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为什么满族的风俗习惯保留不多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5634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过去、满...、

写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6080不许拴牲口等?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在吃饭时。媳妇在旁伺候,否   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4877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   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6495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0225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母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4899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坐锅台。穿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不许牵马等,   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8514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1481  响棚   满族办喜事接新娘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吉日订妥后!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家老酒一坛,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   第一天。娶亲去的人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个压轿男孩、新郎到女方家,进院首先要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有人陪着在一个单独的屋内住下!在这一天。新郎!新娘不能见面,   亮轿   第二天,选定良辰。请新娘上轿。新娘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   满族迎9802娶新娘时多用轿、但花轿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花轿是在马车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框、9715然后用红绫子围上,上面也用红绫拉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绫档帘,在轿顶上是有木刻的“麒麟送子”!   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迎娶时,轿内要有压轿......余2319下全文>>!

满族的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鍊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1795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7585快速和多变着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大部分0725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乳酪!奶疙瘩。爱喝马奶、骆驼1291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鲜肉!冬季吃事先薰好的干羊肉。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最爱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8764尼提”?馕!“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 在牧区。哈萨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尔”!妇女喜欢穿红色和其他颜色的1501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们穿各种绣花衣服,在花帽上以猫头鹰羽毛作帽缨!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毡帽、妇女戴8035白布披中!天冷时戴绒头巾。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则戴圆形皮帽,哈萨克族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用毡子缝制4394的长袜,外着皮靴!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待来客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并宰杀羊只。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后!割下羊头右面颊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专案! 回族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络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捲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7686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回族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4613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不戴头巾、中青年妇女有佩带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的习惯。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馀下全文>>。 、。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8602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7323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7802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5718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6747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6722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1787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0298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6376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3380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1546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7349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3675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4501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1261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1687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余下全文>>!

中国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6385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3657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3391朝东脚朝西!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5940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7147月二十三)、   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4162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   壮族   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6588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1529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

满族卢姓的由来

  金国纥石烈氏族全部改为卢姓!成为汉族。清朝满洲人有卢姓,满族的卢姓原先来自汉民!入旗汉民满化!后又汉化,又满洲八旗大姓赫舍里氏族有一部分改为卢姓,大部分后来成为东北地区的卢姓汉族!    4567 我查了很多资料!汇总如下:   赫氏在清时隶属正白旗!先居住在边门镇的赫家村。后散居各地、杨木乡、红旗镇赫姓较多!另外,刘家河蛟羊峪!蓝旗乡老虎洞、鸡冠山镇袁家沟!赛马镇赫家窑村等地都是赫姓的聚居地?(注意:岫岩满族自治县汤沟乡赫家堡子亦属本支。自八世起有两支于清同治初年迁居至黑龙江是双城县,)    按字排辈为:   “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真保泰平。”(现已排到“明”字。为第十五世) 本人为荣字!   .赫姓宗族。赫氏是辽东地区的满族著姓之一、他与何氏同是由满族姓氏赫舍里氏取其头一字冠注汉字姓演变而来、两者之间为同音异字。赫舍里氏宗族分居辽东各地。氏族中存藏有记事全面的宗族谱书,谱书中对其氏族的迁徙?源流均做了翔实地记述!   赫氏是在清代后期光绪初年冠用汉字赫姓的,在此以前、其姓氏为赫舍里氏、 “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为姓。”赫舍里这一姓氏是氏族在由原始居住地迁徙后而以河名冠用的姓氏,赫舍里氏的先世!历史上生9122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金代归胡里改路!元末明初之际赫舍里氏先世随其他姓氏的建州女真人一道,开始了迁徙!迁徙中。6348他们先后迁徙到缓芬河流域,图们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最后定居在苏子河,浑河流域。   赫舍里氏氏族定居苏子河!浑河流域后,在清前为后金政权的缔造、氏族成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9545“硕色巴克什!正黄旗人!穆瑚禄都督第七子,特赫纳之孙也,国初偕其弟希福巴克什来归!太祖高皇帝以硕色兼通满。汉及蒙古文字。赐名巴克什!命在文馆行走,其子索尼!亦兼通满。汉,蒙古文字!赐名巴克什!由头等侍卫授吏部启心郎!三年考绩。所任称职、授骑都尉,随大军征讨。所向有功,”,清前赫舍里氏从其迁徙的历史记载中可以得知,这一姓氏是于明初而冠用的。在此之前。他们的先世应追属为金代女真纥石烈部人、在元末明初的迁徙中。其部族分居在今延边布尔哈河,汤旺河,陇乌河流域,金代纥石烈部族人!姓氏为纥石烈氏!是以部为姓的,纥石烈氏!译汉姓为高姓。纥石烈一姓、《金史·列传》记载:“纥石烈恒端,西南路忽伦宋割猛克人,袭兄银术谋克,泰和伐宋。充行军万户!破宋军两千于蔡州?!

苗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人物,经典文化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4421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0179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4896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2390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08 15:20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7104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8687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余下全文>>,

满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9266满洲”!7319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就是辽代女真未被编入八0862旗的后人。但他们是今天满族的近亲!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当时相当数量的辽东汉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鲜人、甚至一些俄罗斯人!在八旗内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已彻底融入了满族,作为血统最为“纯正”的组成部分,0398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 “清”,同时也改元“0681崇德”!1644年入关灭李自成?建立了覆盖满洲。前明关内领土及西北新领地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因满洲族大部分定居在关内、故官方改9908称为“满族”?建国以后延用满族称谓至今!,

满族的起源是什么 满族最初来自哪里

  满族历史悠久,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菏泽市有满族人吗?他们有什么禁忌

  没有!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8959其他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本来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7373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还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十八世纪中期、“八旗子弟”创作了一种新的鼓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为“清音子弟书”!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1984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9893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9325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世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7299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9166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4228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