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中第四十卦怎么理解?

  卦的理解千差万别。但不论如何去解释,都避不开理、象,数这三点!学习和理解的时候、不要把《易经》神化。玄化,用最简单的方法去2290理解它!去思考它、第四十卦是雷水解!孔子说、“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也就是说。《易经》就是象。象就是像。像就是像什么!雷水解是《易经》之中的一个卦而已、那么它也是一个象?我们看雷水解!雷在上,水在下、这不就是下雨的象吗。电闪雷鸣!雨降落下来、于是就可以滋润万物!这个象不就是困难消除的象吗!象是灵活的,我们取的时候有多种方法,再举一例、雷水解,下挂坎为水。代表冬天!上挂震为雷、我们常说春雷乍响、春天打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冬天过去了、冰雪消融了。这不就是解吗,万物重新开始复苏、困难严寒的冬天结束了,所以去理解0279的时候!就直观5551的去理解、从像上直接考虑。《易经》是阴阳之道、我们看到解的卦象。知道苦难开始消除、但是并不是说这个卦只有积极的一面?而是既然有积极的一面!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有阳必有阴,虽然这是困难消除的象、但是坎卦依然表示困难。也就是说这里并非没有困难、我们不也说万事开头难吗。万物刚开始复苏。困难依然存在,这个时候就要多努力,有其象必9250有其理?必有其数。这个困难消除的道理何在!因3809为震卦为雷!为动,在困难之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的行动、那么即使使有困难。也终将被克服,这就是理、孔子说“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君子为什么要赦免6280有罪的人呢,这就是效法天地,依从天地的理、春雷乍响!春雨时做。万物生长。一方面这是上天泽4174被万物。那么君子就要效法天地!恩及百姓。宽恕有罪过的人、另一方面万物发生、这个时候一切欣欣向荣!君子体会生的含义。而不去损折、这就好比古代为什么总说“秋决”而不是“春决”。秋天肃杀。君子体肃杀含义!惩治有罪的人!而春季发生、君子不损折其生、同样的。根据同一个象!不同的人体悟的理也会不同!因为从象去体会理的时候?是归纳法,也就是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从其中归纳提取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如果可以普遍的适用!那么这个理也就成立,合理了、而根据一个象,每个人的思考都2233会不同!所以理也就有千3900差万别、这或许也是《易经》难以学习的地方之一,就是它从不规定是什么!而是可1509以无限延伸,它不是公式/定理,但是应用的时候却又能公式。定理化,有理有象也必然有数,这种数最好的体现就是占卜、比如事业占到解卦。那就知道先前 有困难,现在开始逐渐的好转了、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可以扭亏为盈!这就是典型的数字问题了!!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易经中履卦

  《 履》卦为《易经》第十卦,下兑上乾,乾:天也!兑:泽也!水行天下!动而有节、故“履”者,执礼求进也,有人可能会说。坎为水。上乾下坎不是更好吗!然水流于东,而天行于西。有各顾各上下离心相争之象、反而构成了一个讼卦!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田,双方互不相让、竟然跑到晋国国君那里去打官司。就是一典型的争讼事例、   兑与坎的区别5986就在于水有止也,孔夫子说要“克己复礼”!其实正合履卦里执礼的意思、所以《象》曰:“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1137但履卦又非守成不动?9969履者本意为鞋!鞋以护足。约束其实8074也是一种保护!穿鞋而行,此卦终究还是以“动”为贵的。   履卦以履虎尾为喻来说明卦义,卦辞为:履虎尾。不咥人。亨、   欲行而虎踞于前-----此乃伴君之象、不过易经“立象以尽意”,其所象都非一事一物!此处的虎!可泛指某种强大的权威性势力、如君主及其所代表的礼制。虎不行则人不得行!“履虎尾”!促其行,险中求进也。“咥”:龁也。咬的意思!“亨”:通也。茂也。《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这里最奇怪的就是为什么踩了老虎的尾巴!却不会被老虎咬。   对履卦的解读,以王弼的说法最为流行!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寡者,众之所宗也、一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之主矣;五阴而一阳,则一阳8646为之主矣”?“阳之所求者阴也”,“阴苟只焉,五阳何得不同而从之”、王弼认为易经讲究以寡为贵、以少临众!履卦正是一阴而五阳,以此来推论履卦、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此卦贵阴不贵阳?以“阴”为美!主要是讲要以谦恭柔顺来执礼,所以王弼说“谦以制礼。阳处阴位,谦也。故此一卦,皆以阳处阴为美也!”也就是以阳爻处阴位的二四六爻有好的结果!   二是、既然五阳3071要同从于一阴,那么六爻中唯一的阴爻六三!应为主爻,王弼说。“成卦之体!在六三也”!“三为履主。以柔履刚!履危者也”。   但仔细推敲之下就会发现王说有诸多不通、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1,根据王说,此卦贵柔贵阴、那么六爻中唯一的阴爻似应独专其美!然而事实上!六三却偏偏是一卦中最为荒悖凶险的一象、   2、根据王说!此卦似应贵止不贵行、然而此卦的卦名却是履!《杂卦》曰:履,不处也!此卦其实是要求不姑息现状!积极行动的、作《易》者以履为卦名?其深意正在于此。   3!王说“此一卦,皆以阳处阴为美也”。4854但观二四六爻,阴者!位也。质也,阳者!才是所行也!也就是说二四0216六爻是明明白白的处阴位而阳行!反倒是六三。才是标准的处阳位而阴行!王以“阳处阴”(阳4197赖在阴位不动)来解二四六爻。是颇有些牵强的、笔者认为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解为‘以质阴谦恭而持行阳刚为美’更好。    希望可以帮到你。!

