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中国有多少个节庆日?

  在中国一年有多少个节日     公历2月14日:情人节   公历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公历3月1日:国际海豹节   公历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   公历3月8日:国际妇女节   公历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公历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公历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公历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消除种族歧视日   公历3月22日:世界水日   公历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公历4月1日:愚人节   公历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   公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公历本月第四个星期日: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公历4月24日:世界青年团结日   公历4月25日:世界儿童日   公历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公历5月4日:中国青年节   公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公历5月8日:世界红+字日   公历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公历5月17:世界电信日   公历5月30日:中国运动纪念日   公历5月31日:世界无烟草日   公历6月1日:国际儿童节!国际儿童电影节   公历6月4日:国际日   公历6月5日:国际环境日   公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公历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公历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公历6月27日:国际禁毒日   公历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国际建筑日   公历7月3日:国际合作节   4990公历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公历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 扫盲日   公历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公历9月20日:中国爱牙日   公历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   公历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公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公历10月2日:国际和平斗争日   公历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   公历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公历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公历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   公历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公历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公历10月24日:联合国日   公历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公历11月1日:万圣节   公历11月17日:国际学生日   公历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   公历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公历12月5日: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志愿人员日   公历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 诺贝尔日   公历12月25日:圣诞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冬至9136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芦笙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送穷日   农历二月初一:瑶族忌鸟节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畲族会亲节   农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杆节   农历三月十五:佤族播种节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农历四月初八:牛王诞   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西迁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十三:阿昌族泼水节   农历五月二十二: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瑶族达努节   农历六月初六:壮族祭田节 。瑶族尝新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农历七月初七:女儿节   农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节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会,普米族转山会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   农历十月十六:瑶族盘王节     一个星期日 黑人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国际麻风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1954   2 月 份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2月7日 国际声援南非日 1964   2月10日 国际气象节   2月14日 情人节   2月15日 中国12亿人口日 1995   2......余下全文>>。

开斋节节庆活动如何策划?

回族 、

布朗族的民族节庆

  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布朗族其它的节日习俗!与傣族大同小异。如“过新年”,“进洼”,“出洼”等、在傣历一月十五这天“赕帕”(拜佛)、八月十五日“赕坦”、“赕”为傣语、指世俗众生对僧侣或先祖亡人敬献物品?佛教俗称“布施”或“化缘”,布朗族传说,他们与傣族是兄弟关系,布朗族是哥哥。居山区种山地!傣族是弟弟!住坝子种水田。因此,布朗族每次“赕佛”都要请傣族佛爷上山、傣族“赕佛”时也请布朗族佛爷下山、 布朗族也同傣族一样叫“豪瓦沙”、这一天家族成员照例要给家族长送一朵鲜花、一对蜡条、去祭“胎嘎滚”,并跑着为家族长举行洗手,洗脚礼,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还要向房门。楼梯及家具杂物的鬼灵“苏玛3875”(磕头),分别奉两对蜡条作为祭品。祈求人畜来年平安、。

蒙古族节日习俗 5分

  蒙古族节日很多、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9620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3369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0805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处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牧区自然没问题!就是农区蒙古族、宰头猪!也要吃一顿“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5093“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把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蒙古族姓氏的蒙名

  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生活习俗。宗教等方面的特点!一。喜以动物名称命名。如阿狮兰(狮)!巴尔思(虎)、那海(狗),阿尔布古(有花纹的鹿)、脱里(鹰)、玛喇勒(牝鹿)等!男性的蒙古人以勇猛为荣、所以用凶猛的动物来命名。并且以虎为名者较多!在虎9221前加形容词、如哈喇巴儿思(黑虎)。普剌巴尔思(黄虎)!乌兰巴尔思(红虎)、额白巴尔思(雄虎),茂巴思(恶虎)等。牛在畜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牛力气大、身强!无所畏惧、所以很多人用它来命名的,如起名叫“不花”(牛),为着区别、在“不花”之前加形容词!7801如铁钼尔不花(铁犍牛)、按男不花(金犍牛),察罕不花(白色的犍牛)等,这反映了蒙古族狩猎和畜牧为主的经济文化心理!二!喜欢用“巴图”意为“结实”来命名、汉译不同的字有拔都、八都!伯秃!伯都。在巴图之后加附加词、如巴图噶尔(结实的手)。巴图和坦(结实的城)。巴图布琳(全结实)等,为赋“结实”之意还有以金属命名的,如阿勒坦(金)。铁钼尔(铁),西日莫(生铁)。宝力道(钢)。图卡0080铁钼尔(真正的铁)等。元文宗名、图帖睦尔!元泰定帝7191名为也孙铁木儿,三。以祝福!吉祥!幸福的词来命名,如那苏图(长寿)、宝音或伯颜图(福),好必图(有福)。乌力吉巴雅尔(“乌力吉”为吉“巴尔”为喜)?吉日嘎朗(幸福)。贺喜格(恩惠)!白仓(富仓)。都冷仓(满仓)、巴达荣贵或满达尔夫(兴旺)等!有以吉祥之意的数字命名的如伊苏岱(几)!象征丰盛、是无尽数,也带该(九)!有以祖父!父亲!外祖父等人岁数命名的。希望能长寿。8403如吉林台(六十)!达兰台(七十)!乃颜(八十)等!四、喜欢以星辰。花草树木、珠宝等为女性命名。如娜热(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等,又如其其格(花儿)。其木格(花蕊),牡丹、海棠。梅花等、再如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翡翠)、乌莹(蓝色宝石)等!也有象征着女人命运的名字,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女子按出生月份命名的也颇多。如正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等。,

