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关于汉族的风俗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4022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0320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3358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4070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9069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5942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1430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2755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6128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2716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2971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2327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余下全文>>。

汉族与回族风俗有哪些不同

  回族和汉族的“风俗”的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   回族的一些“风俗”!如不食自死动物的肉,不食血液制品!不食猪犬,不食非奉神之名宰杀的肉!都是源自伊斯兰教的教规!   回族不像汉族那样祭祖。不拜孔子岳王关公等。也是因伊斯兰教的禁止!   所以回族和汉族的区别就在于伊斯兰教上!除了伊斯兰教之外,回族和汉族几乎没区别,、

中国汉族的 新年风俗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0465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5783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4626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7358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2117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0967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汉族的待客习俗

   汉族俗好客。特别是远客、孔子说:“有朋0206自远方来,不亦说(悦)乎?”表达了这种好客的心理?汉族喜欢交往!“礼尚往来”。    汉族古俗,注意抑送6951揖让之礼、凡迎宾、对与主人身份平等的宾客!主人要迎于大门之外!见面拱手相礼、称为“揖”。凡入门,主客之间必三揖而后入。主人先入,入门之后、上台阶进堂屋?汉族堂屋多坐北朝南。上台阶是向北走,客就西阶,主就东阶,后世所谓“东1756道主”!即此而言。升阶必三让!进堂屋后、主人设席。请客人入座!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所谓“客随主便”。   主人一般要请客人坐上座!席位南向北向、以西座为上、席位东向西向!以南座为上,客人坐定。然后主人才座。主人开始问话,客人这才说明来意,事毕告辞,主人起身相送,亲切道别。   汉族很注意做客时衣服容貌整洁和坐立行走姿势端正自然,忌讳蹶足、忌讳掀开下裳,忌讳两腿分开箕踞而坐!客人入座以后不要变脸色、不要侧耳探听!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懒洋洋的样子。答话不能粗声粗气!走路不要大摇大摆、站立不要跛足欹肩,这些礼节的客观效果!是要求主人和客人谨小慎微!举止端庄!尊敬对方。互相谦让,以诚心待人。保持和谐气氛!   汉族古俗除作“揖”之外!隆重的大礼有膜拜(举两手伏地而拜)、稽首(下7528首至地稽留乃起)。顿首(下手。置首于地即起)等!现在通行握手礼,或躬身点头为礼。   现在、汉族仍保持好客的传统,百姓人家有客人光临。主人殷勤延座沏茶!或送上冷饮。端上瓜子糖果,至亲远客、则置酒菜盛情款待,   汉族还注意赴宴作客的规矩。入席前后。主客兴辞、互相谦让。坐下之后。主人劝客人吃。然后客人才开始吃。席间不可只顾自己大吃大喝,不要大口喝汤!咕嘟作响。不要吃得8825啧啧有声、不要专挑食物、据而取之。不要搅和菜汤!不要把咬过1991的菜放回盘碗里,不要当众剔牙齿!等等,,

锡伯族有哪些风俗?

  太长不复制了    自己去看吧   哗hidao.baidu.com/question/35629633.html?si=1。

汉族有什么 身体特征?

  八大特点:   1。 头发:直而质地较粗!横切面呈圆形。   2、 发色:黑,   3。 肤色:黄或黄褐!   4! 眼形:杏仁眼,两眼分开较远。即常说的“凤眼”。眼脸较厚。具有蒙古褶(单眼皮)?   5、 眼色:黑褐色!   6, 鼻形:鼻根较低扁。   7。 脸形:颧骨较突!面形扁平!   8! 体毛:体毛和胡须较少、   四次特点:   1, 体形:肩宽、躯干长,四肢较短。   2, 体高:平均在1,67米以上,   3! 牙齿:常有箕形门齿!   4! 蒙古斑:即所谓的“胎记”,在婴儿期至5岁时常出现。  1978 从这12点特征来看!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点、不仅可以追溯到殷商之际!而且可以2210至新石器时代,甚至一直到北京人的远古时期!。

苗族的风俗

  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5212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1303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9647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5027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8880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6994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6687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0334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8229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6502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余下全文>>!

汉族节日有哪些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

俄罗斯风俗有什么

  俄罗斯民族的烟俗,到俄罗斯族人家里作客,吸烟须征得主人的同意,不能随便吸烟。磕烟灰!扔烟头、递烟时忌单独递给一支!而要递给烟盒、点烟时不能用一根火柴点三支烟,吸烟借火时不能拿对方已经点燃的烟!在俄罗斯族,客人来访。若是吸烟斗、主人要将烟斗装上烟丝后再递给客人!   俄罗斯的餐饮礼仪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   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   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   此外、他们还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   用餐之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   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   参加俄2863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   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茶饮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7352礼品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1930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   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чёрный чай”,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

汉族的节日习俗

  1、贮财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在除夕之夜,家中一切物件皆视为 “财”都宜“贮”之。以保来年财源滚滚,吉利昌盛!   2、抢银水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川东一带!川西一带,每年正月初一这天!人们争 相早起担井水,称为抢银水、民间认为:谁最早担回水?谁这一年就会最兴旺 发达,满缸清银水、象征财源涌进!有的地方还用抢回的银水烧茶。献于堂屋 的神龛之下,祈求神灵保佑发财!   3!烧头香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旧时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于到寺庙 上香!大年初一,许多人竟相赶早、争着到届里上第一柱香、认为这样可带来 好运,   4!成都灯公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成都地区,每年春节前后举行。早在唐代,成都便 已流行元宵赏灯的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产后。成都灯9778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 一年一次、新灯会在保留原来灯节特色基础上,从品种、式样,规模,影响等 方面都大大发展了、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   5、自贡恐龙灯会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自贡地区,每年春节前后举行?届时。自贡市人民 公园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在灯会使用的灯具中有传统的纸扎彩灯、绢花彩 灯!玻璃彩灯、还有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制造的瓷器彩灯、霓虹彩灯,水下彩 灯,低压流水灯,气体放电灯,程序控制灯等!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影视故事!民风民俗和科幻人物等,彩灯造形中,恐龙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且最具特色和魅力!并蜚声海内外。亥习俗现8200仍流行、   6,成都花会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成都地区。2478每年春天举行,由成都花市演变而来、 成都花市在唐宁时便十分兴盛、举办日期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民间认为这一天 是百花的生日。百花盛开!最堪游赏、届时!远近的花农们把自已精心培育的 名花异卉运到成都,集中展览和出售!花会期间、成都及附近区县的名小吃均 入园摆摊设点?供游人品尝!   7、雨水节回娘屋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川西一带、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 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亲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 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 处,据说。这样可保尽快怀孕生子!该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8、梓潼庙会   汉族节日习俗!又称梓潼大庙庙会!流行于梓潼县一带、每年农历的二月 和八月的2986初一至十五日先后举办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一度被禁 止!80年代以来!该习俗重新流传!活动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观赏和 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及旅游观光为主!   9、春社踩桥   汉族节日习俗!流行于安县瞧水一带,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届时, 来自德阳,绵阳!什邡,北川!江油、茂县等地的群众,汇聚于瞧水场,到太 平7200桥进行踩桥活动,   参考资料:《中华五千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