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彝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0580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0425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7651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7549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1799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7778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2746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4432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余1694下全文>>!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5186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1890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2270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1615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8449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0238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7738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6155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1050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6226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

回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2197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 汉语为回族的通用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0550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喜食炸油香、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5748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不吃猪肉,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按8865伊斯兰教历!每年1 2 月1 0 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0806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6446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6003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

  民族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5942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2539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5880用手帕或布擦干!忌0592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8242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3308:油馓子。0785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6835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6791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民风民俗—德昂族,作文题目该取什么好

  历史悠久的民族----德昂族,、

苗族风俗有哪些?

  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0687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4710备节令食品,如:吃8368鸭节时。家家都要宰鸭子,并用鸭肉和米一起煮成稀0331饭食用,在吃新节时,要用新米做饭!新米酿酒!就连菜和鱼、都要刚摘!刚出塘,过杀鱼节时多2300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等在河边。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1937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互相馈赠、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吃“吃牯脏”,又称0343“祭鼓节”。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3814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饭是苗族节庆!社交活动中的必备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揣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为失礼!迎接贵客时、苗族人民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婚礼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关于羌族民风民俗的手抄报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3108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搜索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2043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8047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9804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2642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 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 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的地方特色、   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先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5719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9942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简单概况

  1,土家族   土家族绝6782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7591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为正神!众神之首。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土家族是少有的过两个大年的民族、即赶在汉族过大年的前一天多过一个大年,俗称“赶年”?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8659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1215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5260过法不尽相同!传统1116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   5、傣族   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5420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6!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9458而设立的、   7。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8、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4278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2864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9!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余下全文>>、

鄂温克族的民风民俗是啥??

  鄂温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居住在萨马街的鄂温克族群众每逢喜庆佳节、就会穿起民族服装。跳起欢快粗犷的“努5766给勒”或“阿罕伯”舞!并涌现出一大批舞蹈。声乐,文学创作等各种人才!   (1)服饰   旧时扎兰屯地区鄂温克族猎民的服装主要以狍皮等兽皮制作的衣服为主、除此以外、桦树皮夏帽为该民族服饰的一大特点、桦树皮帽为一方块桦树皮卷成锥形,用麻线连缀起来、状如斗笠。主要用于遮阳御雨!   如今鄂温克族居民的服饰与汉族相同,但部分年长者仍愿穿着传统的皮袍!逢喜庆节日或重大场合,年轻人了着民族服装。但面料多为绸缎!   (2)饮食   鄂温克族猎民喜食肉食,主要是野兽肉,其中多为狍子肉、其次是鹿,犴。熊和野猪肉。食肉方法很多。如“达拉嘎兰”(烧肉)?将肉扔在火炭上烧,“席拉兰”(烤肉)。把肉切成大块或条放在锅里煮!“阿期根”(生吃)。主要是生吃狍!鹿等的肝,肾、“库呼乐”(晒熟肉干)。将熟肉切成0119块晒干!如今鄂温克族猎民的饮食同当地汉族居民渐趋相同。但仍喜欢食用野兽肉和野菜等。   (3)居住   扎兰屯市鄂温克族猎民旧时住山林和靠近江河的地方!主要以游猎为主,无固定场所,一般多住“木刻楞”!定居后!所住房屋与室内装饰等与当地汉族居民基本相同!   (4)礼仪   鄂温克民族十分讲究礼节、老年人普遍地受到社会的尊重。年轻人见到长辈。首先要施礼问安和敬烟,落座让长辈先坐。喝酒请长辈开怀!吃肉让长辈先动刀,起程让长者先走。如骑在马上则下马问安,然后侧身让老人先行。长幼之间恪守严格的礼节、见面相互问安,相互尊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为本民族所憎恶。   鄂温克人十分热情好客、他们常说:“外来的人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走”、因此,不论对本民9097族客人还是其他民族客人?来到自己的家。主人都认为是大喜事!热情地将客人让到屋里,让客人5130坐在贵宾座位?敬茶递烟!对远方的来客!还要用丰盛的肉食和好酒款待。   (5)姓氏   鄂3756温克族历史上曾分为三大部分?即从事2521游猎生产的“雅库特”、主要从事牧业生产的“通古斯”和嫩江流域从事农业生产的“索伦”。他们的姓氏根据本氏族的名称而来、又因居地不同有所区别,萨马街鄂温克人的主要姓氏有:俄格都涂格敦。尼格6356混涂格敦简姓涂。俄格都杜拉尔,6004尼苏混杜拉尔、谢盼杜拉尔。左然杜拉简姓杜!那哈塔!卜勒吉格勒简姓卜!萨马基尔简姓萨、蒙古勒达图,黑格特达图简称代、俄格都何音!依格吉日1620何音简姓何、伊格吉日简姓伊。白格日简姓白,瓜尔佳简姓郭等!   (6)传统艺术   >>>舞蹈   鄂温克语也称“额黑勒格”、“额黑勒仁”!鄂温克族的主要舞蹈有《鄂温克舞》,《哲辉楞舞》!《爱达哈喜楞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性强、动作有力,脚的动作和上身的姿态和谐优美!加上有节奏的呼号声,构成鄂温克舞蹈的特点,   还有一种被称作《努经勒》的舞蹈,多由鄂温克妇女参加。这种舞蹈动作有力,节奏性强,脚的动作比较突出!鄂温克风格比5371较浓厚,   >>>歌谣   鄂温克人长期生活在森林!草原!田野之中、创作大量反映狩猎,采集。种植以及社会交往,男女爱情、婚丧嫁娶。宗教仪式等歌谣——“扎恩达仁、其中包括猎歌,牧歌,情歌,酒歌、萨满歌等,此外还有逃婚歌!反抗征兵歌等!内容比较丰富!鄂温克歌谣比喻优美、抒情真挚感人!诗句朴实豪放。韵律以押头韵为主,双句一韵,每首歌谣韵律多变?易9704于即兴演唱?   (7)婚嫁   鄂温克族基本上沿袭一夫一妻制,所不同的是有“氏族外婚”和“姑舅表亲”现象。“姑舅表亲”就是姑表兄弟姐妹......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