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有没有易经的原文和译文啊

  原文+译文: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5295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8284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8803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7727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1321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象辞1704》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1695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白话】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7818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1234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白话】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括囊。无咎无誉。 【白话】***。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6722】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话】《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7232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7059~~~~ 第三卦:《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白话】《屯卦》象征初生:元始。亨通、和谐!贞正、不要急于发展。首先要立君建国, 《象8834》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白话】《象辞》说:《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故释为云、云雷大作,是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正人君子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白话】初九?万事开头难!在初创时期困难特别大。难免徘徊不前、但只要能守正不阿、仍然可建功立业,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白话】《象辞》说:虽然徘徊不前、但志向和行为纯正。只要能4647下定决心,深入基层、仍然会大得民心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白话】六二?为难而团团转、乘马旋转不进,不是盗寇。是来求婚的、女子贞静自守、不嫁人,要过十年才许嫁、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之所以出现困难、是由于阳刚一方所造成的、“十6830年才许嫁”!是很反常的现象。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白话】六三。追逐鹿时,由于缺少管山林之人的引导,致使鹿逃入树林中去!君子此时如仍不愿舍弃。轻率地继续追踪?则必然会发生祸事?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白话】《象辞》说:“追逐鹿缺少管山林之人引导”、是因为获鹿之心过于急切!君子7947应及时放弃!否则必有祸事或导致穷困! ***、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白话】***。四马前进。步调不一、但如坚定不移地去求婚、则结果2531必然是吉祥顺利的! 《象》曰:求而往,明也! 【白话】《象辞》说:坚定不移地去追求、是明智之举,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白话】九五、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是很危险的,那样做、办小事虽有成功的可能,但办大事则必然会出现凶险、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白话】《象辞》说:“只顾自己囤积财富而不注意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即使想4413有所作为,其前景也不大光明。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白话】上六、四马前进。步调不一。进退两难!悲伤哭泣!泣血不止!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悲伤哭泣、泣血不止”,这种状况怎能维持长久呢。 ~~~~~~~~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白话】《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9571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话】《象辞》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7968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白话】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8056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6183会后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白话】《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白话】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5715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白话】《象辞》说:“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白话】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的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白话】《象辞》说:“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困蒙!吝。 【白话】***。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大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白话】《象辞》说:“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六五。童蒙,吉。 6324【白话】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白话】《象辞》说:“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白话】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白话】《象辞》说:“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相配合、6380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 第五卦:《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白话】《需卦》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7554亨通顺利、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出外远行!渡过宽阔的河流会很顺利。 《象》曰:1504云上于天、需、君子以3788饮食宴乐, 【白话】《象辞》说:《需卦》的卦象是乾(天)下坎(水)上,为水在天上之表象,水汽聚集天上成为云层。密云満天!但还没有下雨、需要等待。君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吃喝!饮酒作乐,即在等待的时候积蓄力量。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白话】初九、在郊外等待!必须有恒心、长久耐心地静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白话】《象辞》说:“在郊外等待”、表明不能冒险轻率前行。“长久耐心地等候时机,不会有什么祸患”、表明没0185有偏离正道!没有偏离天地恒常之理!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白话】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然要受到别人的一些非难指责!耐心等待终究会获得吉祥!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白话】《象辞》说:“在沙滩上等待”,表明宽宏大量不急躁!虽然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能获得吉祥、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白话】九三、在泥泞中等待、结果抢劫的强徒乘机而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3998【白话】《象辞》说:“在泥泞中等待”。说明灾祸还在外面!尚未殃及本身,自己招引来强盗。说明要处处谨慎小心才能避开危险。 ***!需于血、出自穴、 【白话】***、在血泊中等待,不小9864心陷进深穴!用尽全力才逃脱出来、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白话】《象辞》说:“在血泊中等待”、表明此时必须沉着冷静!顺应时势、听天由命。以等待转机,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白话】九五。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准备好酒食招待客人!占问的结果是吉祥的”、说明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白话】上六,落入了洞穴之中、忽然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到来!对他们恭恭敬敬、以礼相待,终久会得到吉祥的结果。 《象》曰8923:“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白话】《象辞》说:“不请自来的三位客8180人到来,对他们恭敬而且热情地招待,终久获得吉祥”。表8102明此时尽管处在不适当的地位!