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周易本义的图书目录

  前言周易序筮仪周易本义卦歌周易本义图卷一 :上经卷二:下经卷三:系辞上传系辞下传卷四: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周易本义的周易本义卦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我研究易经 准备在淘宝上买一些书 有周易 朱熹写的周易本义 和博佩荣的解读易经

  原本还是要有的。网上下载电子本的也行。手机有个叫做易经读本的app。挺好用的!还可以做笔记。就是作者好久不更新了!这两本入门稍微难一些。进阶又不够、朱易的地位挺高的。在我看来有点儿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傅佩荣老师的挺好,有点儿发散性的感觉。很多注周易的书都这样,入门不容易对易经有个整体的了解、会感觉学的很累。推荐看看南怀瑾老师关于易经的书。再看这两本、等你能看懂焦氏易林了、那你就很牛了!   易经没有那么难。要是想都弄懂才是真难、同时,恭喜你选择了一门一流的学问、希望你能有所成就!

对易经的评价

  群经之首。包含了宇宙!鬼神莫测的智慧!是十足的“天书”,   如果真能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定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6035里之外”、,

道德经和易经有何不同

  intleboy202 :你好,   《道德经》主要讲的是:   宫庭档案中保存的。极其重要的,供治国者使用的古中国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原则!格言!或警句,等等!   《道德经》的上述内容。代表着老子和老子之前的许多古中国先哲的实践和积累!那么。是哪些古中国的先哲呢。具体的人名,老子没有提,我们今天已很难知道了。   《易经》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学,数学,哲学,中医。军事,政治,民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幸福密码的一部宝典。《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作者老子、4800《周易》与《道德经》总体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是老子发扬了《周易》思想,创造出了《道德经》、   《周易》与《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们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辩证思维!下面浅谈一下两者的异同,   一、相同点:   1.都有阴阳理论!   《周易》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知!百5868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系辞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   2.都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来源,   《周易》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法象莫7595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6540以类万物之情!”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都提出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物2951极必反的哲学观点,   《周易》中讲:“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鸣谦、上用行师征异国。君子暴变!小人革面”。“天地、

易经作者是谁???

  是的。虽然大家承认的有三位圣人,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样一本奇书,其编纂时间之长。跨时代修缮之久。绝对不可能是个人所为、这三位圣人的说法就是“人经三圣。世历三古”、分别是伏羲、周文王父子和孔子,!

易经原版

  中华书局出版的易经方面的书就不错。如《周易原旨易源奥义》!就是一本文言文。繁体字。古人整理的!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的原汁原味的原著,(上边附有少量8198古人的小字注解、仅供参考)、 网上、书店(全国)均有!

