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历史上,有哪些著作失传了﹖

  魏无忌的兵书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失传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不但表现在时间的跨度长,而且表现在内涵的丰富多彩、从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遗留物品和由典籍记载流传下来的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文化内涵的震撼力!但是历史记载当中还有许多我们只能闻听而再也无法感觉和触摸到的文化宝藏,对这些历时千年以上的文化损毁所留下的空缺、我们除了留存在心头的遗憾而外!只能一遍遍地默念着她们的名字、将她们牢牢地记在心间了、这些只能让我们追思而再也无法使我们企及的遗憾主要有:     一:《连山》   《周易》被称为“万经之首”、可2988见它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了?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的认为是:周易中的“八卦”是由伏羲氏传下来的,后来由周文王演绎为八八六十四卦、并由孔子补写了“十翼”、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周文王不可能根据伏羲的一4561张八卦图就能演绎出那么详尽而具体的卦辞。爻辞。并能够无中生有地把阴阳不同的三爻相叠加而形成六个爻位的卦象,使得伏羲的学说一下子就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那么他是否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提示了呢,   其实有不少古书记载:在《周易》出现之前!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时候,夏!商二代就已经有各自的《易经》了,汉代以后的人们在整理古代典籍的时候?把夏代的易经称为《连山易》,把商代的易经称为《归藏易》、而我们所熟悉的《周易》只是流行于周代的易经!   与《周易》明显不同。“连山易爻卦大象”歌是以社会为系统的:“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八象组成!艮卦为首,云气皆出于山、以山为主。崇山为君!伏山为臣。列山为民、兼山为物,潜山为阴、连山为阳!藏山为兵、叠山为象、据记载:《连山易》有八万言!多佚失,目前保留的仅有一些卦名!几个爻名和卦爻辞,象辞,及五十二条诸2426家论文、   《归藏易》是以生命过程为系统的:“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八象组成、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归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   《周易》 是以乾天为首、天上天下具无所不“周”备之意、这《周易》的本称为《乾坤易》。是以宇宙为系统的,“天、地,日。月,山。川、云,气”八象组成!以“形”之象为主、乾形为天!坤形为地!阳形为日!阴形为月!土形为山,水形为川,雨形为云,风形为气!   有学者认为:《连山》这个名目和《归藏》一样、实出于汉代刘歆的伪造。不足据信。但也有人认为:据古书记载、孔子曾见过《归藏》、若果然如此!则连山!归藏二易当果真是周易前的古易了、   专门研究贵州苗族水书文字图案的韦章炳先生介绍说!一九七四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夏代彩色陶器,上面的八角星纹图案与水书太极图一模一样、据此。水书。《连山》、《归藏》的创制年代也大约相同。同为夏代或更早一些。他认为!这些特征表明水书极有可能就是散失四千多年的《连山易》和《归藏易》、   不论怎样!《周易》直到现在看来!也是一部相当成熟的著作!它不太可能凭空出现并一直完整地流传到现在!伟大的《周易》是借助什么思想和学1057说形成和成长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连山》、《归藏》二易的意义只能说不会低于《周易》,她们的失传。对中华民族来说、实在3061是千古的遗憾了!     二:禹铸九鼎的失传   大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先驱!秦汉以后民间就广泛流传禹铸九鼎传于商周的故事,如《史记》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用于祭祀!“遭圣则兴”,周灭亡“鼎乃沦伏而不见”!《资治通鉴外纪》更说“禹复为九州、收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象九州”、大禹治水不仅使九州恢复了生机。而且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九鼎就是由九州的贡金所铸。所以可引申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它遭圣则兴!乱世沦伏!因此不仅是统一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还是盛世的象征,   夏亡!成汤把九鼎移至商邑、又为殷镇国重器。殷亡、九鼎为周所得、周武王又迁至洛邑!陈于西周镐京!周公制礼作乐、创列鼎制度、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9855大夫五鼎是也,鼎于是成为权利的象征!“问鼎”成为争夺天下权利的表现!春秋时期、鲁宣公三年0262(前606年)楚庄王也曾向周的使者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结果被王孙满以一席话顶回去!并说、在德不在鼎,“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弄得楚庄王十分没趣、以楚庄王的实力、求鼎似乎也没有问题,但在当时的背景下、3697周天子虽然谙弱,但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去取天子九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掠取九鼎时传说九鼎突遇风浪沉没于泗水,秦始皇曾派人多次打捞、始终没能得手。记载着中华民族统一历史的九鼎就此失去了下落。   到了汉代,先是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方士新垣平说: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汾阴有金宝气。周鼎要出现了,要在汾阴南。临河3064建庙迎周鼎,后新垣平因诈称“金宝气”等事发被诛杀、并株连其家室宗族。但武帝即位以后!方士们在新垣平鼓吹迎取周鼎的五十年后,诈称汾阴出土宝鼎!造了一只假鼎献于武帝!武帝大赦天下、还因此改年号为“元鼎”?以示庆贺,   自夏禹铸九鼎,作为传国之宝,这九鼎就成为权利和国家的根基和象征!周灭商后,移九鼎于镐京、举行隆重的定鼎仪式。自此“定鼎”就喻为国家政权的奠基!“迁鼎”则指国家权利的转移。“问鼎”乃是觊觎政权的非法行为。