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风俗的满族婚俗

  满4313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吉日订妥后!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老酒一坛,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第一天。娶亲去的人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5516个压轿男孩!新郎到女方家!进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有人陪着在一个单独的屋内住下!在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见面。 第二天。选定良辰,请新娘上轿!新娘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满族迎娶新娘时多用轿、但花轿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花轿是在马车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后用红绫子围上、上面也用红绫拉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绫档帘!在轿顶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有的还在轿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迎娶时,轿内要有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压轿的孩子一般是8至9岁的男孩子!娶亲婆是夫妻双全,儿女双全的土命人、 迎亲时。新郎骑马、领花轿至女家!新娘上轿!新郎骑马绕院子一周、新娘乘轿轿缓缓随行?名曰“引轿”;绕行一周后。新郎下马、进到屋中行跪拜礼!然后、骑马领轿返回!新娘身着红衣,头蒙红布!怀抱用红纸条捆成的二根麻秸杆端坐轿中,打旗的。打灯笼的以及吹鼓手走在前面,后面跟着是12匹对子马。马上坐着年轻的伴郎!在伴郎的后面是披红戴花的新郎、再后面就是接新娘所用的花轿了,这娶亲的队伍沿途每到一个亲友家,亲友都要给新郎送礼披红! 满族独特的婚礼仪式、新郎新婚时,须用喜轿迎娶新娘!在轿子将 至喜房门前时?新郎不待新娘下轿。须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除新娘之 “红煞”。但为虚射,箭只射至轿前而已!接着新郎还要向喜房内之四角虚射四箭、射毕,才许新娘下轿迈马鞍(取平安之意),拜天地后,新郎须用所射之箭挑去新娘盖头、箭射新娘带有满族先人——女真人抢婚旧俗的痕迹。此婚俗在内蒙古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及喀喇沁旗十家满0003族乡较为典型?一直保存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到了新娘家之后!新郎不能立刻下马,要等小舅子来给新8249郎牵马。岳父上前给新郎揣压腰钱之后。新郎才能下马,新娘上轿时不许自己走,而是要由哥哥抱上轿!没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上轿。在新娘离开娘家之前?新郎要给岳父岳母留下“离娘肉”、然后才能动身!当娶亲的队伍回来后,新娘蒙红盖头。由两个伴娘从轿中搀出!新娘的脚不能踏在泥土上、要在地上铺上红毡。拜完天地,再搀入洞房!在洞房门口,放一马鞍,马鞍上放两串铜钱,新郎先跨过去、然后新娘再跨过去、当新娘子跨过去之后!伴娘便、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2378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6860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4387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3256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3916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0680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9239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7886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7891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5009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1508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9143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2877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余下全文>>!

满族的礼仪有哪些

   满族男人行请安礼、俗称“打千儿”,也3190叫“单腿跪”。在重大祭祀节日。礼为“三拜九叩”,在行大礼时、凡穿箭服者(即马蹄袖口袍)!需先放垂马蹄袖头。   “打千儿”!即单腿跪!左腿前屈、右腿引后屈蹲,左手抚膝,右手下垂。头与体略向前倾、礼毕慢慢缓起、此礼谓之“请安礼”、也叫“跪安礼”、   “跪拜大礼”,皆称“叩首礼”!俗称“磕头”,行此大礼为三拜九叩!多用于祭祖或祭神。行此礼,初如请安礼相似,就位后双手按左膝?屈身跪地、垂双臂以手抚髀。屈躬俯首。离地寸许,双手抚地少停!挺身目视受礼者!手仍抚髀为一叩!如此三次!即可站起!跪拜大礼、对祖先。神佛三拜九叩!对父母!尊长则两拜六叩?其次是!一拜三叩、   “擦肩礼”,这是主客之礼。与客人见面、主人与客人互相靠拢擦一下肩膀头,如果陌生之人路过满族氏家!即使家庭贫寒!也会尽力招待。客人走时。无须致谢、只与主人行个“擦肩礼”就可以了,   “打横礼”。俗称“打横退步”,是满族男女一种告辞礼仪、客人走时。主人送至大门,客人返身、双手垂下贴身。横退一两步。表示向主人致敬辞行,   “吊祭亡人奠酒礼”,即为“一拜叩首礼”。丧家孝子跪于吊者前奠池旁,吊者按长幼次序!逐一奠酒、自注酒三杯。洒向天地、孝子向吊者叩拜还礼!   旗人女子对父母及家族长辈!皆行“请2248安礼”!不叩头。满族妇女所行的请安礼与男人请安礼不同,妇女请安礼。以双腿略屈、以双手抚左膝?右腿微屈向后略引、蹲身直下!必使衣襟覆地,拖襟四开!以右手举于额前抚摸鬓发。此礼俗称“蹲安”?对与平辈的亲友相见、皆行“顶膝礼”、此礼与请安礼不同的是,不举手抚摸鬓发。   满族妇女的叩首大礼、仅限于结婚时叩拜天地。“顶头礼”。是满族老1047夫老妻、久别重逢见面之礼!夫君回来。老妻迎上前去,用头顶碰一下夫君胸脯、老头用手抚摸老妻后脑勺或后脖颈!所以5382称为“顶头礼”、   “抱见礼”是满族亲友久别重逢或者与同窗好友相间!皆行“抱见礼”。“抱见礼”有两种,平辈之人见面,两人举双手贴身抱脖、另一种是、晚辈见长辈、晚辈跪下叩头!双抚抱长辈脚!长辈抱扶小辈起来!谓之“抱见礼”,    “妇女拜礼”!此拜礼同请安礼大体一致。唯不同的是跪地稍后退、坐举右手!像今天的3275举手礼形式!或三、或六、或九次。而后缓缓立身、未成年少女!不行此礼。   满族人晚辈到长辈家,虽为贵客。只能坐旁坐!年少者。要找室内角落坐下,晚辈出行路遇长者、必鞠躬2283垂手问好。待长者过后!方可走,如若骑马。必下马,待长者过后,才能上马而行)、

满族的文化习俗有哪些?

  满满族生活1790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传说,当年汗王遭难时!狗有救驾之恩。满族视之为恩祖而加以保护和珍爱。7127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口、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3896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4575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9284膝一弓腰?膝略1545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5163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4473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8217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4862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3060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大米、秫米喻之龙虎,故又称“龙虎斗”!   [秫米水饭]:将秫米放宽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满族烹调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杂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8733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麂!獐,狍,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白煮肉”,设大宴7680时多用烤全羊,   常见的菜肴有:[白肉血汤]:将鲜猪血灌入鲜猪肠内煮熟、切片,与白水8285煮成的猪肉切片后同码盘中、佐以韭菜花,蒜......余下全文>>、

满族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9808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0851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9109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1915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4713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满族姓氏大全

  据考查与3601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憨祜禄氏。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菏泽市有满族人吗?他们有什么禁忌

  没有,满族主要分布在中0268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其4797他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本来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还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十八世纪中期、“八旗子弟”创作了一种新的鼓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为“清音子弟书”?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9202女的传统服装、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1705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5890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2904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4125聘礼送到女方家,、

满族起源

  明代女真叮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9480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汉。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作为血统最为“纯正”的6120组成部分!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

满族的民风民俗作文450字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5278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 紧腰身!下摆开衩!1447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4205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8122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9432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4969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8507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满族的春节起源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源5769于汉族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7912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 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继位后。顺治元年(1644 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上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参考资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