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蒙古族过什么节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

蒙古族是什么节蒙古族是什么节吗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9097“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1021汉族春节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有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7999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3496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5826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8115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6574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4283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7025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望采纳、谢谢、、

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和节日!又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在在每年七,八月这一1022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规模大小不一!大至一个盟0110(地区),旗(县)、小至一个苏木(乡)、人数少时有几百人。多的时候可达十多万人!大型的那达慕大会起3470码7-10天!小型为3-5天、     全区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那达慕、在会上进行摔跤,赛马和射箭等6073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和最有组织的传统体育盛会、     "搏克"。蒙古语"摔跤",意即"蒙古式摔跤"。蒙古式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队员需身着有固定民族特色的跤衣、身穿铜钉牛皮坎肩!头缠红、黄,蓝三色5857的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走狮子舞步、跳跃式入场、人们可根据参赛跤手身上的彩带数量看出跤手在历届比5658赛中夺冠的次数!出场时一位老人唱长调祝福。双方摔跤手挥舞上臂。然后互相搏斗。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淘汰的方式,决赛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赛马分快马赛和走马赛!各种赛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射箭是蒙古族古老的竞赛项目,有骑射和步射两种。     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3412具代表性!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那达慕起源8942】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7569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3986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0570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三艺】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1、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余下6410全文>>?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1122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的忌讳是什么?

   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民族禁忌了、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蒙古族的八大禁忌,   1,火 忌 蒙古族崇拜火!0460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8830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病 忌 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4!产 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5、忌蹬门槛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6!忌摸头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7。忌打狗 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在蒙古族中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8,作客忌讳 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另外!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6060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9667在寺院附近打猎!、

蒙古族如何给孩子起名字

  蒙古族命名婴儿的名字。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婴儿出生、即给予命名,一般家庭都有最受尊敬的长者命名。解放前。信奉喇嘛教的人家!也有请喇嘛教给孩子起名字的!蒙古族婴儿取名字、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以动物命名,如《蒙古秘史》中的孛尔帖赤那和豁埃玛阑勒(苍狼和白鹿)。及至今之胡和鲁和查干巴日(青龙和白虎)等!②以山川湖海!日月星宿宿等命名!如:达来!阿古拉,萨红、阿迪亚,索米亚宾巴等!③以父母或家中长者的意愿命名、0217如所生为女孩,长辈希望再有一个弟弟、就叫胡达古拉(带小),都台(招弟)!希望孩子成为英雄就叫巴特尔和芒列等、   取名只能感有时还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现在老5053年人中、叫胡和鲁和查干巴日(蒙古语)。哈丰阿、2428胡图荣嘎(满语)。官布道尔吉。苏达那木,敖其尔(藏语)的!大多出生在解放前!比如上述蒙古语名。就是按照蒙古族传统习俗。由家中长者起的名字,满语7138名则清代以来受满族影响起的名字!至于藏语名、多8954有佛教色彩,是解放前请喇嘛命名的!   姓名只是一个人的符号,然而,蒙古族群却不是那么轻率的,当一个新生命降生时、年轻的父母,总想给孩子取个称心如意的名字!   取名的背后实在是蕴含着一种文化的心理。因此!为孩2909子取名时,民族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像一中无形的规则在规范着人们!比如谁也不会让意思不吉利的词作为孩子的名字,其次父母对孩子0814的名字!通常都用寓有一定的雅字,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如乌云其其格(智慧之花)。斯琴3333格日乐(聪慧之光)?吉尔格勒赛罕(幸福美满),那顺乌尔图(长寿)等名。都是人们很喜欢的名字、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都喜欢用美好加新意的蒙古语起名字、如阿都沁夫(小马倌)!克钦夫(猎人)、马拉沁夫(小牧童)。苏日娜(好学)!乌日娜(巧女),高娃(俊美)等等!当然以汉语命名的人也很多,但多为蒙汉双关语、如玉柱、金桩子、用蒙古语就叫哈斯巴根和际拉坦巴根,、

