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羌族有什么习俗?

  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操这种语言的羌族居民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这些都是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7827的语音变化!使用羌语的人口1353约有12万。羌语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分布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    经过调查研究证实、羌语5538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两大方言分歧的主要特点是,南2151部方言大都有声调!声调有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北部方1656言没有声调,但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韵尾。两种方言的基本词汇是相同的?虽然2714这些词在读音上有些差异、但有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北部方1221言的语法表现形式比较复杂!用形态手段来表达语法规律的情况比南部方言多!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北部方言区靠近藏区。使用藏语借词和反映牧区生活的词较多!南部方言区靠近汉区。使用汉语借词和反映农区生活的词较多!并且还可以有和汉语相同的语序出现在口语中、北部方言有镇平。曲谷。回龙。黑虎!渭门、维古!茨木林!麻窝。芦花等9种土语。南部方言有雁门,龙溪、绵篪、蒲溪!木卡!桃坪等6种土语、   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的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的沙坝区。黑虎乡,永和乡、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松潘县的镇江区、热务区!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9万!其特点是、大多数地区有颤音,复辅音比较丰富,单元音都分长短!卷舌与不卷舌。有丰富的辅音韵尾,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也比较多。有重音。没有声调、轻重音在构词、构形等方面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构词或构形中有许多语音变化现象!如辅音的弱化!换位,交替,元音的和谐、脱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词没有“格”的语法范畴、指示代词只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动词有人称、数。时间,态,体、式的语法范畴、   南部方言主要分布6295在理县通化区、薛城区,汶川的威州区,绵篪区。20世纪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33000人!4528南部方言的特点是!没有颤音[r]。大多数读作[dz]或[l]!复辅音较少,北部方言的复辅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读成单辅音,有声调。起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没有重音,南部方言内部各地词汇差异较大。与北部方言相比,同2579源词所占比例少,   现在、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丹来越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从事农业。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独特的饮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封于坛中。饮时启封。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因而称之为喝“咂酒”、边饮边加清水!直至味淡,饮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2929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有诗为证:“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尽低头!双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羌族民间还有“重阳酒”、“玉麦蒸蒸酒”,孩子和妇女们常饮加了蜂蜜的甜酒!,

羌族的羌族文化教育

  羌族人0025民自古注重社会教育,但旧中国由于民族歧视3360及汉族政府忽视、羌族的社会教育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仍处于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羌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把发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作等作为重要任务、各县既不断优化和繁荣传统的社会习俗教育!民族文艺教育和社会性体育等,还把群众卫生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和干部培训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乡镇和机关单位还组建了农友之家,职工俱乐部等!电视差转台,教育电视台也逐步新设和开通。自1988年起。茂县、汶川、理县,北川四县还轮流举办庆羌年活动、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包括羌族历史教育。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羌区建设成就展览。以及经济。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传统,风情习俗!艺体科技等内容为一体,是当代羌族社会教育的一种广泛增强民族团结、富有娱乐性和科学性的别具一格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羌族教育不断发展?现初步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各类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段日趋现代化、构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体教育体系, 为稳步提高小学教育教育质量。各地政府和学校为保证羌民子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针对羌寨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办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班。具体措施有政府拨专项开办费?按月计发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费、部分学校配备较强师资,购置洗衣机。彩电等生活、娱乐设备!为寄宿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利于相对固定、集中地实施班级教学、便于教师根据需要随时给学生补课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羌区中学教育的提高主要是在建设好师资队伍!办好寄宿制民族中学(班)和认真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茂县中学在积极开展电化教8295育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80年5962代中期又创造条件建设微机房,逐年添置教学微机并6435培训专业师资,几年来先后在全部高中班、部分初中班开设微机课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约1400人次接受了微机教学!由于强调德智5500体全面育人!加之国家的大!中专招生政策适当倾斜、故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批羌族学生考入了大。中专院校!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宴客0193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与8838川菜相同、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0994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1835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羌3764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6279新娘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3501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4016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3034一种娱乐!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3617地里吃?称0980为“打尖”。 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5188米中蒸!称为9508“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5368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5141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8144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6752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4412直到味淡为止!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 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

