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藏族的见面礼     藏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藏族的敬老习俗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许多2198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全家吃“古突”(用粮食!蔬菜等九种食物做的九宝饭)辞旧迎新的时候。总是先请老人吃4809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妇总是抢先背回第一桶水。调制成酥油茶敬献给老人,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命名习惯     藏族给小孩命名有许多种方式:向喇嘛活佛求取名字,活佛将自己名中的两个字加在婴儿名字中。如“旦增曲杰”活佛可为小孩命名“旦增多杰”或“罗桑旦增”等,请家中长者或乡里有名望的长者命名,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如“措姆”(大海)!

蒙古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一、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7129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4984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8104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6569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9550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4783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二!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4461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0859唱祝词!4801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三!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6783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四,过年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9755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6639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洛赛节 洛赛节 是牧区藏族最隆重的节日,藏语叫“洛赛”即新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甘南地区这一节日以汉族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渐开始过藏历年,但只区限于一些学校!机关)、初一日,家家煨搡。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和自酿的青稞酒、还有杂色的青稞。以预示来年的丰收。男,女、老!幼皆换新装!常常是长者先起来。从外面揹回一桶“1342吉祥水”,饮饱牲畜后唤醒大家,一家人开始吃东西!此时、长辈逐个祝“洛赛尔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敬“扎西德勒合彭松错”(吉祥如意,功德圆满),初一日一般全家都不出门!群众性9849的活动,如赛马。唱歌、跳舞等、安排在初三! ■ 跳神驱鬼仪式 元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赛马射箭比赛和跳神驱鬼仪式、 腊月布达拉跳神大会即在布达拉宫仁乃贡萨殿前举行的跳神舞会。也是拉萨藏传佛教界重要的节庆,每逢这个节庆到来,拉萨的居民,大都扶老携幼。空室前往观看、热闹非常。跳神大会的意义、在5560于驱除魔鬼!预庆来年的如意吉祥!跳神(法舞)演员由布达拉宫南木甲札仓的僧0959人担任!表演者穿䌽衣,头戴骷髅牛头,鹿头!魔鬼等面具,配以长号,鼓钹等音乐,所表演的法舞内容!据说有一段关于一位老人不畏猛虎,以毅力和佛法战胜凶恶的戏!当打虎老人退场后,这时早预备在场两南角的一日满盛菜油的铁釜!被干柴忽然烧起来、釜中油也随之燃烧,熊熊之火直5082冲数十米高空?宣告着所有恶魔邪鬼已收人油益中随之焚化消灭、在熊熊的火焰中。跳神会便告结束……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 酥油花灯节 元月十五日。是酥油花灯节、藏语叫“坚俄曲巴”。藏历元月15日是传昭大会的最后一天、为了庆祝释迦牟尼与其他教派辩论的胜利!人们集于拉萨八角街!白天朝佛、转经,入夜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达十五米左右、放上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等形象并点燃酥油灯进行祝福!显示出藏族人民高度的造型艺术。花灯点3174燃之后,宛若群星降落、闪闪烁烁,一片辉煌,达赖也出巡赏灯?另外!还有木偶表演,老百姓们围着酥油灯载歌载舞?、 !,

情人节是传统节日吗?

  是西8670方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赠送礼物给情人或心仪的人,例如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等、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并在世界其他地方流行开来,在中国、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傣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浴佛节     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大傣历5357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被政府宣传为“泼水节”,每年都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德宏地区、浴佛节仍然只是一个宗3491教节日!     入夏节   入夏节(傣语“豪洼”),又称“关门节”、源于古8629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习俗!随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入夏也是雨季的开始,也就是稻作农业社会进入农事繁忙的季节、古代佛教僧侣们3751为配合信徒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停止了到处传教扰民的活动,集中到寺庙或某处修行!逐渐形成惯例!而佛教信徒们也在僧侣集中修行期间。停止了到寺庙佛屋的一切活动、集中精力搞农事生产!并形成一种习惯。后来!僧侣和信徒形成的这种默契关系被上部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宗教形式随上部座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傣族一般在大傣历9月15日(农历6月中旬)举行入夏仪式。入夏仪式这天就是“入夏节”、傣族村寨的佛寺都要击0004鼓为号、告诉人们节日已到,0157佛爷们集中到佛寺念经,信众们准备食物?鲜花、纸币等到寺庙“赕佛”!而后!便进入为期三个月的“结夏”,结夏期间!禁止僧侣外出讲经,禁止信众远行不归。禁止男女谈情娶嫁,禁止大型庆祝活动,僧侣要安心诵经,民众要专心生产!     出夏节   出夏节(傣语“昂洼”)?又称“开门节”、与“入夏节”相对应,   “出夏节”一般在大傣历12月15日(农历9月中旬)举行、象征着三个月的“结夏”期结束、可8824以解除“入夏节”以来的一切忌禁!僧侣可以出寺传教募化,男女也可以谈情娶嫁、出夏节这天。傣族民众们都会身着盛装!带着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等到佛寺拜佛听经、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燃放烟花,点孔明灯。5538跳象脚鼓舞等各种娱乐活动、。

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5563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8171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8002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0075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哈尼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新米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卡多人的“新米节”。这天,卡多人要把收获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饭“尝新”。这被认为可以增强体质。同时!也表示庆祝“五谷”,“六豆”丰收!   母亲节    每逢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便是云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亲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成人,儿子长大后反而打骂母亲。致使母亲4965羞愤投河自杀?后来这个年轻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亲去世这天定为纪念母亲的“母亲节”,一直沿沿袭至今!成为一种传统性的节日!   老4549人节   哈尼人素有敬老爱老的传统。在老人节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服饰。用独特的舞蹈和丰盛的酒宴为村寨中的老人庆祝节日、   2009年8月2日?云7376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新寨的哈尼族姑娘在为村寨中的老人按摩, 当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2009年8月2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么新寨的哈尼族小伙背着村寨中的老人串寨喝酒。当日!是哈尼族村寨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传统节日有哪些传说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春节相关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1062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1279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6780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0479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

蒙古族有什么节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