蒙古族的服装叫什么服

  蒙古族男女皆喜穿长袍!短褂。靴子等 。颜色尚蓝!深蓝者多!极少穿青色上衣,妇女喜穿红。绿,天蓝色的、服装四季有别。如单布长袍,夹长袍!棉长袍!皮长袍!坎肩,马褂等,无论男女都喜用鲜艳的丝料或布料做腰带垂穗装饰、衣多镶边。布料喜用绸缎类或上等纯棉料!蒙古靴子多用牛革制作,少部分用马、驴皮!0932女式靴子多为布制绣花。冬季内套毡袜。既轻且暖!冬季的皮衣、皮自家鞣制,自家缝纫、很少购买。劳动时穿穿的皮衣不吊用上好绵羊绸,布面。经济耐穿。牧民穿的靴子多自制、 衣服皆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男服镶单边者为多,女服鲜艳而美观,单布长袍或坎肩9674皆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女子服装特别讲究,且有闺!妇之分别,。

蒙古族的乐器是什么?

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火不思:在明朝文人笔下!火不思有各种译写方法、诸如琥珀槌!胡博词,虎拨思儿之类。元,明时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弹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统十四年、“也先每宰马设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弹虎拨思儿。唱曲。命达区别子齐声合之!”火不思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的中原地区也很盛行、不仅北人善弹火不思。内地汉族人民也对此喜闻乐见。 口琴:口琴、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马头琴:蒙古民族乐器之一。马头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时称朝尔。最初的马头琴琴箱是用一块整木刳制而成!后经过加工发展,始将其音箱以四块木板拼成梯形、面蒙马皮!羊皮(现改为蟒皮,桐木板等)。用白马尾或尼龙丝作琴絃和弓毛!琴头!音箱镶有骨雕装饰品、并将琴头雕刻成马头状、该乐器适用于独奏、合奏及蒙古族曲艺乌力嘎尔的伴奏等!常用的弓法技巧有分弓。连弓!顿弓,快弓。抖弓,跳弓等,指法技巧有颤指,滑音、柔弦。拨絃!弹弦等!马头琴的演奏风格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各异,如目前流行的科尔沁派!土尔古特(地名)派等,著名马头琴演奏家1148色拉西曾与周思来总理合影留念!齐.宝力高组建的马头琴乐团演奏的《万马奔腾》曾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演出,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2705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絃或金属弦,四胡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与指甲顶弦两种?前者多用于高音四胡,后者多用于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顿弓。击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连滑。垫指音。打音等!艺术家孙良,铁钢等人的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哈萨克族--乐器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也相当丰富。“冬不拉”为弹奏乐器。是哈萨克族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分为高、中!低等十几种、冬不拉易学易带?深受哈萨克族喜爱,拉奏乐器以“库布孜”为代表,演奏起来声音类似小提琴!但形状比小提琴复杂!上端向里弯,琴腹如勺!腹面张开,背8295面蒙有羊皮,琴絃用马尾或牛筋制成,吹奏乐器主要有“思布孜可”,民间艺人最善使用此物、被誉为“心笛”?这种7182乐器形似竖箫!吹奏起来音色悠扬柔和。哈萨克族的打击乐器也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是“阿迪讬亚克”、这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供击打、外形7858类似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萨克族称之为“马蹄音”、 !

蒙古族的独特的乐器是什么

鞑子除了会烧杀抢掠还会什么~鬼子都没叫嚣要把中国人杀光。当年鞑子可是叫嚣着要把中国人都杀光然后把华夏之地都变成长野草的牧场呢,还玩乐器~ 、

蒙古族有哪些禁忌?