由此演绎出过许多的历史故事、   九只传国宝鼎的失落。实在可以算做几千年中华文明史当中遗失掉的最为珍贵的一笔财富了、     三: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失落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珍贵的一块宝玉石?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块玉石能珍贵到与它相提并论、早在春秋时期、它就与“随侯之珠”一起并列为当时中国的两大奇珍了。发现它的卞和也因为和氏璧而闻名古今,卞和不仅因为遭到楚厉王!楚武王的误解而失去了双脚、更因为楚文王听从了他的解释9612而剖开了璞石最终发现了这块宝玉,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宝玉而获得了生命的价值!随着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取这块宝玉的故6786事流传开来?和氏璧的身价扶摇直上。最终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传国玉玺,成为检验一个“帝王”是否正统的唯一标准!   历史上对和氏璧的材质有各种猜测:有认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认为是夜明珠的!也有认为是陕西蓝田玉的。史书上称它“侧而5247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可见确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一九八三年工程师郝用威在全国地史报告会上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来、传说和质地的好奇心!   和氏璧和由它制成的传国玉玺在中国历史上断断续续流传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当时石敬塘引契丹军攻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再也不见了踪影,   从那时以后的各朝各代、都是当朝4880的帝王自己刻制自己的玉玺、再也没有能得到历朝历代都认可的真正的“传国玉玺”了!这个损失之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来说是多么的巨大,0826谁都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来。而传国玉玺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恐怕真的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了!     四:焚书坑儒与先秦文化的失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国家的政策、对稳定当时的政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政策也产生了不可预计和估量的一些后果。深刻地影响了中4941国的历史和文化、甚至对此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人皆知的“焚书坑儒”就是这样的一个事件,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1475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置酒宴饮!博士仆射周青臣当面颂扬始皇、称其“神灵明圣。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4882人人自安乐”?“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齐人淳于越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古时殷0084周分封子弟功臣!故能长有天下!“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一旦有事。谁来救助。为此、他主张以古为师、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本来议论朝政意见相左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对朝政有好处的事情、但时任丞相的李斯却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向秦始皇进言: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治国措施,“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三代之事、何足效法,因此。李斯建议禁止私学!规定“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天下“书同文!车同辙”!一切以秦国的标准为是、除了《秦史1506》之外,六国的史书全部焚毁、除了秦史官保存的诗。书,百家言和农!医,卜1507筮等书之外!凡民间所藏之书全部焚毁!秦始皇被“建万世之功”的言论所蒙蔽、遂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焚书。“书同文”后、则统一按照李斯的小篆体写字、六国以各自书体所记录的全部书籍,手稿。政令,文件等均被付之一炬。秦小篆前六国所书的大篆从此再也无人能识,   就在焚书的次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了一起“坑儒生”的事。公子扶苏受到牵连被叱到边塞去了!天下便一步步落到了秦二世!赵1914高等人的手里?秦始皇想借“焚书坑儒”来达到稳固自己江山社稷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李斯想借“焚书坑儒”来为自己扬名立万的目的也随着自己被赵高“腰斩”而彻底落空了。   经历这一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浩劫后!中国到底损失了多少历史记载、文化典籍!宫廷记事和民间传奇故事等无法估量的历史宝藏!至今也没有人能够0061统计得出来。要不是孔圣人家中的影壁里藏着《尚书》,“五经四书”恐怕就要少一经了、这不能不算做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文化浩劫带来的千古遗憾、     五:阿房宫的损毁   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是历史记载当中最为雄伟的宫殿建筑了、无论是前三代还是后来直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间?再也没有任何古代的建筑可以和阿房宫相比较高低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1066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1036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   秦时一尺约合0.23米!9200以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计,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当约六百九十米!