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3833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1011二人可通过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感情,感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3065弦或银器之类?姑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4751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3426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3951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1734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2650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

有关月亮的民风民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6041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6922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2367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3118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6815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5694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7536的作坊。月饼8329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3221“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

  民族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2351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7227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民风民俗的满族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0384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2906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关于羌族民风民俗的手抄报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搜索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3388路鼓乐不断, 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6781谓“钻龙架”、 意4414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的地方特色,   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先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德巨集民风民俗的心得体会

给你提供些资料吧! 德巨集的傣族歌舞丰富多彩?其中以孔雀舞为舞蹈中的代表、每逢泼水节。目脑纵歌节!游客便可欣赏到这里独特的民族歌舞, 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4848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景颇族“目脑纵歌”节 农历正月十五 “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举行!为期3─7天!是一个追溯自2972己民族起源!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庆祝丰收的大型歌舞会!传说目脑纵歌是鸟儿向太阳鬼学来的歌舞!而景颇人又向鸟类学会此舞,为了流传后世。他们把舞形图案刻画在目脑柱上。每到节日。人们从四9505面八方赶来,围着“目脑柱”且歌且舞!场面巨集大、热闹非凡、 阿昌族的会街节和窝罗节 农6175历十月二十六日。正月初四 会街节主要盛行于陇川县的户撒。腊撒等地、传说,此节是为了纪念阿昌始祖遮帕麻!是他用“窝罗牌坊”顶端高立着的神简箭。射落了妖魔的假太阳!恢复了大地万物的生机!拯救了人类,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举行!届时!人们抬着纸、竹制成的青龙、白象聚集会场、跳集体舞、耍青龙白象!欢庆丰收, 窝罗节盛行于梁河、潞西、内容为祭祀祖先!歌舞狂欢,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 、

维吾尔族的名字来源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   "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文史籍是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被译写为"韦纥"。是指高车部3398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   公元7世纪开始称作"回纥"(《新唐书》卷217)!7世纪海、他在色楞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往后南3837迁归顺唐朝。唐太宗封回纥首领为翰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封他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助唐平乱。唐肃宗起几4983次同回纥和亲,   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西迁至新疆的就是维吾尔族祖先,西迁至甘肃的是固裕族的祖先。还有一部分西迁至中亚,   元明时期一般译为"畏1920兀儿",元代受察合抬汗国统治?明代亦里巴厘地区活动、清代受伊犁将军管理!   1934年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   楼主!我就知道这些了,真想不起来别的了×o×!、

维吾尔族的特色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2701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8197赶制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8912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七星的民风民俗

  最佳答案中国传统的四时八节都与美食有关!立夏也是如此、立夏是个吃的节日。旧称为立夏尝新!立夏一般都在农历四月初!其时春去夏来!樱桃红透,新笋登场,新鲜的果蔬开始登场?人们又可一饱口福了!其实在江浙这一带,在立夏日民间还保留着祭神、尝新!馈节、称人,烹新茶这些习俗!立夏之日、南京人还喜食豌豆糕!并借以消夏!据民国时期南京的民俗大家夏仁虎先生在《金陵岁时记》里称:“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就是因5957夏令炎热!人们大多不思饮食、想借1195此时令以“压”之?当然压是压不住的、不过多吃4222点蔬菜水果和清淡食品。从今天的保健医学的角度来看倒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南京“三鲜”分水中?田里和树头   四月又是立夏时节!春光融融。蔬果鲜鱼应时而生,昔日苏南等地有“立夏尝三新”之俗,三新指樱桃,青梅,鲥鱼!“立夏尝三鲜”!南京人还习惯将三鲜分为水中!田里和树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农历四月初,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和,万物欣欣向荣。三麦油菜已经成熟,樱桃!青梅!枇杷等鲜果陆续上市!各种菜蔬也应时而生,立夏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然以“尝鲜”为主。谚语曰:“立夏尝三鲜”!南京人习惯将三鲜分为水中。田里和树头。水中的三鲜是螺蛳、河虾、鲥鱼!地里出产的三鲜分别是苋菜。蚕豆。豌豆糕或6025乌米饭,树头上长的三鲜是樱桃、青梅。香椿头,   水里的三鲜!螺5432蛳和河虾是平常之物,童年常得食之。鲥鱼8791就难以见着了。每年春夏之交,该鱼从沿海水域洄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史载:“鲥鱼三月出扬子江中,味极甘美,然多骨而速腐、”是长江中名贵鱼类之一!田里的苋菜!蚕豆可以到自家的菜地里面去采摘,其食法也是多种多样、如苋菜烧豆腐。苋菜清炒、蚕豆炒蒜苗!豆瓣蛋汤、豆瓣炒腊肉。豆瓣咸菜。乌米饭曾经在回味童年的小吃食里面详细写到过,而豌豆糕儿时吃过。只记得是淡绿色!好像用糯米粉加豆粉发酵而做成、甜甜的。糯糯的!如今,乡间人家也不大做了。此种豌豆糕大约就这样失传了,   树头之三鲜。最喜欢的就数樱桃了、青梅,指未成熟的梅、味酸而脆、可与蜜9695糖相拌食用之!能稍解其酸。不敢多食,多食之。牙齿会酸得吃不动嫩豆腐。香椿头是我敬而远之的东西、对其7533吃法也础不怎么关心了!靠近南京的镇江有“立夏尝八新”的饮食风俗,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

汉族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宗教习俗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6854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8625    饮食习惯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   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6967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8894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民族服饰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连属两种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   革带!带端缀有带钩!下穿裤或腿裹"行膝"!妇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摆为围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综合0588以往历代及西北,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袍衫多为圆领,窄袖,下摆长至膝或足,女子服装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长裙。裙头带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