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纳西族有哪些民族特色?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79人。   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纳西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0606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3307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5405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    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   日常生活中   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8299木楞房里,则在火塘边。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8420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6305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有老人的场合、不5264可高翘二郎腿、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0994手相接、并表谢意,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1993(因为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5448不断地夹菜,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注重节约,不得浪费粮食!不要在碗底留剩饭!如果坐二人凳,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

跪求关于民族特色的店名 30分

  民族风情或古朴民风,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苗族风俗习惯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2119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1236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7003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1712有很大差别?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7214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8254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

藏族的饮食习惯是什么呢?有人知道吗?

  这个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喜欢西藏的藏式餐厅迦名,很多 美食都是我的最爱呢?、

藏族服装的来历

  高原地区,寒冷!早晚温差大,藏族是搐牧民族!早先用牦牛或羊的皮毛制成裹身的长袍御寒(现在偏远的深山牧区的牧民仍有穿这样皮毛制的长袍),御风御寒很暖和,汉服是没法相比的!。

藏族的风俗习惯 100字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风俗习惯有献哈达、饮食禁忌,藏族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9844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1387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关于藏族的节日习俗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4470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1874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中国藏族“雪顿节   每年藏历6月29日是藏族“雪顿节”,一般为期5天。“雪顿”是藏语“吃酸奶子”之意!后来这个9464节日活动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又称“藏戏节”?它形成于公元17世纪中叶、过去是西藏三大领主寻欢作乐的日子,民主改革后!广1027大藏族人民在“雪顿节”除了会演藏戏,还观赏其他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演出,   中国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中国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

藏族女生名字有哪些

  男的叫“普达娃”,女的便叫“2854普姆达娃”!又如2344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那么区别老小可叫“波扎西”(阿爸扎西),“普扎西”(小孩扎西)。“嫫央金”(央金7015老太),“普姆央金”1464(女孩央金),   解放后,随着人们政治生活的变化。在起名字的时候、也有激些新的内容,如:金珠——解放!达玛——红旗,德吉梅朵——幸福花、   在四川、青海,甘南等地方及西藏的昌7359都等地,因藏汉联姻受汉族姓名的影响,出现带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赵仁增、   藏族的名字多数是男女共用的。如:达瓦、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一部分是严格区分,只用于女性的,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觉等等!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堆,等等!   在青海藏族和西藏北部人民中,由于地方性语音的差异出现本来是8879四个字的名字!说快了!说习惯了、便成了三个字。如:“仁青措”!应是“仁青措姆”!因为说快了。把后面一个字省略去,又如:“央扎西”?本来是“央金扎西”!习惯把“金”字省去了。   作者: 赤烈曲扎 蔡贤盛。

英语作文:藏族服装介绍80字

  我的家乡是“吕四”。那里即美丽又富饶,是一个海6395产丰富的地区,大家知道“吕四 ”名字的7820由来吗?这还有一番情趣:6516听说是吕洞宾骑着那雪白的仙鹤来到这里四次?所以就叫“吕四 ”又叫“鹤城”?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景物。但是最为壮观的还是大海、   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一道道蓝色的波纹,就像一座座起伏的山峰在海面上翻滚奔腾、听。那“叭叭叭”的声音就是海浪拍打石头3616的声音、海浪在展现它那婀多姿的身材、而石头则尽情地一展歌喉,铸成了海上一曲欢乐的歌!这就是涨潮、   怎么回事!大海怎么不跳舞了!石头怎么不唱歌了,我茫然地望着水6610平如镜的大海!这时。有许多人成群结队地跑到石头上玩耍.嬉戏.拍照、我也不甘示弱地 奔到石头上翻了几个跟斗、大海睡觉了(退潮 )   啊,1664多么美丽的大海呀。它千姿百态、它婀!

藏族的雪顿节是怎么回事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音、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唱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9784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0441藏戏节”,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7254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踏到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子敬献。形成雪顿节、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来到罗布林卡、在繁4513茂的树阴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歌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当晚霞染红天际!人们才恋恋不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