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说卦传的概述

  西汉时期的《说卦》一篇包含了今本的《序卦》和《杂卦》两篇、王充的《论衡·正说》:“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黄晖《论衡校释》引《经义丛抄》徐养原云:“充言‘益一篇’!不知所益何篇,以他书考之!《易》则《说卦》!《书》即《大誓》,唯《礼2209》无闻。”《隋书·经籍志》:“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说卦》本一篇!而这里说是“三篇”!有学者认为《说卦》本来是包括了《序卦》、《杂卦》。后来被分成独立的三篇!如清·毛奇龄《仲氏易》卷三十云:“但其云三篇,今只一篇!或云合《序卦》。《杂卦》为三”, 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也认为“《论衡》所说的‘一篇’《隋书》说为‘三篇’,好象不相符!其实只是证明《说卦》。《序卦》!《杂卦》的三种在初本是合成一组!后来分成了三下罢了。” 《论衡校释》刘盼遂按云:“唯《论衡》云‘一篇’、《隋志》作‘三篇’、不同者,盖《说卦》本合《8157序卦》、《4385杂卦》而为一篇?故韩康伯注本及唐石经仍以《说卦》!《序卦》。《杂卦》为一卷、” 2013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了战国时期的一本筮0570书《筮法》!既有记录占问事项的《十七命》,解释卦位的《卦位图》。《人身图》。也有记录天干地支与卦,爻相配的图表和爻代表的象!还有一篇与之相配的专记六十四卦卦序的《别卦》、 其内容和性质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相似、说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本为一篇是理由充分的!《说卦》是所有易传中产生最为古老8425的篇章,是先秦时期和《周易》并行而用的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筮法书篇!《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占断吉凶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又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及相关因素来判断所得卦的吉凶!所以《系辞下》里很明确地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说易占就是一门“象”的学问,所谓“象”就是法像万物8645的意思!唐代9988孔颖达《周易正义》也说“《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 因此古代掌管卜筮的巫史2759在编撰、创作了一些作为卦爻占卜参考底本的易书(《周易》即其中的一种)之外、又有专门记述!解说卦位。卦序。卦象的工具书并行使用!就是《说卦》之类的作品,并非是为了解释《!

为什么周易里面没有系辞上传,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而易经里面却有,这有什么区别?

  周易是周朝的作品那时孔子还没出生呢?系辞上传、下传、说卦传。序卦传等属于十翼是孔子的作品、、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出自《易经》说卦的哪一章

  喜洋洋GH87CV:你好,“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5852出自说卦第三章?《周易》说卦第三章: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注:自左而右旋曰顺!自右而左旋曰逆。易!周易也,孔夫子以此发端证周易!所用即神农氏之所作。祝您学有所成!,

想学易经

  古人云、欲学易、先学卜、不知你想学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学习国学!古典文化、还是要学习易卜、但无论如何、易卜都可以作为入门来学、坊间的书易卜的太乱、而易理的太深,多是摘抄古书观点。没有新意、因为易是先有象。后有辞的!所以离了象单纯解释卦辞!那么难的古文!没5418有基础者会叫人陷入困境的!4427所以选本好书不易啊、学习2713易理推荐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学习易卜推荐寥墨香的《周易预测学指南》,、