南北深7407进一百一十五米,占地面积约八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这里,杜牧把阿房宫的诞生与六国的覆灭直接联系起来、可见在秦覆灭一千多年后的唐代?阿房宫之雄伟4749大气的形象还深深影响着那时的人们!其“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气势,借杜牧的《阿房宫赋》流传于千年后的今朝。至今仍令人想入非非,   但阿房宫这座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与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之间有些什么传承关系、是否有些当时建筑时奇巧的工艺没能流传下来,这些看来都将是千古之谜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阿房宫能够留存到现在。她一定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卢浮宫要壮观得多!从秦始皇陵墓陪葬的车马坑里出土的铜车马上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工艺是远远超乎我们想像的、而如果阿房宫能存留到现在!对我国建筑技术和工艺将有多么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啊!     六:华佗《青囊书》的焚毁   华佗行医在东汉末年、3835是中国最早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医生?他一生的传奇医术令历代国人叹服,单是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迹就被写入了正史,改编为各7318种戏剧,广为流传在民间!   从史料上看,华佗最为神奇的是他的外科手术。这种外科手术欧洲是在一千四五百年后才开始实施!而华佗在东汉时就可以用他发明的麻药“麻沸散”给病人实施麻醉,然后剖开病人的肚子对内脏进行清洗,而后切除其中坏死的部分后将其缝合、再放入腹中。最后缝好伤口,贴上膏药后。病人在一月内就可以痊愈了。   且不说“手术”和“麻沸散”早于世界各国一千多年!单看史料记载的手术过程之规范,难度之大,也不是当今一般医院都可以实施的!有这样医术的医生在近两千年前不被人称为“神医”?恐怕也得被人尊为“神仙”了、可惜这样的“神仙”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和信任的。当华佗打算给曹操打开脑壳引出“风涎”。根治他的偏头痛病的时候、曹操却误以为华佗将要害他。将其关入大牢!   华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里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写成《青囊书》、打算流传下去造福人类、他将《青囊书》交给看押自己的吴押狱,想叫他继承自己的医技!以下有两种说法:其一、吴押狱很高兴地接下书!向华佗表示一定继承他的医术、当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好医生、他把书带回家小心翼翼地收好后,回到衙门辞去差事、准备回家研读医书!可是到家后却发现其妻正在焚书!他上前抢过剩下的书页、只剩下最后几张记载阉割鸡。猪之术的内容了,相传现在阉割动物使用的依然3013是那《青囊书》所传下来的法子,吴妻说:纵然你学得像华佗一样,也不免像他那样死在牢中,有什么用!其二,吴押狱当时就未敢接书,华佗大失所望!自己3236举火把《青囊书》烧毁了!   不论8106哪种说法、《青囊书》是就此消失了。《黄帝内经》流传下来。使得中医理论得以确立、《伤寒论》流传下来,使得张仲景“医圣”的地位得以确立,《本草纲目》流传下来。使0561得李时珍“药圣”的名头世界传送!可惜的是、华佗的《青囊书》却没有流传下来,中国医学就此所损失的东西太多了:华佗对人体内脏有着怎样的认识!他对人的大脑有着怎样的了解、他打算从脑子的哪个部位“引出风涎”!他的麻沸散是8653什么配方、他怎样控制“麻沸散”的用量、他怎样1696解决消毒问题?怎样对付可能出现的感染!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一些千古之谜了。     七:《兰亭集序》的失踪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传颂千古2028的最佳书法作品就是写于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兰亭集序》,这是任何对中国书法有起码了解的人都熟知的事情了,有关《兰亭集序》的故事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唐太宗派萧翼到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后,把他一直带在身边!并留下了遗嘱:死后用这一绝世珍品殉葬、世传阎立本作《萧翼赚兰4961亭图卷》(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以绘画形式9801反映此事?所以后人都认定《兰亭集序》最后的归宿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   当年。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当时就名满天下!惹人追捧了!而唐太宗酷爱书法、是唐代颇有建树的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理论家!一生致力于收藏王羲之的书法真品,据说先后5932共得到两千二百余件、《唐会要·书法》记载:“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6136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又载:“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自得《9016兰亭集序》后。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他在为《晋书·王羲之传》写《论》时!承认自己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心慕手追”、他还在《笔意论》中谈其临摹王书心得:“夫学书者。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行书《4838兰亭》!草书《十七帖》、勿令有死点画?书之道也。”所以!唐太宗死后以《兰亭集序》陪葬是完全顺乎事理的,  7392 昭陵在历史上曾经被盗过、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就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可想象出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叠叠悠远宏丽的情景!   