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各地春节习俗有哪些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民间地方风俗,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人民生活中有节奏的温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86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化人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继承和完善传统习俗?使生活更加美好、   “一年更比一年好”是如今进化人美好的向往,也是进化传统风俗“过年”的深化。让我们一起去分享进化的传统风俗“过年”?   过年!是一年之终的大节。在外的亲人一定要赶回家来与亲人团聚!吃分岁饭!过了年夕,是一年之始、所有亲戚朋友都要相互走访——拜年、进化人有忙于过年的习俗!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早早地拂尘。洗被褥!制新衣,新鞋!包粽子!椿年糕,杀禽宰畜,买花生、瓜子,裹团圆馃……忙着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起。进化当地村民叫夜!有“二十夜、连夜夜,穿着蒲鞋拜爷爷”!家妇赶制新鞋、二十三夜!用汤圆!年糕、香烛!元宝。送灶君娘娘上九霄,有“上天奏善事,下地保平安”的祷联。三十夜是岁夕、家人一定要返家团聚,吃团圆馃,旧时寒者人家。平常没有好吃好穿的。到了岁夕!要好好地吃一顿,在当地有“三十夜吃一餐。年初一穿一身”的说法!   二十夜过后。各家各户都要祭天地。燃烛。鸣炮祈祷0238未来平安,平常祭菩萨!是朝外拜的!祭年菩萨必须朝里拜、不准朝外拜,这也是当3793地人的习俗!其意是管内不管外、年夕、用香烛接灶神归位。在吃分岁饭前。要祭过灶君、五谷神,要祭祀过列祖列宗,再吃分岁饭!吃分岁饭时需要关上门户?免得有人上门讨债。就餐时不准餐中站起来,以示能孵好鸡,要先吃团圆馃以示团圆!要吃点藕、以示“路路通”能跑得开。待大家餐毕,由长辈分发“压岁钱”后,方可起身离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规矩已在改变。饭后。炒花生。瓜子、门上及缸,钵上贴0420上红纸、以示吉祥、现在饭后是玩牌、放烟花爆竹。以示欢乐!红8867烛任其燃着、叫“长明夜”,如今用电灯代替、   过年是一年之终。家庭所有进出帐目!都要告一段落。该收的收!该付的付。若无钱支付、也是要有个交待,旧时,寒苦人家、有“过年如过关”之感,有的还要到躲债庙去“躲债”、过了年夕!有“正月初五前不准讨债”的规矩!    中国是内涵最深的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从前古人讲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间流传的禁忌也不少、一代代流传下来、就连最热闹的新年节日、老人也常提醒后辈不要触犯禁忌,以2549期来年好运?据说确实有其灵验性,   中国人过的农历新3929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当然我们通常会将前后几天都算进去一起庆祝!直到十五后节日气氛才慢慢淡下!   1.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传统6133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4170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    2.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9319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2500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0541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1257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6.7102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9046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34447.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余8726下全文>>!

2017年各地春节习俗有哪些

  一,京城古韵   过0664年   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每到除夕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   庙会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二、闽粤风采   闽南一带4223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0767寓意进入佳境、   另外、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3157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了下来!   广东:7577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4047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橘,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三、西北劲风   陕西:   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6700队每到一户。4882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1222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甘肃:   新年舞社火、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8736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正月打秋千: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临夏山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   四,东北瑞雪   东北的年俗!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首先8660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3638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余下全文>>、

农历六月六各地有什么风俗?

  “六月六”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 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汉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 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   汉族的六月六   一. 洗晒节   夏至节后!恰逢小5383暑大暑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左右,已超过人和动物的体温。汉代刘熙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进入数伏,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湖南资兴有一句老话叫"六月六 打个泡子 长块肉"意思就是这一天洗晒,让人好处多多,老北京有很多民俗:洗浴。晒物。洗象,晒经,赏荷!看谷秀等,农历六月初六!民间称为“洗晒节”,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   二. 洗象日   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时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一千二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建元6974大都城后!那时的属地暹罗,掸国!安南、高丽。爪哇等都带贵重礼物来朝贺。其中暹罗,掸国。安南每年都要带大象进奉!暑热天时!大象就在元大都城附近的积水潭中洗浴嬉戏、引来百姓争看围观。皇上为了大象的驯养与管理,还专门建立了象房!6540演象所和驯象所,并从缅甸招来象奴和驯象师,平4514时由象奴饲养并由驯象师指导训练!乾隆时期大象最多达三十多头、象奴驯象师多达百人、象房当时就设在宣武门内西侧城墙根一带、据说旧址即现在的宣武门新华社大院处!至今留有”象来街”!”象房胡同”的美名、明清时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时、都要9491举行洗象仪式!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在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让象洗澡。这天在洗象处附近还要搭棚张彩!有监官负责监洗!当天也会临时设有很多茶棚、小吃摊。如同赶庙会一般。车6321轿人马如潮!观者如蚁、为了观看洗象活动,有钱的人家会提早占据附近酒肆茶楼的好位置,以一饱眼福,大象对那时的百姓来讲。终究是稀罕之物!观象时。大象,

