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虚实相生和虚实结合怎么区分,举个例子

  虚实相生:虚通过实来实现、实要在虚的统摄下来加工?即虚以实为基础。比如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历历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与气度的远大、后面这句哲理性的“虚”要以前面写景的“实”作为基础!   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这里的“虚”与“实'是一种类似于平等的关系、都是关于什么东1777西的描写!不存在以谁为基础的问题!比如上面的诗,如果后两句不是在景物上总结出一个哲理!而是进行关于0524黄河的一次回忆的描写!或者细致地把1931黄河又比喻成什么东西!或描画成什么仙境。就叫虚实结合,注意强调二者共同是”描写“。而虚实相生是由”实“”生”出了”虚“。,

那些诗是虚实相生的?

  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杜8374甫的《月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 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妙就妙在诗人不写战乱中自己如何思乡,而说家人怎样想念自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思念妻子)附丽于具体 的形象(对月怀人)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从诗人对妻子念之深去推想妻子对丈夫思之切。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把无形无象心理之“忧”!进行感情物化。说自己的忧愁堆积如同终南山一样高!像无边的茫茫大水那样无法收拾!化虚为实!“写一代之事”的巨构《北 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3953缀才过膝……”这里?诗人没有写战乱带来的灾难?没有写自己的深悲!只写爱子的 饥色!写他们啼哭。垢腻等战乱的灾难?诗人内心的悲痛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5384冻死骨”!杜甫的这两句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句诗将截然不同的两个画面 摆到一块!不仅互相4301映衬顿增魅力!而且从字面上呈现出第三个画面的意义:朱门内外仅一墙之隔,却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这里!形象 的直接性提供了联想的线索、发人深思:荒野上那冻死的穷人的骸骨,是“朱门”敲骨吸髓的剥削所致!朱门的酒池肉林,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8209制度所造成 的,这些情理。在作品里并没有从字面上说出来、但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审美感受去补充和丰富诗的想象、就深刻地感受到了。 杜集中这类剔骨析肌地洞穿社 会病根的诗句还有:8731“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仓耳》)!“甲第纷纷厌梁肉”(《壮游》)、“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 行》)!“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见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不是诗人对现实简单的感受和反应,而是诗人取境的审8687美把握中感情浓缩的表现,是融合真。善的审美评价!可见对社会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学价值也就越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杜甫的名诗《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自成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 正是情景交融!但是,诗里出现的不只是情和景。而且还有事和人、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天地,恰好1035完美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在这由景、物!事。人等结合而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之“意”!完美地融为浑然整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有限之 境。无穷之意!完美结合、融合无垠。这就成了意境、前人曾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山河在”……则时可知矣〕见司马光《续诗话》,”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在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后才能得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四载(公元775年)游览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别赠友之作。当诗人登舟欲0806行 之际,“忽闻岸上踏歌声”!妙就妙在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歌声代人、以虚寓实、而虚实相生。诗人轻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相送(一边唱。一边用脚顿地打拍 子)、“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不仅使此景、此歌、此情犹如耳目,其人 物情状呼之欲出,丰富了诗境的视听(时空)感!并显出情感心曲的回流!没有以虚寓实是难以臻此妙境的,,

