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有哪些节日???

  满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一。添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日煮2327一盆粘高梁米饭上插用高粱秸扎的“马”或“犁丈”放入粮仓内,后来简化为用高梁秸8517扎成的“犁丈”直接插在粮仓上?以祈丰年,   二,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   农历二月初一!9113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三、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这天吃饽饽(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   四!结缘日 3107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五!民俗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二 OOO 年六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六。虫王节   农历六月初六!过去,每逢此日、每户出一人去谒虫王庙,并0181杀猪以祈虫王。祈求虫王管住虫害、后来深知虫害靠防治而不靠祈神。农村改为“晒衣节”!城市改为“爆书节”。以凉晒衣物图书防止虫咬。   七,马王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9827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雄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八。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日,公元 1635 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在沈阳发布一道谕旨。就是用“满洲”这个新族名代替“诸申(女真)”的旧族名!所以,人们8267便将这一天视为满族族称的诞生日。而“颁金”一词是满语音译、为诞生、出生之意。满族人愿意接受它是因为这两个汉字有吉祥尊贵之意、因此约定俗成、各地满族同胞就都称这一盛大节日为 “颁金节”。   九!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4211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0488做“走百病”!   十!大祭   大祭没有固定日期、沈阳满族富户每年一次、贫家三。五年一次。一般在腊月举行。连祭三日,第一天祭祖、上午叩头杀牲为朝祭!晚上背灯祭,第二天祭天,亦称“外祭”。又8288叫“立杆大祭”!叩头杀牲,吃“小肉饭”和“大肉”、“大肉”俗称“燎毛肉”!第三天祭佛托妈妈。即“背灯祭”之神祗,但“背灯祭”为感恩、报恩!此祭则为求子孙兴旺,人口平安、   十一,药香节   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3352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1107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学)!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风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离儿,还有的说这天刨的“八股牛”(药学名白藓皮)药劲大,治病效果好、五月节这天人们都起大早,到河里去洗眼睛。洗脸。满族农家妇女起得最早,她们先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0648水给公婆洗脸。   孩子们在五月节经常唱着一首歌:“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6035余下全文>>、

满族的习俗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2628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0834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0271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3564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8645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4714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 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 。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4729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设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2883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1102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1303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由于满族7375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   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5327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   满族之家、有祭祀或7077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5484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5396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2065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4536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8631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5575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4127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0609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4503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0556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4976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3759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2877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7917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7886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2690“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5791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6442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余下全文>>,

满族的风土人情20字

  0596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   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   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   不许拴牲口等!。

满族的忌口/

  据我所知。满族没有忌口。也没有特别的忌讳、网上流传着一些说法!仅供参考,     1. 满族禁忌坐西炕!满人以西为上、常放祖宗3456板案于西墙正中!故不得随意坐卧蹬踏或放置杂物。   2. 满族人禁忌以狗皮为服饰?外人进入满人家里也得将狗皮之类的服饰脱去!否则会被罚为是不受欢迎之客。而加以逐出、   3. 满族人禁忌食用狗肉、鸦鹊肉,满族人1800从来不伤害乌鸦和喜鹊,而且还会用碎肉或粮食来喂养,   4. 满族的儿媳妇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不能看娘家或者婆家的灯、要躲到姑母或者姨母家去住、否则看灯者的父亲或公公就会死去、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满族人的这些禁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满族饮食 满族最常见的菜肴有哪些

