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儒家道家哪个跟易经的关系更密切

  易经是揭示世界宇宙的本质与应变之道的经学!一是确立变是世界的本质,变有道在主宰!二是要应变就是用阴阳八卦来解读以应对、儒家思想核心是中庸之道,要应对变化!用中庸之道!修德能近道得道。守要循之要坚守之。如出现过与不及!就变回归之!所以中庸是易经的又一个应变之道,道家、承认世界有道主宰!就让他主宰。人不要去干预改变它,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陈易文!。

易经属于道家还是儒家?

  易经既属于道家。又属于儒家。孔子是儒家为易经做了十翼注解,从此易经走向世界、道家早于孔子研究易经、易经是研究规律的,是道学、这充分说明道无古今,无终始、、

「易经」凭什么变成儒家学派的了

  9724易经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其中连山和归藏早已失传、所以今天人们说易经实际上是指《周易》,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1167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所以你问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人把《易经》?《周易》,《易传》的概念混肴了,、

科举制中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请问儒家经典是指什么内容?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8695《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9904“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5574《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3875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9164《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6123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春秋》3763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训4371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易经的创始人

  是伏羲   后经周文王 孔子传承   可以看看百家讲坛   曾仕强 易经的奥秘 :   《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人算作一个,第三个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可以说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4329六十四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则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

儒家在中国历史命运

  儒家思想在中国2035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社会环境变化. 儒家思想的地位有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决定,它是统治者控制人民的工具,但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有汉初的黄老之学到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是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   儒学对中国的影响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不过由于中国大陆官方意识形态等种种原因!许多人仍2201无法纠正对儒家的偏见!以至儒教无法在中国大陆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不少人仍然认为“儒家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这和韩国3532对儒教致力保存过去文化的态度截然相反!9058形成儒教发源于中国却昌盛于韩国的尴尬局面、不过由于道德败坏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少部分良知者已重拾起这份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大陆学者目前正努力编篡《儒藏》(藏,音zang4)以弥补历史遗憾(三教中。道教有《道藏》、佛教4893有《大藏经》!惟儒教无自己的经藏)、传承和弘扬儒学,儒教对中国人的正面影响要多于其负面影响。   1! 汉朝兴起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0677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551 BC – 479 BC) 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9535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的到解决?儒6538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7856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8306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3989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5653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0257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8658 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7170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9209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2829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0337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2666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3797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2601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 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 2!历代变迁   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3296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3221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4719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5782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6754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5522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1277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10)清初: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0004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西方敲开我国的大门时,国人思想开始有所变化.反思中华民族的劣根 ,时人多对其抱有摒弃的态度,尤其是大学生,主张彻底抛弃传统文化.但国学大师,冷静的看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自觉的宣扬儒家思想精髓的运动,   近代的研究和发展   现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4169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8376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5596为今用,批判继承、   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7871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3497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1355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儒学在东亚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2628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0225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1950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0236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4352文化的主体,保存6000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学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   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9707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9630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12世纪初出使高丽的徐兢称赞朝鲜儒学之盛说:临川阁藏书至数万卷。国子监里“选择儒官甚备”!大街小巷上经馆和书社三三两两相望!少年们聚集在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经书。年岁稍长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借寺观之类的地方讲习切磋,社会各阶1932层的子弟、都“从乡先5117生学”!   李朝时期!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尤其推崇程朱理学、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舆论工具。极力加以推广。李朝的儒学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官学系统。中央设成均馆!是为国家最高学府!另外在首都汉城还设有中学,东学!西学和南学等四学、成均馆和四学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教育机关,地方各道和邑设有乡校。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劳动者!用以作为办学的经费,私学是各地的儒家学者创办的私塾或书堂!私学日益发展。成为李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李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科举分文,武两科。文科考试须经三榜、考试科目主要有儒家经典以及有关现行政策和各种形式的汉诗,武科也进行三次考试,考试科目除兵学外?也考部分儒家典籍!总之,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在李朝的500年间,起到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9194世纪以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们还都曾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学说。继体天皇时期5421(507—531)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   “冠位十二阶”是以德?仁,礼。信。义!智为基本位阶、再各分大小两等、如大德、小德!共成十二阶!“十七0767条宪法”的宗旨是强调“君主至上”,如“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群臣百僚,以礼为本”。“承诏必谨”等、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圣德太子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于是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大化改新的首领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旻等人,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蓝图、701年制定的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对教8607育设专章(“学令”)?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为必修科目,   757年,孝5872谦天皇下诏,令全国每家必备一本《孝经》?奖励“孝子”、“贞妇”、701年,日本开始祀孔、768年。称德天皇敕称孔子为“文宣王”!藤原基经当摄政时(877—890年),“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持和奖励!这时儒学在日本已经超出贵族官僚上层社会范围而普及到各个阶层。   南北朝时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但由于佛教的影响、儒学未能取得优势地位!只是到了德川时代!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朱子学)才摆脱了佛教的压制,达到空前繁荣的极盛时代。德川幕府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8079需要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而儒学的“名分论”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5563方哲学。成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   藤原惺窝5608于1590年著《假名性理》!是最早用日文宣传宋1063儒“理性”的著作,后来受德川家康的召见。并为其讲授《大学》等儒经!1599年著《四书五经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读《四书五经》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有门徒150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等都是日本著名朱子学家、   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他提出了一整套3513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建秩序,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理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林罗山以“天人相关”,“天人合一”的说教。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类社会的现存秩序,从而把社会的“上下贵贱之别”说成是合理的!永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   儒学在越南文化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东汉末年,6426越南人士燮游学洛阳、研究左传,尚书等典籍,后来任交4906趾太守40余年!据《越南四字经》说:“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说明早在三国时期越南人就受到了儒学教育、10世纪、越南独立以后?各王朝的典章制度大都取法于中国。政府选拔人才也采取科举制度,以诗、赋,经义等为考试内容。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创制了越南民族文字。称为“字喃”!此后、中国儒家典籍大量传入越南、宋元时期,越南刊刻过不少儒家经典和汉译佛经?出现了不少明经的儒家学者,15世纪初、明成6064祖曾下诏,以礼敦致越南各方面人才到中国来。其中包括明经博学的儒学者。可见儒学在越南的影响之深,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0959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8346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4138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易经是谁写的

  易经是周文王姬昌写的。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

现在真的还有正统墨家,儒家,道家存在吗?

  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9516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儒家诚经典裹足难趋前三人有我师,眼界在放宽,猜生肖

  儒家诚经典裹足难趋前三人有我师、眼界在放宽、猜生肖   谜底:马   求个采纳,谢谢你了哦、

易经能信吗

  谁信谁倒霉,   9771  传世的。挂名周易或易经的预测术。无论哪家哪派,离开了“对已经发生的经历进行推算”(即从已经发生的过去寻找规律)就无法推测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这种预测方法类似于IBM的“智慧地球”理念、都是以过去的数据为分析的基础。离开了过去的数据寸步难行,这样的方法9357不能叫预测,而只能称为“推测”或“分析”!IBM的“智慧地球”有着庞大的数据库支持。准确率尚且有限!挂名周易或易经的预测术所依据的,经过验证是准确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人过去的数据。准确率可想而知!     所以,挂名周易1039或易经的预测术、算得准的、准确率百分之八九十甚至百分之一百的!都是已经发生的。需要将来的结果来验证的。有的会准、有的5394则不会准,准确的机率也就百分之五十左右!     你觉得机会好、就大胆去尝试、别信卜卦算命那一套、!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