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连山易是否失传之真相

 8808 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几成定论、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也因此!导致后世学者对此二易的研究众说纷纭!其中颇多错误或1372想当然?如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易(东汉郑玄:“连山易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8331不备”)、而不久前贵州发现的一本用水族文字书写的用于预测的书、也被一些人认为就是连山易!至于三易的差别。普遍认为。“《连山易》《归藏易》用七八,以不变为占。而《周易》用九六。以变为占”(李学勤《出土筮数与三易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似是而非、 其实,连山易和归藏易并未失传,关于此二易的名称、起源!运用等、也不是历来学者所说的那样!此二易!因为天时和其独特的运算体系及精确的运用功效等原因!曾以“金刚经”、“先天易”。“大成卦”等名目出现、以避俗扰!此二易两千年来一7170直在师门相传。使5260之不至淹没, 今逢盛世。为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此种“国宝”级6948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厘清学界之种种猜想、今弟子苏昱文经师门准允、将连山易5135整理成篇章,以便公开出版,可以说、在连山易的发展历史上。这是两千年来首次将其真相公之于世, 吾师乃清末进士,河南南阳人、后在辛亥革命时期到泰山修道,寿筵128岁而终。他把历代所传承之连山易!归藏易及相关医术尽传于我,据师言。连山易传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乃东汉人、经代代相传而至今,连山易的起源究竟如何,我也无心考究! 关于连山易的名称、并非是“以艮卦为始”,艮为山。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易”,事实上!连山易也叫8963“连三”。连山易者三也!一是客观体系,二是时空系统、三是数理演绎。是非常完善的古老文化!它有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懂得你应该干什么而去干什么、安份守已地去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然它亦是养生之法, 三易的本质和最早功用是占卜!这点无论《周礼》“太卜掌三易”之说。还是《左传》,《国语》中所记载的大量筮例都足以证明!而在占卜这个层面上说。连山易之“三”的含义。是以三种不同的时空物质来决定某一事物的吉凶,而这三种物质里要有一个决定吉凶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山”!也就是靠山。这三种时空物质是什么呢。一是元运!二是六甲值符、!

失传的风水异术的起源.

  风水术又称为堪舆学,相地术,地理!相宅术、青乌,青囊术!形法等,   风水术其实就是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和处理住宅(阳宅)与坟地(阴宅)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择日等一系列的主张和学说!7049是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术数。   堪舆:7699堪为天道?舆为地道、风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   相地:是指观察地理形势、   青乌:得名于汉代相地家青乌子?又称青乌先生。   青囊:得名于东晋郭璞所得青囊九卷而著的相地术经典《青囊经》,   但在我国民间,多称为“风水”!而把操此职业者称为“风水先生”!由于风水先生要利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并且人们认为他们是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这种人为“阴阳先生”。   “风水”一词始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故后人尊郭璞为风水鼻祖!而有传承的风水派系内却都尊九天玄女为阴阳院(风水门)的宗师,因为传说九天玄女为帮助黄帝战胜蚩尤,解救百姓困苦而传授于他玄学术数。其中就4940包括风水术!   风水术中重要的几大元素是:   风:空气流动的现象,   水:水流。   7452气:地气与空中肉眼看不见的些子之气?   另外还有龙,砂!穴,水。坐向等等重要内容!   在我国古代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懂得风水、很多大官贤达甚至精通风水!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的孕育时期!魏晋南北朝。风水学得到传播、宋代是盛行时期。2947明清是泛滥时期?近代历史中!风水学在旧中国十分盛行.   先贤云:卜筮不精!条于一事,医药不精。害于一人。地理不精!倾家灭族、可见风水术在人们心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所以!风水术其实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0215吉避凶的术数.,