羌族 节日

   羌历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在此时各种农作物都收割完成,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羌民都把这一天作为喜庆丰收的节日而欢度此节。   春节也是羌民族最大的节日。意为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春节时间为除夕之夜至正月十五,   除夕之日每家都有贴对联的习俗、贴对联也有区别:在当年家里有人去世就贴挽联、用绿色或黄色纸来写对联。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而家无以上情况者都用红色纸来写对联,表示新年里大吉大利。   除夕之夜、羌族的习惯是合家团圆之夜、不管在外地工作或是做生意的人都要在此时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上一个幸福吉利的除夕。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人们都要起早到水井里去背水、意5284为来年不缺水!还要到屋外去拿一些柴进来并念到招财进家之意的话、表示新年里天天有财进家门,另外这天不能说脏话及吵架,如有犯者!表示新年里家里有祸之意。还不能看见劳动工具!看见了意为新年里会很辛苦!故此除夕天都要把它们藏到看不见的地方?   正月初一早上有不吃稀饭的习俗!意为吃稀饭表示这年收成不好、   正月初二羌民有拜年8445的习俗,有晚辈向长辈拜年、表老辈们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出嫁之女回娘家拜年的习俗!表女儿对父母的祝福和祝愿父母在新年里事事顺心。有未结婚而有女友的男子向女方拜年的习俗。表祝女方父母及女友新年快乐、有徒弟向师傅?学生向老师拜年的习俗。表感谢师傅或老师传授手艺或知识于他、并祝师傅和3304老师新年里吉祥如意、   正月初三有对死去的人办新坟和向死去的人烧纸钱祭奠的习俗,这天有不能串门的习俗!意为这天是死人的节日,故不能串门。   正月初四、这天意为新年开始可以开工的吉祥之日,所以这天有出工做事的习俗。这年有修新房的人都要在这天下基脚的习惯。   正月初五!这天意为狩猎者的吉祥日子。所以这天家里都要给男人(不分老少)用灰面粉做一个象动物的馍馍、然后每家出一些酒肉到寨子指定的地方去并带上猎枪,把形似动物的馍馍放在一起、用猎枪瞄准射击,如射中就意为这年里的狩猎有获、然后大家围在一起敬神!喝酒唱歌的习俗、   正月初九,这天全寨乃至全村的人有带上敬酒、刀头、香蜡到庙子里去敬神的习俗!   正月初六!这天全村人都要带上敬酒,刀头和香蜡到山顶上各寨的塔子上去供奉的习俗。表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   大年十五。这天是春5505节的最后一天?所以有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大年饭的习俗、以表5477春节的结束。新一1447年春耕的开始、   春分这天有不上山的习俗!意为这天是山里各种动物交配之日、见者不利,   惊蛰这天有不下地的习俗,   清明节这天有扫墓,立碑及到祖先的坟5179上烧纸祭祀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是祭祀龙的节日。这天有起早用露水洗脸!洗身的习俗。意为这天万物都有药可治百病、还要扯各种草到回家备以后生病之日用,传说这天的各种草都有很好的药效,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意为喝了这种酒!以后蛇不敢缠你的脚,有插艾在门框上的习俗。表示对屈原的怀念!   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所以这天有祭祖。祭鬼的习俗,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有用月饼!核桃,苹果等各种食物首先在房顶的塔子里祭月亮神以后,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的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为祭龙节。传说这天是龙抬头之日?所有的蛇都要出洞结束冬眠。故这天有剃头的习俗!   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传说是所有的虫都不吃东西?所以这天有晒家里容易被虫蛀的毛衣!皮衣等衣服的习惯。免遭虫蛀。   五月初五,羌族的女儿节,这天全村的妇女到要穿上新衣服。到西湖寨山顶的塔子敬神、围着塔子唱歌跳舞,然后到各寨进行对唱山歌!来歌颂羌族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   青......余下全文>>,

藏族羌族的着装特点、饮食习惯、主要节日

  藏族     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节庆   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5831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6099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1361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   婚俗   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至于求爱方式。或袒露,或隐晦,因人因地而异。有的以歌抒情!互吐衷肠、有的地7584方则抢姑娘的帽子!戒指。头巾等物(若姑娘不愿与其相好!可直接或托人要!

满族风俗的满族禁忌

  满8162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4038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6194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俗,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外国新年风俗有哪些?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1029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7032进亲友家去,按1768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6536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5202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2131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3623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8425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0731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7079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8077:元旦!

苗族的民族风俗

  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3562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6134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5125是东部方言苗族!苗语称"Bad deib zhal"(芭代周)、     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2699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做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1895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3589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三叶虫茶   湖南城步县的苗族族群众都会制作一种似茶非茶的“茶精”------三叶虫茶。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此茶装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说明三叶虫茶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清光绪《城步乡土志》载:“茶有八峒茶。略可采用!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为虫茶。收藏耐久!大能消痰顺气,”城步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前后长达170年,   服饰特色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9428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

春节的风俗与习惯传说是什么?

