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壮族的特色饮食是什么?

五色糯米饭, 。,

巴蜀文化的文化特色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6749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文化特点   1、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 2!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3。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瑰宝陆离、多附鬼气、人文荟萃、最是诗人, 4!巴蜀之地向来称为四塞之国,不可谓不封闭,6505然则多川汇流。昂然出三峡!成大江东去之势,尖锐。奔腾,苍茫。颇让人喟然感叹!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将,多少豪情、多少志气,都削成丝丝缕缕花絮。化作点点滴滴闲情。粘满着春花秋雨、汇入大江大河。消失于无影无踪!!

请问壮族有什么民俗特色?

  壮族作为一个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语言——壮语!壮语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美语言,它是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共同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中创造的!由于长期与汉人相处,壮语不断地吸收汉语的用语来丰富自己、但壮族人民非常懂得珍惜保护自己的语言,所以壮语在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壮族后来分布到西南不少地方。语言都是大同小异!语根词汇变化很少,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戏--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2729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2097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1754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9225三月三”!“歌圩节”。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 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 一说为娱神、除灾驱疫; 一说为纪念一对坚贞情侣。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称作“梅山教”(或 称“三元教”。“师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当地巫教。道教与古代傩礼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教派、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壮语称“公筛”!即巫师)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壮语译音!意为做师),“调芒庙(壮语译音、意为跳庙神)!“调筛”(跳师的谐音)!“唱师”等称呼! 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师公所表演的各种跳神舞蹈、群众称之为“师公舞”。?,

白族.壮族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   壮族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中比较盛2757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藏族的文化节日美食服装风情特色

藏历年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蔘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元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3920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鬨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鬨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揹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后辈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圆满)!仪式完毕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蔘果。接着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扫地,8793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访做客。 9938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年祝贺。互赠哈达、男女老少都穿上节目的盛装。见面互道“扎西德勒”,“节日愉快”。此活动持续三五天!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3843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絃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絃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3728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

壮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壮族的风俗礼仪! [ 标签:壮族 风俗,壮族,礼仪 ] ` 衮.犊孓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8-08-04 10:32 满意答案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6092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7378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8023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1797“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6206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2144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8466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3077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余下全文>>!

壮族宗教信仰是什么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9786的“三月   三”歌节等、

壮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现在,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6149的传统节日?壮族的其他节日与汉族相同。 壮族的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4104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 除夕 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 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0458晚 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过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谓之“招牛魂”(壮语叫“欧魂怀”),意思是老8320黄牛的魂魄尚散落在田野,把牛魂招回来,新的一年开始!老黄牛又该辛辛苦苦地为主人家效力了!“招牛魂”开始、有的人家敲锣打鼓?吹萧吹笛。整个村寨洋溢着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壮家2744包粽子过年!但年三十晚绝不吃粽子。 正月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8090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8916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1901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7985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1693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8670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后来4833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2759民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6563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到日落,仍有余兴者5626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9333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9596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余下全文>>!

揭祕壮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风俗!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统计2010年壮族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700万人、成为了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你对壮族了解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月三 三月三是广西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9927的节日!2014年确定为广西传统习惯节日并放假两天!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于壮族地区,其中尤以红水河、左右江流域最为常见、每场歌圩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甚至数万人,在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6624聚居地区和一些汉族地区。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这个节日,有些地方比过春节还隆重。 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作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作叉烧肉等等!晚饭的8141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0391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 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6984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0478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0477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直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文山富宁县及附近壮族的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4485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蹟,陇端节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侬智高率众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后来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人们纷纷集会、伤心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6702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3192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7756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馀下全文>> ,

瑶族和壮族谁的历史最久

壮族的先民属古代百越族群。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一脉相承、历史上从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一路沿续着民族血统、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壮族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风淳朴而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因此有“无山不有瑶”之说!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 瑶族的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勉语,瑶族!现今通用汉语、很多人能同时操壮语,苗语等语言、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瑶族人的长寿,美容与医术均有极高造诣水准。已是世界公认的事实、  瑶医在治疗癌症!妇科病、风溼病,红斑狼疮,跌打骨折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瑶族多信奉道教和巫教、少数山区的极少部分瑶民还擅长茅山巫术!,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