但昭陵还没有正式发掘、其墓道地宫的情况现在很难全面掌握,史料对它的记4069载只有新旧《五代史·温韬传》及《唐会要·陵议》,据这些史料记载!5669昭陵依山凿石为元宫(墓室)!从墓道至墓室山约七十五丈。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墓室内富丽堂皇。不异于长安城的九重宫阙,墓道东西西两厢列置着许多石函、石函内装着铁匣!匣内装着珍贵的陪葬品。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和汉代钟繇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许多墨宝都在其中。南宋大诗人陆游作诗感叹:“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也印证了《兰亭集序》被陪葬在昭陵的说法、   近来有一种说法:昭陵被盗时并未见《兰亭集序5741》的踪迹、因此《兰亭集序》可能并未按照唐太宗的遗愿陪葬在昭陵里。而是被他的儿子高宗李治留下后最终被埋于他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了!由于乾陵是公认至今未遭盗劫的唐代帝陵!这让《兰亭集序》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了!    李世民的功绩和名望都是帝王当中一流的、他对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他的书法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帝王!其代表作行书勒石作品《温泉铭》和《晋祠铭》凤翥龙翔。意境高古,一直流4011传至今!被公认是上乘的书法艺术瑰宝,他的书法艺技当中有多少是受王羲之的影响。真本《兰亭集序》与世传的神龙本。定武本!褚遂良摹本等究竟有多少差别!以昭陵之坚固深邃?盗墓者能将《兰亭集序》拿走吗,为何真本《兰亭集序》始终没有在世上露过面!我们还能在3374今天诸多的王羲之作品的摹本中最终见到这件被人们追逐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至高无上的书5388法真品吗、世人至今也还在拭目以待、      八:“靖康之耻”损失的文化瑰宝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毁在宋徽宗手里!这是历史的定论、宋徽宗有才、能写会画、还独创了一种书体!叫瘦金体,2631写起来瘦劲挺硬,洒脱灵动、是少有的才子皇帝。但宋徽宗理政昏庸、喜欢听奉承话。生活奢侈,身边没有忠臣!国家大事乱如一团麻!后人说。宋徽宗“创造了一种书体!失掉了一个江山”?这真是中国7584历史上代价最大的一个讽刺!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1758陷汴京(开封),上自徽。钦二帝。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国、北宋就此灭亡、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书籍。印板,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图。连同宫人、内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全部被金人席卷一空!   金军除了索取金银绢帛之外!又抢去皇帝玉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以及各种珍宝玩物!掳走百工、技艺!宫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和皇子,皇孙,后妃、帝姬(公主),亲王等贵族!与太上皇宋徽宗一道押送金营!据说、宋徽宗当时听到金银财宝等被掳掠的消息毫不在乎。等听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书。藏画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当时可能只有他才真正知道这些东西的宝贵,   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编成一部皇家藏画名录《宣和画谱》。著录内府秘藏“魏晋以来名画!凡二百三十一人、计六千三百九十六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唐代的大画家吴道子的传世作品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有民国时徐悲鸿先生收藏的一副《八十一神仙9027卷》被认为是吴道子的真迹!但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徐悲鸿先生在此画上题上“悲鸿生命”四字!可见此画在徐悲鸿心中的无上地位,而《宣和画谱》著录的北宋宫廷中收藏的吴道子的画竟有九十三幅之多,   传世名画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现藏英国大都会博物馆、国内已经没有顾恺之的画作了。但北宋时期宫廷5584中藏顾恺之的画作计有:夏禹治水图?古贤图、净名居士图等九幅。令人仰慕不已。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在故宫所藏最珍贵的一副画作。是故宫画藏的镇馆之宝,有关它的身世,大收藏家张伯驹用一座王府换来这幅画的故事尽人皆知、除此而外、隋代的画作在全世界都没有第二张了、但《宣和画谱》记载:“御府所藏”展子虔的画作计有:维摩像、授塔天王图。法华变相图等二十幅之多!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哪一样藏品也能叫世人目瞪口呆,可惜的是。上述这些无价之宝在遭遇“靖康之耻”被金兵掠到北国后就再也没能回来、中华文明就此损失了一大批无以伦比的珍贵宝藏!相比较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丢失的那些文物,我们只能说:那些东西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留存在各国博物馆里、并且不时有保存在私人手中的文物流向拍卖市场。我们对这些丢失的文物还能有机会看到或者还有希望把她们迎回国内来,但上述这些上千年前丢失和损毁的国宝。我们是只能万分遗憾地与她们永别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发展史上的永远无法医治好的创伤!   了解了以上史实。我们就会感觉到: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中的古代珍品、典籍与历史上损毁掉的那些珍宝相比较,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每一件国宝的消失都会给真正懂得1995他们价值的华夏子孙们在心头添上新的伤痕?五千3636年的时光?使我们的身心遭受到多少创伤。只有了解这些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遗珍。尽可能周到地保护她们!用她们深刻的文化内涵来滋养自己的心田!方可抚平我们因历史上的无知和错误给心灵造成的伤痕!将保留到现在的民族之魂一代代毫无损伤地继续流传下去。!