  酸菜猪肉血肠,炖腰花,鹿肉火锅、松蘑炖鸡、酱炖小鱼贴锅巴。。

满族历史上谁最喜欢美食

   曹雪芹     如果严格划分民族的话,汉族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民族,所谓汉族只是丧失社会共同体并忘记自身历史的人无法道出自己为什么民族。于是统统划归成汉族!说的更直白一些就5843是丧失自身文化数典忘祖的散沙化过程!今天美其名曰民族融合!其实就是文化丧失。大家都变的无知了于是大家就都一样了!这就是所谓汉族的成因、否则也不会11亿人都去给神话人物炎黄当子孙。炎黄两个男人能生孩子吗。如果炎黄各自有老婆那小舅子家就没有后代。呵呵 一个明显违背生育常识的故事居然被11人信以为真!不觉得这是个笑话吗,这11人难道不是集体愚蠢吗!     如果真想把这些人变成民族就需要一个民族从新制造的过程,但是制造后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好比你主观上想制造一个拥有11人的汉族。但过程却不可控,结果搞不好会出来各种汉族,     民族这个概念是近代(20世纪)以后从西方传入的舶来品!     甚至“民族”一词都是从日本引进的日语汉字词、     在古代!中国区域范围内的各种人口是根本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也就是说在20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以前,中国人都不知道何为民族。19世纪以前所谓的蒙古,满洲、汉地…等等都是地理名词。而非民族称号,所谓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说纯属现代人捏造,     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西方民族主义理念也随之东来,启先接触民族概念并受其影响的是印度、东南亚。日本、之后是韩国。1890年前后才开始传入中国,   民族认知传入之后、中国人才开始逐渐发觉与发明自己的民族属性、这种民族自我划分的意识是中国民族形成的开端。辛亥革命之所以能爆发。其依靠的就是民族自我创造与划分?如果不将汉人与满蒙区别开来。辛0828亥革命的合法性就是不存在的!     章太炎作为革命派、他5871的理论认为民族先于国家!国家疆域应复合民族边界!民族国家优先于政治国家、      将汉族这个概念创造出来、并以此与满蒙相区别!通过族群对立以达到革命目的,这是革命派引进民族概念的根本的动机。其理论的史作俑者是章太炎,徐锡麟等人 !     而“中华民族”一词的发明者则是梁启超!梁启超这么作的最初动机只是为与章太炎等人的辩论增加辩词。作为立宪派的梁启超与革命派的章太炎在对中国人归属的认识上有天壤之别,章太炎主张先民族后国家,即!民族界线要先于国家建立之前。国家范围要遵循民族边界,因此章不承认长城以外以及藏滇与中国的政治连系、     章太炎的这种民族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与今天东钍和科索沃民兵,库耳徳工人谠的理论非常近似,即:民族边界决定国家法统!只不过人家的民族是历4853史上的天然产生!而章太炎的汉族却是他与同事们的人工发明!所谓炎黄子孙。华夏共主…等都是他们发明的概念、其理论依据有的来自对古代文献的故意曲解!有的来自他们自己的杜撰,   9984  梁启超作为立宪派、维护传统帝国的形式主义存在是他的命根、他必须抵挡革命派用民族主义切割他的传统帝国,故而他发明“中华民族”概念实为一种辩论策略!是被革命派的口水炸弹逼出来的诡辩之辞、因为他明知道当时皇帝已经退位!传统帝国的合法性已不存在!在这样的现实中强1814调国家先于民族!民族认知因国家存在而形成!这无疑是想淡化民族认知、回到过去不知何为民族的状态,但是民族主义已经被革命派引进、文化这东西一但上市是无法招回的!只能再发明一种替代品来淡化它。所以梁发明出中华民族实是想通过把民1927族认识含混化虚无化以达到击败革命派的目的,他的理论是国家在先民族在后,依国家形成民族!这种中华民族理论类似同时代的英联邦和奥匈帝国!只不过他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联邦共主的皇帝,     无论是章太炎还是梁启超。他们的民族理论都过于知识分子的理想天真。是辩论产生的副产品!梁启超的中华民族尤其如此。他们的发明之......余下4598全文>>,

