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关于民风民俗的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5988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9633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7215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9804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9841团聚的时候。一家1002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0678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7368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8107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6042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7339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8360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0486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2113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6949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4657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余下全文>>,

苗族民风民俗五十字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6556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6772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3300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彝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1211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2073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8964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0098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8431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7589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余下全文>>。

关于广东春节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春节的习俗 春节8320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8597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2326尘扫房子” 、据《8994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讬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701樑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2022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3861“福”字指福气,福运,寄讬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7340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讬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3980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0725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馀下全文>> ,

彬县春节的民风民俗

  这么说吧!地区不同可能不太一样?   中国民间的传统禁忌有很多,要具体了解的话可以去参考《日书》相关记载,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黄书”、0689现在还有很多老年人通过看黄书择日!比如说谈婚论嫁!出远门那些都要看日子,其实就是为了怕逢上禁忌日,该书内容渗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动物,植物,游艺!祭祀,宗教,以及鬼魂等各个方面。有关禁忌8107的内容也有很多。联系到禁忌日的话主要有下面一些:一?春节期间的禁忌正月初一禁忌:忌洒水扫地:俗信在这一天不宜洒水、扫地!倒垃圾、因为一般人认为家中都藏有福气财运!而洒扫!倾倒垃圾,这两个动作意谓着「扫除」与「丢弃」。是不好的兆头,恐怕会使家中的「财气」外流出去、所以严禁洒扫庭除!以聚财气、忌杀生:一般在这天祭拜神明,只用素菜!既不拜荤肉,所以也连带不杀生、而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起刀灾。兵灾,血灾等的灾祸发生、忌打破碗盘玻璃:在大年初一打破碗,碟!杯、盘等、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如人破。家破!财破等、如不小心打破了器物。补救方式就是用红纸包起来!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桉上数天!如此就可化解灾难。忌动刀剪针线:动刀剪针线。恐怕有差错。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尤其早期家中有母鸡正在孵卵时。更是忌讳裁缝及针线,因为新年母鸡孵卵是个吉兆、有繁殖及财运之意。所以要善加呵护,不得有任何伤害。忌睡午觉:人们相信若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溃、而女人若在这一天午睡!她的厨房就会塌陷。这是遵循古训「禁昼寝」,劝人不要懒散之意、忌吃稀饭:因为稀饭多水。所以人们认这天若吃稀饭、那么这一年外出时都会被雨淋、或是大雨会将田土冲垮、此外。在古时,吃稀饭被视为是贫穷的象徵、若在新年的第一天吃稀饭。恐怕以后一年都得过吃稀饭的穷困生活!忌说不吉利的话:凡是「破」,「死」。「病」!「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在这一天要小心避免说出口、如果不慎犯忌、6453则一年内可能会不吉利的事情发生!所以若不慎说了不吉利的话,要以吐唾沬!或说「童言无忌」等方式?来化解可能带来的不祥后果!正月初二禁忌:忌回门礼为单:初二这天是出嫁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称为「8646回门」、女婿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3316数则不吉利。正月初三禁忌:忌晚上燃灯:在传统民间一般相信初三这晚,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而这一天要早早熄灯5764的理由。则有截然相反的两种4894理由:一说是为避免打扰老鼠的喜事!因为老鼠多代表家中繁殖力兴旺。收成丰厚。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鼠多为患、会侵害农作物,所以要早点熄灯!以免老鼠趁着灯火?赶办嫁娶!忌外出拜年:正月初三又称为「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不祥,因此在这一天,人们大都不出门。只在家中祭祀神明,而初三也表示年节将过了,所以不可再到别人家中去拜年!正月初四禁忌:忌出门:因这天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0827家户户的人都要守在家中不出门、正月初五禁忌:忌家中2477存留秽物:在初一时!垃圾,秽物是「财气」,不可倾到,以免钱财外流?而在初五这天、垃圾!秽物变成了「穷气」,因此这6891天要清扫家中。将垃圾送出去,称为「送穷出门」,忌动土:正月初五为「五忙日」。禁止动土,若在这天动土,可能会有灾害发生。正月初七禁忌:忌出远门:正月初七为「人日」!这天若天气为晴。则是人安之兆、若为阴、则疾病瘟疫生!