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满族节日民风民俗

  满族人民的节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有的具有历史记念意义,如最具民族传统的颁金节。中秋节。二月二龙抬头等。满族人是特别注重礼节的民族、   颁金节   满稜节日最具民族传统的是颁金节。即农历十月十日!因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颁诏废除女真旧名,定满族为族名。因此这一天就成了满族命名纪念日。   春节   旧历正月初一日!为一年之首,停止劳作。合家同庆、家家门上贴对联,按旗属分别挂红、黄。蓝!白不同颜色的彩笺、至夜、祭祀神佛、祖先,多面手合家吃水饺?初一早起在人孩子换上机关报衣放鞭炮!相互拜年祝福,   端午节   每年旧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日凌晨、家家早起至郊外踏青、采艾蒿,折柳枝,插于门首。食糯米糕!戴香袋,荷包、孩子颈腕拴五色丝绳!穿绣五毒的鞋地,背心、   中秋节   又称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又叫团圆节。入夜后,家家在庭院中没供桌!供瓜果!月饼、至月到中天。家人团坐拜月赏月!   腊八   腊八为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要熬煮腊八粥、主要以黄米。江米!绿豆。红枣等八种粮食干果熬煮而成,   其它节日 其它节日还有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中元节等。   风俗 满族人的后月的是扁平的,这是满族人的爱好,尤其是东北一省的满族人,他们从扁平脑,袋为美!小孩生下来以后,妈妈们就用小米!高梁米等做成小枕头!让孩子仰睡。其实,我们汉族也有这一习惯。。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

  (商都文化网配图) 5?太阳日:农历二月初一 满族人认为农历二月初一6542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6,龙抬头:农0677历二月初二 满族认为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590这一天给男孩理发,是9691“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这天吃饽饽(饺子)叫吃龙鳞、吃烙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7286贴叫吃龙爪, 7。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9476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8。民俗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 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二 OOO 年六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满族有什么禁忌么?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俗!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关于满族饮食的介绍很多。然而对于满族当中有哪些是忌口食物!2074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归类。仿佛满人只是不吃狗肉而已、经过参考文献和一些民间传说,将满人忌口食物列举如下:   1、狗肉、5491对于何以忌食狗肉,至今尚无定论,较为熟知的传说是义犬救罕王,   2、雁(鹊)肉、满人崇鸟、三圣女沐浴、神鹊衔来朱果,0847三圣女食而有孕生布库里雍顺、鹊被称为满人祖先,4186因此满人不吃雁、鹊。鸽肉。   3,鹰肉,鹰被认为是恩杜里(满语“神”的意思)的使者,天地间的光与火都是海东青奉恩杜里的旨意取自太阳,   4。马肉,马是满族及先民征战与生产的伙伴、同时也是财富的象征,   5。月饼、是否忌食尚无确定!有传说满人受蒙古人影响不吃月饼,但此传说与蒙古忌食月饼相似、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的习惯和汉族也越来越像、没有那么多禁忌了!9963在饮食禁忌传统多已忘却。不遵守。。

满族风俗习惯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过去!满族男人冬季穿长袍。有的加外衫,套马褂、穿皮、棉!毡单脸厚底鞋,戴毡帽头、三块瓦狐皮或羊皮皮帽。春。夏、秋三季穿长衫?外套单夹马褂!内穿汗褟、背心、女子冬穿棉旗袍!套坎肩!春。秋穿夹旗袍,罩坎肩!普遍加绦子(右开襟)襟上!袖口镶五颜六色的8622双绦子、梳旗头、戴耳套、穿棉,单带脸勾云。绣花厚底鞋,满族姑娘临出嫁前绣门帘、枕头顶。做许多绣花鞋!     居住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5515“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8578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婚姻 2324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6429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6661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1153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4509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1246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3115家人并拜......余下全文>>!

高山族和满族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介绍他的一种民族节日,急求!