那些诗句可以体现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这一创造意境的艺术手法!在诗人杜甫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收到了以少见多!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意境美的效果。   杜甫的《月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 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妙就妙在诗人不写战乱中自己如何思乡,而说家人怎样想念自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思念妻子)附丽于具体 的形象(对月怀人)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3165从诗人对妻子念之深去推想妻子对丈夫思之切。再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忧端齐终南、洞不可 掇、”把无形无象心理之“忧”。进行感情物化、说自己的忧愁堆积如同终南山一样高,像无边的茫茫大水那样无法收拾,化虚为实、“写一代之事”的巨构《北 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4339缀才过膝……”这里。诗人没有写战乱带来的灾难,没有写自己的深悲、只写爱子的 饥色、写他们啼哭,垢腻等战乱的灾难?诗人内心的悲痛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两句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句诗将截然不同的两个画面 摆到一块!不仅互相映衬顿增魅力!而且从字面上呈现出第三个画面的意义:朱门内外仅一墙之隔。却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这里,形象 的直接性提供了联想的线索,发人深思:荒野上那冻死的穷人的骸骨!是“朱门”敲骨吸髓的剥削所致、朱门的酒池肉林、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所造成 的、这些情理,在作品里并3968没有从字面上说出来!但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审美感受去补充和丰富诗的想象。就深刻地感受到了,杜集中这类剔骨析肌地洞穿社 会病根的诗句还有:“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仓耳》),“甲第纷纷厌梁肉”(《壮游》)!“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 行》)、“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见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不是诗人对现实简单的感受和反应、而是诗人取境的审美把握中感情浓缩的表现、是融合真。善的审美评价,可见对社会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学价值也就越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42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杜甫的名诗《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自成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3733很完美。真 正是情景交融,但是!诗里出现的不只是情和景,而且还有事和人、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9197素综合为一个独立天地!恰好完美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在这由景,物、事!人等结合而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之“意”!完美地融为浑6517然整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有限之 境、无穷之意!完美结合!融合无垠!这就成了意境。前人曾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4109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山河在”……则时可知矣〕见司马光《续诗话》,”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在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后才能得之、   而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善于在自己的诗篇中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创造一种独特的境界!我们仅以他的一首小诗为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二十八个字也有虚有实,以实带虚、以虚喻实创造意境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四载(公元775年)游览0349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别赠友之作,当诗人登舟欲行 之际。“忽闻岸上踏歌声”、妙就妙在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歌声代人。以虚寓实、而虚实相生、诗人轻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相送(一边唱,一6237边用脚顿地打拍 子)!“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不仅使此景,此歌。此情犹如耳目,其人 物情状呼之欲出。丰富了诗境的视听(时空)感!6796并显出情感心曲的回流、没有以虚寓实是难以臻此妙境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非一般浅潭小流可比。然而。千尺之深的潭水比起汪伦那种诚挚!朴素之情 来!是7793远远“不及”的,而汪伦所“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虚),任人情思去度量!去驰骋!汪伦情意之深。豁然于人眼目之中、让人回味良 久,后二句这种触7232物感兴,即兴象征以丰富诗的意蕴境界之法看似平易!道的眼前景!写的意中情、然而却是非扛鼎之笔所难以道出。李白诗之不同凡响!就在于他 那“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见沈德潜《唐诗别裁》。而“不及”二字是其关键,这种托物即兴,以物象征、化抽象的情谊(虚)为具象的形象(实)!将难以丈量的无形情愫借用“眼前景”加以比较度量。这一“转换”使诗别开生面、空灵有趣、余味涵包、新颖警人!   全诗仅二十八字、却首以“忽闻”为一波折!使歌声以及送行人之姿犹如耳目之前,再以“不及” 为另一波折!李白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透过形象潭水千尺去体味到诗人4012与歌者之间的情谊!使诗的画面有动有静,跳跃转换、灵动自然,情感曲线有起有伏! 将诗人的若明若暗,瞬息转换的情感形象展现出来、而0564为人们所激赏?   通过上述4424诗篇的分析!可以看到诗歌艺术的意境往往与“虚实”关系紧密。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见《董氏式陵·集记》”。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虚实的虚什么意思

  虚实 1、词典释义   xūshí   (1)   [falsehood versus reality]∶虚假和真实。

如何理解《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虚实相生”的特色?

  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②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5382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不知楼主这个可是题目!寻求答案否、若是如此,如3881果受答题限制!那只能简答如下:这首词通过梦中与亡妻相会之虚景!对照眼下7968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实况?淋漓尽致的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使诗人与妻子在虚幻的梦境中相见!因梦的虚幻。更让现实的4161思念悲彻心肺、   若为鉴赏,可参考如下:   这是苏轼的一首悼念亡妻之作,首先。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出了作者与亡妻分别十年,而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孤坟、0776却让作者满溢的思念。无处倾诉、这些是作者十年思念的真实写照、接下来。纵6582使相逢应不识?已经是作者的联想了。亡妻已故十年,作者却也经历十年沧桑。早已两鬓斑白,想到夜间与妻子在梦中的相见,不由更显凄凉,诗歌最后留白的手法、明月夜,短松冈。让这样的情景在悲戚的氛围中,也渲染了一层流淌的悲伤!   以上皆原创!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关于姻缘的古诗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9706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几景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9082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土和什么相生

