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诸位,有没有好的周易版本推荐

  学占卜单学周易是没有用的。不会起卦。把周易背熟也没有用。易者,变也。要有慧根、会旁通!建议你先学卜筮正宗。梅花易数,这二本学会了、你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周易》是不是还有一个版本?

  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6274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 鲁昭公二年,即公元前540年。韩宣子作为晋国新执政的大臣、代表晋侯来祝贺鲁昭公新继位。修盟通好(当时晋为盟主国)、在鲁国、韩宣子受到了特殊的礼遇。节目之一就是请他观6334览秘府所藏的重要典籍《易象》与《鲁春秋》,韩宣子看完《易象》与《鲁春秋》以后,大吃一惊:我终于明白了周公之德以及周能有天下的原因了、   那么。《易象》与《鲁春秋》中到底记载了什么!能让韩宣子大吃一惊!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是这样解释的:大史之官职掌书籍!必有藏书之处、若今之5346秘阁也,观书于大史氏者、氏犹家也、就其所司之处、观其书也,见《易象》!《易象2122》鲁无增改,故不言鲁易象,其《春秋》用周公之法!书鲁国之事、故言《鲁6824春秋》也?鲁国宝文王之书,遵周公之典。故云周礼尽在鲁矣?文王、周公!能制此典、因见此书,而追叹周德:吾乃于今日始知周公之德。以周公制《春秋》之法故也,与周之所以得王天下之由。由文王以圣德!能作《易象》故也。   如此看来。《易象》6037本来就是周王室的东西、并不专于鲁国。所以不能称之为鲁易象!但其《春秋》却是用周公之法!书鲁国之事!所以可以称之为《鲁春秋》!这里传达了两个信息给我们:一,韩宣子之所以看到了周公之德。是因为他在《鲁春秋》中看到了周公之法,二。周之所以能有天下,是因为文王的盛德!作出了《易象》、可见。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大概是说:羑为殷地!9587文王被囚于羑、自然会了解到殷人的占卜之术!文王对之加以损益改造。其用心并不在于把它当作打发寂寞无聊的玩艺儿!而是为日后以周代殷作一种思想理2304论的准备!因而作《易象》、由此。我们也许可以理解《易纬·乾凿度》所说的演德者文了、如此看来、文王演《周易》、并不是沿袭殷人的做法通过卦象的形式来占卜!而是演德。并将其看作为天地之大经的治国之宝,如果真是这样!自然藏之秘府而不传了,   照上面的思路、世间所说的《周易》!此乎存在两个版本:一个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易经》。另外一个则是密而不传的《易象》,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仅仅是《易经》!而《易象》好像已经流失了?重见天日、如果《左传》中文王以圣德、能作《易象》故也这个理由能够成立、而且《易经》和《易象》不是一个版本,那么、著作权应该归于周文王的,应该是《易象》!而不是《易经》!如果真是这样。《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又是谁推演的呢、   有人认为,把伏羲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的就是周文王,支撑的史料是8629《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太史公在《史记》中有两处记载:第一处是在《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第二处是《周本纪》: 西西伯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顺承了司马迁的这种说法: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当然。也8917有人对此表示了怀疑,早在司马迁之前!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要略》就说: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这说明!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卦的其实是伏羲本人,而不是文王。后来,东汉的郑玄又提出了神农氏重卦的观点,东晋的孙盛提出了夏禹重卦的观点,这些人虽然0724在具体观点上存在分歧、但他们一致相信:夏之《连山》、殷之《归藏》都已经是六十四卦的形式了、因此,这个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卦的人!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至少不能晚于三代,但肯定不是周文王!    如此说来。周文王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确实是值得怀疑的、而我们看《史记》中的两处记载。太史公在前面都用了一个盖字!表明他本人对2801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正如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所说的:太史公言‘盖’者,乃疑辞也,很可能的结果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仅仅是原来有的传说,司马迁不知其详、做了一个盖益《易6377》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的错误猜测!