  高山族:   1. 高山族主要3008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7514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2408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1454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以稻4558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2.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 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3.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   播种祭,平安祭。“阿立”祖祭、丰年祭,竹竿祭日。猴祭与大猎祭!矮灵祭以及雅美人的飞鱼祭。等等!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合一!纷繁复杂、   满族:   1.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2. 风俗有很多:   尊卑!等级关系上的风俗:请安礼   丧葬的风俗:满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满族人叫“旗材”或称“满材”   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   烧饭风俗:将“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   ,。。!,   还有好多!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满族的风土人情20字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   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   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   不许拴牲口等,、

满族的聚居地点,饮食习惯,着装特色,主要节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人口数量约为1041.0585万、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其中辽宁省的满族人口最多?达533.6895万、占满9593族总人口的51.26%!河北省满族人口210余万、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的满族人口在33万至86万不等、以上六省市自治区满族人口占满族总人口的94%以上、满族的主要聚居区为伊通。新宾!清原,本溪!岫岩、宽甸、桓仁!宽城,丰宁。青0739龙等10个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城市凤城市和4163北镇市!以及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建立的300余个满族乡,   满族饮食习惯: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6613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3351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炒面和炒米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萨其玛和酸汤子!萨其玛原料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过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条,糕面撤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酸汤子也叫汤子、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质松软。磨成水面!发酵成酸味,然后用特制的汤子套挤压成细条!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汤子套、将面攥在手内从手指缝中挤出、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4537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4990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肉食除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种白菜,辣椒!葱、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时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 火锅的历史很悠久!它最早4544流行于东北的寒冷地区!是满族的传统食俗、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不时还有野鸡!狍子。鹿肉及飞龙肉! 冬季菜肴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满族酿制的大酱也是颇有历史传统的! 食油首推猪油。又称大油! 满族人好饮酒?当时满族人饮茶多喜喝松罗茶。而今新宾满族则多喜喝花茶。 满族饮食禁忌主要是不杀!不食狗及乌鸦之肉,   《北盟会编》记载:金时女真人“以豆为酱”、 至今,农村中满族甚至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习惯于用黄豆制酱,其做法是,头年腊月,将黄豆上锅烀得熟烂、再放入缸中趁热捣碎,取出打好大小适中的酱块,搁置到来年四月,将酱块洗刷干净打碎,放入缸中, 加盐。添入清水,待发酵后食用,可调味,淹渍咸菜,几乎 是一日三餐必备的食品。   每到秋末冬初,农村家家户户房前或房后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据穴口大小、上面横放若干根园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盖上土!此即为菜窑、窑内藏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鲜菜,可保存到来年四月!菜窑上有一口!仅容一人出入,取菜时登梯上下,其9315式样似满族先人冬居的地穴,从窑藏蔬菜以及春采山菜!秋采山货野果,冬猎野物等现今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同满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着自然而和谐的联系!   满足着装特色: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余下全文>>,

37629499654满族有哪些重要节日?

  一)过年:是满族重要节日、除夕一过吃完年夜饭。便开始拜年,天亮再去拜其他民族、     二)灯节:正月十五、扎灯笼!挂灯笼、上坟5442祭祖送灯笼,     三)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在正月十六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上街“走百病”、     四)添仓节:正月二十五、用高梁秸扎成的“犁丈”插在粮仓上、以祈丰年,     五)日头节:二月初一,族人认为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财源进!族人出门迎日出?     六)龙抬头: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龙抬头’以示请龙到家!祈3572求龙王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这天满族男孩理发,祈求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还要接回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好吃好喝招待、     七)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1866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八)结缘日:四月初八,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团结友善。这天也是求佛,定姻缘之吉日!     九)民俗节: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是日郊游踏青,举行民族活动的日子!     十)五月节:满族称“药香节”:即天不亮采回带露草药最灵、把艾蒿插在房檐下,以祛病驱邪,当天满族妇女起得最早!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水给公婆洗脸,用清晨的露水洗洗脸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这天还要吃鸡蛋!凉糕,“驴打滚”等!用芨芨草包红指甲!孩子要挂五彩线!小条帚、弓箭等!     十一)八月节:即中秋节     十二)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5911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耽3日定为“颁金节”。     十三)腊八节: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粥”、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十四)小年:腊月二十2390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8210王爷”!这天还要在门后设香祭祀“喜兰8247(佛朵)”妈妈。以求出入平安,   满族传统节日   ,