  五行:土和金相生。土生金、土和水相克,土克水,。

虚实相生 答成 虚实结合给分吗?考试时两者可以通用吗

  我们先了解一下“相生”的含义,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说的:五行学说术语!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相互滋生和助长的关系。可用来说明脏腑间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结合。这个词诠6388释不了滋生和助长的含义!滋生和助长在结合之后!所以结合无法包含概括相生的全部意思。或者说只是相生中的一种情况,   提到相生、我们还会想到相克这个词,对比来讲!相生是个褒义词!趋向吉利,好的词、或者说是个中性词。寓意比较微妙,只能意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理解,这样这个词会更饱满一些、   我个人总结理解的意思是:虚实相关!这样解释可能稳妥一些、微妙一些、   虚实相生!这个词。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8699理解他?关键是看它用在什么地方、可以实在的用在医学养生方面,也可以微妙的用在处事技巧方面!   养生方面、可能就要涉及中医中的智慧了!   从国学古书上来看,水火属于用。草木属于体!而用产生利、体产生害!利害又产生了情,而体和用就隐藏在性里?对此我的理解是:性好比一个箱子,里面装着体和用。也就所谓的实!而利害就属于虚。如何掌握发现虚呢,或者说虚是如何体现的、那就要观察情,   所谓虚实相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中国式诠释,(古代圣人都喜欢研究大自然的规律!从而推测未来)结合5234实际来说!火和木头(实)?相生后。产生了利和害(虚)、而利害又带来了情(表现手法)   所以。人们都常说把握时间的本质,了解利害关系。洞察心理的策略?大概就是这个逻辑而来的吧~   不过这个理论现在谁都懂。运用起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每个人思维深度和角度都不同、所以利害和情感的体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实是很单纯!纯粹的。但因它产生的利害。和表现6644出的情感让它变得复杂?神秘。虚幻、   记得有一次在画展上欣赏到一幅画,让我想起有一种方法可以简单浅显的参透虚实相生的智慧。   找一幅有云。有山的国画。然后想象一下自己站在画者的角度去欣赏如此景色、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谁在动!   你可以记录下一切经过你脑子里的文字和感受。以及你的心情。浮想出的故事等等~   这样的行为。某个角度讲就是虚实相生吧~呵呵、   当然!你可以把它利用到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为世界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   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可能不够权威!希望能帮助你理清一点思路、或者找到一5310点感觉,   加油!国学很有意思,也很博大精深的!   推荐一篇有意思的文字,邵雍《渔樵问对》!百度应用 读书里面有在线阅读,。

关于节气的古诗

  有关24节气的古诗如下!望采纳:   立春   苏轼《惠嵩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雨水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0661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惊蛰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春分   徐铉《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9105绿野徘徊月,   晴天断续云,     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   王恽《木兰花慢》   问东城春色!   正谷雨。   牡丹期、     立夏   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小满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野棠梨密啼晚莺!    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   我独知之归不早!     芒种   陆游《时雨》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   处处菱歌长!     夏至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准!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小暑   韩翃《幸有心期当小暑》   朝辞芳草万岁街!    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   乳燕流莺相间飞、     大暑    陈天瑞《大暑松下卧起》   亭亭松篁边!   小池开菡萏,     立秋   杜牧《早秋客舍》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   年年为客愁、     处暑   苏泂 《长江二首》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   青草印禅心,     白露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空庭得秋长漫漫,  3680 寒露入暮愁衣单!     秋分  7622 贾岛《夜喜贺兰山见访》   漏钟仍夜浅,   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   风除翳月云、     寒露   白居易《池上》   嫋嫋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   荷破叶犹青,     霜降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立冬   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小雪   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雪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6053钓寒江雪、     冬至   杜甫《小至》   天时人事5805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小寒    二十四节气歌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大寒   陆游《3899大寒》   大寒雪未消,   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   局此容膝室、...余下全文>>、

关于春分的古诗

  《春分9514日》唐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七绝·春分》(左1868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