而班固坐实了此说。可能更是以讹传讹,错上加错了。而且、《汉书··艺文志》说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这里、所谓上!下篇即是上!下经、亦即《易经》的卦。爻辞部分。但《易经》爻辞里记载的某些事情是发生在文王之后的。根本解释不通。于是。后来的马融。陆绩等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认为文王只写成卦辞。而爻辞部分是周公完成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测。我们只能保持者高度的怀疑精神!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如果今天我们看到的《易经》并非周文王所作,那么、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传说又如何解释!如果《易经》真的是文王所作、那么!夏之《连山》,殷之《归藏》中已经出现六十四卦的现象如何解释?《易经》爻辞里记载的某些事情是发生在3185文王之后又如何解释,这些矛盾!很容易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还存在另8176外一个版本的《周易》?就是《易象》、今天我们见到的《易经》是继夏之《连山》!殷之《归藏》之后的六十四卦形式!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仍然是用来占卜的,与周文王无关,而著作权归于8306周文王的应该是《易象》,周文王正是在殷人的占卜之术中发现了德,才找到了推翻商朝的法宝的,因此、3926《易象》作为周朝的治国之宝,一直藏于秘府之中、旁人不得而知、《史记》中记载!周文王在西岐阴修道德,才不断壮大!推翻商朝的!而德即是得,德不仅是一种品质和个人修养、而且还是君人南面之术、有德才有得。无德即无得。否则的话,修德何必偷偷摸摸(阴)呢、由此可见。《易象》是文王。周公用以教导周贵族如何王天下的统治方略。是君人南面之术,向来藏3645之秘府!并不传布于民间。一般人极难见到、当初,周公受封于鲁,因其辅相成王,使世子伯禽代就封于鲁。伯禽就封国时,备物典策(《春秋左传·定公四年》)!韩宣子所见《易象》很可能是当时1340周室典藏的副本,而周室所典藏的书籍在骊戎之难已失,所以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矣!   那么,《易象》一书是否在今天全部遗佚了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易象》的文本确实失传了,从《左传》得记载以后。后人已经无法知晓。但是,微言大义的思维方式却没有失传!秦始皇虽然把各国的史书都烧了!但为什么没有烧掉文明的传承!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的文明何文化已经隐藏在了各种书籍和器物中、医书中有!占卜的书中也有!一旦碰见象文王和周公这样的火眼金睛,这些东西就会别开生面。虎虎生风!而且、我们所说的《易经》和《易象》也不是一点关系没有!因为它们总归都是从殷的占卜之术中来的。只不过是文王对其作了另类的发挥罢了!有学者推测!《易象》的内容可能与今本《周易》的大象部分有着内在的联系、杜预就这么认为:《易象》。上,下经之象辞!也就是说、《易象》指的就是《易经》中上,下经的象辞部分,即大象、   现代的饶宗颐先生也持这种观点、他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周易》六十四卦象辞(大象)中直接提到德字的有十四卦,如《坤》象云:以厚德载物,《蒙》象云:以果行育德!《小畜》象云:以懿文德。《否》象云:以俭德避难!《豫》象云:以作乐崇德、《0692蛊》象云:以振民育德,《大畜》象云: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坎》象云:以常德行习教事、《晋》象云:4864以自昭明德?《蹇》象云:以反身修德!《夬》象云: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升》象云: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渐》象云:以居贤德善俗,《节》象云:以制数度议德行。 至于其他数十卦如《乾》象云:君子以自强不息。《屯》象云:君子以经纶!《讼》象云:君子以作事谋始,《师》象云:君子以容民畜众,等等!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德字、但也无疑在教导君子应具备某种德行。   如此看来!《周易》大象既讲《易》象的?也在于演德。如果《周易》真的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易象》,很可能和《周易》大象很相近,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易象》主要在于演德!不仅内容上,形式上也是如此。据姜光辉先生考究、今本《周易》大象部分不似《尚书·周书》那样佶屈聱牙。而较通俗易懂?这可能由孔子及其后学在《易象》的传述过程中加以修饰和润色过!今本《周易》大象的结构由卦画、卦象,卦名。卦义所构成,本身即是一完整意义的‘周易’,只是用于‘演德’、不2168用于筮占而已?   据此,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易象》作为《周易》的另一个版本是存在的!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与《易经》中的大象部分很相似。更为确切地说。大象部分是《易象》的浓缩版,、