历史上,有哪些著作失传了﹖

  魏无忌的兵书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失传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不但表现在时间的跨度长!而且表现在内涵的丰富多彩。从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遗留物品和由典籍记载流传下来的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文化内涵的震撼力。但是历史记载当中还有许多我们只能闻听而再也无法感觉和触摸到的文化宝藏!对这些历时千年以上的文化损毁所留下的空缺。我们除了留存在心头8923的遗憾而外、只能一遍遍地默念着她们的名字,将她们牢牢地记在心间了!这些只能让我们追思而再也无法使我们企及的遗憾主要有:     一:《连山》   《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可见它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了。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的认为是:周易中的“八卦”是由伏羲氏传下来的!后来由周文王演绎为八八六十四卦、并由孔子补写了“十翼”。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周文王5251不可能根据伏羲的一张八卦图就能演绎出那么详尽而具体的卦辞。爻辞、并能够无中生有地把阴阳不同的三爻相叠加而形成六个爻位的卦象,使得伏羲的学说一下3358子就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那么他是否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9363提示了呢,   其实有不少古书记载:在《周易》出现之前、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时候!夏、商二代就已经有各自的《易经》了!汉代以后的3410人们在整理古代典籍的时候,把夏代的易经称为《连山易》,把商代的易经称为《归藏易》,而我们所熟悉的《周易》只是流行于周代的易经,   与《周易》明显不同。“连山易爻卦大象”歌是以社会为系统的:“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八象组成。艮卦为首,云气皆出于山、以山为主。崇山为君,伏山为臣、列山为民。兼山为物。潜山为阴!连山为阳。藏山为兵!叠山为象、据记载:《连山易》有八万言!多佚失。目前保留的仅有一些卦名!几个爻名5714和卦爻辞!象辞。7259及五十二条诸家论文,   《归藏易》是以生命过程为系统的:“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八象组成!以坤卦为首!万0427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归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   《周易》 是以乾天为首,天上天下具无所不“周”备之意。这《周易》的本称为《乾坤易》!是以宇宙为系统的,“天、地,日、月!山、川、云、气”9119八象组成。3519以“形”之象为主、乾形为天,坤形为地!阳形为日、阴形为月、土形为山,水形为川、雨形为云。风形为气,   有学者认为:《连山》这个名目和《归藏》一样!实出于汉代刘歆的伪造、不足据信,但也有人认为:据古书记载,孔子曾见过《归藏》、若果然如此。则连山,归藏二易当果真是周易前的古易了,   专门研究贵州苗族水书文字图案的韦章炳先生介绍说,一九七四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夏代彩色陶器,上面的八角星纹图案与水书太极图一模一样!据此!水书。《连山》、《归藏》的创制年代也大约相同,同为夏代或更早一些,他认为!这些特征表明水书极有可能就是散失四千多年的《连山易》和《归藏易》,   不论怎样,《周易6167》直到现在看来,也是一部相当成熟的著作、它不太可能凭空出现并一直完整地流传到现在?伟大的《周易》是借助什么思想和学说形成和成长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连山》!《归藏》二易的意义只能说不会低于《周易》、她们的失传,对中华民族来说!实在是千古的遗憾了、     二:禹铸九鼎的失传   大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先驱,秦汉以后民间就广泛流传禹铸九鼎传于商周的故事、如《史记》说“禹收九牧之8322金铸九鼎”用于祭祀,“遭圣则兴”!周灭亡“鼎乃沦伏而不见”!《资治通鉴外纪》8553更说“禹复为九州!收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象九州”!大禹治水不5730仅使九州恢复了生机?而且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九鼎就是由九州的贡金所铸。所以可引申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它遭圣则兴。乱世沦伏,因此不仅是统一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还是盛世的象征,   夏亡、成汤把九鼎移至商邑,又为殷镇国重器。殷亡!九鼎为周所得,周武王又6148迁至洛邑!0146陈于西周镐京!周公制3700礼作乐,创列鼎制度!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是也、鼎于是成为权利的象征、“问鼎”成为争夺天下权利的表现。春秋时期。鲁宣公三年(前606年)楚庄王也曾向周的使者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结果被王孙满以一席话顶回去。并说、在德不在鼎。“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弄得楚庄王十分没趣,6795以楚庄王的实力!6156求鼎似乎也没有问题。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周天子虽然谙弱、但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去取天子九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掠取九鼎时传说九鼎突遇风浪沉没于泗水,秦始皇曾派人多次打捞!始终没5791能得手!记载着中华民族统一历史的九鼎就此失去了下落!   到了汉代,先是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方士新垣平说: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汾阴0928有金宝气!周鼎要出现了!要在汾阴南!临河建庙迎周鼎,后新垣平因诈称“金宝气”等事发被诛杀,并株连其家室宗族。但武帝即位以后。方士们在新垣平鼓吹迎取周鼎的五十年后、诈称汾阴出土宝鼎。造了一只假鼎献9659于武帝!武帝大赦天下!还因此改年号为“元鼎”!以示庆贺。    自夏禹铸九鼎?作为传国之宝,这九鼎就成为权利和国家的根基和象征!周灭商后!移九鼎于镐京。举行隆重的定鼎仪式。自此“定鼎”就喻为国家政权的奠基!“迁鼎”则指国家权利的转移、“问鼎”乃是觊觎政权的非法行为?由此演绎出过许多的历史故事!   九只传国宝鼎的失落,实在可以算做几千年中华文明史当中遗失掉的最为珍贵的一笔财富了!     三: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失落 3673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珍贵的一块宝玉石,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块玉石能珍贵5666到与它相提并论,早在春9298秋时期,它就与“随侯之珠”一起并列为当时中国的两大奇珍了!发现它的卞和也因为和氏璧而闻名古今,卞和不仅因为遭到楚厉王、楚武王的误解而失去了双脚。更因为楚文王听从了他的解释而剖开了璞石最终发现了这块宝玉。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宝玉而获得了生命的价值。随着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取这块宝玉的故事流传开来,和氏璧的身价扶摇直上,最终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3386了传国玉玺!成为检验一个“帝王”是否正统的唯一标准!    历史上对和氏璧的材质有各种猜测:有认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认为是夜明珠的、也有认为是陕5654西蓝田玉的。史书上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可见确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一九八三年工程师郝用威在全国地史报告会上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2301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来,传说7013和质地的好奇心!   和氏璧和由它制成的传国玉玺在中7406国历史上断断续续流传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当时石敬塘引契丹6723军攻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再也不见了踪影! 5651  从那时以后的各朝各代!都是当朝的帝王自己刻制自己的玉玺、再也没有能得到历朝历代都认可的真正的“传国玉玺”了。