《易经》观后感

  曾先生说: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有阳,同时要兼顾。所以3552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对、你就糟糕了,他只讲了4203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 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现到什么地步。你才来表现,但是一直低调一直低调、这个人就没有前途了。中国人低调低调当中还要去看机会、3443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飞龙在天、你就上去了,所以孔子7716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如果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这辈子大概就没有什么后劲,这些都在卦中。 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他不会犯大过失!因为《易经》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自己去选择、你经过判断,经过理4811性地选择、那你还会犯什么大错呢、不会了!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纪轻的多花一点时间学《易经》、你后面用的时间很长!年纪大的、花点时间看看《易经》。你才知道这辈子你到底过得如何,过得怎么样。: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3219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福禄在丑1444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谦虚是7062永远正确的! 8,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8554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以直报怨”是中级智慧、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高级智慧!是得道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夫莽汉的智慧,   曾仕强讲《易经》的核心就是:明象位!立德业。它要求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必须“持经达变”、“明”就是明了,明白的意思,“象”就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情况, “位”就是自己的情况。“立”就是建立的意思!“德”就是品德,道德的意思!“业”就是事业、业绩的意思!总体上说就是:人只有在最周围的环境以及对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在坚持自己4929的品德道德原则下?才能成功的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而“持经达变”的意思则是坚3762持住自己的原则(“经”即是原则等一些不变的东西)!才能最好的达到变通!改革的目的!没8863有“经”做为“变”的标尺跟方向。那么“变”就会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曾教授特别强调中国人是特别强调“和”字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和谐!和睦等,这个“和”就是统一的意思,曾教授讲《易经》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好的辨证法。强调辨证统一的看待问题!讲到“阴阳问题”他说:中医当中的阴阳学说源自于《易经》。中医当中就强调阴阳的对立统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就是《易经》的阴阳轮盘也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他说西方国家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是两个东西!但是中国人就认为阴阳是一个东西、   还有“中”字、中国,中国人、中庸,不要把这个“中”字仅仅了解成不出头不垫底的传统的中庸之道!这个中应该是恰到好处的意思?因为中国人极度的讲究这个“度”字、喜0835欢把事情三分。他讲了个故事!说是:孟子不是讲“男女授受不清”吗、那么小叔子见到嫂子掉进水里、而2713嫂子又不会游泳,如果小叔子说“男女授受不清”而不去0822救嫂子。那么所有的人都会骂他,如果他把嫂子救上来,一直抓着不放!那所有的人也会骂他!其实就是个度的意思!要做的恰到好处,吃多了撑的难受!吃少了饿的慌,所以也要恰到好处、   曾仕强认为!易经中最有用的便是“心易”、“心”就是“观念”,即用观念改变未来!凭借意志力和决心。努力奋斗!最后“心想事成”?   曾仕强说,人是各有其“命”的、这里的“命”是指人2716生下来后的“生涯规划”!但这套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命”不是像一根单调的直线,而是呈网状出现的,就像人生不断出现的十字路口,人们面对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选择”。他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就是商家和消费者的选择,他说鼓浪屿到处都是“中华老字号”!游客也不知道哪家店更“老”、让人无法选择,自然影响到店家的生意和“命运”。   人的高度自主性,决定了人的一生必须做三件事:一是思考此生所为何来、提出人生定位。二是规划如何完成这辈子的任务,勾画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三则是扪心自问“所司何事”?按职位要求不断完善自己!   曾教授认为人生永远“有问题”!处在困难中并不可怕。因为否极泰来。当人们处在“泰”(特别顺利)!“没问题”时。却要提高警觉。谨慎有加。所以!你要做决策时。一定要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遗症、先列出消极因素、防患未然、!

易经的琵琶是谁

  没有这个把。、

易经讲的是什么?

  易经yì jīng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1039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一。《易经》名字的解释:《易经》一般又称为《周易》,、关于《周易》的“周”字,8281历来有很多种说法:1,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2。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3!5067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6413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7561“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⑶,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究竟“易9312”为何义!下面我们不妨从“易”字的由来。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来作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关于“易”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1、第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蜥蜴”的样子了!⑶!“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⑷、“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此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为“变化”,当“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当“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这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其形义解4381释为:①!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②!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③、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4771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因为古人以“5054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是故、“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易”由其本义“乍晴乍阴”。后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等义、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2993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⑶,在秦代的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⑷!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1788“易”了。综上所述。我个人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这是因为:1、《易经5142》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7142(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4047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3。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关于“经”字的解释:1、,“经”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经”字原是个象形字,没有“纟”旁。只有“巠”!⑴!在金文中,“巠”字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时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经线”之形,⑵,在小篆中。为了使其“经线”的词义更为明确。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纟”!这样“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注意:“纟”同“糸”,不能读作(sīī)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纟”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纟”也读成(sī)了!“纟”字是个象形字!a!“纟”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b,“纟”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c!在小篆中,其0786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d!“糸”是楷书的写法,e,“纟”是简化字的形体?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可见“纟”(糸)是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3334“纟”(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⑶。“经”是楷书的写法,⑷,2086“经”是简化字!2,“经”字的词义解释:⑴!“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其大意是: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⑵!后来从“经纬”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⑶!因为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等。⑷,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3571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就称为“经典”!“经书”等,《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也就是说!古代在图书目录中、6942以甲乙丙丁为次序,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⑸。古通“径”,……等等!3。所以“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⑵,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⑶!对事物发2375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