此日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适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二:行旅禁忌(一)忌盲目出门。出门前必择吉日!   (二)俗话说“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凡初七。十七、二十七忌出门、初八。十八、二十八忌回家、   (三)杨公忌——专门避忌出行的日子。即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冬月二十一!腊月十九!这些日子2295是禁忌出门离家的,   (四)旅途忌吝啬!俗称“家贫富路”!因为旅途劳累,不比平时在家。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如出门舍不得花钱!损伤了身体就不划算了,三:丧葬禁忌(一)忌死在腊月、俗信腊月死的人2604要转世变猪、忌死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日内。俗称死于“大年下”,据说此期间死的人是办了缺德事!坏了良心、   四:婚姻禁忌(这个可以多说点、以后还是很受用的!哈哈)(一)同姓不婚,此禁忌始于周!俗以为血缘相近影响后代人的健康!故忌同姓结婚,今一些姓氏已经不是同一血统的标志,故同8055姓不婚的禁忌也就不那么严格了!   (二)忌异辈通婚,异辈通婚是民间最典型的乱伦行为!必在禁忌之列!尤以直系血亲关系的忌之最甚、   (三)忌7602无春之年嫁娶,无春之年,即当年无立春日!称之为“寡年”!是结婚的大忌,   (四)忌寡妇、孕妇送亲。忌姐姐送妹妹!俗以为“姐送妹,穷三辈”!   (五)新娘上轿时忌脚踩土地!怕沾走了娘家的灰土。带走 了娘家的福气、   (六)生肖相克忌婚。如龙虎、虎虎、羊羊!猪猴,马牛!鸡狗、虎鼠等属相忌婚配!有民谚说:“龙虎相斗。必定短寿”、“两虎不同山”,“两只羊、活不长”、“猪猴不到头”,“白马怕金牛”、“鸡狗不一家”、“虎鼠不结亲”!此忌毫无科学根据!   (七)婚期忌单,俗信好事成双。婚嫁为男女双方之喜。若择单日,意味不吉、故多择双日,   (八)娘家忌与夫同宿!已婚夫妇回到娘家,不得同居一室、俗信娘家家道衰落,   (九)忌男在女下。男人在楼下。妇女不得上楼。若必须6853上楼时,需示意对7229方避开?否则为不吉、男人从晾晒妇女裙裤的下面经过有如从其胯下钻过,为不吉、故禁忌、   (十)忌已嫁之女在娘家生小孩、俗以为这6290样会冒犯神灵?招致子女不吉、娘家败落5863等灾异。    (十一)产房禁忌!妇女分娩未满月前忌孕妇!生人入其卧室,   (十二)忌摇空摇窝、婴儿不在摇窝时忌摇动、犯忌俗信婴儿爱哭或招致不测、   五、崇神禁忌忌用手指星。月。俗以为用指星!月是对星。月的不敬!会冒犯天神。星神,月神会因此而降祸于人。轻则“割耳朵”或嘴角溃烂!重则会有亡命之灾!(这个8874我小时候都记得?晚上有月亮的时候大人叫不准用手去指月亮,不然要被天狗咬耳朵O(∩_∩)O)其他还有比如说逢五不下田。旧时土家族禁忌!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忌下田耕作。逢五而耕谓之破五、破则不吉、是以为忌。。

汉族的民俗民风有哪些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8683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9488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8167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8395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6127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9022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8666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9848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6720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鼎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8903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简化2351了的上衣下裙,以5726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9718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3930今仍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着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余下全文>>,

苗族的风土人情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3659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2669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3033“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6902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7142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1044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3115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0496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2810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

民风民俗的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4404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苗族有什么禁忌?

  产忌: 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7298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 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8331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8626还会折腾死才!在些6169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0397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讲1449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0041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1312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3457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6105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苗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人物。经典文化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9529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7866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08 15:20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4217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9541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8390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8226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8161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