这个损失之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来说是多么的巨大。谁都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来!而传国玉玺到底6996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恐怕真的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了。     四:焚书坑儒与先秦文化的失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国家的政策,对稳定当时的政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政策也产生了不可预计和估量的一些后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甚至对此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人皆知的“焚书坑儒”就是这7691样的一个事件,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置酒宴饮,博士仆射周青臣当面颂扬始皇!称其“神灵明圣,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齐人淳于越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古时殷周分封子弟功臣、故能长有天下!“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一旦有事。谁来救助,为此!他主张3243以古为师!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本来议论朝政意见相左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对朝政有好处的事情,但时任丞相的李斯却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向秦始皇进言: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治国措施、“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三代之事!何足效法、因此、李斯建议禁止私学,规定“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天下“书同文。车同辙”、一切以秦国的标准为是,除了《秦史4835》之外!六国的史书全部焚毁?除了秦史官保存的诗!书,百家言和农、医、卜筮等书之外!凡6805民间所藏之书全部焚毁。秦始皇被“建万世之功”的言论所蒙蔽。遂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焚书!“书同文”后。则统一按照李斯的小篆体写字!六国以各自书体所记录的全部书籍。手稿。政令、文件等均被付之一炬!秦小篆前六国所书的大篆从此再也无人能识,   就在焚书的次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了一起“坑儒生”的事,公子扶苏受到牵连被叱到边塞去了!天下便一步步落到了秦二世、赵高等人的手里,秦始皇想借“焚书坑儒”来达到稳固自己江山社稷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李斯想借“焚书坑儒”来为自己扬名立万的目的也随着自己被赵高“腰斩”而彻底落空了,   经历这一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浩劫后。中国到底损失了多少历史记载。文化典籍。宫廷记事和民间传奇故事等无法估量的历史宝藏,至今也没有人能够统计得出来,要不是孔圣人家中的影壁里藏着《尚书》,“五经四书”恐怕就要少一经了!这不能不算做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文化浩劫带来的千古遗憾、     五:阿房宫的损毁   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是历史记载当中最为雄伟的宫殿建筑了、无论是前三代还是后来直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间。再也没有任何古代的建筑可以和阿房宫相比较高低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7499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3704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5475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0176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   秦时一尺约合0.23米,以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计!0731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当约六百九十米,南北深进一百一十五米!占地面积约八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5905殿建筑,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这里,杜牧把阿房宫的诞生与六国的覆灭直接联系起来。可见在秦覆灭一千多年后的唐代!阿房宫之雄伟大气的形象还深深影响着那时的人们。其“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气势。借杜牧的《阿房宫赋》流传于千年后的今朝。至今仍令人想入非非。   但阿房宫这座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与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之间有些什么传承关系,是否有些当时建筑时奇巧的工艺没能流传下来?这些看来都将是千古之谜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阿房宫能够留存到现在、她一定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卢浮宫要壮观得多。从秦始皇1549陵墓陪葬的车马坑里出土的铜车马上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工艺是远远超乎我们想像的?而如果阿房宫能存留到现在。对我国建筑技术和工艺将有多么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啊,     六:华佗《青囊书》的焚毁   华佗行医在东汉末年、是中国最早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医生,他一生的传奇医术令历代国人叹服。单是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迹就被写入了正史!改编为各种戏剧、广为流传在民间。   从史料上看,华佗最为神奇的是他的外科手术!这种外科手8780术欧洲是在一千四五百年后才开始实施!而华佗在东汉时就可以用他发明的麻药“麻沸散”给病人实施麻醉、然后剖开病人的肚子对内脏进行清洗、而后切除其中坏死的部分后将其缝合、再放入腹中,最后缝好伤口,贴上膏药后、病人在一月内就可以痊愈了、   且不说“手术”和“麻沸散”早于世界各国一千多年!单看史料记载的手术过程之规范!难度之大!也不是当今一般医院都可以实施的。有这样医术的医生在近两千年前不被人称为“神医”,恐怕也得被人尊为“神仙”了、可惜这样的“神仙”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和信任的、当华佗打算给曹操打开脑壳引出“风涎”。根治他的偏头痛病的时候!曹操却误以为华佗将要害他。将其关入大牢、   华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里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写成《青囊书》。打算流传下去造福人类,他将《青囊书》交给看押自己的吴押狱、想叫他继承自己的医技!以下有两种说7919法:其一!吴押狱很高兴地接下书、向华佗表示一定继承他的医术!当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好医生!他把书带7179回家小心翼翼地收好后!回到衙门辞去差事。准备回家研读医书、可是到家后却发现其妻正在焚书,他上前抢过剩下的书页、只剩下最后几张记载阉割鸡、猪之术的内容了。相传现在阉割动物使用的依然是那《青囊书》所传下来的法子、吴妻说:纵然你学得像华佗一样。也不免像他那样死在牢中、有什么用、其二、吴押狱当时就未敢接书,华佗大失所望,自己举火把《青囊书》烧毁了,   不论哪种说法、《青囊书》是就此消失了。《黄帝内经》流传下来!使得中医理论得以确立、《伤寒论》流传下来、使得张仲景“医圣”的地位得以确立。《0558本草纲目》流传下来,使得李时珍“药圣”的名头世界传送。可惜的是。华佗的《青囊书》却没有流传下来!中国医学就此所损失的东西太多了:华佗对人体内脏有着怎样的认识,他对人的大脑有着怎样的了解、他打算从脑子的哪个部位“引出风涎”!