蒙古族有哪些重要节日

  白节     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2216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1700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7974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4013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9895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5785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蒙古族人民把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称作“白节”、这是为什么呢。 农历正月在蒙语中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4902节为白节!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6925非常重视过白节,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很详细的描绘,   现3169代蒙古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     端午节     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它的规模之大、常超过其他猎日!9047因此在东部区、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为蒙古族的“猎节”。   打大围、是蒙古族围猎中相当壮观的一项活动。一般在一年中要进行两三次或三五次!日期主要采取约定的办法。但五月端午打大围!却是一次固定不变的围猎活动。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次蒙古族部落遭到异族的侵袭。由于部落成员都出去打大围、从而使一场报复性的仇杀得以幸免!这一天正好是阴历的五月初五。所以从那以后。五月初五都要打大围的习惯就传承下来了,还有一种传说是:成吉思汗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围猎受惊致死的,后来!就把五月初五作为猎日,以射杀群兽、保圣主的宠爱之恩。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表明蒙古族人民对自己部族的热爱,所以这个传统猎日。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打大围开始的前几天!部族人员聚集在一起!大体约定了围猎的路线、范围,并推举打大围的总指挥“阿宾达”,担任这一职务的一般是这一带既善于打猎,又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   打大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门猎,主要是5585在山区!猎人把猎物从山口往一个山沟里围,另一种是“围猎”,是在平原地区!因没有山沟、地势平坦!打猎8471时就在几十里的方圆内!从四面八方往中间围。    围猎开始,猎人们骑着最好的猎马,背着枪(或3087弓箭),腰间2768挎着猎刀,别着布鲁,带着成群的猎狗。农业区还赶着大车!从不同的地点进入围场!   打大围到了中午。猎人们三五聚、点起篝火!就地野餐。餐后,继续围猎!下午黄昏十分,围猎进入高潮,而这时的猎物也是非常的丰厚了。黄羊。野兔!老虎。豹子都是猎人们一展身手的好对象、围猎中、最能表现出一些神勇无敌的英雄、有些艺人也从此取材。创作出一些......余下全文>>!

蒙古族穿的衣服叫什么

  蒙古袍     蒙古族传统服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袍长而宽大、长袖高领!右开襟、纽扣在右侧,下端左右一般不开衩。领口。袖口多镶花边。棉袍多以头皮制成,单夹袍一般以布。绸缎制做。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时多束腰带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9813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5107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约三四米、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在草原这样一个多风的地方!束腰带主要是为了抵抗风寒。蒙古靴的设计则以利于骑乘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脚尖部向上翘、靴内配有衬毡,以防寒防水、、

蒙古族的衣着有哪些特点

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2426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无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边用黑布或蓝布加缝约三指宽的布边!有的用羊羔皮加边,春秋两季穿大襟布大衣、无论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一条3米长的蓝黑色布腰带! 旧时常见腰带上挂有带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5725一双筷子、还挂有火镰。有的还挂有一条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顶都有用红布条编成的一小圆疙瘩。两边耳扇在后部相连!前边可以护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长袍!用蓝布缠头,2118城镇居民以戴礼帽为多。 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少女夏天穿的长袍一种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种从中间系排扣(银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宽、叫“比西米特”!长袍上绣有各种图案花边、腰上缠红。绿。黄色的绸子或布带,头上缠绣花白布头巾。喜带戒指、手镯和耳环、已婚妇女穿“铁尔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无袖2487长袍“别日孜”,腰部左右系带。不用钮釦!帽子上缝有银饰物!帽顸有一条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子。已婚妇女的长袍均不系腰带。老年妇女的衣服不用色线绣花边,帽子上无银制饰物。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宁装、中山装、学生装!以及西服等、中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戴头巾,传统服装多为中、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戴。平日少见。。 ,!

蒙古族的食物

  蒙古族饮食文化 主要有 白食 及 红食! 混合食物   白食,主要是纯奶制品   红食 肉食 4523  混合食 面食 奶制品 肉食 蔬菜 混合的食品!     白食 有 羊奶 驼奶 马奶 牛奶 奶制品, 品种有几十种。   红食 五畜肉。 山羊 绵羊 牛肉 马肉 驼肉 每种牲畜得 没块肉都有专业的名字,及其食用禁忌、   混合食物 有蒙古包子!既 纯肉包子 , 奶制品、肉、沙葱包子、 沙葱肉包子、 酸奶包子   合子(蒙古语 胡旭二) 面条,面片---- 酸奶面 干肉面等     主要是蒙古族的肉食 都没有膻味儿。直接食用!是人都会上瘾、!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