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

  在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着一种传统的恋爱方式——踩月亮、这里的踩月亮与黔东南的“游方”大同小异。   踩月亮就是每当清风明月时、小伙子们拿着芦笙或6700木叶便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来到山7204坡或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木叶。优美动听的乐曲呼唤着寨内的姑娘出来赏月,颇有点“476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味道,小伙子的芦笙或木叶吹 过三遍之后。仍不见姑4033娘的面?就说明姑娘已有对象或不喜欢这位小伙子、小伙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则被5608认为不礼貌、   乐曲如呼唤来的姑娘,二人可通过对歌交谈!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感情,感2462情通过对歌来诉说,爱慕之情通过歌来倾吐?等到二人情意相通时,也就是有了感情基础,可互赠礼物表示定情。一般地说,小伙子送给姑娘的礼物是木梳!口弦或银器之类!姑娘回赠的是自己亲手织绣的花布带等!   这种7805恋爱方式是在月光下进行的饿、故叫踩月亮,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6807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8574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8601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5986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7130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3649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

羌族的民风民俗

  春节舞龙。舞狮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 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 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的地方特色,   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偿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7033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8092  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节,民间称之为“五7821月节”,赛龙舟!惠州民间称之为“扒龙船五月节”、节!扒龙船!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都2154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历经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农历“五月节”、多为河水涨满,“龙舟水”使各街(村)的龙船队兴趣倍增!以往的五月节!在东江河畔。完成了赛前仪式的龙船队沿江分批举行龙舟赛,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贴满纸巾)!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者把“花江”插在船头,沿江而上,以为荣耀!   中秋赏月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民间过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型欢庆节日,   为了能过好中秋节!民间从节羊一个月就着手节日的筹备,购买月光饼(一种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饼),风粟、菱角。表榄。红柿、芋头,柚子、花生等吃物。当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饼和灯笼,    中秋节当天,远出他乡的人们各自回到家中最长者的家吃团圆饭!向家人讲述自己今年以来所做的事和下一步的目标,长年当家的人则多讲一些好话(激励的话)!当月光初升时!合家一起开月饼!点灯笼!开始一年一4069度的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赏月活动正在由庭走8019公共场所,目前,已具规模的有平湖赏月和汤泉赏月两个场所、 8013  重阳节登高,放风筝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重阳节有登高和放风筝的习俗、   据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能给登高者带来好运,连续三年登高则能时来运转。从锻炼身体的意义上来盾、重阳节登高确实有其独到的益处。重阳节时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时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时可比、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到高山这巅。举目远眺,山河秀色尽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现在!每年重阳节4178登高最为壮观的是罗浮山!九龙峰,象头山!市区的高榜山!丰山等。尤其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每年重阳节前夜(农历九月初八)十多万来自本市各县和东莞,增城!广州、深圳的登高者陆续登上罗浮山的顶峰飞去顶,通宵等待日出的人们在山顶围坐,互相祝福,日出时、烟花。炮竹响彻去霄。与初升的太阳交融在一起,颇为壮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到罗浮山登高的人数每年都有十多万最多时有三十多万。使罗浮山重阳登高成为岭南重阳节的盛事.   重阳节放纸鹞则是较为独特的习俗。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按我国传统习惯,放风筝一般多在清时时候!由于气候......余下全文>>,

回族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宁夏是7848中国的回族之乡?以勤劳、智慧,洁净著称的回族遍布宁夏山川、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称穆斯林!保持着严格的宗教习俗!尤以山区农村为甚、回族通用汉语?只有极少数学识渊博的阿訇通晓阿拉伯语。一般群众的日常用语中也保留着少量的阿拉伯语汇或波斯语汇,如"多斯第"(兄弟),"色俩目"(吉祥如意)、"虎夫奈提"(满意)!"依玛尼"(信仰)、"哈俩利"(贞洁善美),"都士曼"(仇人)。"伊不利斯"(魔鬼)等!   在宁夏。凡大一点的回族居住点,都有礼拜堂--清真寺、寺之大小不一!但都必须有礼拜堂、经堂!水房(沐浴房),穆斯林的五大功课是:念功(念清真言),礼功(礼拜)!斋功(每年封斋一个月)。课功(拿出1/40的余财施散给贫穷者或清真寺。以调剂贫富)!朝功(凡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者、每人一生要到麦加朝觐一次),每天分时辰作五次礼拜、每礼拜五为主麻日、要聚礼。,

汉族的民俗民风有哪些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1862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4260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9803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0724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8808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9789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7530有太湖的熏豆茶,鼎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9568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0588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2109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6271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着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余下全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特点资料

  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5537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3,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5275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4、侗族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     5,白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它和“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饶有特色!其他主要节庆活动还有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     6、独龙族     唯一的传统节日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0554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7。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8!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7126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1888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0774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6985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10,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2144“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11,高山族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春节!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   13、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9507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秋夕(中6656秋节)!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老人节)、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余下全文>>。