  过年      腊月二十三(1月20日 大寒)。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1月21日)!掸尘扫房子、这0145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2252   腊月二十五(1月22日),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1月23日),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1113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1月24日),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1月25日)?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5400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1月26日)、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1月27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1月28日)。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1月29日)。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1月30日)。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1月31日),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2月1日)。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2月2日)、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2月3日 立春)、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2月4日)。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2月5日)?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2月6日)!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4585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2月7日),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2月8日)、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2月9日),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2月10日)、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2月11日 元宵节)。夜照田蚕8219(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传说   “年”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7132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只见当天,白发老人身穿红衣、在屋门上贴红对联!在屋外放着鞭炮!敲锣打鼓。年兽便逃跑了、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敲锣打鼓、   简介   年是一种凶兽,又名“夕”故过年又称“除夕” 。每“年”一次出来害人,先人无法制服它。   也有人认为年和夕是两种不同的凶兽,但是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将年和夕都视1534作同一或同类神怪。   就古代汉语的词义来分析“除夕”!“除”由“去除”这一意义引申,有除旧生新的意思。(《诗经小雅小明》有......余下全文>>、

有关大同风俗的文章

  ★大同风俗★之一——婚俗   古代的婚姻,青年男女是受父母之命,媒妁5754之言才结合在一起,其婚姻礼节也是相当繁杂的、正如《大同县志》所述:“媒妁通言两家父母!既许诺。然后送庚帖合婚!卜日。下聘,名曰:换帖、即古问名!纳彩礼也。迎娶有日。行纳币礼!名曰:下茶,即以请期书附之,名曰:通书、即古纳吉、纳征、请期礼也。迎娶之前一日!婿家备肉,面纳于女家、俗谓其肉曰:离娘肉!面曰:离娘面。名曰:催妆、女家即以所资妆奁纳于婿家!及期。婿家备肩舆、择女眷中娴礼者二人以迎女!名曰:娶亲!女家也择女眷中娴6433礼者二人舆至婿门,名曰:送亲!绅士家行亲迎礼?庶人多不亲迎。仅以女眷摄之、婿则俟于门外而已,既迎入于中堂、外设香案行礼,婿拜。女不拜,名曰:拜天地!行合卺礼如古制!次日。新夫妇同拜先祖及父母及长族亲!名曰:拜堂。即古庙见舅姑礼也!是日!女家具酒馔送于婿家!即古馈舅姑礼也、婿见妇之父母、有于三日行者,有三五日后卜吉行者,女也随婿省亲!名曰:回门。至弥月也如之。女住一月乃还。名曰:住对月。此则俗礼也,”   解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大同地区的结婚礼节也比以前简化多了。但为了取结婚吉利。迎亲时,新郎一般要戴红花。傧相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担任。新郎要给新娘带去8630一根红布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插一棵葱,名曰:“生根立后”!还要带五根肋骨的猪肉一块。叫做“离娘肉”。名曰:“五方吉庆”、新娘上车时,女方家中定要送给新郎家中一盘饺子。上面盖着纸剪的大红喜字,名曰:“合家欢乐”,与此同时。女方家中要将“离娘肉”劈出几根肋骨来交给新郎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新郎与新娘在举行婚礼时、院中悬挂五星红旗!   其结8113婚典礼程序是:(司仪一人唱礼)   一!结婚典礼开始。   二、新郎。新娘和来宾入席就位,   三、向新郎。8529新娘献花撒彩!   四。鸣炮!