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墓地风水 >阴阳风水

有什么书介绍(阴阳五行与中医)吗?

  你好!大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就有这方面内容,当然《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这两本书你都可以看、《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学中医必看的。

为什么中医也讲“阴阳五行”

 7516 一提起“阴阳五行”,人们一般会很快联想到旧社会专看坟地风水的“阴阳先生”、或在车站!闹市和街头巷尾给人看相。测字和卜卦的“算命先生”?于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阴阳五行似乎成了封建迷信的同义语、甚至中医学也被看作是故弄玄虚的玄学了、阴阳学说,是6881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即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二字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使用的。拿天气来说!有细雨绵绵2140的阴天,有晴空万里的艳阳天!拿日历来说、农历称阴历、公历称阳历、现代医学细菌培养有阴性菌和阳性8180菌之分、物理学中电极有阴极和阳极之分。化学中的离子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检查身体有阴性体征和阳性体征等等,由此可见。阴阳作为相对概念!是用来区别事物属性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而又统一的2896两个方面?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渗9314透在中医学各个领域。从人体组织结构来说,上部属阳,下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体表属阳,内脏属阴。从人体生理和病理来说、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就要发生疾病。从疾病的诊断来说,诊断任何疾病。都要3065区别是阴证,还是阳证,而对于疾病的治疗原则,就在于调整阴阳以恢复其相对平衡。中药也是以阴阳为指导用于临床的,如辛甘发散药属阳、酸苦涌泄药属阴!味咸药属阴,味淡药属阳!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它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自然界的五种物质,其他任何事物都可以与其相比拟而归入这五类!例如: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腑)!筋。脉、肉。皮毛,骨(五体)!眼,舌,口、鼻!耳(五窍)等以及春、夏。长夏。秋、冬(五季)、风、暑。湿。燥!寒(五气)!青、赤,白!黄!黑(五色)。酸。苦、甘,辛!咸(五味)等。均依次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以及按其属性所归纳的多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将这种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用“生”“克”二字来表示?具体生克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这种“生”的关系循环不尽!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又克土……这种“克”的关系往复无穷!总之!中医学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说理工具、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封建迷信毫不相干,!

中医史的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先秦哲学的两个名词。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被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交替又被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医学中引进阴阳。不仅方便归纳某些孤立的现象、也为解释其中的变化提供了依据、《内经》肯定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思想。把阴阳视为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因此,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阴阳不平衡则是产生疾病的根源,治病的根本意义就是调整阴阳!作为一个总纲、阴阳被广泛用于归纳邪正、盛虚!脏腑、经络。脉象。寒热,气味。表里等众多不同层次的医学内容,沟通了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养生!治9008疗等许多方面?五行是日常生活中习0108见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战国时期的某2383些思想家企图用它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此后五行学说又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五行相生相克。循环终始的内容。《内经》引进五行学说、将五行与脏腑!情志,季节,味!色等相配属,并以此来说明人体脏腑器官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生克关系、《内经》已完全系统化的经络学说。是早期的经脉知识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相结合的产物、经5663络的周而复始,运行气血。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内外器官和各种生理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借用阴阳五行而建立起来的脏腑经络学说,成为后世中医理论的核心!、

阴阳五行的理论系统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2947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是宇宙的对立统一?也是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0699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择吉术中的重要理论、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有人认为最早是在夏朝就已形成、因为《易经》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出现在夏朝的占书《连山》中。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说,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一样。阴阳互相依存。互相为用,阴阳依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伴随事物终身、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别人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天干地支与阴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阴天干:乙,丁。己!辛、癸阳天干:甲。丙!戊。庚!壬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五行与干支:天干 地支金:庚。辛、 金:申,酉木:甲。乙, 木:寅!卯水:壬。癸。 水:子、亥火:丙。丁。 火:午。巳土:戊、己。 土:戌、辰、未!丑二十四节气:正月寅月:2626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四月巳月:2295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六月未月:小暑入节1959之时刻,经过中气8968大暑到立秋止。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八月9247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十4882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0144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为什么说阴阳五行的理论是伪科学

  一个人在一岁的时候知道1+1=2、这是天才,   但是这个人到5115了20岁!还是只知道1+1=2、那就是蠢材了,   2601阴阳五行是中国先民对自然的一种简陋、粗糙的认识!在当时。这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过0638了三千年后、人类的认识早就有了指数级的增长、还TM死抱着三千年前的认识不放!9459这就是愚蠢了,   现在搞阴阳五行这玩艺不过是三类人:   1,骗子   2!傻子   3!装B的,