他的麻沸散是什么配方、他怎样控制“麻沸散”的用量,他怎样解决消毒问题、怎样对9489付可能出现的感染,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一些千古之谜了,     七:《兰亭集序》的失踪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传颂千古的最佳书法作品就是写于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兰亭集序》,这是任何对中国书法有起码了解的人都熟知的事情了,有关《兰亭集序》的故事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唐太宗派萧翼到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后。把他一直8706带在身边!并留下了遗嘱:死后用这一绝世珍品殉葬!世传阎立本作《萧翼赚兰亭图卷》(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以绘画形式反映此事!所以后人都认定《兰亭集序》最后的归宿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   当年!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3727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当时就名满天下,惹人追捧了!而唐太宗酷爱书法!是唐代颇有建树的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理论家,一生致力于收藏王羲之的书法真品、据说先后共得到两千二百余件!《唐会要·书法》记载:“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又载:“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自得《兰亭集序》后、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他在为《晋书·王羲之传》写《论》时,承认自己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心慕手追”,他还在《笔意论》中谈其临摹王书心得:“夫学书者,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5696行书《兰亭》!6148草书《十七帖》!勿令有死点画,书之道也!”所以!唐太宗死后以《兰亭集序》陪葬是完全顺乎事理的。 4137  昭陵在历史上曾经被盗过,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就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8965人间”?可想象出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叠叠悠远宏丽的情景!   但昭陵还没有正式发掘,其墓道地宫的情况现在很难全面掌握!史料对它的记载只有新旧《五代史·温韬传》及《唐会要·陵议》,据这些史料记载、昭陵依4195山凿石为元宫(墓室)!从墓道至墓室山约七十五丈,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墓3899室内富丽堂皇!不异于长安城的九重宫阙、墓道东西两厢列置着许多石函,石函内装着铁匣。匣内装着珍贵的陪葬品,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和汉代钟繇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许多墨宝都在其中,南宋大诗人陆游作诗感叹:“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也印证了《兰亭集序》被陪葬在昭陵的说法,   近来有一种说法:昭陵被盗时并未见《兰亭集序》的踪迹。因此《兰亭集序》可能并未按照唐太宗的遗愿陪葬在昭陵里。而是被他的儿子高宗李治留下后最终被埋于他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了,由于乾陵是公认至今未遭盗劫的唐代帝陵。这让《兰亭集序》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了!   李世民的功绩和名望都是帝王当中一流的!他对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他的书法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帝王。其代表作行书勒石作品《温泉铭》和《晋祠铭》凤翥龙翔!意境高古。一直流传至今!被公认是上乘的书法艺术瑰宝!他的书法艺技2286当中有多少是受王羲之的影响?真本《兰亭集序》与世传的神龙本!定武本。褚遂良摹本等究竟有多少差别!以昭陵之坚固深邃!盗墓者能将《兰亭集序》拿走吗,为何真本《兰亭集序》始终没有在世上露过面。我们还能在今天诸多的王羲之作品的摹本中最终见到这件被人们追逐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至高无上的书法真品吗,世人至今也还在拭目以待,     八:“靖康之耻”损失的文化瑰宝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毁在宋徽宗手里、这是历史的定论、宋徽宗有才,能写会画!还独创了一种书体!叫瘦金体!写起来瘦劲挺硬、洒脱灵动、是少有的才子皇帝、但宋徽宗理政昏庸。喜欢听2386奉承话,生活奢侈!身边没有忠臣。国家大事乱如一团麻。后人说、宋徽宗“创造了一种书体。失掉了一个江山”,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代价最大的一个讽刺!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开封),上自徽、钦二帝。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国!北宋就此灭亡!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书籍,印板!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图。连同宫人,内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全部被金人席卷一空!   金军除了索取金银绢帛之外。又抢去皇帝玉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以及3994各种珍宝玩物,掳走百工,技艺、宫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和皇子、皇孙!后妃!帝姬(公主),亲王等贵族。与太上皇宋徽宗一道押送金营。据说、宋徽宗当时听到金银财宝等被掳掠的消息毫不在乎、等听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书、藏画也被抢去,才仰5447天长叹几声、当时可能只有他才真正知道这些东西的宝贵,   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编成一部皇家藏画名录《宣和画谱》、著录内府秘藏“魏晋以来名画,凡二百三十一人、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唐代的大画家吴道子的传世作品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有民国时徐悲鸿先生收藏的一副《八十一神仙卷》被认为是吴道子的真迹、但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徐悲鸿先生在此画上题上“悲鸿生命”四字!可见此画在徐悲鸿心中的无上地位!而《宣和画谱》著录的北宋宫廷中收藏的吴道子的画竟有九十三幅之多!   传世名画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现藏英国大都会博物馆!国内已经没有顾恺之的画作了!但北宋时期宫廷中藏顾恺之的画作计有:夏禹治水图、古贤图,净名居士图等九幅,令人仰7288慕不已。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5528在故宫所藏最珍贵的一副画作、是故宫画藏的镇馆之宝,有关它的身世、大收藏家张伯驹用一座王府换来这幅画的故事尽人皆知、除此而外、隋代2889的画作在全世界都没有第二张了?但《宣和画谱》记载:“御府所藏”展子虔的画作计有:维摩像!授塔天王图。法华变相图等二十幅之多、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哪一样藏品也能叫世人目瞪口呆、可惜的是!上述这些无价之宝在遭遇“靖康之1328耻”被金兵掠到北国后就再也没能回来!中华文明就此0049损失了一大批无以伦比的珍贵宝藏?相比较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丢失的那些文物!我们只能说:那些东西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留存在各国博物馆里,并且不时有保存在私人手中的文物流向拍卖市场?我们对这些丢失的文物还能有机会看到或者还有希望把她们迎回国内来!但上述这些上千年前丢失和损毁的国宝。我们是只能万分遗憾地与她们永别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发展史上的永远无法医治好的创伤。   了解了以上史实,我们就会感觉到: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中的古代珍品。典籍与历史上损毁掉的那些珍宝相比较、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每一件国宝的消失都会给真正懂得他们价值的华夏子孙们在心头添上新的伤痕。五千年的时光!使我们的身心遭受到多少创伤、只有了解这些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遗珍、尽可能周到地保护她们。用她们深刻的文化内9377涵来滋养自己的心田。方可抚平我们因历史上的无知和错误给心灵造成的伤痕?将保留到现在的民族之魂一代代毫无损伤地继续流传下去。。