满族过年有哪些习俗

春节对于满族和汉族来说是一个共同的节日、满族人也将春节称为“过年”!生活在兰州地区的满族大约有3万多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 “腊八粥”和“领牲”:满族人亦过昔八节(农历腊月初八)!相传。早年有卜满族族长!以势欺人!常年挨家挨户仑流要吃要喝,满族百姓敢怒不敢言。昔4354月初八这天,一个叫乌津拉的农民想出了个好注意?用糯米,红糖和几十种干果煮成一种粥。请族长去吃,族长一看就生气了:“这是什么东西啊、黏糊糊的!”乌津拉便告诉族长这叫“腊八粥”!族长听了这个很不顺耳的粥名后!气乎乎地走了!此后也不再挨家要吃要喝了,满族后人为纪念乌津拉!每年腊月初八这天都要煮“腊八粥”喝!过去,满族人腊八节不但自制“腊八粥”、而且要互送“腊八粥”、以加强亲戚和邻里间的团结、 腊月十五后!满族人要任选一天杀年猪、祭祀祖先!恩公和本支祖宗!年猪不得有白毛!猪捆好后抬到祖宗供位前。杀前将酒浇进猪耳朵,如果耳朵动为“领牲”了!如不动。需祷告,直到动了方可杀死、杀死后、先要将猪剁成八块,摆在祖先牌位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礼毕,才可以吃肉、吃第一1499顿肉时,全家人要围着锅坐。不用桌子! 祭祖先与吃年饭:腊月二十九。满族人家家都要贴窗花。挂笺,对联和大“福”字!过去满族人在贴挂笺上很有讲究!本家是什么色旗人就贴什么色挂什么笺。祖先原是从长白山几道沟里来的就在祖宗板顶上贴几张挂笺,腊月三十这天,家家都要竖起一根6702五六米高的“索罗杆子”(也称神杆)、杆顶上挂方形的锡升,升里盛着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此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挖人蔘时用的索拨棍、又传当年明将李成樑害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蒙李夫人相救、骑马逃跑。途中马失前蹄摔到崖下,一群乌鸦!喜鹊落在他身上将他护住,追兵以为他已经摔死、便掉头走了,努尔哈赤脱险逃入山中!以挖参所得置办兵器。粮草。起兵统一了东北、后人为纪念乌鸦、喜鹊的救祖之恩。在春节竖起“索罗杆”, 除夕!满族人都要祭祖,祭祖首先要在家中正厅祖宗板前供自制米酒13盏、自制奶油点3493心13碟!板上贴新挂籤(满文),在院内东南角“索罗杆”前、也供着同室内相同的供品。接着,由家中1529长辈主祭。带领全家叩拜,之后向祖先敬奉供品!包括供饭、供菜!供酒和干鲜果品!点心等! 祭祖完毕后!全家人要到最高辈分家长屋内行拜年礼!礼毕、全5314家老幼循序列坐,吃年饭。一般来说。除夕这天满族人都要吃饺子!摆放的饺子要横竖成行、意味5002来年财路顺气!煮饺子时、锅底需烧“杏条”柴!因“杏”与“兴”谐音、当饺子从沸腾的锅里起来时。煮饺子的人吆喝道:“小日子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全家人必须随喊:“起来了!起来了!”吃完了饺子后!一些人甚至会让家中小孩在屋内高处跳上几跳、预示自家的小日子蹦了个高,有一些人还在饺子里包上铜钱或其他一些东西,来测一年的运气。以此增加节日的气氛! 灯节与“笊篱姑姑”:满族人过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点燃“索罗杆”上和屋簷下的灯笼后,便彻夜不息。以示红灯高照!若灯熄了!则意味着不吉利,有的人家甚至将灯点到二月初二、满族人的灯节也就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各式各样的彩灯。办灯会!在农村,这天晚上有的人家还要“验月份”:用荞麦面制成12盏小灯碗!碗边标上月份。在每个碗中放一粒黄豆!然后放在锅里蒸、碗中的豆粒胀大就意味着那个月份涝、豆粒小则预示着旱!不大不小的为风调雨顺! 灯节也是满族年轻妇女的节日。这天“格格”(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来玩“笊篱姑姑”。她们在笊篱上糊上粉莲纸,画成漂亮的大美人,再把筷子和笊篱绑成“十”字、竖的(笊篱把)做身子,横的(筷子)做双手,然后、给“笊篱姑姑”穿上漂亮的......馀下全文>> 、

我是满族,姓喜,追溯到以前的满族姓氏是什么呢?

