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怎样理解《易经.谦卦》

  《易经》第十五卦!【歉卦】:《象辞》说:“《谦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为高山隐藏于地中5123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君子总是损多益少、衡量各种事物,然后取长补短!使其平均。谦、亨。君子有终、为人处世应当谦卑、也就是低调做人。不可张扬、更不要傲物待人,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每个爻都是吉的卦。也从中看到谦卑是最有益的处世为人之道,。

周易<序卦传>的原文及其译文,有的朋友请赐教,谢谢!

  给你找了些 希望可以帮助你   [!

求《易经》原文全文及现代译文,txt格式,无错字。

  我有 留邮箱,

易经原文

  易经全文     第1卦   4712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0716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1478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9337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5000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1834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9455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0502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3007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0568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第11卦   地天3529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   象曰......余下全文>>,

易经的原文和白话文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7536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6511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5944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3878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0023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1846的排列次序, 五,《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5472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7986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六!《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3264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5066面就是“阴阳”! 七。《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易”就是“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0079本的存在方式, 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0408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5767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0879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际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 八。《易经》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3964《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5538的规律、 9659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九,《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7682: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8331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1713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纪中石的《易经三国》中,提到了罗贯中的演易细节,有没有描述谦卦的细节!

  台湾学者南怀瑾的一本书里看到过一段论述、说的是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只有谦卦“六爻皆吉”。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知道!易经号称“众经之首”、可谓中9059国文化之源。它是一部处处讲求变化的书!甚至在“乾”?“坤”!“泰”,“益”等明显的吉卦中也出现了“悔”。“穷”,“吝”!“凶”等现象、为什么偏偏只有谦卦“六爻皆吉”呢、8157这不是很奇怪也很有趣的问题吗。后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翻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很长时间之后才大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谦卦   从卦象上看、谦卦是异卦相叠、内卦为艮,外卦为坤。按照易经的解释系统!艮象征着山、坤象征着地,高亨说:   “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内高而外卑。”所以这个卦才叫谦卦!本来山之所以叫山,应该是高高地矗立在地面上的。但现在山却宁愿呆在了地底下。山这样的态度不就是谦虚吗!   在爻辞中。易经的作者还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比如“鸣谦”、即有了很大的名声还很谦虚!比如“劳谦”,即有了很大的功劳还很很谦虚、又如“扌为谦”!即工作踏踏实实?奋发向上同时也很谦虚、等等,这正如高亨所说:   “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总之都和本卦的卦象一样: “内高而外卑”,真正做到了“谦谦君5069子”的地步,   这样做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其卦辞说得很清楚:   “亨,君子有终,”其爻辞则说可以“涉大川”,“征邑国”而且“无不利”云云、自然就是“吉”了?至于何以如此的原因、《彖》曰: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0350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象》曰: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归结一句话。就是天道,地道。人道、鬼道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这是规律。“君子”遵从这个规律行事,其结果当然就是吉利的了,   这种解释和儒家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因为儒家认为人性善。承认“圣人”和“君子”的存在。这样某些人才会被认为可以做到“不自许”,“不自矜”、“不自居”,“不自誉”和9293“不自傲”!因而谦虚也就成了他们的一种美德!但问题在于,这里的前提是:   他们都是一些0178“才高”?“德高”,“功高”。“名高”、“位高”的人,按照这样的逻辑,那只有“圣人”和“君子”才有谦虚的资格、平常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正5847是因了这个缘故,时至今日!“谦虚”这个词并不怎么受人欢迎!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谦虚”总有那么一丝“假道学”的味道。居高临下,故作姿态——也许这才是谦虚的真相,   但我们也许可以3427换一种解释方法,   让我们再次回到“地中有山”的卦象上来,仔细想一想。这真是一个奇怪5875而伟大的意象!三千年前的中国人肯定不知道“海拔”的概念。也肯定不知道地壳运动。更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孔子不是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大话吗!但按照海拔高度计算!泰山也就是1524米。而青藏高原则平均1387达到了4000米以上?这样说来,泰山相对于青藏高原不就是处在了地下吗、再从地球的角度看?则东半球的高山无论多高,在西半球的人们看来。这山总是在他们的地面以下的、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按照地壳运动理论。高山1914变成大海、6819大海变成高山的事——所谓“沧海桑田”——就更多了去了!因此之故!“地中有山”并不是什么怪事,恰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如果我们认可了这种解释。那么。所谓“才高”、“德高”。“功高”、“名高”、“位高”等等、就都只能是相对的——也许你真的在这个方面比别人“高”那么一点儿,但在另外的方面!你也许比别人还“低”不少呢、因为标准不同!形势也就变了。美国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能倾向和智能结构6110是不一样的!以己之长较人之短并无意义、重要的是根据自0240己的先天条件?优化自己的智能结构?也就是通过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照此看来!所谓谦虚也就没有了“居高临下”的资本、也4494就不能“做秀”了?而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因为你在许多方面真的是“虚”的。你不能不谦虚。你必须谦虚,   是的!谦虚是学习的前提、只有谦虚的人才会学习进步、才会“六爻皆吉”——也许这就是结论!   、

易经三十二卦怎么解释

  第32卦。恒!雷风恒、震上巽下!   上六:振恒,凶。   〖释〗   上六居恒最高位。静极思动!违反恒卦中道长久的原则。9746虽与九三相应?但经常动荡摇摆。有危险。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释〗   六五与九二相应、但有九三。九四纠缠,然因居中正之位,所以能恒心坚守德行,有贞节、此时像妇人一样柔顺会吉祥,像男人一样阳刚会起冲突危险!     九四:田无禽。   〖释〗   九四不得位。虽与初六相应,但有九二,九三阻扰,且2706居停滞之位。所以完全没有收获、就像田里没有长出作物,6164没有禽鸟来觅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释〗   九三得位且与上六相应原本贞祥、但恒卦讲求长久,9534而九三却阳刚好进、没有守住恒的德性、因而承受羞辱,德行蒙羞!     九二:悔亡、   〖释〗   九二虽不得位!但因为中正!且与六五相应!所0639以消除悔恨!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释〗   初六在开始的位置。一开始就追求5234深奥永恒的道理!立功心切对德行有凶险、就像虽与九四相应但有九二,九三纠缠、不利发展,      恒卦辞总结论: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释〗   恒久。亨通、坚持恒久不停息的正道。没有过错、有利德行。有利前7416进发展!。

本卦革卦,初九 〖原文〗巩用黄牛之革。 〖译文〗用黄牛的皮革巩固起来。 〖解说〗这是第一爻的爻辞,

  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性格和生活习惯合适。能互相包容!就在一起、 否则!离开。,

求《易经》原文书籍,不要带注释解说的,只要纯原文的,珍藏版最好。

  http://m.zcool.com.cn/work/ZMTgwOTM2NzI=.html站酷著名设计师!

八卦中最好的卦是谦卦吗?

  是的、谦卦、此卦与别的卦大不相同!谦卦六爻!无论如何变动、只有吉利,别的卦在各爻变动时。或吉或凶!或有悔吝!、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