《易经》,《忍经》,还有哪些啊?

  lz是在那种路边书摊看着的吧~一系列的修身的书~挺好的~一般都是盗版~呵呵~   我以前看着还有金刚经等~   这是百度到的一个版本~好像差不多~菜根谭!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老庄韩非肯定少不了~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共包括如下26本售价:90 ,  10元/3本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论语》   《千家诗》   《诗经》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大学·中庸》   《孟子》   《楚辞》   《菜根谭》   《围炉夜话》   《小窗幽记》   《朱子家训》   《格言联壁》   《颜氏家训》   《吕氏春秋》   《忍经》 0267  《金刚经》   《易经》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鬼谷子》   《百家姓》   ,

易经变卦

  不知道你说的“变卦”是“算卦”还是出现老阳或老阴如何变!我把用易经算卦的全过程都写下来,   【工具: 3个硬币,一只笔,一张纸,一本白话版《易经》】   NO.1《易经》算卦是咋回事?   没算过卦,您总看过八卦图吧?八卦图也没看过,那就只能请您将就着去看看韩国的国旗了、八卦图中心,是黑白相绕的两条鱼,鱼外面围绕着长长短短许多横线,   这些横线组成的图!叫卦象,那些横线本身,叫“爻”:(音姚)。   一条长直线“一”叫阳爻,中间断开的“--”叫阴爻!   《易经》中,共有六十四个卦象,每个卦6950象都是由六条横线,由下到上叠成的,这些卦象都有相应的卦名。   《易经》呢,相当于一本字典,内容就是对这六十四卦挨个进行解释,解释每个卦的叫卦词;对组成每个卦的线条“爻”也挨个进行了解释,这部分内容叫爻词。卦词啊。爻词啊。我们都不是神童肯定记不住,随身带本《易经》就行了!而且也很酷,不过要记得带本白话版的,   算卦,基本上就是个查字典,首先你得知道你要查哪个字、然后再弄明白那个字是什么意思、算卦的程序。简单说是这样子的:   首先,麻烦你丢一阵子硬币,再把你丢硬币的结果记下来,这个记录就会对应易经中的某个卦象某个“爻”、接着,像查字典一样从《易经4305》中查出这个卦,这个“爻”的意思来、   最后,如果你能把这些卦词。爻词的意思弄明白,恭喜了,你已经达到了本文预期目标——会DIY算卦了、至于灵不灵,那就要看周文王他老人家的心情和兄弟你自己的悟性了,   NO.2卦怎么个算法?   “丢硬币”这个过程,专业点的说法叫做“起卦”,起卦的方法五花八门!大仙们各有各的玩法,本文向你推荐的“硬币算卦法”,最为简单,方便易学!   OK,一切准备就绪,兄弟们就可以开始了:   1.打开钱包,拿出硬币三枚,硬币用文字标了币值的那一面!是正面,国徽9628或者花卉等图案的一面,是背面、   2.找一安静房间老老实实坐下来,态度端正地先净手焚香。    3.把三枚硬币用两手合握在手心里,要算什么你一定要想清楚。然后将意念高度集中,默想,使劲默想!   4.接下来手开始摇!摇几下后把硬币往地上一丢,猜猜硬币丢出来的结果有几种可能。对了!只有四种:三个都是正面、三个都是背面,二个正面一个背面,一个正面二个背面。   5.把结果记下来。以背面!也就是国徽。花卉等图案那一面出1127现的情况为标准。   ★如果摇出一个背面●○○奇数嘛、为阳!记作阳爻"一"、    ★如果摇出三个背面●●●也是奇数也是阳,但这个数大了点。特殊点、叫老阳。记录的时候要在阳爻的后面打个叉:“—X”,   ★如果摇出两个背面●●○偶数,自然为阴、记作阴爻“--”、   ★如果摇出零个背面○○○算是偶数吧,0588为阴,也比较特殊、叫老阴。记录的时候要在阴爻的后面打个叉:“--X”!   要注意那些后面打叉的老阳和老阴,那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变爻。记住。变爻!!!   每次摇下来?会摇出来多少变爻是不一定的,为啥叫变爻呢、因为物极必反,老阳会变为“--”(阴)、老阴要会变为"—"(阳)。记住这个变1015化之道,《易经》的精髓所在、   6.一鼓作气连摇六次!把六次摇出来的结果用上面的记法记录在纸上,顺序是从下往上!从下往上记、、,第一次摇出的结果叫做初爻、记录在最底下,第二次摇出的结果为第二爻?记录在初爻上面。依次类推一直记上去、直至把第六次记录完、恭喜你搞定了一卦!你再使点劲记住:这个卦叫做本卦,本来的卦。原来的卦的意思。   NO......余下全文>>!