  满族人的姓 满族人的姓名!很是复杂、常常让人弄不清明珠是姓明名珠!还1821是明珠只是名字、弄不清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是名字还是姓纳兰名性德、若说索尼只是名字!而人们为何称他为索大人,好像索尼姓索名尼似的!其实、明珠,索尼都是名字!因为满族人照例是称名而不举姓的! 满族人虽称名而不举姓。但他们都是有姓氏的!汉族人多以单音字称姓氏!满族人姓氏有很多是多音的,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3/10是见于《金史》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清代一些汉军进入满洲。成为八旗汉军、改入旗籍后,通常是在汉姓下加一个“隹”字。如姓陈的改为满洲陈隹氏、姓李的改为李隹氏、蒙古族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八旗汉军!八旗蒙古人原来并非是满族,同样。八旗满洲也不全是满族人!八旗中除纯正的满族人外,还包括部分汉人?蒙古族人。回族人,朝鲜人等,满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几个民族形成的共同体!其姓氏除与《金史》相符的姓氏是纯女真人的后裔外,还有汉姓、蒙古族姓等。 满族的八大姓是佟隹氏,瓜尔隹氏!马隹氏,索绰络氏。祁隹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到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都冠以汉字姓了。其规律似乎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如瓜尔隹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将原来姓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1662巴颜氏改姓富?因巴颜在满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之意!当然、满族人改汉字姓也并非如此简单。同一满族姓。后改为汉字姓!也不一定取同一汉字。如今。单单从姓氏上!就很难一眼看出某人是否是满族了。如溥仪的名字仍然叫爱新觉罗·溥仪。其弟的署名也是爱新觉罗·溥杰?而他们的七妹,原名是爱新觉罗·温欢?后改姓金8579名志坚了? 至于皇族姓爱新觉罗氏!其来源至今仍众说不一,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有一次天女佛库伦在长白山附近湖里洗澡!吞食神7804鸦所衔的果子之后!觉得身重不能升天,不久。生下一男孩,长得体貌奇伟,落地会说话。佛库伦对他说:“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库布里雍舜!”这个孩子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史祖,这一说法充满神话色彩,是说其受姓于天。可是努尔哈赤的上几代!并非姓爱新觉罗!那么0823姓什么呢?至今是不解之谜、 总之!满族的姓氏很是复杂?我有些满族亲友、他们也弄不太清楚自己的祖上到底姓什么!祖先是女真人后裔呢,还是汉人后入满籍呢! “满族姓氏繁多。据《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六百四十六姓。又记谱外三十三姓”。满族的姓氏来源或以部落为姓,如叶赫部落称叶赫纳喇氏(又为“纳喇氏”)。或取自山川、河流!某地域的名称?如居住宁古塔3351地区的叫“宁古塔氏”!乌苏里江边的叫“乌苏里氏”。使用女真旧姓。如 “粘”姓满族!又如“完颜氏”!“瓜尔佳氏”,“钮咕噜氏”。“那木都鲁氏”!“舒穆禄氏”等。还有赐姓和冠汉姓者?如明朝汉族对投降或被俘的女真或满洲人赐姓:“麻子帖林儿”改“王麒”。“阿哈出”改“李善诚”!其实满族先人女真进入中原后,早就既使用本民族姓氏也使用汉族姓氏!在《金史》附录的《金国语解》里?载有女真与汉族姓氏的对应关系:“完颜?汉姓曰王!乌古论曰商!徒单曰杜!女奚曰郎、兀沿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石抹曰萧!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移刺曰刘,斛勒曰石,纳喇曰康,夹谷曰仝!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斛准曰赵!阿典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卜散曰林、书虎曰董。古里甲曰汪4373……”!还有一些随名字为姓者, 目前满族基本上使用了汉姓。如:爱新觉罗(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赵)!佟佳(佟) ,瓜尔嘉(关,白、汪!鲍)。马佳(麻!马),盛佳(沈)、兀扎喇(吴、乌)、委赫(石)!富察(富,傅)。索卓罗(索)。纳喇(那、南)、宁古塔(宁,刘)!赫叶勒(何!赫)。尼玛察(杨)。良嘉(粱)!果尔勒斯(高),舒穆禄(舒!宿),钮咕噜(纽、郎)、齐佳(齐)、喜塔拉(祖!图、希)、4602他塔喇(唐)!完颜(汪。王、完)。西林觉罗(鄂)、鄂佳(鄂)。扎库塔(张)。库雅喇(胡),7948阿克占(雷)!扎思乎里(贾)!萨科达(仓)、徒萨(徒),宏佳(宏),锁吉(锁),鄂托(曹)、沙垃(沙)、库奔(库)。惠何(惠),英佳(英),洪额奇(洪)!伊喇厘(李)。墨尔迪勒(孟)。白额吉吉特(白)!文扎(文)、巴约特(高,巴)、万琉哈(万)!朱舍狸(朱),郭洛奔(郭)。乌苏9468里(武)?伊图玛(伊),余乎鲁(余)!尼玛哈(于,俞)等等。满族望族八大汉化姓氏 辽东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现今仍是满族人民集居的地方!在辽东诸多的满族姓氏中。满族集居地人民通常将佟。关。马、索。赫。富、那!郎八个满族姓氏!