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蒙古族礼仪文化的来源

蒙古民族是重视礼仪的民族,从《长春真人西游记1763》中可以看到?成吉思汗肇兴于朔漠之时!各种礼仪已经整然有序,成吉思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遣侍臣刘2451仲禄“如朕亲行”的虎头金牌去迎接邱处机?邱处机所到之处、蒙古族群众皆以稽首礼夹道欢迎、到元代,蒙古族的礼仪又有新发展、元初,衷从本俗之礼(即蒙古族礼仪、见《元史·礼乐》)!至元六年、忽必烈又“稽诸古典。参以时宜”、丰富了蒙古族的礼仪! 十三世纪出使蒙古草原的柏朗嘉宾说、蒙古人非常讲0414究礼仪?“十分尊敬别人、互相间不论谁都是友好的”!蒙古族这种尊敬别人的风尚。至今仍能到处可见,在今日草原上、蒙古人见面9687必互相致问候、即使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问好!如是平辈熟人则互问:“赛音白努、”(意为你好)接着互相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问“索宁尤白那”(意为有什么趣问,或有什5994么新闻)!如客人需要到家里叙谈!主人则前边引路。行至蒙古包或板升(房子)门前、主人站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微鞠身躯!左手8936指门请客人先进,进入室内落座后!则用奶茶相待(农业区则用红茶待客),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则送至路上!然后互致“白日太”——再见! 成吉思汗制定的大札萨中说。行路时经过用餐人的旁边!要下马与之共席用餐,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礼俗之一!据《蒙古祕史》说、朵奔蔑儿干猎于脱豁察黑温都尔山林中!遇见兀良哈歹人杀三岁鹿而烧其肋脏者!朵奔蔑儿干说:“朋友,将分子肉来。许之!”兀良哈歹人自己把鹿身上象征福气的部分和皮子留下后,就把鹿肉全部分给了朵奔蔑几干、此事说明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并沿袭至今、行路热在与用1628餐人共席用餐时,也必须对主人特别敬重,如不是特别饥饿。略作共餐的表示即可, 古代蒙古人见面时有互赠皮条之俗!后来!哈达传入蒙古地区后,为蒙古人所吸纳并成为蒙古族最上之礼敬用品、凡遇喜庆佳节、宾客迎送。或朋友见面,首先互献哈达表示庆贺!同时也是丧葬时表示哀悼的敬谒礼品!哈达的质料分丝绸。或绢纱及用白布制成的普通品。以白色为主。也有蓝!红、黄、绿色的,蒙古族历史上则注重蓝绫哈达!其长短不等!一般礼尚往来所用者为5941一尺三寸至三尺!特别重大礼仪时才用三尺以上的哈达、至今蒙古族仍把哈达作为重要礼敬用品。敬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讬着递给对方、受者也躬身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献哈达分敬献和互递,朋友相见则互递!专门拜访某人或对政治,宗教界高阶人物则敬献哈达。其质料也上等!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0742》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0829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在清代鼻菸壶风靡一时,大约从乾隆初年开始、“料烟壶之制”兴盛(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几乎官商所必备,在蒙古地区也流行起来。朋友见面。第一件4768事互赠鼻菸,以示敬意。此俗在内地虽于民国以后渐衰!但在蒙古族中仍盛行!特别是在伊克昭盟地区、一直到本5809世纪五六十年代?鼻菸壶仍是人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平时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菸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递鼻菸壶!递鼻菸0273壶也分长幼!即长者向晚辈递鼻菸壶时,只上身略屈!以右手递过去就行了,但晚辈必须一腿弯曲双手接受。恭敬的嗅一下后躬身奉还。晚辈向长者递鼻菸壶!也必须一腿弯曲双手奉上、长者接过后5439略表笑意即可,   现在这一习俗渐衰。除在民间婚礼和9448喜庆之日仍有使用外,已不多见!基本上为互蒙纸菸所代替,...馀下全文>>, ,、