《周易》注释哪个版本比较好

  我认为都不怎么样!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版本、把握阴2992阳规律、自己参考实际生活悟道!、

哥八字招鬼,从小经历过各种灵异事件,同时我也喜欢收集民间的真实鬼话,业馀爱读周易,能帮到你吧?

你想做蒲7851松龄第二嘛 !

周易起名女孩叫张珈什么好

  没4312有生辰八字怎么看呢!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作者是谁

  宋朝周敦颐写的、原文好像是: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7715杨花入砚池!间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周易取名公司哪家好?

  周易取名公司哪家好、jihnd!

如何看《周易》

  首先我要来介绍《周易》这本书。要介绍《周易》这本书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去来讲中国传统的一些经典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其实每个悠久的民族文化里面都有自己的经典性的著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同样有着经典性的著作,就中国文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三教形成了它的9955基本思想构成,儒家,道教、佛教。其中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漫长历史时期当中6934的主流、在儒家文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在宋代以后确立起来的经典,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宋代学者看来,四书可以用来人们理解五经思想的一个台阶、因为五经离我们太远!不1558是说离我们!离宋代人就已经比较远了,所以说宋代人离五经就感到比较累,所以宋0598代人就编了一个四书、把四书上升为经典,通过四书来理解五经!五经中间有一本经就叫做《易经》。其实《易经》本身无所谓是经!它本来就是《易》或者是《周易》!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在汉代!随着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所以儒家传统的这几本书就上升到经典的地位!所以才被称之为易经。它本来的名称应当叫做周易、在传统儒家的著作当中、本来有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遗失了,只剩下五本。《周易》这部经典在这五本经书里头有它独特的地位和它的意义、差不多是什么样呢,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其他的几本经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一些具体层面、可是《周易》这部书提供的是所有这些公共和个人生活知识的基本层面的一个背后的总的知识的支撑!大家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就好比说在经典物理学时代,虽然有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程。很多的知识!构成所有这些应用性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今天我们有新的很6362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支撑,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它是构成了一个时代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周易》这部书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性质、它对于中国其他的经书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系统。这本书就构成了它的一个支撑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易》这本书又可以被成为众经之经!《周易》这本书由于这样的性质?所以它影响中国人就非常的深远!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阴阳五行、五行是另外一个系统。指阴阳而言的,它是《周易》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方法,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定律、是不变的。

周易正读之八:龙是个什么东西,"勿用"不是"不用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勿用”就是不要用。不可用。7451至于以后如何?那是以后的事。。

读周易感悟人生

  这里有一点例句。你自己归纳整合一下吧,自己的,也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啊。是吧、   闲坐1613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易经的人生哲学拾零   缘起   子曰:四十而不惑。   到了奔四的日子,困惑反而更多了!   一张宁静的书桌、一张飞扬的讲台。身后灿烂的群星是六年前离开舒适安逸的国企来学校的梦想?可理想与现实出了一点偏差,此困惑之一也、   “书生事业无限江山”!然而!法学世界的公平美,正义美。和谐秩序美回到中国现实的大地却如舒曼的梦幻曲、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此困惑之二也,   徘徊在音乐的雨巷!哲学的山谷、法学的丛林、寻寻觅觅二十载,乡关何处始终是一题无解的代数,此困惑之三也、   ......   苍茫时分读周易、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让我又重拾过去的从容,淡定与自信、对孔子的乐0770天知命,仁者无忧有了更深的体会,易经所蕴含的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确是其浩无涯!姑且留下我隐约聆听到的阵阵涛声、   生生不息话易经,乐天知命故无忧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1768”李白如是说?   “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大禹云!生是来观光的,死就是回去,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   一切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头看人生、所以悲天悯人、只有易经看人生是乐观的,永远站在天亮的那边看,站在生的一面,认为人生是生生不已!太阳将落是夕阳无限好,今天的太阳落下去了,明天又有太阳升上来,佛学《华严经》看世界也一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华严境4680界,世界充满了美丽幸福、——南怀瑾先生如是说!   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知命就是了解生命的真谛和自己生命的价值!学易者无忧,因为痛苦与欢乐、失意与得意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阶段!知晓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的道理,就能随遇而安、 8156  神秘的宇宙全息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上,拍过全息照片,每一点都是一个完整的被摄物体图象!   易经就是宇宙的全息图景,是4640经历几千万年实证的科学?“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在中华文华的地位,是“经8104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老子!孔子!庄子,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源于易经!佛学传入中国后,古时懂佛学者必定通易,二者殊途同归。   —7117—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牛顿晚年沉迷神学,爱因斯坦晚年寻求宇宙统一场论,两位科学巨匠生于西方,无缘识得易经面,欧陆文明之遗憾也!   得5026失成败平常心   成就事业一要有真才实学。二要有机遇!通《易经》的人善于把握机遇!时间空间把握得好、霉运不一定倒霉,把握得不好。好运也不一定带来幸福。见微知著!察往知来。才能转祸为福。转败为功、立于长治久安之地,    老子的“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孟子的“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勃的“君子固贫、达人知命”都是说的时位问题!   乾卦初九爻的潜龙勿用也是这个道理,孔子的一生就是潜龙勿用的一生?他的时位在千秋后代。   对芸芸众生而言,经历挫折与失败是人生的幸事,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便不会有大的作为,且好梦由来最易醒,光景万千留不住,不经过困难而成功,并不是好事?轻易得到的,很快就会失去。经历过挫折又能9644战胜自我,自助者得天助,在风云际会之时才能大有作为!   失败成功两相依,得意时淡然处之,失意时泰然处之,始终保持本色保持平常心,这便是易经中不易的人生哲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