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

  (商都文化网配图) 5!太阳日:农历二月初一 满族人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6、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满族认为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6629”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3212好喝招待!这天吃饽饽(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 7。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1659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8。民俗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 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二 OOO 年六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满族风俗的满族禁忌

2948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9144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俗!另外,满族人不仅不6030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满族的节日

   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颁金节”!“添仓节”和“虫王节”等!满族受汉文化影响。其他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过五月端五和八月十五中秋节等。   颁金节 0007  “颁金”是满语!意为满族命名之日,公元1635年11月22日(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后8740金国汗皇太极(清太宗)特别颁布了一项废除女真旧称的命令!在这项命令中说:“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0056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从此,“满洲”作为正式的民族称谓被固定下来并统一使用,在此之前!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皆通行为“女真(诸2164申)”!“满洲”(满语意7551为“吉祥”)名称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古老民族具有了新的发展契机。事实上也真是如此!未久。满族作为新民族再度(女真人曾建立中原金王朝)入主中原!建立了延续260余年!幅员远比明朝辽6733阔的大清王朝!并确定了中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   为了纪念满洲民族的诞生!每逢农历十月十三日,全国各地满族人纷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隆重庆祝自己的节日。许多满族同胞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装,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唱起民间歌曲。开展0076各种庆祝活动,同时,还准备奶茶,萨其玛。打糕,金丝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尝、   添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成龙的形状!故称“引龙”,然后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   六七月间,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基本不再搞虫王节祭祀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   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新疆的风俗

   服饰习俗   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1417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令旅游者目不暇接,   饮食习俗   饮食习惯西域香味浓烈!各种2628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2214肉串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8969婚丧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4866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 ,薄皮包子,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牧区的少数民族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带有浓郁的奶味、营养丰富。可饱口福、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子酒微喷酒香,清凉适口,沁人心肺。隆冬时节,寒风刺骨!但你可以看到街头不少人身披雪花?围着火炉在吃西瓜,这是最富有西域风情的饮食习俗,   哈萨克族   1。家庭与婚姻: 哈萨克族的家庭组织、是以夫妇为基础的小家庭制, 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一般要经过四个程序:第一步。订婚礼。在女家举行!双方协商有关事宜、第二步,确定“吉尔特”期的婚礼、在男家举行,从而确定正式的亲属关系。第三步!又在女家举行,男方要将协商的财礼的半数送到女家!此后!新郎就可以住在女家。与姑娘同居。叫做“看门”。第四步。又在男家举行!这是正式结婚仪式!   2!日常生活服饰:明显地反映了牧区生活的特点!为了骑马方便!服装一般都比较宽大 结实!男性喜在0894腰间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随时切肉食用。男性内衣衣4078领较高!多绣花边、套西式背心、妇女喜着鲜艳花布!胸前绣纹花。多穿连衣裙! 饮食: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因此。在饮食方面带有强烈的特区特点!主8495食主要地牛!羊,马肉。其次是用面粉制成的馕和面条以及抓饭等!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有“金特”:用奶油混合幼畜的肉!装进马肠里,蒸熟后食用、喝的主要是牛奶!马   奶,奶茶、更喜马奶酒、 居住:哈萨克族人民多数从事畜牧业?为了迁移方便,他们居住是轻便而简易 的毡房。牧民在春,夏。秋三季居住!冬季则居住土房和木屋。   3!喜庆日与游艺 哈萨克族的喜庆日!有“肉孜节”(通称小年)!“古尔邦节”(通称大年) 以及带有浓厚民族风味的“拿吾鲁孜节”等、 在游艺方面。他们最喜爱唱歌、青年男子喜欢摔跤、赛马、刁羊。还有青年男女共同取乐的“姑娘追”!舞蹈比较盛行!多和游牧生活有关,如挤奶舞、剪羊毛舞 ,绣巾舞、制毡舞。走马舞,斗熊舞以及婚礼舞等?   达斡尔族婚俗   新疆的达斡尔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县的一些乡村,人口只有6300多人(1997年的统计)、是自治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就像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样,也有着独特的3180婚姻习俗!   在达斡尔族的民间!青年男女要想结为伉俪、首先要经过媒人搭的喜桥,有意思的是。媒人去6415提亲搭桥时!头上要戴一顶帽子。帽子右边挂一块儿红布条!手里还要拎着“提亲酒”。别人一看这种装束!就知道是到女方家提亲说媒的媒人!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提亲,往......余下全文>>,

中元节的风俗

  一、什么是中元节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0161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4237大的鬼节!     二!中元节的习俗   过去?民间9137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1!国内   ①河北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   ②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阳城县农家以麦8300屑作成猫!虎及3101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③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3437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2220以祭拜祖先。   ④山东省: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0175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⑤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3618祭麻姑、城固县中2487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   ⑥上海七宝古镇举行中元7571节“兰盆盛会“,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⑦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⑧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4732⑨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   ⑩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9481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放焰口时、法师1076向台下掷包子,水果,安远县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⑾福3292建省: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   ⑿广东省: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   ⒀广西省: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鬼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3776十四晚上!其过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8031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余下全文>>,

中国所有的节日和风俗

  春节   俗称“过年”,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早上吃饺子。中午摆家宴。晚上吃甜食。一天中不许斗嘴,不得摔碎碗盘,摔碎了!要马上说“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邻人见面,互说吉利话!晚辈向长辈磕头问候、长辈为孩子发9063压岁钱、   初二到初五,出嫁女子要娘家“拜年”。携带礼馍。礼条(带肋骨的猪肉),四种鲜青菜(寓四季长亲)?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正月十五晚上观灯。十五。十六两天有各项民间娱乐活动、家中用白面蒸出形似长虫、刺猬,口袋和枣山等大型蒸馍、象征来年好收成,   二月二   又称龙抬头。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禁忌!因4915此人们多等这一天剃头!以取吉利,家家摊煎饼!爆玉米花。炒大豆,   清明节   为群众性的祭扫祖坟的活动、在坟头烧纸!挂白纸条,以招幡扬魂、   端午节   俗称五月端午!家家门头插艾草,儿童戴香囊!脖子,手脖。脚脖系五彩线、日出前取河水洗脸。吃粽子!   中元节    俗称鬼节?在七月十五,炸油馍,上坟祭祖、   中秋节   即八月十五,节前带月饼。水果走新串友!晚上!全家团圆拜月。有“男4751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十月一   俗称鬼节、上坟!为坟墓添土,户户吃油馍!俗语说“十月一儿!油唧唧儿!”   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冬至起开始数九。家家户户吃饺子!俗曰: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   腊八节   俗称腊八儿、民间有“吃罢腊八饭,开始把年办”的俗语。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还有人在树上涂腊八粥,并祈祷说: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祭灶   腊月二十三、家家7673户户摆设灶糖!送老灶爷上天。并让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来年合家平安、正月初一早上请回灶爷。“腊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来,”   除夕   全家团聚守岁,又称“6815熬福”!睡得越晚、来年越有福,

中国古代节日风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 : 熬年守岁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4901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6333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1746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5348“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4097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我国民6268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3498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3393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4094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8630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余下全文>>。

满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5061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2414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0812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7685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6315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6241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7550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6928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旗人!注意这里是按大小排序的、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满族的起源是什么 满族最初来自哪里

  满族历史悠久,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8049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满族起源

  明代女真叮为建州。海西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汉!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作为血统最为“纯正”的组成部分?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