奏乐,   五、证婚人讲话(宣读结婚证书),   六,主婚人讲话(家长向来宾致谢)、   七、介绍人讲话,   八!来宾讲话!   九、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以及来宾5610行三 鞠躬礼!   十!新郎。新娘互相行一鞠躬礼。   十一,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十二,临时动议:凡是参加婚礼的人、都可向新郎,新娘提出各种1447玩笑难题,多属“娶妻生0194子”之类的玩笑,新郎、新娘无论多么难堪、也不能发脾气、   十三,礼成。   十四。宾客入席就餐。新郎、新娘分别逐一向来宾恭敬喜酒!   婚联:   张灯结彩办喜事。龙飞凤舞喜盈门   春光练出鸳鸯谱、月夜香斟琥珀杯   诗题红叶同心句、酒饮黄花合卺杯   举案齐眉称乐事。雀屏中目证良缘   喜事喜筵斟喜酒?新成新屋迎新人   新屋喜新居绵延福海!佳期迎佳妇美满姻缘   合卺且行夫妇礼,调琴喜奏凤凰音   出水红莲开并蒂,向阳彩凤喜双飞   横联:   关睢雅化!鸾凤合鸣!百年之好,喜结良缘。福寿鸳鸯。五世其昌、举案齐眉   ★大同风俗★之二——丧俗   古代大同的丧俗!礼仪相当繁琐,一般可以4230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三等程序!正如《大同县志》所述:“亲始殁、擗踊4222哭泣无数。小敛毕、讣于戚友。大功以上皆以麻括发、名曰:散头、家人1812裂布裹首!三日成服齐哀,以下各服其服!始大敛、殡于中堂!朝夕奠,每饭必祀!是日!亲戚,僚友。悉以楮纸吊慰、名曰:烧纸。是夜!哭讣于城隍庙!名曰:送灯,七日亲友赙奠!名曰:盛函,又曰:开吊、尤必延礼生行家奠,庶民之贫者多有七日,九日葬者、其富者也有经年而后葬者!非礼也,惟绅士家及庶民之知礼者、于百日内卜日治葬!葬期之前数日、讣期于亲友之、当会葬者,前三日亲友赙奠、名曰:辞灵,延礼生如开吊,及葬也如之、凡置灵座、设魂帛、立铭旌,绘容像、造明器、作神主,告迁柩、设遣奠、祀土神皆如制。但庶人崇尚佛事。既葬三日!主人祭于墓。名曰:复三。又回:圆墓,其绅士家亦有间三。五日即哭于墓者。”   解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丧俗大为简化!尤其是1966年大同市建起火葬场后,土葬已逐渐淘汰,一般人员只采用召开追悼会的形式。亲朋好友前往致哀。然后将死者送到火葬场火化。这种文明简朴的葬礼形式,已逐渐为民间普遍接受,   其追悼会程序是:(司仪一人唱礼)   一!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   二!献花圈。献悼词、   三。奏哀乐、   四。默哀(静默三分钟)。   五、致悼词。   六、向亡人行三鞠躬礼,   七!焚花圈、焚悼词、   八、礼成,   丧葬挽联   驾鹤西归、音容犹在。寿老归真。德望常昭,勤劳一世。流芳千古,沉痛哀悼,壮志未酬。凋芳落秀   在世克己奉公 终身辛勤劳动   临终瞻念革命 一世淳朴为民   高风传乡里 一世精神归华表   亮节照后人 满堂血泪飞云天   传噩耗悲歌动地 想见音容空有泪   继遗志铁誓震天 欲闻教诲杏无声   寿终德望尚在 一夜秋风狂摧祖竹   身去音容犹存 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抱孙昔日恩如海 深恩未报惭为子   承服今朝痛彻心 饮泣难消愧作人   半子情深 大厦悲倾梁大坏   游仙迹香 浓云惊把泰山迷   懿范堪夸 此去九泉空景仰   灵辆在驾 殊深半子痛哀思   ★大同风俗★之三——出生俗   大同地区。在婴儿出生后,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必须给3990新生婴儿赠送衣服!被褥。枕头,鞋袜等礼物,在孩子生下12天时!亲友中的妇女。要来看望孩子的母亲,名曰:打听。要给产妇带来些红糖,挂面!蛋糕等礼物!表示慰问!产妇家中也须设便饭招待客人!在产期内,忌讳外人进产房!尤其是忌讳外家男性进产家门、为了防止有人冒然闯进。特在门上挂个红布条,1214表示家中有产妇?禁止外人入内!在满月之前、要由婴儿之父母或者其它长辈给婴儿起一个名字,一开始要有个“乳名”。也称“小名”、叫起来不连姓?过几天6044再起个名字、也称“官名”。叫起来与姓相连。以后报户口!上学皆用此名、    婴儿生下一个月!父母要给过“满月”。一百天则要过“百日”。一周年还要过生日、过“满月”,“百日”和生日的时候,父母的亲朋好友都要带来礼品表示庆贺、同时也要设酒宴招待客人、   如今!独生子女为数最多!婴儿过“满月”、“百日”和生日都很隆重、有的还要大宴宾客,待到孩子长到12岁时?更是要2801庆贺一番,谓之“圆锁”!   出生贺词   千里家驹。天赐石麟,丹桂生香。麒麟呈祥,喜得千金,明珠入掌,禧庆弄璋、螽斯衍庆、祥微弄瓦,燕翼贻谋。瓜瓞延祥。喜添含饴   ★大同风俗★之四——名俗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都要给起6947个名字,大同地区给孩子起名字也有个风俗习惯!每位家长或父母都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兴趣爱好!期望景仰……等给孩子起名字!其标准要求是:读起来好听。叫起来响亮、写起来好看、回味起9492来寓意深远。能够达到这四条标准的要求!则为好名字,凡是好名字,一定都是自己喜欢。家人喜欢!更会博得别人喜欢,   那么,如何才能够达到3557以上的四条标准要求呢、笔者带着这一难题、走访了一些前辈,名流,专家!学者、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点规律:   一,按家谱起名:   大同地区远在隋唐时期。2258儒家思想已有发展?一些名门望族逐步产生、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家族威望、使之世袭相传。希望流芳百世、便著有家谱。书写家谱中。一般按照辈数记录祖辈的名字!官职,宦绩……等,每辈都可续记!这种续写家谱之风气。到明清2607时期更加盛行!不但名4840门望族有、就连一般小康之家也有、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每当孩子一8146生下来,先查其父属哪一辈,再查与小孩同辈的名字叫啥、小孩挨着兄弟姐妹的名字联系起来应该叫啥,便定为名字了!这种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孟,曾、颜四大望族(即1404:孔丘、孟何!曾参。