蒙古族文化特色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2239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1549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1)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5705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2737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0998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9747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5418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0825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2340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7676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装束使男子汉4528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剑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部!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生活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穿着民族服装、但是在大型的节庆集会上。或是婚庆典礼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3)民居   4970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7296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8927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2390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文化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犛牛!鹰,天鹅、树木等等,《蒙古祕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5759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4783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犛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络! 狼图腾蒙古民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这在《蒙古祕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经过数百年的演绎。狼图腾被人们当成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图腾! 《蒙古祕史》开篇明确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色的鹿)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反映了唐代末期、两个以狼!鹿为图腾的蒙古部落姻族从额尔古纳河西迁的重要史实、而《国语·周语》记载:“穆天子西狩犬戎、获其五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学家翦伯赞考证:“白狼白鹿是当时的氏族”, 《蒙古源流》记载、成吉思汗在围猎中特降旨对“郭斡玛喇勒”(草黄2931母鹿)和“布林特克沁绰诺”(苍色狼)这两种野兽放生。可见是作为神兽加以爱护的,《多桑蒙古史》记载。窝阔台将一头狼放生希望为自己增寿、不想狼却遭“猎犬群起齧杀之”、窝阔台当6764时就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果然,他不0503久就去世了, 鹿图腾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鹰图腾科尔沁右翼杜尔伯特乌尔图那苏贝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第二十七世孙、他们的氏族自称是鹰氏族!各代的长子。长孙都以各种鹰来命名, 据《蒙古祕史》中记载,成吉思汗10世祖的小儿子孛端察儿蒙合黑。被4个哥哥抛弃后,走投无路时曾靠一只鹰捕猎维生,他的后人孛儿只斤氏就把鹰视为救命恩人?当作保护神敬奉起来。而铁木真在称汗之前。曾被他的“安达”(兄弟般9710的挚友)札木合所陷害,也是一只猎鹰救了他、 蒙古萨满传统认为,海东青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把她培养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师)!而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中、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 熊图腾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称熊为祖先,神圣的、称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长者。老人。他们认为人是从熊变来的!并直呼熊为祖父,父亲、祖先。这正是人们把熊看成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的表现?所以才用相应的亲属称谓称呼它们!像亲属一样对待它们!达尔哈特人在猎熊时遵循一套非常特殊的习俗和礼仪,如公熊四季均可捕猎!母熊则不然!要等到它生养了小熊!春天走出洞穴之后才开1609始捕猎等等, 捕捉熊以后,分吃熊头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图腾圣餐”习俗的遗留!在原始人看来,用图腾的血和肉作为圣餐、更能巩固他们与图腾的1607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图腾的灵威。 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腾格里汗“长生天帝”!直到元时期、萨满教都在蒙古社会佔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相容幷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2650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馀下全文>> 、

蒙古族吃猪肉吗?

2598我们蒙古人主要是吃牛羊肉的、但是也不忌讳吃猪肉。不过还是感觉牛羊肉比猪肉好吃多了、你想想!牛羊是吃草的、猪是吃饲料的。而且现在的饲料能好吗、 有一点!我们蒙古人是不吃狗肉的、因为它是守护我们家园的, 、