中国的五大秘术,不是迷信而是文化,现已基本失传

  1!堪舆   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词!舆。“承舆”即为研讨地形地物之意!着重1142在地貌的描绘!《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8291观天象,并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5888风水的人曰:“堪舆家”,故“堪舆”民间亦呼7561之为“风水”!然或有称“堪舆”不只看风水算了。而应分5753五部份、曰:罗罗!日课,玄空学!葬法及形家。本来、从9187科学的角度来讲,风水之学是一种环境心理学,环境的改动会影响一自个的心境!命运!以及磁场等等,   2、占星   在中国前史文明中,占星有着很首要的方位,《易经》有云“观乎地舆!以查时变”。远古时代国际的各民族,从畜0973牧时代进入农业时代,必定随同对天象的观测、中国古代地舆猜想首要触及星象。早在秦汉时期,占星现已成了1535一门学问!首要用于较定历法,和测天下大事!为大意义上的观星术、如《乙巳占》《开元占经》等所述,而用于测自个命运的占星术则称为五星术!星命术等!而占星术跟着时代的展开。现1922已演变为地舆学。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子。   3!猜想之术   分3190为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术。奇门遁甲、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矩的科学!大六壬是以天道工作之客观天象。做天人之际百事猜想的学问?太乙神算,甲子以来的年数称太乙积年。由太乙积年再求出太乙流年和太岁值卦!以3503断本年气运!其间很多现已失传。没失传的也被一些江湖算命的,伪大师弄的没有一点文明学问的姿态。   4、阵法   在中国古代,带兵作战分外讲究排兵布阵!而阵法的好坏可以影响一支戎行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最著名的要数诸葛亮的八卦阵图(小编岳父前两年去过、称真的绕不出来)!开端为孙膑所创、源于易经八卦。、是南宋名将岳飞为破金兵“拐子马”研讨出了撒星阵?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发明出了鸳鸯阵。可见阵法在古代行军交兵是极为首要的,惋惜跟着科技展开!冷兵器战争几乎不可见、阵法也行将不见在前史长河里!   5、卜筮   一说到占卜、信1362任我们的榜首反应是算命,但实际上!卜筮是一种陈旧法术、中国远古最早的巫术活动当推殷商之际的占卜,它有两种形式!一曰卜、二曰筮!卜、即龟卜。将经过钻、凿等加工处理的龟甲兽骨在火上炙烤、再由专门的太卜观看龟甲兽骨经灼烧构成的纹理和图画!并揣度人事吉凶;筮,以蓍草或别的可数物为东西、按特定办4901法排列组合!所得的一系列数字构成卦!依据这些数字占卜吉凶,!

易经的原理???

  《易经》的原理包括:   1?《易经》由太极图——阴阳爻——单卦——重卦及经文——易传所组成的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完整的过程和系统,   2!《易经》演绎着万事万物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3,《易经》够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3211万物之情,能够从中探索宇宙人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生之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   4、,《易经》是一门学科、是一门探讨事物变化的法则或规律并控制事物变化进程的理论。     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5596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如5013现在的电脑!就是把复杂的计算程序转换成"0"和"1"这两个简单的符号!   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0507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或者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不变的!   换句话说、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即阴阳二爻)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大则政治家!军事家可用于安邦治国,小则人民群众可用于立身处世!安居乐业。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在中华文化的灵魂里!作为中国特色的辩证哲学。聪明的思维方式!包涵着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科技思8839维以及多元互补,和谐共处。忧患意识等!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独具一格,对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在现代,《易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为它关系到哲学思想,计谋策略,思维方式、修身养性、政治军事、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医学养生、行为科学、文艺美学,围棋技艺等等,真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甚至目前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软件,遗传密码、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等等也可以从中等到启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六十四卦可视为有关人生问题的六十四个专题,三百八十四爻可看作三百八十四种处境中可0513能发生的情况与最佳对策?《易经》、在古代是士大夫必读的高深教科书,在今天、仍然是引导人们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锦囊宝鉴,人生的行为指南、!

易经是算命的吗?

  易经包罗万象、算命只是小道!!

关于易经的电视剧

  天机算 (2007)   中国奇书《推背图》(根据易经而作)是唐初李淳风与袁天罡合撰、预言历代变革之事。准确灵验。唐太宗翻看此书后!大为赞赏!重赏李淳风。袁天罡4800因妒忌李淳风夺其功!怀恨在心。太宗死后,两人更将《推背图》图。文分家、两家成为世仇、   《8374卜案》   由王奕开执导!陈浩民、赵柯。任天野领衔主演、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大唐才俊李淳风利用中国古典医学!术数学、方技侦神秘案件的传奇故事、,

怎么理解易经?