颜回四家),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经先后2622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76代衍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橘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大同地区也为数不少。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   二。按期望起名: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都对孩子的性格,气质!作为,事业等有个期望,有的期望功名利禄、有的期望荣华富贵!有的期望4984忠孝节义!有的期望仁智礼义信……等等。起名字时!就用这些词汇,对女孩子则是期望她温柔贤惠!如花似玉一般。因此起名时多用花!草。兰!珍,英,玲,枝、梅,娥。凤。钦、琴。霞,菊。桃,仙……等辞汇!   三!按地点起名:   父母的祖籍地!孩子的出生地,出生时间!父母的结婚地点以及值得纪念的时间。地点都可以作为名字、比如某位解放军首长的儿子生在挺进太行山战斗中,为了纪念太行山战斗岁月,表达对太行山人民的无限深情,他便给孩子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太行!有个孩子出生时间是1960年。正是国困家贫之际!父母为了让他牢记在心,便给起个4039名字叫陆零,有个孩子父亲籍贯是陕西。母亲7868籍贯是山西!则给孩子起名叫秦晋!又有个家长生第一个女孩叫玲玲!生第二个孩子时,很希望养个男孩,谁知偏偏生了个女孩,这位家长就希望以后于万别再生女孩了,于是给这个女孩起名“止玲”。为了培养这个女孩有出息!8256将来放出花一样的芳香、又将禁止的8509止字上面加个草字头!恰好是个芷字。按字意来讲、是个开着小白花!放出芳香的白芷。这件事情乍听起来觉得有趣好笑、但从另一方面讲、也反映了起名字的一种思路,   四!以巧遇起名:   孩子出生前后!父母做过0207什么好梦、出门时遇见什么事和物。有哪些值得纪念的!0679都是起名素材。比如有个孩子的母亲在0698临产时。梦见一条蛇!则给孩子起名梦龙、有个孩子父亲梦过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则给孩子起名大树!有的父母梦见黄金!则给孩子起名生金,无论梦见的事和物有多么不好,但为了取个吉祥!图个吉利,都把它圆成一个好兆头。并用“凶梦换吉梦”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五,按敬仰景物起名: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点、敬仰一定的景物、比如动物类有虎。豹、牛、龙,马等。植物类有松、柏,林!花、杨!柳等!山水类有山!海。江。峰!石!水等。矿藏类有金!银,铁、锡、玉等,颜色类有红。黄。蓝、白等,甚至自然现象类的光!亮,明,日,月等。按照这些景物起名字,效果也不错!尤其是6447近年来!独生于多、起名字可以不必考虑其兄弟姐妹的排列、随着社会的变迁、家族观念的逐渐淡泊、更用不着考虑堂叔伯兄弟姐妹名字的排列,孩子的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地给孩子起个满意的名字。   ★大同风俗★之五——旺俗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5100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5069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每逢元宵6708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4888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如意”。“发家致富”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这些繁华景象曾经轰动国外、一些港澳侨胞!国际友人也都接踵前来大饱眼福,为此载于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大同旅游区增添了新的色彩!

藏族的民族风俗

  藏族风俗习惯的源头编辑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7624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1]   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 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雍仲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2]     婚丧习俗编辑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0553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2927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4007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不太好,     饮食习惯编辑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9136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民族禁忌编辑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服饰特色编辑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4926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8613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6915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0738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