳族,与西藏察隅地区接壤?食俗受藏族影响、但怒江地区地处亚热带。不产牦牛和酥油。而产漆蜡、僳僳族!怒族同胞就用漆油代替酥油!制成漆油茶,又香又解渴。既富含营养又具民族特色、是他们待客的名饮料、   咕嘟酒   怒族咕嘟酒是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的特产、怒族咕嘟酒的酿制法,其第一步与羌族的蒸蒸酒根基沟通。即将玉米粉制成酒,其特点表此刻饮用时先将坛中的酒同酒糟盛一部分到盆中!插手适量开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滤去渣、饮其汁、   琵琶肉   琶琵肉腌制的具体方法!是将宰杀后的猪刮毛洗净。开膛取出内脏!剔去骨头,然后撒上用花椒,胡椒、草果、盐等调制的佐料面!还要抹上烧酒。用线把刀口缝好,在猪耳朵里各塞上一个核桃。在猪鼻孔里也各插一根粗细刚好能塞严鼻孔的小木棍,   放置6105几天之后,取出木棍。灌一些盐水进去。再塞严木棍,同时在针线缝合处涂上一些核桃油。如此反复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