易经能改变命运吗

  有人认为算命就是看自己一生一世的命,是好还是坏、那就错了。算命算的是命运,命是命,运是运!两者不同,所谓命!就是先天,你没顶改变的!一般说算命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所以会有人说自己命好、这辈子不用努3408力也可以成功!我只想说!这是多么荒唐、也就留下了给人指责的机会、实际、命的确可以影响你的人生!但不能决定,进一步说、你父母给你的基因就属于命,有的人生下来在某些方面就有很强的天赋!如音乐!绘画、书法,记忆等,他们就是天才,所以与你父母八字及人生情况也会有关。而你自己的八字,可以认为是你母亲怀孕期间的外界环境对你的影响?我们知道由于环境变化、有很多畸形儿出生?实际也可以说是他们八字不好、正常怀孕期间40周。你的八字减去这40周。就是你真正产生的时间!而就在你母亲怀孕期间!1998外界气候变化,饮食以及生活环境等会影响生你的时间、当然就是你的八字,所以八字也能反映你的身体状况,而这必然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   接下来。就是你的运。所谓运有大运也有小运。通俗点。就是时机。机会、这个主要通过你的身体健康影响你的事业、是后天!你可以改变!生命活动都是有周期的、预测到那年那月你身体会处于低谷、所以精力也就不好!因此做事也不容易成功!反之,身体处于高峰时,精力好。也就3756更容易成功、所以你后天不努力,错过你的运、即使命再好也没有用、反之!命不好的人,后天努力!充分利用好了运,也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因此,算命不是让你安于现状。听命于天,而是9858叫你在最佳时机充分利用,高效率办事、实际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这也是为什么你百倍努力!却还是比不上别人!因为你在运来的时候累了休息。运走时不断努力!到头来事倍功半!    易经只是告诉高效做事?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做!   参考资料:: user.qzone.qq.com/1034665799?ptlang=2052我QQ空间,

为什么要先读易经

  关于读书的次第、一8718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的人读经典从《三字经》开始!也有人读书的次第参考《三字经》里的建议!还有人推荐从《论语》开始读、也有人8214建议先读《弟子规》!更有倡导先读《易经》的,我个人比较赞同首选《易经》之说,下面谈一下拙见。若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及时指正。 7664那么现在分析一下?我们一直说要站在巨人的肩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会望的远,同时也可以看到另外一层,看到的是什么!还能看到的是圣人在读什么书? “8694与经典为伍?与圣人同行”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捷径!成长提高的捷径! 那么什么是经典?我现在再发一下,算是复习:经典是深6764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1017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中国最著名的二位圣人!他2799们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圣人、大家都应该很清楚。是老子和孔子。不妨思考一下、《道德经》《论语》分别为老子。孔子所做!那么他们二位圣2104贤读什么书!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的成才之路是怎么样的, 我们现在站到老子和孔子的肩膀上看、看看他们最钟爱的是什么书!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书、举例:《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来源与《易经》 《周易·系辞传》对于道的论述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而老子的《道德经》里就可以看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1223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是以《易经》的哲学观点。用诗一般而有哲理的语言、建立起了自己一套崭新的世界观!孔子为《易经》做系辞的时候就写着“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可见周易8256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黎鸣也说:“孔子的一生?实际上是受易经思想的影响逐渐展开的、最明显的是孔子自述的一生六段,编选‘六经’。