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据说。除夕晚上要守岁、也就是晚上不睡觉、等待新一年的到来,为什么要守岁呢。这是因为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远古的时候!有一种凶猛的野兽、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一天7872换一种口味!从小虫到大活人,什么都吃。人们都很怕“年”!      慢慢人!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365天就下山吃人、而且都是天黑以后出没!等到公鸡啼晓。就返回到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大家就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作“年关”。每到6413这天晚上!人们提前做好晚饭,关了灯,熄了炉火,并把鸡。牛等动物都关好拴牢,然后把家门都封起来,躲在家里吃“年夜饭”!吃好晚饭后。谁也不敢睡觉!挤在一起聊天壮胆,     “年”跑出来了。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就只好离开了!     熬过了“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纷纷打开大门,并燃放焰花暴竹。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     后来人们又知道年怕红!怕光。怕响声!从此每到年末岁初。人们贴红纸,穿红衣!放鞭炮!这样,年就不敢来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除夕守岁”。以前可2871怕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欢庆的节日?真是很有意思啊。、

年俗的春节

  春节是7723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春节在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形成并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准宗教意识!在各种独特5829的春节仪式中、中国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8879具特色的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迎新,庆禧纳福,祈求丰年,祭祀各种神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些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体现了这一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春节的原貌与现在并不相同、事实上春节是在不断的历史演变发展中得以确立的,它主要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和农历的岁首两项内容的联系发展中出现的,首先,0867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7109“过年”,在古代!过“年”2793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其次、古代的春节是立春之节,即二十四节气的首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节日,又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所以到了民国时期改用阳历,才把农历年叫“春节”。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5739日三者的开始。春节从狭义上讲,一般就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汉族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又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霄节为三大高潮标志,因此!春节以农历岁2793首为界、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多月、岁首前有腊祭、祭灶。祭祖。除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吃饺子,放鞭炮!除夕有吃年夜饭!2076“守岁”等活动,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到亲友家拜年!亲友9134第一次见面时!一般说些“恭2890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祝福的话,互相祝贺!而这时!新女6324婿一般都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日子一般选在年初三或初四。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还有给儿童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这期间游人满街。盛况空前。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又是一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0897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在“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这已经成为过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新年里生活。事业步步高!而北方7955地区在此时则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既有相聚之意。用饺子象征家人团聚。又取“更岁交子”之意,以迎接新的一年,而喜贴春联,张灯结彩!守岁达旦。敲锣打鼓!送旧迎新等活动更加烘托了春节亲人团聚的热闹氛围。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现在为七天)!来庆祝春节这个中国汉族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西方文明的一些节日文化传入中国、并明显的影响了年轻一代的节日文化选择,一些学者如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另外北大清华的十博士在圣诞节期间也曾联名抵制“洋节”……这表现了部分文化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极度焦虑感。在笔者看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春节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继承原有内涵!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我们没有必要为西方“洋节”文化的“入侵”而拒绝其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我觉得西方的一些节日只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象外国人穿着唐装并不影响他们1003过圣诞节一样,年轻人过完圣诞节,情7452人节并不影响他们回家和家人团聚,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然8872后给父母磕头拜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人们对待民族民俗传统的心态毫无疑问是不同的,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求人们固守自身传统而不是以一种开放的“视界”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现实的、也只有在这种全球“视界”中!春节才会展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新加坡过春节吗?