怎样理解《易经.谦卦》

  《易经》第十五卦!【歉卦】:《象辞》说:“《谦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为高山隐藏于地中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君子总是损多益少。衡量各种事物!然后取长补短。使其平均。谦,亨。君子有终,为人处世应当谦卑。也就是低调做人。不可张扬。更不要傲4631物待人!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谦5901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每个爻都是吉的卦。也从中看到谦卑是最有益的处世为人之道,,

求解易经中的“应”和“比”的意思。以屯卦为例

  还是简单一点易懂、六爻的对应位置是初对四。二对五!三对上,对应位置的两爻是一阴一阳就是正应!比如六二正应九五。对应位置的两爻是同性爻。就称为不应!如六二与六五就是不应,比就是8026两同性爻上下相邻!称为比,上下爻分为一阴一阳称为承或乘!这些都是术语!慢慢就了解了、希望能帮到你,、

易经是怎么起卦?用什么卦具?

  买一本易经!在书里面有介绍,现在有人使用铜钱,也有人使用硬币。!

易经中卦与挂可混用么?

  不能。但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中这么说?

易经中如何求卦

  以钱代蓍法相传是战国时的鬼谷子独创 。具体方法如下:     用铜钱(硬币也可、最好是乾隆钱)三枚、合于手心、默念欲占之事!约一分钟。待心静!即可摇撒铜钱于桌面之上、再看铜钱背(无字)和面2046(有字)的组合情况:一个背,两个面!称作"单"、画作"——"。为少阳,两个背,一个面、称作"拆"。画作"- -"!为少阴、三个背。没有面。称作"重"!画作"O"!为老阳!是变爻! 三个面!没有背称8341作"交"!画作"X "。为鼎阴、是变爻!    8396 每倒出一次画一爻、六交成卦。需摇。倒!画六回。第一回为初爻!画在卦的最下面、依次上升,第六回为第六爻。画在最上边。如遇有X。O、再画出变卦,     问卦的候心里墨念就可。不用记时间和地点,

易经中的夏易、殷易、周易首卦为什么不同

  夏首卦为艮。名连山;殷为归藏。首卦为坤;周易首卦为乾。三易客观地反映出人类由于大洪水而聚高山数千年间环境对思想的启;洪水退、人类走出山林而处农耕?无际原野对人的思想又产生启迪。农耕的发展使人们抬头注视苍天!认识到天文对自身生存的重要。所以!人类任何思潮离开周边环境是不可能产生的,、

易经中64卦是什么用的?

  《易经》之绝招、孔夫子早已明示于人:“《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用佛祖的话说!叫戒、定。慧、“无思无为”即是“戒”、戒去人的一切执著、一切观念!既不思恶、也不思善,像天道一样!无善无恶。一元世界!“寂然不动”就是“定”、心止于无善无恶的一元境界而不散乱游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是“慧”、通晓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事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天下这故”即幽明之变。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指天上地下一切变化根源,死生之原理,形神9698离合的原理情状、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佛!道本身。   《易经》的形成。本身就包含着无数代古人的全部生活经验及其探究一切未知领域的智慧。古人占卜的过程。就是由不知规律。到认识规律,再到掌握、实践规律,最终达到与天道规律合一过程、今人学习《易经》、就等于在吸取古人智慧的精华?并将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之中,不断以天道易理归正自己的思想与言行!最终达到主观愿望与客观天道合一的高境界,   因为《易[1]经》乃天地万物的变易之学。研究《易经》也就是要习得天道的必然规律,既属必然!则唯有以平常心待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临喜不乐。临难不忧、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如此、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且心至诚意至正之时,不用占卜则自知吉凶,因为事物都是按客观规律而发展变化的。掌握了规律!自然知道事物变化的趋势,知道自己如何应对!如此!7496当然不用占卜,!

傅佩荣教授《详解易经六十四卦》提到朱熹《卦序歌》中的问题

  你所提的这些问题没有什么意义。易经6078里有个序卦!倒是可以看看,所谓序卦就是卦的顺序。为什3785么要这样安排都是有讲究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