‘六纬’、以及孔子本人的精通‘六艺’等等、什么都与‘六5947’有关,这明显与周易六十四卦的六个卦位相关、”《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我们总以为8042“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思想、其实是易经的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中关于易经这一思想的发挥是以辩证的方式出现的,虽与中庸不同、但与中庸有同样的意蕴、在4169《道德经》中?诸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句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孔子说“过犹不及”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老子的哲学求静、而避难、孔子的哲学求动,而立行!1061看起来是背道而驰?实则道的不同方面而已!不但是孔子和老子对《易经》推崇备至,历代君王必读的就是《易经》。秦始皇焚书坑儒读留下的就是《易经》。 我们再看看《易经》为何成为经典,我们数一下就知道是多少圣人集体所做了:先是伏羲氏作、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然后是尧、舜。禹、黄帝、一直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最后到孔子从上古开始到中古。近古历经了三个大时代!才完善!这样一部集历代圣贤集体创作的经典是不是真正的群经之首,。 而《易经》又是一部自然科学的巨著,古代就有说过 “不学易无以为将相”“不学易无以成太医”, 拿近处说,毛主席是研究透了《易经》所以他写出了著名的《矛盾论》。毛主席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转化的重要思想——这就是后来毛泽东著作《矛盾论》的主体思想!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矛盾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矛盾论的这种对立统一与易经的太极阴阳如出一辙。易经的太极图中有两个阴阳鱼对立统一存在于一个整体——太极中、黑鱼的头部有一个白点!以象征阴中的一点元阳。白鱼的头部有一个黑点,以示阳9502中的一点真阴。这种阴阳的消长变化的哲学概念如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转化的思想是相同的、 现在来说儿童读经,在儿童经典教育上我们有个共识,那就是"素读"。对孩子来说,读任何一部经典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孩子发音器官的完善与否。能否能说出长句子。单纯从素读而言不考虑理解和运用的话、有了现在的注音教材、读《易经》是不难的!现在给孩子读易经的家长非常多、从家长的反馈也可以看到,孩子更喜欢易经! 现在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巨人最爱读什么书!看到了哪些著作对圣人有深远影响?圣人以不言之教告诉我2659们该选择什么书读。那么!我们按照圣人的指引、让孩子从高起点起飞!我们也让孩子读《易经》, 易经里有非常多的话成为现在的成语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百度3786一下就能看到。有几百条。在这里我就不写了、我们常说追本溯源!那么我们顺着经典的长河逆流而上,找到源头,惊喜的发现。原来经典源头就是《易经》!有这么一句话“为有源头活水来”《易经》就是经典的源头活水!在9441《易经》的影响下,产生许多著作。比如《道德经》《黄帝内经》?都离不开《易经》的思想、在《易经》的0611影响下、发展出道家!儒家!医学。甚至于兵法等等。那么!我们就跟在圣贤后面!8210也去喝源头之水、来读群经之源--《易经》? 大家都5007知道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二进制代数,源自中国易经八卦的阴爻和阳爻。一个意大利的传教士在德国出版了一本《中国上考古》。详细介绍了《易经》,太极八卦的演化过程,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在研究《易经》中悟出了计算机科学的二进制, 《道德经》对我们后人产生和很大的影响、对外国人的影响同样非常0025大:二战以来的德国产生过最了不起的科学家群体。他们许多人都读《道德经》。大家很推崇的日本早教专家七真田他也说过: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经典的。 我们都在学习孔圣人!孔子无论是在《易传》中还是《论语》等其它文章里都告诉大家他对《易经》的推崇与热爱、那么我们是8158不是更要读读孔圣人推崇备至的书,让孩子学经典已有了共识。就是“素读”---- 只读原文、不讲涵义。让孩子熟读成6348诵乃至背诵!牢牢记住、让经典的种子扎根孩子心田、在心中生长,发芽,成才。 读完《易经》孩子再读其它经典或者按照累积式教育的三线程读书法,再加入其它经典同时读、就会发现很多思想,理论或者引用的语句都来源于易经,,