  过 ,   新年刚一过、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撤走了圣诞装饰、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华人传统的聚居地--牛车水也已披上节日盛装,商业中心里的年货摆得满满的、购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商场里还播放着传统的过新年的歌曲,好不热闹。   迎春花市最受欢迎、梅竹菊兰四大君子以及水仙花、富贵竹都是人们的喜欢购买,希望它们能给自己带来福气、运气,节节高升,记者所住的公寓楼下的大厅里!也摆放了一盆梅花(假的),让人在32度的高温下也感到了"春"的气息!看到来年的一片灿烂的前景!新加坡还将在12日发行一套两枚蛇年邮票。   新加坡欢庆春节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一年一度在美丽的滨海湾举行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历来是华人新年的重头戏,尽管"春到河畔迎新年2001"活动将于本月19日至28日举行、但场地布置,夜市和灯饰会保留到元宵节为止,   蛇年的"春到河畔迎新年"的筹备活动从去年12月初就开始准备了。   迎宾的主题拱门早已设计完毕!正在施工,拱门最高处为4,5米、为了能突出蛇年的主题。筹委会单是为蛇的造型设计就伤透了脑筋、蛇太小了象虫子、大逼真了又恐怕吓着孩子。最后选择了面善的卡通蛇、   表演节目上的舞台颇具匠心!它是一艘大约25米长的复制大船。背景图画是昔日的新加坡河畔、这让人不由地想到新加坡的开埠历史!   活动场地还有两处亮点!一处是7278半个篮球场大的巨型"蛇棋"游戏图,另一处是长约30多米的围墙。上面画着qi美5245的《白蛇传》的故事?   今年"春到河畔迎新年"的主题是阖家喜迎新春!要让男女老幼、各族国人都玩得尽兴、笑得开心。吃得满意,   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的主旨。今年的焦点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贵州省的风采、来自贵州省的专业表演团体将呈献苗族。布依族等9个少数民族的歌舞,贵州厨师制作还要当场制作特色小吃,贵州和云南省的工艺美术家还会当场示范怎样制作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新加坡人对此早已翘首以待!   除了9586贵州专题外,还有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演员表演的节目!有"12生肖斗歌竞艺"活动,有可供初学者和玩家大显身手的攀岩墙。还有滑板表演,街头足球赛!游乐场和猜灯谜活动,另外。除夕夜12时将燃放烟花,   新加坡人与马来西亚人过春节差不多。由于新加坡的面积小。不存在提前买车票回家的问题?无论多么远的路途、一个小时准到家、误不0235了与父母团聚!另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禁止8061燃放烟花爆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商店在春节的初一初二都要关闭、这一点与圣诞节不同!   新加坡的华人过新年象中国人一样、这不。新年刚过!4526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买新衣服,特别是买各种红色的衣服,图个吉利、春节前清扫房子,干干静静过个年、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很多5185人家都吃火锅、由于新加坡禁止燃放鞭炮(违者罚款1万新元、1新元等于4。8元人民币),5946人们只得用替代品、当然觉得不过瘾、大年初一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拜年时不用提着大兜小兜!只要带着两个桔子。进门捧向主人即可,象征大吉大利,主人在客人告辞时,也要奉还两只桔子。每家还特意做好或买来过年才吃的蛋卷及饼干!以1946及花生瓜子等。此外!大人们还要准备好红包。给自己家的孩子和其他人家的孩子们5337压岁钱。与国内一样,孩子们早就盼望春节快快来到了。另外,人们大年初一外出......余下全文>>、

春节各地的习俗阅读短文

  陕北的春节: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9958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7157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5014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3870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8066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7279爷爷强健啦!”“8197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0895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4132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3127每到一户,伞头、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0685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 !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0441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 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 等,“福1297”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5786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5696母家里!真正过年的1526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团圆夜。家家0799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4975  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畅、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 仪 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6903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新女婿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十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节 中还 有 给 儿 童 压 岁 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一切与白事有关的风俗

以京津两地为主..................... 天津传统白事风俗分南礼,北礼之别。“大户”与“小康之家”之别, 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 顺序: 1.请总管 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有关行业联络、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管(有的叫总理)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担子,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 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槓房 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 4.刻棺木 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3354口现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殓,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还要在棺头写字(白色扁字),棺后画莲花, 5.找棚铺 白事搭棚分几种!有0200的只搭平棚,讲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带花活、有的搭暖棚。两面包细席,设天井子!2197吊蓝团鹤天花板!大门口的棚要搭过街楼,起9640楼子及过脊。挂五彩网!院内棚安装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门带栏杆、月台(灵台)锦地锦带栏杆。棚内宽敞亮堂!可挂祭幛。挽联6853及唸经时的“水陆”?此外为招待弔唁亲友。在胡同开阔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价颇贵! 6.租赁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灵桌上摆的五供盘。茶壶!茶碗等用具,要从白货铺租赁, 7.找茶房 大办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们表面上是来侍奉客人,但实际是在丧家停灵的若干日子内!一遇唪经等举动就要起非0838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须通晓丧事的程式及各种礼节、又要了解带孝的男性与死者的关系、在唪经、入殓、接三!送路,成服、祭门。发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数、茶房头在2745这些活动中最应谨慎行事。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全要做到合乎礼节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几种亲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专门爱“挑刺”。过去有一大家办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礼和成服的礼节中出现漏洞。结果姑奶奶打了茶房头一个耳光子1所以有些较有名声的茶房头轻易不敢应大户的活,不过他们却赚钱不少!一场大白事下来?他们可分到千数元钱(几个茶房分)?他们在每一种活动中都算钱,如送孝服算一份、唸经行礼又一份,祭门、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项活动就拿一份钱, 89716.找白货铺 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用物, 9.请吹鼓手 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 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家俱等等!4076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䙓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馀下全文>>! 、、

春节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6492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3026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9103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3394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2991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6924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6903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