推崇为陈满洲著姓。同时又将其俗称谓“满洲八大姓”。然而,现今俗称谓八大姓的满族著姓姓氏!是自清代中期以后而冠用和改用的汉字姓,而历史上,他们是女真人的直系后裔!是早期进入辽东地区的满族先世、 查寻辽东满洲八大姓的姓氏起源和演变?是研究满族社会发展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是满族谱牒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它将对满族早期的社会诸方面状况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仅就上述因由、本文将辽东满族望族9591中的八大姓氏的历史演变过程,做一探析。并请方家斧正, 满族的姓氏在历史长河中、演变频繁、 “满洲虽始有定性、后皆指名为姓,辽东的满族八大姓氏在近代冠!改汉字姓中、亦是如此、《养吉斋丛录》记有: “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9187其命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满族各氏族在冠用8738汉字姓与改用汉字姓过程中!出现了极不规范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连封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也感到震惊!不得不下达如下谕旨:“八旗满洲,蒙古有姓氏。乃历年既久!多有弃置本姓沿汉习者,即如牛呼纽氏!或变称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为称!亦当曰牛!岂可直0815呼为郎,同于汉姓乎?姓氏者、乃满洲之根本?所关甚为紧要。今若不整饬、因循之久,必将7928各本姓遗忘!不复有知者!”然而!统治阶级的震惊与整饬。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束缚满族各姓氏冠汉字姓与改汉字姓的作用,甚至在皇室宗族内部!不0509规范的冠以汉字姓的事例也在出现,清太祖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满姓为爱新觉罗。但在这一时期!有一族支竟取汉字溥字为姓!一直沿用至今!在这种不规范的冠用汉字姓与改用汉字姓的民3086族文化融合中!辽东满洲八大姓也在上述前提下,分别由原来的满洲姓氏分别冠用和改用了汉字姓、姓氏为:佟、关、马。索,赫。富。那、郎沿用至今。1.佟姓宗族 佛满洲佟姓氏族成员遍布辽东每一区域、近代和现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诸多村堡名!都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佟姓或童姓。仝姓!同为满族一姓。是为同音异字!皆源出佟佳,佟佳清初为姓氏佟佳氏、关于清初佟佳氏、《满洲八旗氏族通谱》对佟佳氏成员佟养正做了如下记载: “佟养正。镶黄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达尔汉图墨图于明时、同东旺、王肇州!索胜格等!往来近边贸易!遂寓居开原,继迁抚顺、”在史5123料记载中。明末清初佟姓为佟佳氏、是以地名佟佳为姓氏的,而其氏族成员多有进入明边进行贸易之人。作为以地为氏!是明代女真人冠用姓2093氏的一大特征,他们是处于不断地迁徙及渔猎采集生活中的需求!而以栖居地为姓氏的。诸如觉尔察氏。章佳氏,索绰罗氏等都是如此。但这些姓氏是出现在明代的女真姓氏。其以地为氏的范畴近似于今日的佟家村,章家堡等近代以姓命名的地名相仿佛,但是!这些自明代以后所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其所用姓氏并非是他们氏族的原始姓氏, 在明代0577中期以前!据朝鲜《龙飞御天歌》记载:“女真中有夹温一姓”,经史料查证、夹温是远在金。元时期的女真姓氏!亦3637是夹谷姓氏的谐音、夹谷是金代一个较大的女真人著姓!《金史·列传》中有十数位夹谷姓氏之人载人传记之中!如:“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壮雄伟。善骑射、皇统八年。袭祖驶达猛安”, “夹谷衡,本名阿里布!山东西路猛安益打把谋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创设女直进士举,衡中第四人,补东平府教授!”关于夹谷这一姓氏, 《金史·国语》注释为:“夹谷曰仝”!仝与佟、童是汉字中的同音异字。又同为夹谷姓而演变为朝鲜史料中所载的夹温姓氏?这9513一姓氏历史上。曾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先世应用过!史料亦有记载,如“依兰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童凡察,童叫场,佟塔失。佟努尔哈赤”等、从上可知,今日6376建州女真人的后裔。冠用汉字姓的佟!童及仝姓。均是出0743自金代的女真夹谷姓氏,2.关姓宗族 满族关氏是由清前女真姓氏瓜尔佳氏而改用汉字姓演变的一个姓氏!满语kor!汉译为“馆”、“阁”之意!亦可译为:5901“住所”之意,瓜尔佳氏氏族,是清初辽东地区人口众多历史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宗族改用汉字姓关姓!是于6642清代中期以后改用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清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创业之时,今日满族关姓的先世瓜尔佳氏成员即投身在后金政权的一统大业之中、后金时期、氏族中许多成员为有清一代的开国元勋,曾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封为辅政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早在1588年与父索尔果一道!