  民族禁忌: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水忌:蒙古族认为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4788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蒙古民族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视水为生命之源。习0053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蹬门槛: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禁忌踩蹬门槛!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了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忌摸头:蒙古言辞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蒙古人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摸了孩子的头。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发育,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8628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7950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上一碗奶茶。宾客9846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2924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6830若不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5265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5979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淖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要是你前头的人都不得不喝下这碗酒,那你也非得喝下不可、这时最好方法是多给天,地、火神敬献一点。)· 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粮,小食品等!不做空手之客、对迎面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请宾客进包,·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 蒙夏天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过“小年”和过“大年”。过小年讲究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晚间送灶神时全家5633对着火焰向火神祈祷、汉族过的春节。蒙古族叫“大年”!年前宰杀牛羊。做新衣服。备好精美的食品!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坐在摆满肉食?奶食!美酒的桌旁“守岁”、初一到十五!纷纷跨上骏马、带上哈达和美酒向亲朋好友拜年,拜年者往往还带上一小包茶叶回去。意思是“带喜回家”。· 蒙古族歌分长短调两种、不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表现出蒙古族民族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8061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艺术地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纯朴。热情。粗犷豪放、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乐器。因在琴杆上端饰有一个马头!所以叫“马头琴”。演奏者多半是独奏!或自拉自唱,音色低沉。悠扬动听,!

蒙古族礼仪文化的来源

蒙古民族是重视礼仪的民族、从《长春真人西西游记》中可以看到、成吉思汗肇兴于朔漠之时、各种礼仪已经整然有序!成吉思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遣侍臣刘仲禄“如朕亲行”的虎头金牌去迎接邱处机。邱处2985机所到之处,蒙古族群众皆以稽首礼夹道欢迎、到元代。蒙古族的礼仪又有新发展。元初!衷从本俗之礼(即蒙古族礼仪?见《元0036史·礼乐》),至元六年。忽必烈又“稽诸古典,参以时宜”,丰富了蒙古族的礼仪! 十三世纪出使蒙古草原的柏朗嘉宾说。蒙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十分尊敬别人、互相间不论谁都是友好的”!蒙古族这种尊敬别人的风尚、至今仍能到处可见、在今日草原上,蒙4555古人见面必互相致问候!即使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问好!如是平辈熟人则互问:“赛音白努!”(意为你好)接着互相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问“索宁尤白那”(意为有什么趣问?或有什么新闻)。如客人需要到家里叙谈、主人则前边引路!行至蒙古包或板升(房子)门前!主人站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微鞠身躯,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进入室内落座后!则用奶茶相待(农业区则用红茶待客)、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则送至路上,然后互致“白日太”——再见! 成吉思汗制定的大札萨中说,行路时经过用餐人的旁边,要下马与之共席用餐!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礼俗之一!据《蒙古祕史》说,朵奔蔑儿干猎于脱豁察黑温都尔山林中!遇见兀良哈歹人杀三岁鹿而烧其肋脏者、朵奔蔑儿干说:“朋友!将分子肉来,许之,”兀良哈歹人自己把鹿身上象征福气的部分和皮子留下后!就把鹿肉全部分给了朵奔蔑几干,此事说明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并沿袭至今、行路热在与用餐人共席用餐时,也必须对主人特别敬重、如不是特别饥饿、略作共餐的表示即可。 古代蒙古人见面时有互赠皮条之俗。后来!哈达传入蒙古地区后、为蒙古人所吸纳并成为蒙古族最上之礼敬用品!凡遇喜庆佳节。宾客迎送、或朋友见面,首先互献哈达表示庆贺、同时也2240是丧葬时表示哀悼的敬谒礼品。哈达的质料分丝绸,或绢纱及用白布制成的普通品、以白色为主,也有蓝!红、黄、绿色的!蒙古族历史上则注重蓝绫哈达,其长短不等!一般礼尚往来所用者为一尺三寸至三尺。特别重大礼仪时才用三尺以上的哈达。至今蒙古族仍把哈达作为重要礼敬用品?敬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讬着递给对方。受者也躬身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献哈达分敬献和互递、朋友相见则互递,专门拜访某人或对政治,宗教界高阶人物1279则敬献哈达?其质料也上等。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2526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在清代鼻菸壶风靡一时!大约从乾隆初年开始、“料烟壶之制”兴盛(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几乎官商所必备!在蒙古地区也流5658行起来、朋友见面,第一件事互赠鼻菸、以示敬意、此俗在内地虽于民国以后渐衰、但在蒙古族中仍盛行。特别是在伊克昭盟地区、一直到本世纪0054五六十年代!鼻菸壶仍是人1079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平时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菸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递鼻菸壶,递5097鼻菸壶也分长幼,即长者向晚辈递鼻菸壶时!只上身略屈、以右手递过去就行了,但晚辈必须一腿弯曲双手接受。恭敬的嗅一下后躬身奉还!晚辈向长者递鼻菸壶!也必须一腿弯曲双手奉上!长者接过后略表笑意即可、   现在这一习俗渐衰,除在民间婚礼和喜庆之日0995仍有使用外!已不多见!基本上为互蒙纸菸所代替。...馀下全文>>, !、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