但还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 第六卦:《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白话】《讼卦》象征打官司:这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惧有所戒备引起、坚守正道居中不偏会有吉祥,坚持把1986官司打到底则有凶险。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现则会有利!但出外远行、要渡过宽阔的大河0086则不会顺利?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白话】《象辞》说《讼卦》的卦象是坎(水)下乾(天)上!为天在水上之表象,天从东向西转动。江河百川之水从西向东流。天与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象征着人们由于意见不合9334而打官司?所以君1499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白话】初六、不久将陷于争端之中!虽然会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将获得吉祥,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白话】《象辞》说:“不久陷于争端之中”、说明与人争端决不可长久、决不可互不让步。相持不下、虽然“受到一些非难指责”,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可以明辨事非,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白话】九二,打官司失利。走为上策。赶快逃回来、跑到只有三百户人家的小国中!在此居住可以避开灾祸!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白话】《象辞》说:“打官司失利,迅速逃回来”。因5083为自己处于下位!与1472上面有权有势的人打官司。必然要失败而且有灾祸降临。但逃走避开,灾祸就没有了!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白话】六三,安享着原有的家业?吃喝不愁、坚守正道!处2928处小心防备危险?终久会获得吉祥。如果辅佐君王建功立业。成功后不归功于自己、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白话】《象辞》说:“安享着祖上遗留下来的家业”、说明只要顺5249从上级,则可以获得吉祥的结果、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白话】九四!打官司失利。经过反思改变了主意,决7525定不打官司了,安分守己、必然会得到吉利的结果, 《象》5057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白话】《象辞》说:“打官司失利后,回过1875头仔细反思。觉得‘和为贵’、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于是改变了主意!撤回诉状、退退出争端不打官司了”!说明坚守正道。安分守己就没有什么损失了? 九五!讼!元吉。 【白话】九五。官司得到了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官司得到公正的判决!开始获得吉祥”,表明此时居于正中地位,得到了大人物的公正的判处、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白话】上九,因打官司获胜!君王偶然赏赐给饰有皮束衣带的华贵衣服!但在一天之内却几次被剥下身来。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白话】《象辞》说:因为打官司获胜而得到赏赐,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尊敬的、 ~~~~~~~~ 第七卦:《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 【白话】《师卦》象征兵众(师指军队):坚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帅军队可以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白话】《象辞》说:《师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坤(地)上,是地中有水之表象、地中蕴藏聚集了大量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征兵源充足,君子要像地中藏水一样容纳天下百姓。养育众人,这样就会有众多的士兵可用,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白话】初六!出师征战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如果军纪混乱必然有凶险,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白话】《象辞》说:“出师征战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要号令整齐,行动一致、赏罚分明、如果5572军纪不良,指挥不灵、必然要发生凶险、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白话】九二,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君王多次进行奖励。并被委以重任,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白话】《象辞》说:“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表明承受‘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宠幸!“君王多次进行奖励”,说明怀有治国平天下使万邦悦服的弘大志向, 六三、师或舆尸、凶、 【白话】六三,不时有士兵从8279战场上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回来,凶险。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白话】《象辞》说:“士兵不时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回来”!说明不能知己知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自量力发2308动进攻?结果战败,没有任何功绩可言了、 ***,师左次、无咎, 【白话】***、率军暂时撤退、免得遭受损失、 《象》曰:“左次9465无咎”?示失常也, 【白话】《象辞》说“观察了战场形势后、暂时后退以避敌精锐、免遭更8100大损失”?说明深通兵法,懂得用兵有进有退的常理、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白话】六五!田野中有野兽出没、率军围猎捕获!不会有损失、委任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军中主帅。必将战无不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尸体大败回、占问的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委任有德长者统帅军队战无不胜”,表明居中恃正!行为有法度,必然获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战死者的尸体!大败而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白话】上六、凯旋而归!天子颁布了诏命?分封功臣、或封为诸侯、或封为上卿。或封为大夫、但小人决不可以重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白话】《象辞》说:“天子颁4830布了诏命!分封功臣”、是为了按功劳大小9128而公正封赏!“5725小人决不可以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危害并扰乱邦国。 ~~~~~~~~ 第八卦:《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白话】《比卦》象征亲密无间、团结互助:吉祥。探本求原,再一次卜筮占问。知道要辅佐有德行的长者、长久不变地坚守正道!不会有祸害!连不安分的诸侯现在也来朝贺!还有少数来得迟的诸侯将有凶险。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白话】《象辞》说:《比卦》的卦象为坤!(地)下坎(水)上?象征地上有水、1979大地上百川争流?流水又浸润着大地!表明地与水亲密无间!互相依存、以前的历代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分封土地、建立万国!安抚亲近各地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白话】初六,具有诚实守信的德行,亲密团结、辅佐君主、不会有灾祸、诚信的德行如同美酒注满了酒缸。这样远方的人纷纷前来归附,结果5934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白话】《象辞》说:《比卦》的第一爻位(初六)!表示一开始便具有诚信的德行。致使远8797方来人归附,自然可获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白话】六二、在内部亲密团结?努力辅佐君主、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9286白话】《象辞》说:“内部亲密无间团结一致、辅佐君主”,说明没有偏离了正道! 六三、比之匪人。 【1325白话】六三,和行为不端正的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白话】《象辞》说:“和行为不端正的5799人交朋友,而且关系亲密”!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 ***。外比之、贞吉! 【白话】***,在对外交往中互相信任!亲密团结,尽力辅佐贤明的君主,其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白话】《象辞》说:在外面亲密团结朋友,辅佐贤君,说明要顺从居于尊上地位的君主。才会有好的结果!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白话】九五!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跟随君王去田野围猎。从三面驱赶。网开一面。看着禽兽从放开的一面逃走。毫不在乎、君王的部6189下也不戒备。吉祥!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白话】《象辞》3567说:“光明无私,亲密团结,互相辅助”!可获得吉祥、因为此时居于正中位置,抛弃逆天行事的举动而顺其自然、就好像围猎时网开一面,让该被擒的禽兽落网、不该被获的从前面逃掉、君王的部下听其自然,不加戒备!这是君王的贤德感化了部下的缘故, 上六。比之无首!凶! 【白话】上六,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6516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白话】《象辞》说:“和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将有凶险”,说明自己将来没有可以归附的地方,无立足之地, ~~~~~~~~文字!