  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里,如果我们仔细去研5205究就会发现?中华文明为什么会那么了不起、这个跟我们一直传承《易经》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易经》的传承,几千年下来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到宋代以后就日渐式微(包括对整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多人怀疑中国文化,说中国人为什么不如西方人那么厉害、也有人怀疑中医、说中医不如西医好、其实这不是中国文化有问题。是应用中国8132文化的人出了问题、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出了问题,不是中医有什么问题。是应用中医的人出了问题、   《易经》不是一,二个人写的,它7474是集体创作的?而且不是普通人的集体创作、而是圣人的集体创作,因此,我提出一个概念:即书的“能量体系”的概念,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以为“读什么书都可以”。确实什么0885书都开卷都有益,但能量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小学课本的能量单位定义为1、那么《三字经》的能量就要超过小学课本100倍!它就有100的能量!《论语》比《三字经》又要超过100倍、可以达到1万的能量、那《易9528经》呢,她的能量跟3335《论语》相比。又要超过100倍!   所以。没有学习《易经》的人是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的!我们读了《易经》、站在《易经》的高度去看世界上的事情,去读世界上其它的书、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会如6267果有时间?我也把四书串起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让大家感受7233一下通过易经的视角读书的不同境界、从《易经》的角度讲解四书!里边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没有读《9050易经》!按照现在专家学者的解释!诚然他们对这些书的解释不是没有道理、也是有道理、反正也是一家之言嘛!但是一般的解释。我们给的8874定义为!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   因为《易经》是这么多圣人写的?0644它的能量非常的充足,我们知道!任何一本书如果是圣人写的。8730那就是不得了!大家知道《黄帝内经》,是圣人写的!《道德经》也是圣人写的!所以!它们的能量系统也很充足,经典的这个“经”字,相信很多人也是不太清楚的、一般圣人写的才叫“经”、它们的能量都很大,而《易经》是由十几位圣人写的,大家可以想像她的能量有多大、这么高能量的书,如果我们不读!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身为中国人、我们应当非常的自豪,佛教讲:“人身难得、真法难求。中国难生。”生在我们中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一不小心投胎到了非洲。你要想读什么经书,那就难了、因为非洲基本上没什么经书!投胎到美国、就有一本经书。叫做《圣经》!犹3492太人他们很厉害,很了不起!他们就会读这一本经、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读熟、背熟。所以犹太人在世界上680位诺贝尔奖得主当中!犹太人占了138位、因为诺贝尔奖是近100年的事情、而恰恰是这100年。中国人数典忘祖不学经典。特别是不学易经、所以中国在这100年是相当衰落的,   《易经》的价值,我们有四句话来形容、第一句叫“群经之首”。在我们中国。所有的书中、没有一本书有这样的美称,群经到底有多少经呢、我把经典做了一个分类,我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是基础类的!所谓基础类的,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的。这些经典、一个小孩的培养。现在中国的许多家长可以说是完全颠倒的,小孩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地基的同时、你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现在我们的教育统统停留在装修的层面:弹琴、跳舞,画画。学英语,学数学等!这所有的都不能解决做人的问题、基础类经典是解决一个人的地基问题:怎么做人,   有了地基会做人还不行、还要学会做事。所以要有结构1409类的经典。我们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3567地之道变化规律的,首当其冲就是《易经》。这些“经”都是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 所以放在结构类里。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我们列在这里的已经包含了儒家的道家的医家的佛家的、“儒释道医”四家的经典,我们也不讲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处、我们只设想一下?假设我们自己从小就把这些经典读完了。想想我们现在会是什么状态,那假设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把这些学进去, 又会是什么状态!所以教育很简单,就是读经典、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懂这个规律,花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在学钢琴学跳舞。而且花很1041多精力时间陪他在那里学!   第三类是装修类的!我们多数的家长就喜欢装修,《唐诗》。《宋词》是装修。所以一般都会给孩子学、唱歌,跳舞是装修、也会给孩子学习、装修好不好呢,如果只有装修。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条新闻!上海一栋13层的楼房倒塌, 我给大家看一下相片、是建筑史上一个叹为观止的典型案例。这栋楼就这么平平的。好像是中了迷药似的缓缓地就倒下来了!而且没有坏,还可以住,这个楼可怕在哪里、它的柱子比手臂大不了多少!它的钢筋跟小手指那样小!这种楼你要是买到了。太可怕了,好在那些住户还没住进去啊、这种完全没有地基的楼房!竟然能通过这么多质量部门的检查,那我们教育一个人、培养一1296个孩子?因为我们不知道地基不知道结构!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的人!这些人跟建筑上的难道不是一个样么!也是豆腐渣工程啊,所以、现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在社会上为什么每天这么多人会自杀、杀人、这就是装修之害,太严重了,事实上登报的是少数?大部份是没有见报的、死了就死了、大家都不知道!   结构类经典中!1613如果学了《易经》、《易经》的第一卦,就有“君子自强不息”、如果小孩有这条信念。就具有了一个非常大的结构。一根钢粱就出来了。第二卦!第二句话:“君子厚德载物”,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学了《易经》,只要有了这两句话。就可以确保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自杀!所以、《易经》作为群经之首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易经是“文化之源”!    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佛教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劝人向善,要“行善积德”。那么“行善积德”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 《易经》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里也写了:“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9355所以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1552恶小而为之!”这些话的意思,与佛教劝人向善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很显然。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出自《易经》,   佛教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死问题!如何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昨天晚上跟几个朋友一起交流、我就把这个观点讲得比较系统,在这里讲了一下, 《易经》里大量存在着这样的话,易经是研究什么的呢!“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些都不难看出、《易经》研究的。同1251样是生死问题!跟佛教是相通的、   道教也有很多观点,我们回头一看、跟《易经》差不多一模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里写的!《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一模一样。是不是,《道德经》讲累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经》里讲:“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经》里讲:“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些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行文0822有所不同而已!可见道家的思想、也是完全出自《易经》。   我们很多的古人、这些古圣人,是读什么经典的、如果我们这样问、就可以知道!老子其实也2095是读《易经》的!儒教就更不用说了,把《易经》尊为2340群经之首的主要就是儒教,我们认为!儒教的开山祖师是孔子。其实也不是孔子!儒教早就存在。孔子只不过集大成者!他把这些东西做了整理。做了一个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学习孔子、请问孔子学什么,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儒教里面讲的五伦关系:“群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易经8534》里面,我们同样看得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看到没有,这里不仅是讲五伦、而0447是讲五伦的来源,儒门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出《易经》。    《易经》有一个家人卦,专门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现在我们很多女同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女同志主外,男同志主内,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其中的关系。