亲率所属苏完瓜尔佳部五百户归附!费7135英东在后金政权初创时期,勇猛善战,屡立战功!被授于一等大臣、此外,尚有图赖、刚林等诸多瓜尔佳氏族成员成为有清一代重臣?并以其卓著的业绩而名垂青史, 瓜尔佳氏是以地域而命名的姓氏、这一姓氏的应用、由明伊始3937直至清初、瓜尔佳氏部分史料亦有称之为哈尔佳者。但二者之间只是谐音上的变化,远在明代以前、今日辽东满族关姓的先世是由金、元时期的女真姓氏古里甲姓氏演变为瓜尔佳姓氏的。其姓氏演变。已在清代乾隆年间钦定修撰的《满洲源流考》中得到证实,古里甲姓氏在金代史料中屡有记载!《金史·列传》第四十九8027记有: “古里甲石伦?隆安人,以武举登第!”从金、元时期的姓氏古里甲到明清之际的姓氏瓜尔佳!显然从读音上即可发现!是由音移变化而形成的!但在金代。古里甲作为女真人的氏族大姓、《金史·国语》注释为:“古里甲曰汪”、即译汉字姓为汪姓!追溯今日辽东满族关姓的先世。历史上最初生活在黑龙江及松花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部族数经迁徙、而分居在东北各地、但作为瓜尔佳部族的原始居住地。据清史学者李林先生考证。“原是辽代五国部辖地、金代改称胡里改部,即今日黑龙江依兰县境内”,而今日辽东的瓜尔佳氏后裔!3047则是南迁中迁至辽东的。氏族后裔所用的瓜尔佳姓氏是于迁徙居住中,以地为氏而形成4617的姓氏、由古里甲至瓜尔佳音移上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历史上、辽东关姓7001宗族的姓氏演变应为:金,元时期、古里甲(汉译汪姓)。明,清初、瓜尔佳!清3932代中后期至今。关!而关姓则属于改用汉字姓所用的一个姓氏、3.马姓宗族 满族马姓在辽东地区分为汉军旗人和满洲旗人两个不同的血缘集团,由于两个不同的血缘集团冠汉字姓相同,又同居住生活在辽东地区。所以2003极容易产生源流上的混淆,汉军旗人马姓,是指清代中前期投归!降俘和其他原因而加入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原汉族马姓氏族,他们在加人满族民族共同体编入汉军八旗后!也和满洲八旗各氏族一样。撰修族谱、并在族谱撰修过程中。将其马氏姓氏之中加一“佳”字!形成马佳氏,使世人难以区别谁是女真人后裔。谁是中原汉族人的后裔, 满洲八旗中女真人后裔的马姓宗族!清代前期,他们的氏族姓氏为马佳氏。是以地名命姓氏的一个宗族!《八旗满洲氏族通2031谱》卷七记有:“马佳,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绥芬。马佳及各地方”?在人物传记上、史料对马佳氏的先世多有记述、“赫东额,镶黄旗人,世居马佳地方!国初来归、国初!赫东额同亲弟尼马禅率满洲五十五户来归。” “罗尔机!正红旗人!世居马佳地方、国初来归,其子罗多理原任护军校、”由此可知!满洲八旗中的马佳氏氏族,是清代中期以后冠汉字姓马姓的一个氏族!他们冠姓时、是在原女真姓氏马佳的称谓中,取其头一字马字为姓而形成了形似汉姓的马姓姓氏、 在满族社会发6660展史上,马佳氏仅仅是清代中前期至明代的马姓氏族先世的姓氏!并已从相关的史料中得到佐证。是9002出自地域而冠之姓氏、对此、《马佳氏谱书》6526亦有记载: “我马佳氏发源于满洲马佳地方!世居嘉理库城!”可是、在此以前,史料记载中并没有出现马佳氏这一姓氏!据《马佳氏谱书》族源记述:“原夫我远祖、所自出实与费莫氏之先。同属一源!会遭家难。播迁于嘉理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马佳,费莫实为同族”。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历史上女真人马佳氏这一姓氏的出现!是由宗族遭受灾难而拨出一支择地另居后产生的,这一支的原姓氏应是金、元时期的费莫氏!费莫氏据《满洲源流考》记载:“旧时0599称作裴满氏,”《金史·国语》记有: “裴满曰麻。”即金代的女真裴满姓氏、汉译为麻姓。这样!金以后,今日辽东满族马姓宗族的姓氏演变为:金、元时期裴满氏(汉译麻姓)、元末明初费莫氏!明至清代中期以前演变为马佳氏。清代中期以后音移冠用汉字姓马姓!4.索姓宗族 满族索氏是于清代后期而冠用的汉字姓!此前!宗族的满族姓氏为索绰罗氏,《索绰罗氏谱书》记载,其氏族“原居长白山一带!在康熙年间分迁至辽东岫岩,兴京一带”。然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却又记载为:“索绰络氏,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辉发及各地方。”辽东地区索氏的先人松果托(松吾突)!清初史料多有记载: “松果托,0600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辉发地方,国初来归,以闲散白身身份随军入关。至山东。梯攻临清城、率先登城。授骑都尉。定鼎燕京时,从征山海关!击败大顺军马步兵二十万众、叙功加一云骑尉!三遇恩诏加至一等轻车都尉,此后。其子孙相继承袭数世!”根据史料所记载,辽东索绰罗氏的先世原为海西女真人、他们随海西女真人的数次迁徙。由松花江流域来到辉发河流域。 “国初来归”并人建州女真的具体时间应是1607年、努尔哈赤统一扈伦四部5690收复辉发部时归来的?他们氏族在迁徙前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即明代呕罕河卫!肥河卫,兀者卫等地,是于明代中期定居在辉发河流域的,并在这一时期以地为氏、冠称索绰罗氏的! 据《满族宗谱研究》一书考证。索绰罗氏在明代中期定居辉发河流域以前!其先世为黑龙江尼玛察人!而原居住在“肥河卫,呕罕河卫的女真人为益得里氏”,益得里氏与尼玛察氏同宗、尼玛察在女真语中是尼玛哈的转音!尼玛哈在金代属于女真尼庞古部!其姓氏为尼忙古氏、金代译8974汉字姓为鱼,应当指出的是、远在金代的尼忙古汉译为鱼,今日的满语尼玛哈nimaha、汉译也为鱼,语意上没有变化、结合上述、索绰罗氏族的姓氏演变!由金代起!先后沿用了尼忙古氏、尼玛哈氏、益得里氏。索绰罗氏,而最后以多音节姓氏的第一字索字冠用了汉字姓。沿用至今! 5.赫姓宗族 赫氏是辽东地区的满族著姓之一。