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

  (商都文化网配图) 5、太阳日:农历二月初一 满族人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6,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满族认为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这天吃饽饽(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 7、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7096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8,民俗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 8082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二 OOO 年六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满族有什么特别的节日?

6784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0446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5054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采纳哦,

满族节日文化的图片?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6856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虫王5383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满族风俗的满族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0000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俗!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满族有什么习俗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3998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6000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0737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1660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8096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2822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0806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7452”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2692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5633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1519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5205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7953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1702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3537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7285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4126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8998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3789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3841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6104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3604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0612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8229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3760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5642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0202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9404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7264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0070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6648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9504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8913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2061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3426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1997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满族起源

  明代女真叮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汉,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作为血统最为“纯正”的组成部分。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

满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8745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4332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0291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4526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7984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7438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佟姓满族什么旗

  据不完全统计、镶黄旗队列5722中有 7个佟姓家族?正白旗队列中有10个佟姓家族。正蓝旗队列中有5个佟姓家族。正黄旗和镶蓝旗各有3个佟姓家族。正黄旗和镶红旗相对较少。各有两三个佟姓家族,   八大姓指的是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分别是仝(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俗呼"满洲八大姓"?   ,

各国的节日的各国节日

  1月1日 元旦 1月26日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1月28日 国际麻风节[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二月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2月11日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2月14日 情人节 2月17日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2月18日 春节[农历年的第一天] 2月19日 苗族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 三月 3月1日 国际海豹日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3月4日 木脑纵歌[农历正月十五] 3月4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3月5日 学习雷锋纪念日 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1日 国际尊严尊敬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3月14日 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9日 中和节(太阳生日)[农历二月初一] 3月20日 阿露窝罗节 3月20日 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 世界儿歌日 3月21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5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3月25日 春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3月26日 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日至二十一] 3月30日 花朝节(花神节)[农历二月十二] 3月30日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四月 4月1日 国际愚人节 4月4日 寒食节[冬至日后105日清明前一日] 4月5日 清明节 4月6日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4月6日 观音菩萨生日[农历二月十九]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4月11日 世界帕金森病日 4月13日 傣族泼水节[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间] 4月19日 上巳节(女儿节)[农历三月初三] 4月21日 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儿童日[第四个星期日] 4月23日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4月25日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节日 4月26日 国际秘书日 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五月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5月5日 全国爱眼日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 世界哮喘日[第二周的周二]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5月13日 母亲节[第二个星期天]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 国际牛奶日[第三个星期二]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20日 全国助残日[第三个星期日] 5月20日 中国学生营养日 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月24日 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六月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1004)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6月9日 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父亲节[第三个星期日] 6月19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 联合国宪章日 七月 7月1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 7月1日 中共建党节 7月7日 国际合作社日[第一个星期六]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世界海事日 7月26日 世界语(言)创立日 八月 8月1日 观音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6日 哈尼族苦扎扎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8月6日 观莲节(莲花生日)[农历六月二十四] 8月6日 苗......余下全文>>,

满族历史简介 满族族称是怎样由来的

  满族(满语。转写:manju)、旧称满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支系!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台湾及北京等共34个省区6680均有广泛的人口分布!   满族历史悠久。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满族世居祖国的东北部。分布地域辽阔、长白山被满族视为6397发源地,圣山!   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     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9126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9173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8496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满族使用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17世纪中叶、满汉长期杂居后,普遍开始习用汉文。多已掌握汉语文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熟练运用满语之人开始不断下降!如今现大都转用汉语和汉字!在当地政府的扶助之下!满语教学开始进入各地满族中小学的正式课堂,、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