纳西族的文化

  纳西族族组织普遍存在于纳西族中、家族由几户至若干户共尊一个始祖的血缘亲9140属组成?在丽江。维西!中甸等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纳西族地区。家族依照父系血统而组成,丽江纳西族的家族关系有这样的称呼:“丁吉”,“丁支”!“丁化”和“崇窝”,纳西人把父系亲族视为“骨”。母系亲族视为“肉”!“崇窝”之“窝”即来自父系亲族“窝阔”之“窝”,即父系亲族的根骨!“崇窝”即由一个男性远祖后裔组成的有血缘亲属关系的7325家族组织, 丽江纳西族曾有“梅!”、“禾”。“肆”!“尤”4个氏族,“梅”与“禾”东部方言区的纳西族多数属纳西古氏族“梅” “禾”两支后裔?西部方言区的纳西族多数属纳西古氏族“束”“尤”两支后裔。新中国成立后!在丽江,维西等地的纳西族中、家族之上的氏族组织早已消失、 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是自明太祖时起封授的世袭“3163土官知府”。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世代占有当地土地和民众。有很多庄园!民众则分为百姓和庄奴两种!百姓有人身自由。要服各种劳役、兵役,庄奴则直接在木氏庄园中劳动,木氏土司以“官姓木、民姓和”来区分贵族和平民、土司府设“大把事”(分文武),把事和通事等职,有称为“五虎十四彪”的大小头人! 1949年以前,永宁纳人(摩梭人)社会中存在着“司沛”(汉称贵族),“责卡”(汉称百姓)、“俄”(汉称俾子。即奴婢)三个等级, “司沛”等级是从土司家族分裂出来的贵族集团,土司把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分给斯沛等级占有!并允许他们占有水源!草场和山林。以及数量不等的俄和大量的畜群、斯沛等级对其占有的土地和牧场有稳固的占有权、可以世袭,转赠和出租、也可以在本等级内部买卖!不得卖出斯沛等级之外!最高所有权仍属于土司!斯沛可以担任土司政权中的各种官职、享有很多特权、8953不论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如何变化。其贵族4433身份是世代不变的,当权的斯沛!有审理案件。调解纠纷,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特权。一般的斯沛。享1547有建住瓦房!穿绸缎和黄!红、蓝色衣服。不服劳役、不交钱粮杂派等优待。 “责卡”等级是由氏族公社成员演变而来的封建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封建份地上!世世代代在人格上依附于封建领主、向领主服劳役和交纳实物贡赋、责卡有内外之分,土司直接控制的称内责卡。由各个管人管理的称外责卡、内责卡以服劳役为主?外责卡以交纳实物贡赋为主。内责卡又有黑、花、白之分:凡在土司自营地中的八至十二块土地上服役的,称黑责卡,在二至七块地上服役的!称花责卡、在一块土地,

婆婆是蒙古族过本命年说什么

  婆婆是蒙古族过本命年说不下?

蒙古族穿什么衣服,衣食住行?

  蒙古族的传统的民族服装是蒙古袍,镶边,右衽!用蓝,绿,黄等色绸子做腰带,4456男式身量肥大、下面开启较小!或不开启。女式一般不开启!多用蓝。绿!黑等0169色面料制成!喇嘛穿红!黄色的袍子、男子喜戴宽边礼帽!妇女喜戴金银饰品。男女都爱穿皮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蒙古族的衣著随5137时兴而择,依时令而易!但每逢节日及重要场合、他们仍穿最喜爱的民族服装--蒙古袍。     牧区蒙古族的主食是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奶4197制品主要有酸奶,乳酪、奶干!奶皮子!酥油等。牛羊肉一1232般用清水煮食、夏天的肉如果吃不完、就割成肉条、挂在阴凉通风处晾成肉干!面食有烤饼、油炸食品和面条等、农区和城镇蒙古族居民由于同其他民族杂居、饮食受其影响而大同小异!逢年过节喜欢吃饺子?蒙古族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茶分清茶。奶茶!以奶茶为主,蒙古族男子有饮酒2268的习惯、牧区则主要喝奶酒和马奶酒、     牧区的蒙古族仍延旧习!8843冬日山涧阳坡以避风雪!称为"冬窝子"、夏转山阴或草原临高处、称为"夏窝子"!为搬迁方便!多4895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和哈萨克族的毡房略有不同、用来支撑包顶的木棍两端都是直的、顶矮而圆,包顶与围墙的接合部棱角分明,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蒙古族牧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向定居、半定居变化。边远的牧区也亮起了电灯!牧民可以坐在家里收看电视、。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讬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2606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4821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8311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0022示敬意祝贺!这种9425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菸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8615鼻菸的鼻菸壶?递鼻菸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菸。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3841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菸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1336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3265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6322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岁时风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7759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馀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3920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豔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嚐? 生活风俗 (1)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馀下全文>>, !,

什么是蒙古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1739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敖包节是蒙古族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8755常欢聚一起,欢度此节日,。

蒙古族的特点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1491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2655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6136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3846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7789的方位,忌食自死7312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7757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3809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余下全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