他与何氏同是由满族姓氏赫舍里氏取其头一字冠注汉字姓演变而来。两者之间为同音异字。赫舍里氏宗族分居辽东各地!氏族中存藏有记事全面9054的宗族谱书?谱书中对其氏族的迁徙。源流2566均做了翔实地记述, 赫氏是在清代后期光绪初年冠用汉字赫姓的。在此以前、其姓氏为赫9997舍里氏, “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为姓,”赫舍里这一姓氏是氏族在由原始居住地迁徙后而以河名冠用的姓氏,赫舍里氏的先世。历史上生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金代归胡里改路,元末明初之际赫舍里氏先世随其他姓氏的建州女真人一道,开始了迁徙,迁徙中,他们先后迁徙到缓芬河流域、图们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最后定居在苏子河。浑河流域, 赫舍里氏氏族定居苏子河。浑河流域后、在清前为后金政权的缔造,氏族成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硕8573色巴克什,正黄旗人、穆瑚禄都督第七子、特赫纳之孙也,国初偕其弟希福巴克什来归、太祖高皇帝以硕色兼通满。汉及蒙古文字。赐名巴克什!命在文馆行走,其子索尼、亦兼通满、汉。蒙古文字,赐名巴克什、由头等侍卫授吏部启心郎!三年考绩,所任称职!授骑都尉!随大军征讨、所向有功、”,清前赫舍里氏从其迁徙的历史记载中可以得知,这一姓氏是于明初而冠用的,在此之前、他们的先世应追属为金代女真纥石烈部人,在元末明初的迁徙中,其部族分居在今延边布尔哈河、汤旺河、陇乌河流域!金代纥石烈部族人!姓氏为纥石烈氏,是以部为姓的,纥石烈氏!译汉姓为高姓。纥石烈一姓!《金史·列传》记载:“纥石烈恒端,西西南路忽伦宋割猛克人、袭兄银术谋克!泰和伐宋。充行军万户、破宋军两千于蔡州、加宜武将军,自寿州渡淮,败宋步骑一万五千于鹞子岭。遂克安丰军!” 从金代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女真纥石烈氏早在金代就已是一个族众繁多的氏族。并由于族众庞大。远在赫舍里氏宗族冠用赫舍里这一姓氏以前!即有其他族支纥石烈氏中冠用新的姓氏分离出来!由纥石烈氏冠用汉译高姓的一支、即是这样分9010离出去的,至此。今日5509辽东满族赫氏宗族的姓氏演变分别为:金!元时期!纥石烈氏(译汉字姓为高姓)。元末明初至清代中期,赫舍里氏,清3281代后期至今。赫氏!6.富姓宗族 今日辽东地区满族中的富氏与傅氏、为同一原始满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后裔、富与傅二者之间!只是在冠用汉字时所出现的同音异字。满族富察氏是清代道光末年。仿效汉族文化习俗?取其满族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个音节富!傅,而冠用的汉字姓, 早在明代中期以前。今日富氏的先人在迁徙中!曾经居住在今日吉林省伊通县境内的阿什河,斡泯河流域、富察氏9728是以地命名的姓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有: “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甚繁!散处于沙济,叶赫……长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后金初年率族众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由其统领!”族众在女真各部的统一战争中。多有业绩、3533史料中立传之人达十数人之多, 查寻富察氏宗族在明代以前的迁徙足迹,他们氏族的原始居住地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氏族在随着历史上女真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而逐步南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迁徙途中遗留下多处氏族居住过的遗址、在宗族谱书中所记注的蜚悠城即是其中的一处! 远在金。元时期!富察氏的氏族姓氏为蒲察氏。并为金代的女真大姓、亦是金代的望族?《金史·列传》中记载了十数位蒲察氏族中成员的传记。“蒲察琦,本名阿怜,字宗卿、棣州阳信人!试补刑部掾!” “蒲察鼎寿,本名和尚!上京曷速河人,钦怀皇后父也、赋性沉厚有明鉴、通契丹!汉字、长于吏事,”蒲察氏在金代、据《金史。国语》注释: “蒲察曰李”?即汉语译为李姓。由此可知,今日辽东满族富姓(傅姓)的姓氏演变。从金代起即产生音移变化。而没有产生译意上的变化。故此形成了由蒲察氏——富察氏——富(傅)氏的全部演变过程?7.那姓宗族 那姓满族宗族在辽东满族氏族中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那姓这一姓氏出自于音移的多音节满族姓氏纳拉氏,纳拉氏是以其历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纳拉河流域?以河名冠用姓氏的!纳拉氏虽为满洲著姓、但在明代氏族却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史料对纳拉这一姓氏的记载为:“虽为一姓,各自为族”!这样,史料的记载就证实了明代纳拉氏姓的女真人、并非同一宗族、 辽东的那氏满族宗族!是以氏族宗谱中所载!以一世祖7455纳齐布为祖先的纳拉氏后裔?即明代中后期的哈达、乌拉两部纳拉氏氏族,除此以外!在海西女真其他部中的纳拉氏氏族,与此部纳拉氏氏族。并无血缘关系连带、如辉发部纳拉氏在辽东《纳拉氏谱书》中将其姓氏的冠7618用业已说明、“辉发部先世、原系黑龙江东海岸窝集部尼玛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其始祖昂古理,兴济理二人,自黑龙江载木植主获利、移迁于察鲁居焉!察鲁地有扈伦国纳拉姓噶杨阿、图莫图二0229人平素结好深厚。俱由察鲁移居张地,四人聚约修睦。