失传的风水异术的起源.

  风水术又称为堪舆学、相地术!地理。相宅术、青乌、青囊术,形法等、   风水术其实就是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和处理住宅(阳宅)与坟地(1418阴宅)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择日等一系列的主张和学说、是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术数!   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风7060水一开始就与天文历法,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   相地:是指观察地理形势?   青乌:得名于汉代相地家青乌子!又称青乌先生。   5889青囊:得名于东晋郭璞所得青囊九卷而著的相地术经典《青囊经》!   但在我国民间!多称为“风水”,而把操此职业者称为“风水先生”、由于风水先生要利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并且人们认为他们是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这种人为“阴阳先生”!   “风水”一词始见于东晋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故后人尊郭璞为风水鼻祖!而有传承的风水派系内却都尊九天玄女为阴阳院(风水门)的宗师、因为传说九天玄女为帮助黄帝战胜蚩尤、解救百姓困苦而传授于他玄学术数。其中就包括风水术、   风水术中重要的几大元素是:   风:空气流动的现象。   水:水流,   气:地气与空中肉眼看不见的些子之气,   另外还有龙,砂,穴,水。坐向等等重要内容,   在我国古代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懂得风水,很多大官贤达甚至精通风水!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的孕育时期、魏晋南北朝。风水学得到传播,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近代历史中,风水学在旧中国十分盛行.   先贤云:1126卜筮不精,条于一事、医药不精,害于一人。地理不精。倾家灭族!可见风水术在人们心中所占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所以,风水术其实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

风水害人术为什么失传

  并未失传,害人自伤,慎用而以!尤如医者。药可医病、也可害人!,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通过考古挖到失传的书籍的情况

  有的!字数补丁。。

关于《周易》

   我一个朋友研究周易的?他告诉我: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9949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4713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经数千年之沧桑、《周7957易》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9621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8917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基础知识简介(一)   一,《周易》: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二,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0335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5301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三,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四。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6524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五、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

周易说卦传说的什么

  周易》的内容   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6960两部分,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7895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象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 乾 天 健   ? 坤 地 顺   ? 震 雷 动   ? 巽 风 入   ? 坎 水 陷   ? 离 火 丽   ? 艮 山 止   ? 兑 泽 悦   接着,圣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5430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共有六条线条。称为“爻”!《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因此“––”称为“阴爻”、以“六”表示!“—”称为“阳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称为“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   ? 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谓的卦爻辞!即系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0984《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7100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4058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0446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三十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主说人伦,   《杂卦传》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三十二对“1338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周易的基本思想

  世上一切均有阴阳二气、孕育而成 。金,水、木、火,土五行!生、死。衰。亡决定事物的未来、 周易预测:是基本按先祖五行变化规律而对事物进行预先推测估算,!

道家的法术失传了多少?现在房术失传,外丹失传。符法,科仪,秘术是不是都失传的是没用的?反正我看的挺

  失5919传不少、但内丹还没有失传、

周易是真的吗

  周易是 古代 周文王的著作!!、 周文王算卦极准、。。这本书主要是讲 “自然界的运行规律”。非常有用,7087社会文化也包含在内了。!, 、、!卦象看似深奥,实际上很多都是“象形字”:如 谦卦!的卦像!上面是坤卦,是大地的意思。下面是艮卦。是山的意思!因为山是高于地的,现在反而在地的下面了。就是“谦虚”的意思。表示高的谦让于低的、。。所以这个卦是 谦卦。 很多卦都有这种“象形”在里面,,。多看一下解释的书就能懂了。。。     周易是真的、不是真的能有这么久的历史地位吗。 周易是五经之首,和其它经书一样、绝对是真的!!!     百科,是任何用户随时可以更改的?。。我也改过百科里的一些条目!百科不具有专业性。很多只是个别用户的修改与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不能把百科太当真、,!,

学习周易

  刘大钧。南怀瑾、张善文,杨天才的书都是纯讲周易的。   比如南怀瑾的《周易今注今译》!张善文的《周易》,或者可以看中华书局出版的周易、也可以3630看现代人写的!杨庆中7910教授写的等等?


展开全文





周易为什么不会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