求大神通俗地告诉我《周易》中的卦辞、爻辞、杂卦、说卦是什么,在一个卦中的顺序是什么?

  1,卦辞节选如下:1)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上上卦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2)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上上卦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8524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8721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2。周易:《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1022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3、思想原理:在《简易道德经》里!周是周到圆满!易是运动变化无不果的意思,太昊伏羲创作简易图时!把简易符(即现在八卦图的8079阴阳符)排列成一个圆形即一周的形式!阐明了周和易是简的主要组成部分,周易的周字并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简易道德经》里的这个完美的“周”字。!

易经是国学吗

  四书五经是国学的根本、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锭周易在五经之内,2523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所以、易经是国学、、

易经难学吗?

   大概也就最多半年,如果要想学周易的内涵包括预测找到窍门入门一个月、一般人认为周易就是算卦的不知道你要学周易那个方面的内容!初步学成也就一年内即可、你要是想读懂周易文字的意思。

怎么样看易经?看易经有什么用?

  易是容易。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易之方法(易之经)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9636只有对其缺乏了解的人才认为易经是迷信,   《归妹》卦的解释   1. 关于《愚公移山》的神话   《列子·汤问》上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带事领子孙邻里、驳斥河曲智叟的谬论!移山不止。终于感动上帝并命大力神将二山背走。帮助愚公解决了出行和发展的制约!   相信任何一个无神论者都不会认可神仙的存在!那么这一神话传3349说究竟在向人们传递什么信息呢!很显然。它在驳斥河曲智叟无知和固执的同时、也肯定了北山愚公富于开拓精神的愚昧和执着!并由此向5891人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那么。这7602一规律又是什么呢,   2.《中庸》的解读与位置   《中庸》!礼记篇名,传为子思所作!什么是中,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什么是庸。平庸也!言其所为平庸也?谓平庸之人所能为,亦能为、故称其为庸言庸行也,平庸之人所能行,故称其所行所言为庸。如有“天才出于勤奋”之说、则勤奋亦庸人所能为也,故亦可谓“天才出于平庸(之行)。”故平4134庸的意思?即是中而平庸、   不平庸之人而能为平庸之行!为其不平庸也,故能中!为其能(甘于)平庸也。故能明、   《易经·乾·九二文言》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平庸之言而能信、既能相信!也就能去实践!实践而又能谨慎对待、这就是“中”。也就是说。所作所6921为很是适中,   孔子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智者过于聪明。而不能为庸行??甘为庸行!愚者虽能去做(行)。而不能最终突破教条的束缚(有失于中)?故亦不能行真正的中庸之道、这就是道所以不得行的原因?lt;/FONT>   贤者陷于教条而失于中(贤者过之——于中)。不肖者行虽往往能得中!而不能甘于平庸,故亦必不能及,之就是道所以不得明于世的原因。(大道似不肖,故不肖者往往能适中)   那么!这就2291是中庸了吗!《中庸》更为形象的实质7651又是什么呢,还是让我们看看孔子和孔子以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看法吧!   3.《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归妹》   “归妹”,就现在众所周知3163的意思来解释!应当是指女子归嫁于其夫家!这固然没错。然而“归妹”的意思却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男女之间因为生理上的差异导致在性格!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相对来说都存在着不同!这也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并逐步得到更深入了了解和研究、同样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    意识到了这个明显存在着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的祖先意识到!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那么这种制约因素是怎么产生的呢。很显然。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无知。我们的祖先把这种无知叫做“昧”(或说是定义为“昧”)人类的无知即是人类的昧!昧于无知。昧而无知是人类所以不能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原因!(昧而无知,大4114道所以不明也)   相同客观条件下,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虽然(男性和女性)共同受制于自身的无知!但因为性格和思维方式等各2389方面的差异!女性所受制约相对来说要更大。换句话说。女性1453更容易受制自身的“昧”,在组织管理各种生产劳动和处理各种复杂事物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因为女性事实上更容易“昧”于无知(停留于无知)、故而在我国古代早期的男权社会中!“昧”亦逐渐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但同时又因为“昧”是人类共同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男性同样存在着)?故而我们的祖先将“日”去掉、而换成代表性别的“女”旁!创造7781了“妹”字!用于代表女性(更多的时候是代表年轻女性),   基于以上原因!就有了“昧”者“妹”也。或“妹”者“昧”也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早期男权社会中。“妹”与“昧”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通的。   女子出嫁、即归于男家,将预示着她需要为(自身)这一决定舍弃一些权力并同时承担一份新的责任、但男婚女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如果说因为它对自身的制约而把它定为是愚昧的决定、那么人类就必须归于愚昧并从中3899走出来、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   故“归妹”者!亦“归昧”也。归于平庸愚昧,以寻求创造和发展!归于愚昧、“昧”而行之不辍。是由于中心的喜悦在推动外在的实践,能自己归于愚昧并实9799践不止的人?主观上就具5167备了能用中来不断纠正自身认识的偏差和局限,并最终突破愚昧制约的能力,(昧而能归!非中而何。此大中之象也!唯能大中者。2680为能不局限于已有认识而自归于昧!)   4.结论:《愚公移山》《中庸》《归妹》之三为一体   “归妹”者、“归昧”也。归于愚昧也。北山愚公者!不为河曲智叟所惑,不尚河曲智叟之智。自甘于昧!自归于愚味,其愚则足以行,其中则足以及。故能去太行!王屋二山也、   愚公移山者。中1621心悦而乐为之也、内喜悦而外付诸实施、归昧之道也、中庸者,中而平庸也、中庸者必昧!5653安于平庸而能守中者。必自归于昧者也。故中庸者、归昧(妹)之道也。   孔子曰“归昧,天地之大义也。”大义就是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山此而言!天地之大义、亦人之大义也!则归妹亦人之大义也,那么,按照孔子的说法!由愚昧而走向文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