满族卢姓的由来

  金国纥石烈氏7157族全部改为卢姓,成为汉族!清朝满洲人有卢姓!满族的卢姓原先来自汉民,入旗汉民满化,后又汉化,又满洲八旗大姓赫舍里氏族有一部分改为卢姓、大部分后来成为东北地区的卢姓汉族!     我查了很多资料。汇总如下:   赫氏在清时隶属正白旗,先居住在边门镇的赫家村,后散居各地!杨木乡。红旗镇赫姓较多、另外、刘家河蛟羊峪、蓝旗乡老虎洞、鸡冠山镇袁家沟。赛马镇赫家窑村等地都是赫姓的聚居地!(注意:岫岩满族自治县汤沟乡赫家堡子亦属本支,自八世起有两支于清同治初年迁居至黑龙江是双城县、)   按字排辈为:   “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真保泰平,”(现已排到“明”字!为第十五世) 本人为荣字,   .赫姓宗族、赫氏是辽东地区的满族著姓之一、他与何氏同是由满族姓氏赫舍里氏取其头一字冠注汉字姓演变而来。两者之间为同音异字,赫舍里氏8268宗族分居辽东各地!氏族中存藏有记事全面的宗族谱书,谱书中对其氏族的迁徙,源流均做了翔实地记述。   赫氏是在清代后期光绪初年冠用汉字赫姓的,在此以前、其姓氏为赫舍里氏! “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为姓!”赫舍里这一姓氏是氏族在由原始居住地迁徙后而以河名冠用的姓氏,赫舍里氏的先世!历史上生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金代归胡里改路?元末明初之际赫舍里氏先世随其他姓氏的建州女真人一道!开始了迁徙。迁徙中,他们先后迁徙到缓芬河流域,图们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最后定居在苏子河。浑河流域,   赫舍里氏氏族定居苏子河,浑河流域后!在清前为后金政权的缔造、氏族成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硕色巴克什。正黄旗人、穆瑚禄都督第七子。3125特赫纳之孙也、国初偕其弟希福巴克什来归、太祖高皇帝以硕色兼通满,汉及蒙古文字,赐名巴克什、命在文馆行走、其子索尼,亦兼通满!汉,蒙古文字,赐名巴克什,由头等侍卫授吏部启心郎、三年考绩。所任称职。授骑都尉、随大军征讨。所向有功,”,清前赫舍里氏从其迁徙的历史记载中可以得知。这一姓氏是于明初而冠用的。在此之前、他们的先世应追属为金代女真纥石烈部人,在元末明初的迁徙中。其部族分居在今延边布尔哈河!汤旺河、陇乌河流域,金代纥石烈部族人、姓氏为纥石烈氏!是5378以部为姓的,纥石烈氏。译汉姓为高姓,纥石烈一姓、《金史·列传》记载:“纥石烈恒端、西南路忽伦宋割猛克人、袭兄银术谋克、泰和伐宋,充行军万户、破1315宋军两千于蔡州!。

满族历史简介 满族族称是怎样由来的

  满族(满语!转写:manju),旧称满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支系,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台湾及北京等共34个省区均有广泛的人口分布、   满族历史悠久、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1749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满族世居祖1202国的东北部,分布地域辽阔、长白山被满族视为发源地,圣山。   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     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5991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满族使用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17世纪中叶、满汉长期杂居后,普遍开始习用汉文、多已掌握汉语文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熟练运用满语之人开始不断下降。如今现大都转用汉语和汉字。在当地政府的扶助之下!满语教学开始进入各地满族中小学的正式课堂,。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