男女的地位进行调换、正确处理好,也无妨,可能也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天地的大义就是如此、这种天地定位!你不是随便否定它就能否定的、天地就有这么样的定位,“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5396父母就像皇帝,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帝,它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所以我在讲教育的时候、我们主张教育孩子要不离家庭,因为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教,反正有钱嘛、把他送走,以为教育就7313会成功!其实成功不成功我们另当别论、就算成功了。那个成功的,还是你的孩子吗!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一个家庭里,没有小孩是不成家的,父母没有孩子!家庭不成家,孩子没有父母。孩子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而“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家道有非常大的关系,你修身再好。齐不了家、你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家道五伦关系,就是8908出自《易经》?   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个类比、说明0842它是文化之源!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书法、琴棋各方面。都是如此!我们这里有练太极的同志、太极的思维是不是来自《易经》。还有我们下1672的象棋,围棋、那个原理、也是出自《易经》!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它都有一定的道理?武术、太极拳就更加如此了。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所以说,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于《易经》的!    第三句说明易经重要的话、是“智慧之海”?   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断有人问:“老师、你每读一遍《易经》到底有什么感悟,”我说不一定。有时候这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有时候就那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读经典,不是要求你把《易经》全部搞懂,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他完全弄懂了《易经》、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易经》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7463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易经》,我们只要能懂《易经》的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我也一样。只懂了一点点,我每次读都会增加一点点!可能永远也不能把它全部读懂,但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易经》里,我们明白一句话都不得了、就讲“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里的这句话, 那些自杀的孩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强不息”、这一辈子是不是不会自杀了。什么叫“悟”。明白是不行的、别人告诉我们意思,我们好象明白了,但是如果不是“悟”出来的、遇到困难时、我们同样会不行!所以要用生命去体会,什么叫开悟!自己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然后在生活当中。只要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悟”,我们读得越多,就会悟得越多、   《易经》是智慧之海、《易经》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1258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9137”到的问题!   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100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看别人讲的内容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得明白了!   就像那个“道”字、如果我们想研究。就把那个“道”字好好地写!好好地研究,如果我们把那个“道”字!能够弄明白。把它的每一撇每一竖搞明白。突然有顿悟,欢迎你来找我!看看你的“悟”跟我的“悟”是不是一样。我研6834究这个“道”字!研究到最后的时候,我是非常吃惊的、因为它跟佛教那些最高层的佛理相通、是完全告诉了我们这个生命的秘密!生命的本源,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讲“五十以学易”!现在的许多专家就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有天晚上4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记得师傅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但“五十”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边,这个“五十”,有着专门的含义!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五”跟“十”是土,我突然想到。在周易里面、九五。六五。在乾坤两卦里边!把这个“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易经》坤卦的六五!文言部分。如果我们读一下:“君子8965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黄”是土。“中”也是土。“五”也是土!    我们学《大学》!大家知道《大学》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那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易经》九五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2987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二个五合之为十!所以这个“五十”!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五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以五十学易”!这个“以”字。就能够明白了!是使用!达到的意思!   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6783用字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能够这样深入的去学习。去体悟。所以他就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前面9373还有一个“加我数年”,这又4028是什么意思呢,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并且孔子说自己五十2692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对于《易经》。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他想叫上天再给自己多几年时间、继续学《易经》、学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无憾了!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用心,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了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也是知类通达的状态。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8350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0770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4808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5340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在当老师?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所以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6095疗都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因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许多生命这样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生在我们中国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5344我们读了以后。我们能够像《易经》这样。能够得到一个这样肯定的答复、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将来能不能成大材!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我们读了《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大材,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那么可以告诉肯定的说、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做大材使用!   我们中国的许多杰出人物。我们回顾历史,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他们是不是1786都学了《易经》!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有没有学《三字经》,《弟子规》呢,不知道、其实可以肯定的说、圣人都没有学这些、因为《三字经》。《弟子规》是很晚的时候出现的!圣人的年代要早得多,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都读。你不如就读一本《易经》、你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8516这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