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有关月亮的民风民俗

  1,赏月   在1362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5136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0714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6940“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苗族民风民俗五十字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2340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5173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9798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人可通过1616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感情!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9288器之类。姑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1293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2935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6812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

苗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苗年春节龙船节四月八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其他节日过苗年吃新节闹冲节爬坡节游方节姊妹节牯藏节舟溪芦笙节捕鱼节吃信节砍火星节客家年晾桥节爬山节!

苗族有什么特色?

  银饰   苗族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银饰   存钱就是为了婚嫁的时候全部打成银饰佩戴在唬上!所以女孩子结婚的时候!全身上下有一两百斤的银饰。

国家文化网 回族民风民俗

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5082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 汉语为回族的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7961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喜食炸油香、 回7997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3185徒称“穆斯林”?1223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7076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2459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2917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醃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諡美之词! 日常饮食习俗 日常食品......馀下全文>> ?

五十六个民族的春节时的民风民俗

  可能不全 帮你找了点资料 希望能帮到您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7104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0575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3971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4740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4361“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2087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2355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

苗族有哪些小吃?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   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了解民风民俗

   全国各地过年习俗大盘点京城古韵  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每到除夕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9170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4012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8195煮饽饽”!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8212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6480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7240年的特色。闽粤风采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5424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另外。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了下来,  广东: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橘,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西北劲风 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队每8397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甘肃:新年舞社火,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正月打秋千: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临夏山9858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东北瑞雪  东北的年俗,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3876片灯火辉煌。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余下全文>>、

了解汉族的民风民俗

  汉族的民风民俗是:尚农务本,轻商抑末。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方式、提3853倡男耕女织。勤劳致富、轻视商业活动与商人、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   崇拜龙凤、多神崇拜!   有十二生肖。以干支纪年!月、日。时辰。   贵黄喜红忌白。3133以黄代表至高。中央!以红为吉庆。白代表丧事,   斗拱挑檐的木结构建筑、北方8681为四合院。南方为干栏式!   吃饭用筷子。喜欢吃炒菜,流行合食。喜饮茶、喝酒。   独特的书写工具(笔墨纸4038砚)和计算工具(算盘)!   中医诊脉!吃中草药、流行按摩、针灸、气功!   体育活动方面有武术(如9931太极拳)?围棋、中国象棋。踢毽子,赛龙舟和打马球等!   戏曲中流行画(或戴)脸谱、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往往男扮女或女扮男。   提倡尊祖敬老,重视夫妻白头偕老。祈求多子多福?   上衣右衽,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关于宗教信仰:汉族历史上受儒家务实思想较重,没有本民族每个成员都必须信仰的民族宗教,道教是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佛教、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先后从国外传入!   还有好多好多、一查就能找到好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