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周易风水

中天八卦的三、真正的中天八卦位图之依据在《周易·说卦传》

  真正的中天八卦,要有中天性、有中天性的实质依据,刘林鹰2013年的长篇论文《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 !提出了新颖而比较严谨的说法!突破性地推进了邹学熹和他自己(刘引而)的说法!其主要论点有:1!中天八卦的次序!存在于《周易·说卦传》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排列主要是依据《周易·说卦传》,同样,中天八卦位图的依据也在《周易·说卦传》,《说卦传》先天!后天八卦之间的文字,就是谈论“易逆数也”的表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悦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就是逆言(“知来者逆”)。它的顺序(“数往者顺”)就是邹学熹1993年公开的中天八卦序!《说卦传》所谓“八卦相错”。是指中天八卦两两错合而处、2。中天八卦的中天性质。隐在于《说卦传》的“帝出乎震”、中天太极确定中天震位“帝出乎震”是谈后天八卦(首个)太极点及后天震位!隐示着“帝藏乎震”(这个核心论点、刘氏论述了数千字)!意味着中天震位0132在北辰。在北方。“帝”或“帝星”就是北辰太一,即北极星。紫微星:《淮南子·天文训》云:“紫宫者、太一之居”、东汉大儒郑玄注释《周礼》曰:“昊天上帝、又名太一”!郑玄注释《易纬·乾凿度》曰:“太一者!北辰神名也”!《史记·天官书》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帝(帝星)有两个层次的自体性存在:一是帝星在天空的北辰!居斗柄的尾端。在地轴线的北天空之延伸线的极点。为地球视运动世界里的恒静点。二是帝居北斗运动圈的中央!乘北斗(帝车)周行,帝体不变而朝向变化、斗车转向即指示地球四季变化、(北半球视野里的)斗柄东指则(北半球的)天下皆春?其周行对应后天八卦的位置和季节: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说卦传》里“帝”不仅仅是“出乎震”。还有“齐乎巽”等,帝星的两层次自体性存在!两层次方位,对应震卦的中天位。后天位。则中天震卦对应北辰太一。即在正北。中天太极确定中天震位,因此。完整的中天八卦图是包括中天太极的!不是能随便安排卦位的。不是任何新的八卦结构都是合理的新八卦,更不是可以随意号称中天的、3!中天震位在北辰!在北方!则由逆序“雷风雨日艮兑乾坤”!可以推出中天八卦的位图、包括其顺序、,

买了一本周易,但是传的部分只有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我看百度百科上是包括彖,象,文言的)

  你没买全哪 应该先买周易上经下经的六十四卦呀?

说卦传的概述

  5746西汉时期的《说卦》一篇包含了今本的《序卦》和《杂卦》两篇!王充的《论衡·正说》:“至孝宣皇帝之时!6492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黄晖《论衡校释》引《经义丛抄》徐养原云:“充言‘益一篇’!不知所益何篇!以他书考之,《易》则《说卦》、《书》即《大誓》、唯《礼》无闻。”《隋书·经籍志》:“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说卦》本一篇,而这里说是“三篇”,有学者认为《说卦》本来是包2945括了《序卦》?《杂卦》!后来被分成独立的三篇,如清·毛奇龄《仲氏易》卷三十云:“但其云三篇、今只一篇、或云合《序卦》、《杂卦》为三”, 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也认为“《论衡》所说的‘一篇’《隋书》说为‘三篇’,好象不相符,其实只是证明《说卦》。《序卦》。《杂卦》的三种在初本是合成一组!后来分成了三下罢了,” 《论衡校释》刘盼遂按云:“唯《论衡》云‘一篇’!《隋志》作‘三篇’、不同者。盖《说卦》本合《序卦》。《杂卦》而为一篇、故4381韩康伯注本及唐石经仍以《说卦》,《序卦》、《杂卦》为一卷、” 2013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了战国时期的一本筮书《筮法》,既有记录占问事项的《十七命》!解释卦位的《卦位图》、《人身图》!也有记录天干地支与卦!爻相配的图表和爻代表的象!还有一篇与之相配的专记9194六十四卦卦序的《别卦》, 其内容和性质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相似!说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本为一篇是理由充分的,《说卦》是所有易传中产生最为古老的篇章、是先秦时期和《周易》并行而用的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筮法书篇、《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占断吉凶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又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及相关因素来判断所得卦的吉凶。所以《系辞下》里很明确地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说易占就是一门“象”的学问,所谓“象”就是法像万物的意思,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也说“《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 因此古代掌管卜筮的巫史在编撰。创作了一些作为卦爻占卜参4578考底本的易书(《周易》即其中的一种)之外!又有专门记述、解说卦位!卦序、卦象的工具书并行使用、就是《说卦》之类的作品、并非是为了解释《、

周易是哪个朝代的?

  易是远古时代的、《周易》是文王演《易》而成的,!

周易如何入门

  推荐你一本书    冯国超的《图解周易》一本真正读得懂的周易!

《周易》的作者是谁?

  商末!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城(今安阳)期间![1]剔除《彖辞易》与〈象辞易〉之繁琐、创作《易占》六十四卦之卦辞与爻辞!原文仅有448句话、很简略、不包含“五行,干支”等推演,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伏羲一画开天,汉代司马迁著《史记》称周文王的作品为《周易[2]》、。

周易好学吗?

  64卦的规律你几天就懂了,什么程度能算得上懂呢。   凡是被称为经典的书都是可以看一辈子的、可以说要多深有多深、   建议不要往预测方面使劲?古人都说“善易者不占”、学易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明理。道理都通达了还需要占卜么!   如果真的想学到易经的精髓一定要从基础做起(不要闲我啰嗦),9616从《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做起、都能做到了在学《小学》?然后四书。然后五经,然后是老庄的书了。古人学习都是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基础,不在生活中修心?修行、直接学易经这么高深经典!那只能学到些文字上的东西。就是所谓的“记问之学”,多说能作为闲聊的谈资而已!   但是说实在的、的8844确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根本一步一步学上来。有兴趣的话!空闲时侯看看也不错,   如果只是想算命混点钱花、那基本就是在亵渎这门学问了,!

周易怎么才能看懂

  学习周易 国家周易协会副会长宿志刚老师他这么说单击[!

周易的周易历史

  成于西周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0854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7041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彩、 成于西汉2176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 !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4366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2013《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2916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 、“《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郭店战国简本《老子》的面世!证明胡适对顾颉刚的批评是正确的。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根据现1332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周易》又称《易经》!0855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

周易的一个词

  既济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济:渡河!既济:完成。小:小事。亨:亨通、利:有利,贞:纯正,坚持、乱:混乱,   初九6498: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曳:拖住。轮:车轮。马王堆《帛书周易》作纶、青丝带!濡:打湿。尾:尾巴!咎:过错!灾难!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丧:遗失、茀:女子的首饰,逐:寻找!七日:意为短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高宗:殷代中的君王、伐:讨伐、7508鬼方:异民族、克:征服。用:重用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繻:棉衣!也有说是濡的错字、袽:破衣、戒:戒备、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5155  邻:方位。禴祭:夏祭!五谷未收,简单的祭祀、受:得到!福:神的降福,   上六:濡其首、厉,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濡:打,首:头,厉:危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