易经的说卦传用日语怎么说要读音

  易经讲的是什么!为什么只讲八卦图!易经!就是讲八卦图。原易经中,前象后辞!可以认为!易经就只八卦图的注解!易经、是用哲学来解释天地四方,古往今来!你也可以把他说的对象看成是人本身。易经。经过阴阳结合,一共推演出64种大的状态。又经过各卦象结合。没个打6428的卦象有6个小卦象,所以一共是384种卦象,者384种卦象!对应一切事物的运行状态,所以!易经就是八卦图。是一本从哲学方面记录事物运行状态的书、具有很高的价值,易经与算命。八卦、是伏羲发明的!流传几百年后,夏朝!商超都对其有改动、当时的周西伯倾其毕生所学。一为避难、一为讲自己的所学传于后人,一为提醒朝廷,一为造反、便修改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后至孔子作象辞。而成为完整的著作!这也是易经书中有很多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的原因,是因为周西伯位于虎穴,不敢直言!一共经历了2500年左右。为我们今天看见2160的易经最终形态?又流经了2200多年才到今天!其中、无数高明人士对其注解、增加新的血液!在汉朝时。易经,分为术数合易理两部分研究。术数,即是算命之类的,因为易经中记录的是各个状态,只要能够定位你现在的状态当然能够指导你的行为!所以它能够算命!是正确的,!

如何分析译文的风格:《易经》英译风格探

  看 与本意偏差大小、二者中心思想主张倾向差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属仁者.属智者.属善者......。

古文“梦中诵《周易》有译文吗?

  王嘉《拾遗记-三国-吴》:吕蒙入吴!吴主劝其学业!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卧。於梦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0125蒙曰:“向梦见伏牺!周公!文王!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贞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旨。故空诵其文耳、”众座皆云:“吕蒙呓语通《周易》、”、

《易经》怎么学?

  易经》做为我国群经之首、它的学习一定要讲8477究方法。应该先学习《易传》!它是孔子和弟子所做、是针对《易6222经》所做出的解释!读完《易传》打下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易经》会好很多!我认识很多人都是这样学习的、并且效果都不错!   另外!学习《易经》对提高自身修养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你能坚持学习、最后回头来看的时候。回觉2352得收获颇丰!,

平时说卦象是 比如 乾卦为天 解读是说乾卦还是说天卦?

  乾卦!说天卦不专业,!

怎么样看易经?看易经有什么用?