求一本学中医的书籍 什么阴阳五行 脏腑气血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1062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8176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1547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中国“阴阳五行”属于科学吗

  其实“阴阳五行到底能不能算作科学,”这一问题。早已在国内读书和科普网站上引起过争论,不过在这4291些争论之中?不少辩友执着于为己方观点辩护。较少听取反对意见!论坛碎片化的交流特征往往又使辩论成为站队游戏、同意还是不同意!是抑或不是!这样的态度使争论意识形态化。   意识形态化的争论相当有害,历史上的西方社会对此肯定深有感触,8345新教改革之后,不少古典和《圣经》学问大师批评某些新教教派要求自主解释《圣经》的做法。他们认为,这些教派置基本学理于不顾!只是一味强调对自己理论的虔信,还动辄语言侮辱、甚至想要借助政治权力消灭论敌,   不过!在之前“阴阳五行是科学吗。”的公开辩论中、正反两方都彬彬有礼!他们力0243求准确陈述自己观点?并且尽力理解对方立场!  4532 其实真正对这个问题稍有思考的人都会看出来?给出回答的关键在于界定什么是科学,即便是那些近乎歇斯底里为自己立场辩护的人也都在自己的立场背后预设了什么是科学——而遗憾的是!这些预设并没有得到完全澄清。于是、针对“阴阳五行是科学吗、”这一问题,本文的首要目的不在于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和各方的回答以及问答背后大量的预设首先应该进行澄清、3297而澄清所得出的结论是、“阴阳五行是科学吗!”这个问题本身并9148不是一个科学问题。。

中医如何养生

  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很是奥妙,“医”“卜”“星”“相”(医:看病、诊疗!卜:占卜!算卦!星:天文。相:看相、)相通!不分家。这四个领域都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经》中这样诠释“吉”“凶”:顺应为吉、逆反为凶、   医道相通?道法自然、顺应四时即为养生、   自然界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气血的运行与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是相呼应的!   年轻时就能明白养生的道理为最好、对往后的人生大有益处!   总体来说、能到以下几点对我们的身心安康是有帮助的:   提升个人涵养、便可以平和豁达的心境待人处事(中医讲内伤七情致病)。   饮食上食用时令瓜果蔬菜!荤素搭配适当。切忌过饱过饥(节戒饮食乃去病3371之良方),   房劳适度。避免过早过多耗损精气(精气神犹如油灯中的油!打算燃得久长一些,就需节省),   体育锻炼方面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把握好度!   中医博大精深,以上仅是我对养生的一点粗浅认知。也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中医说的忌口杂碎是什么食物

  1.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3964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8949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因此经常有吃中药习惯的人要注意、对萝卜必须要敬而远之。   2.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我国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2636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就算没有在吃健脾暖胃方面的中药!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否则的话将会导致病症更加严重。    3.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我国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比如像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   4.油腻   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0300药期间同样要忌口,中医指出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并且还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并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这些都是在吃中药期间不能吃的食物。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降低药性并且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吃中药期间还应该避免吃西药!以免药性相冲,   5.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6.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5791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3051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0173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古代早就认识到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吃某些食物。如古代文献中还有大量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肉!白术忌大蒜!桃!李!蜂蜜忌生葱!鳖鱼忌苋菜!鸡肉忌黄鳝。珍珠母,酸枣仁。贝母!半夏忌茶叶等!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治疗效果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如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应忌食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0264治疗因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服中药时,应0610忌食容易引起胀气的豆类和土豆。红薯等!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忌食大蒜、因为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黏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水肿患者服用利尿尿退肿等中药时,还应少进食盐,服用止咳祛痰药时、应忌食过咸,过甜的食物,同时应忌烟。酒,鱼,虾、蟹等发物,以免助湿生痰。加重咳嗽!服用安神药时应忌浓茶和咖啡?、

阴阳五行方位

  东方青甲乙寅卯青龙木 西方白庚辛申酉白虎金 北方黑壬癸亥子玄武水 南方红丙丁巳午朱雀火 中央黄戊己丑辰未戌媵蛇勾陈土 气遇金器而凝结成水, 古代人认为早上兵器铠甲上有水,认为是金生、其实是自然现象.、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