民风民俗的资料

  欧洲各国的新年风俗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庆贺新年的风俗、各国各地不同,不同时期也可能不相同,不过从大的方面来看,除旧迎新的精神本质是一样的。凡是不需要的。想抛弃的、想摆脱的,称为旧的。凡是向往的、希望的!憧憬的、称为新的,新年的开始。都希望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欧洲各国各地!新年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种种庆祝活动仍然各具特色,自有风采,     英国:英国人在除夕这一天,家里必须瓶中有酒、橱中有肉,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法国:法国人认为元旦这天的天气预示着新一年的年景:刮东风!水果的丰收年、刮西风、捕鱼和挤奶的4307丰收年。刮南风,风调雨顺的一年,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西班牙: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特别“仁慈”,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认为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求吉祥,     比利时:比利时人在元旦清晨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走到牛羊以及宠物猫狗身边,郑重其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德国: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     瑞士:瑞士人认为雪是吉祥的,新年时从屋外取些白雪。化成水,洒在地上压尘!然后进行清扫!     意大利:意大利人在除夕的夜晚要把家里不需要的物品扔到院子里或干脆扔到野外去!据说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给家里带来幸福,此外。人们总是给孩子们讲关于女妖的童话故事。说这个女妖偷偷地从烟囱钻进屋里、给孩子们送来了一些礼物?放在他们的鞋子里!     瑞典:元旦早上!由家中最年轻的妇女、穿上素4588白衣裙,腰系红丝带。头戴点燃小蜡烛的皇冠!负责分发食物。街道上许多人沿街叫卖用草扎成的小鹿!小鹿里面装了鞭炮和烟花、瑞典人多喜9158欢买这种小鹿来燃放!     芬兰:姑娘们总是在除夕夜晚把鞋子向上抛出去。如果鞋子落下3150时鞋尖朝门、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要出嫁结婚!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除夕晚上。男女老少都要痛痛快快8338的沐浴!然后穿上新衣裳、在土耳其的一些地方!有除夕借宿的习惯、人们在除夕吃过午饭!4511把家里整理妥当!便携儿带女前往预先约好的亲友家去借宿,

回族饮食习惯

   回族的饮食习惯与禁忌     回族在饮食上有许多讲究和忌讳。这些习俗、盖源于伊斯兰教法的哈乃斐派和沙菲尔教法学派的饮食观点。并且受到古老的中亚和古波斯传统影响、由于回族人大多笃信伊斯兰教、猪肉2407自然是首忌!这一特点也是与汉族和其他东亚民族饮食区别最为明显之处。     《古兰经》第3386六章一四五节中提到“血液,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杀的,不可食用、”又说:“你们不要吃那未诵真主之名而宰的、那确是犯罪!”所以!即使是牛羊肉。也9703是有“清真”和“非清真”之分的!未以真主之名宰杀的牛羊!其肉也是不能食用的?     回族人在生活方面要杜绝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这些习性猪最能完整的体现出来。不吃也就意味着远离它所具有的不良习性。牛羊吃清水青草9277很干净!而猪什么污秽的东西都吃,且形象也丑陋不堪!令人厌恶!禁食猪肉6770并不只是伊斯兰教的专利,诸如犹太教!基督老教也有禁食死物和猪肉的戒律。中国古代医学家曾提道:猪、吃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4580形象至丑陋、一切动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     其实回族不单单是禁食猪肉。回族的信仰是要求保持一种纯洁的心灵和健全的思想、热诚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所以任何本身不纯净!并且对人无益、甚至有害的事物和食物都应该远离、回族除忌食猪肉外。对奇形怪状。污秽不洁,爪利牙锐和性情凶恶的飞禽、猛兽及鱼类!回族都禁食、     大致的分类:   禽类   吃谷物、有嗉子!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麻雀、大雁等,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喜鹊!啄木鸟等,     兽类   反刍(倒嚼)。有四蹄!蹄分两半!性情驯善的可食!如牛、羊,骆驼。鹿等!反之则不可以,如猪。狗!猫。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猴及熊,象等,     鱼类   腹下有鳍,身上有鳞,脊上有刺,有头尾的。如鲤鱼、鲢鱼、鲫鱼,草鱼。黄花鱼。带鱼等可以食用!不能食用的有鲸鱼、鲨鱼!青蛙。乌龟、海豚、海豹、海狗!海狮等!还有“3772像鱼不是鱼,叫鱼不是鱼”的也在禁忌之列,如泥鳅。甲鱼!贝类等!但这禁忌不是根据伊斯兰教在古兰经里的经文:     “   أُحِلَّ لَكُمْ صَيْدُ الْبَحْرِ وَطَعَامُهُ مَتَاعًا لَّكُمْ وَلِلسَّيَّارَةِ وَحُرِّمَ عَلَيْ......余下全文>>、

我国都有哪些民风民俗?

  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5031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0495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5969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5430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8924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3862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7079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0431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1441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1905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余下全文>>。

哈尼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6883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6504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8028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8622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8631“手把肉”!3708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7032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2823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4690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余下全文>>。

苗族民风民俗五十字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1745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7541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