  易是容易。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易之方法(易3434之经)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只有对其缺乏了解的人才认为易经是迷信,   《归妹》卦的解释   1. 关于《愚公移山》的神话   《列子·汤问》上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带事领子孙邻里、驳斥河曲智叟的谬论!移山不止。终于感动上帝并命大力神将二山背走。帮助愚公解决了出行和发展的制约!   相信任何一个无神论者都不会认可神仙的存在、1617那么这一神话传说究竟在向人们传递什么信息呢。很显然、它在驳斥河曲智叟无知和固执的同时、也肯定了北山愚公富于开拓精神的愚昧和执着,并由此向人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那么、这一规律又是什么呢!   2.《中庸》的解读与1635位置   《中庸》。礼记篇名。传为子思所作、什么是中!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什么是庸,平庸也,言其所为平庸也,谓平庸之人所能为。亦能为!故称其为庸言庸行也,平庸之人所能行,故称其所行所言为庸。如有“天才出于勤奋”之说!则勤奋亦庸人所能为也、故亦可谓“天才出于平庸(之行)!”故平庸的意思。即是中而平庸。   不平庸之人而能为平庸之行,为其不平庸也,故能中、为其能(甘于)平庸也?故能明、   《易经·乾·九二文言》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平庸之言而能信、既能相信!也就能去实践!6922实践而又能谨慎对待!这就是“中”!也就是说、所作所为很是适中!   孔子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智者过于聪明!而不能为庸行,?甘为庸行、愚者虽能去做(行)。而不能最终9374突破教条的束缚(有失于中),故亦不能行真正的中庸之道。这就是道所以不得行的原因?lt;/FONT>   贤者陷于教条而失于中(贤者过之——于中),不肖者行虽往往能得中!而不能甘于平庸、故亦必不能及!之就是道所以不得明于世的原因,(大道似不肖,故不肖者往往能适中)   那么。这就是中庸了吗,《中庸》更为形象的实质又是什么呢。还是让我们看看孔子和孔子以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看法吧、   3.《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归妹》   “归妹”、就现在众所周知的意思来解释!应当是指女子归嫁于其夫家!这固然没错,然而“归妹”的意思却不仅仅0562是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男女之间因为生理上的差异导致在性格!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相对来说都存在着不同!这也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并逐步得到更深入了了解和研究。同样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   意识到了这个明显存在着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的祖先意识到。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那么这种制约因素是怎么产生的呢。很显然!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无知!我们的祖先把这种无知叫做“昧”(或说是定义为“昧”)人类的无知即是人类的昧!昧于无知!昧而无知是人类所以不能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原因、(昧而无知!大道所以不明也)   相同客观条件下。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虽然(男性和女性)共同受制于自身的无知、但因为性格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女性所受制约相对来说要更大!换句话说!女性更容易受制自身的“昧”!在组织管理各种生产劳动和处理各种复杂事物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因为女性事实上更容易“昧5128”于无知(停留于无知)?故而在6037我国古代早期的男权社会中?“昧”亦逐渐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但同时又因为“昧”是人类共同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男性同样存在着)!故而我们的祖先将“日”去掉、而换成代表性别的“女”旁!创造了“妹”字、用于代表女性(更多的时候是代表年轻女性),   基于以上原因。就有了“昧”者“妹”也。或“妹”4861者“昧”也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早期男权社会中。“妹”与1402“昧”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通的,   女子出嫁。即归于男家,将预示着她需要为(自身)这一决定舍弃一些权力并同时承担一份新的责任!但男婚女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如果说因为它对自身的制约而把它定为是愚昧的决定。那么人类就必须归于愚昧并从中走出来?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   故“归妹”者,亦“归昧”也、归于平庸愚昧,以寻求创造和发展。归于愚昧!“昧”而行之不辍。是由于中心的喜悦在推动外在的实践。能自己归于愚昧并实践不止的人。主观上就具备了能用中来不断纠正自身认识的偏差和局限!并最终突破愚昧制约的能力、(昧而能归、非中而何,此大中之象也。唯能大中者、为能不局限于已有认识而自归于昧。)   4.结论:《愚公移山》《中庸》《归妹》之三9183为一体   “归妹”者。“归昧”也、归于愚昧也、北山愚公者。不为河曲智叟所惑、不尚河曲智叟之智、自甘于昧!自归于愚味。其愚则足以行,其中则足以及、故能去太行!王屋二山也、   愚公移山者。中心悦而乐为之也?内喜悦而外付诸实施。归昧之道也、中庸者。中而平庸也,中庸者必昧,安于平2917庸而能守中者,必9810自归于昧者也。故中庸者!归昧(妹)之道也!   孔子曰“归昧、天地之大义也、”大义就是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山此而言!天地之大义、亦人之大义也、则归妹亦人之大义也。那么。按照孔子的说法。由愚昧而走向文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周公诫子》的译文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   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玉为楮叶原文、译文和注释

  原文: 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7628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翻译:宋国有一个替国君用玉石做楮树叶的人。耗费三年才做成,支干的粗细(逼真),毛刺的各种色泽(乱真),将它混在楮树叶中无法分辨(得出真假)、这个人从此就靠这种技巧在宋国生活、列子先生听说这件事,说了:“假如天下的生物,在三年里才长成一片叶子。那么树木有叶子的就太少了,所以圣贤凭借的是道德教化而不1861是智慧机巧、”,

易经的由来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4136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8307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