昂古理、兴济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纳拉,叶赫部先世系蒙古人,姓出默特、始祖兴恳达尔汉!奉明国成祖皇帝之命、5290率其部民兵等、卫守东省开原界此北围场、遂灭扈伦国!张地所居的纳7203拉姓部寨屯村,因据其姓、” 从上述资料记载中。民间纳拉氏存藏的史料已将纳拉氏的宗族血缘关系阐述清楚,即海西女真4636四部中、辉发与叶赫2387两部的纳拉姓氏族?与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氏族先人?不属同宗!由史料记载中可以得知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先世、原居住地为黑龙江中下游,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迁徙!于明末迁至兴京地区、 明代时期的纳拉氏氏族姓氏是由音移变化而来的、这一姓是纳兰产生的音移变化、在此之前。金!元时期女真的纳兰姓氏为纳刺姓!部名为纳喝!纳喝部在历史上曾居住在今吉林省叶赫河流域!而在金代。纳刺氏的女真姓氏汉译过来为康姓!由此可知!今日辽东满族那氏的姓氏演变!一直是沿用原始姓氏音移的方1677式演变下来、直至清代中期冠汉字姓至今, 8.郎姓宗族 郎氏满族宗族是由满族姓氏纽祜禄氏而冠用的汉字姓,他们冠用汉字姓的最初时间据其氏族谱所载为清代乾隆年间、郎姓姓氏是由纽祜禄满语niohe!汉译为狼而演变为郎!用作姓氏的、这一姓氏。是满语的汉译姓氏、 纽祜禄、“原系满语地名、因以为氏”。氏族居住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在清一代,纽祜禄氏氏族成员。“仕官难以枚举”、清王朝开国元勋额亦都!即是纽祜禄氏的氏族成员! 纽祜禄氏宗族!是先期进入苏子河!浑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由原始居住地黑龙江。松0962花江中下游!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来到佛阿拉地区。其中!史料记载中的长白山地区仅是他们氏族在南迁中的一处中间居住地。 金代!纽祜禄氏的姓氏为女奚烈氏!据《金史·国语》记载:“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语汉译为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满洲源流考》中记有:“纽祜禄氏旧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记载中可见,今日郎姓的姓氏,在历史上没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样、发生过诸多的变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汉译为郎姓!远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记载、如“女奚8531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胜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门,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于女奚烈宗族庞大,朝7009廷对女奚烈宗族组建的弟子军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 辽东满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变为纽7642祜禄氏。再由纽祜禄氏汉译冠姓!冠用了郎姓这一姓氏、、

满族十大姓氏是什么?

  满清十大贵族姓氏   1.[爱新觉罗]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2.[马佳]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文献---马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3.[佟佳]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4.[富察]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额师泰, 富察托庸   文献---沙济富察氏族谱, 沙济富察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5.[费莫]   郡望---满洲   名人---费莫温达, 费莫温福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麻氏!     6.[纳喇]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 纳喇穆占, 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7.[乌雅]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8.[完颜]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3901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9.[瓜尔佳]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10.[钮祜禄]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穆克登布   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2816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