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苗族名字的含义,为什么叫苗族

  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5069”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根据语言差异分为三大方言、分别为苗语东部方言(亦称湘西方言)!苗语中部方言(亦称黔东南方言)和苗语西部方言[2]。苗族的自称、在湘西地区的苗族称“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区称“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东南苗语意为“树心”?传说枫树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妹9209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称,西部方言苗族自称为hmongb(蒙)。有意为“人”等词义,局部地区称为“嘎闹”。意为乌、或许是古代乌氏族图腾的遗迹,历史上!曾按其服饰、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1949年以后、统称为苗族、   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有人则认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盘瓠蛮说。武陵蛮说等,   有人提出传说时代的蚩尤,唐虞夏时代的三苗,殷周时代的髳,春秋战国时代的荆蛮!秦汉时代的黔中蛮或武陵蛮!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是苗族先9483民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   总之,根据史籍记载和传说,苗族先民殷周时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小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都柳江流域。嗣后!由于战争,饥馑。疾病流行,生育繁密,农田丢荒等原因而不断迁徙、、

苗族美食名字怎么写

  急   要做一个调查报告 叫 1039  土家族苗族传统饮食文化收集表   内容要有:   饮食(谱)名称:   制作材料:   加工过程:   具有特色:   饮食礼仪:   饮食寓意:   其他说明:   一定要全的   注意是土家族和苗族   晕,分用完了,先给50,我赚了追加   望采纳、

苗族有哪些风俗?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2453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1998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2157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9194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8265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6346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2173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3130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8407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2897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6993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

苗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3358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0034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6004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8969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0293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现有人口740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挑花,织锦,蜡染和银饰!享誉盛名!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9886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7797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5751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曾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民族简介]   苗族!现有人口7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7107业稻作?苗族在历0445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7831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

苗族芦笙的类别特色

  苗族芦笙因流行地区的不同。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调式上有所差别!黔东南黄平、丹寨和榕江一带的芦笙高亢粗犷?黔西毕节、水城一带的柔和抒情!而黔南的芦笙则雄浑健朗,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2970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胶)就能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雷山5460地区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外表光洁美观。极负盛名、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这些不同风俗的芦笙技艺。汇2788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退,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现在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面临8429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贵州省雷山县的莫厌学和云南省大关县的王杰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苗族有什么习俗?

  *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0445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9515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7290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8556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湘,桂、黔交界地区的苗族还流行喝油茶,它不仅是苗家待客时必备的饮食佳品!而且还是平时饭前饭后的一种特制饮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当中饭吃。湘西,黔东北和重庆南部则将炒米茶作为过年节时饮用和招待亲友贵宾的高档饮料。   *   理老(或称“寨老”。“乡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他自然形成!不经选举产生!也不世袭,理老大致有三级:一个村寨的理老。称之为“寨老”或“勾往”。主要调解发生在本村寨内的纠纷!一个鼓社(氏族)的理老。称为“鼓公”或“娄方”、主要调解管理发生在本氏族内的纠纷、一片地方(包括若干村寨)的理老!称为“勾珈”或“大理头”、负责调解发生在本片地方内的重大纠纷案件、理老熟悉古理古规。主持公道!办事认真。能言善辩、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誉和威望,对维护苗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曾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苗族 的习俗

  生活习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鳅(晰蜴,统称四脚蛇)、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3.吃青菜!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5057穿戴: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8626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住:1.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2.火炉。形状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四周用砖,石砌好。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用来烧火做饭!周围下层为空间!用以关鸡,鸭、天冷时!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说笑!谈论家事和休息。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节日。宗教信仰   节日。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苗族还有以下节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1761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    4.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   信仰:1.敬奉杨公再思!过去。乡境内有飞山庙16座,每年秋天举行盛大的庆庙活动。唱几天几6207晚人戏!其中"扛华山"和"打求财"等是每次必唱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庆庙期间!要摆猪首,装香。烧纸,2.过去祭祖要杀牛,以自然寨子为整体!举行杀牛仪式、牛内脏用来祭祖先然后每人带一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传说2596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婚丧习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苗族----简介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历史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

苗族历史、文化、习俗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   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0328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3315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8734日有过“召龙节”,“吃薪节”!“苗年节”等。   苗族人民善于歌舞,各种苗歌形式丰富多彩?苗族舞蹈,鼓舞,芦笙舞令人叹为观止、苗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8733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0220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7175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7793十月过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