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墓地风水 >阴阳风水

中医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    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   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中医史的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先秦哲学的两个名词,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被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交替又被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医学中引进阴阳,不仅方便归纳某些孤立的现象、也为解释其中5610的变化提供了依据。《内经》肯定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思想,把阴阳视为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因此,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阴阳不平衡则是产生疾病的根源、治病的根本意义就是调整阴阳!作为一个总纲,阴阳被广泛用于归纳邪正。盛虚。脏腑,经络!脉象!寒热。气味!表里等众多不同层次的医学内容,沟通了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养生。治疗等许多方面。五行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战国时期的某些思想家企图用它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此后五行学说又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五行相生相克、循环终始的内容,0167《内经》引进五行学说,将五行与脏腑!情志,季节、味,色等相配属,并以此来说明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生克关系。《内经》已完全系统化的经络学说,是早期的经脉知识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相结合的产物、经络的周而复始!运行气血、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内外器官和各种生理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4747有机体!借用阴阳五行而建立起来的脏腑经络学说!成为后世中医理论的核心,。

有什么书介绍(阴阳五行与中医)吗?

  你好。大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就有这方面内容、当然《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这两本书你都可以看、《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学中医4786必看的,

阴阳五行猜什么生肖

  这个题的答案是生肖中的寅虎   寅 :【阴】。“寅”字的中间有“日”、就是红彤彤的太【阳】。虎和【8832五】谐音!老虎和马一样日【行】千里.!

天地阴阳五行是怎样的

  阴阳是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划分阴阳是认识和分析事物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有些事物比较难以区分出它的对立面!而强行的划分出阴阳让人有6434点不能接受。这种强行划分阴阳的行为并不是认识和分析事物规律所需要的。   例9229如天与地、一上一下,是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可以把天设定为阳。地设定为阴。但是研究的是天地。是上下,是远近,而不是阴阳!阴阳只是作为一个代名词、。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要太迷信了。运程是要靠自己和身边的人的,!

阴阳五行与五味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1 五行对应五脏。对应五味,对应五季、包括长夏,等、是对的,是其它书中有记载和引用的,   2。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同时不是简单的顺序下来的,这其中有一个母子关系的反克、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9508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吧、!

得知方征伟老师在四柱预测“批八字”、“测八字”、“八字算命”。对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

  我经过四柱和五行和你的提供的情况和八字分析了,好坏都有。恕我直言了,不知道你要常真话还是假话!毕竟是你的隐私。不要在百度公开说,理解、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中的五行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7949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5397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3583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1774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5199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6370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7897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9091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1296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6293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0062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7408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与五行相通的五象:   五行—————土—————金————水————木————火   五谷-----化-----收----藏----生----长   五色-----黄-----白----黑----绿----红   五味-----甘-----辛----咸----酸----苦   五音-----歌-----哭----呻----呼----笑   五体-----肉-----皮毛---骨----筋----脉   五腑-----胃-----大肠---膀胱---胆----小肠   五脏-----脾-----肺----肾----肝----心   五官-----口-----鼻----耳----目----舌   五情-----信-----义----智----仁----礼   五神-----意-----魄----志----魂----神   五脏-----味-----声----液----色----心   五主-----口-----鼻----耳----目----舌   五臭-----香-----腥----腐----臊(膻)--焦   五液-----涎-----涕----唾----泪----汗   五荣-----唇-----毛----发----爪----面色。

求一篇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解和看法

  大道至简系阴阳 、而后分五行,你要先学简单的、最高层这东西是自己悟来的。你知道人体心肝脾在哪么、怎么走经的么。网上找找倪海厦的黄帝内经、看看通俗点的吧!别孟浪。。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