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易经系辞

  。《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其中的tun曰部分是孔子所写!象9904曰部分是卜巫所用!!

易经系词上传有多少字?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8769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4718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2177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6966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7198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9877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7052测之谓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第七章*     8470 子曰:《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8341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7852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2967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5979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8198」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余下全文>>!

谁知道哪有<< 易经·系辞上传>>译文?

  系辞上(1) 4468(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2)动静有常!刚柔断矣。(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4)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雷、(5)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7)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间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8) 注释: (1)系辞:系、古字作毄!有系属义!辞,本作辞、即词,有说义。系辞本义是系辞于卦爻之下,案《系辞》:“系辞焉以断吉凶、”“系辞焉以4674尽其言!”即是其正,此处以“系辞”为名,乃指系在《周易》古经后面的文辞!为《十翼》之一?它是《周易》的通论:追述易之起源,推论易之作用!兼释卦义以补《彖》。《象》!《说卦》之不足。并言明占筮方法等,《系辞》分章,先儒多有不同:马融,荀爽!姚信等分上篇为十三章!虞翻分为十一章,周氏。孔颖达等分为十二章。陆德明分为七章、李心传分为十五章,王申子分为十六章、今从马融等分法、《系辞》下篇一般分为十二章, (2)尊:高、贵,天阳气轻清在上。故曰尊!卑:下,贱。又作“埤”!卑,埤通。地阴气浊重在下,故曰卑。定:谓定其方位!以:已,《国语·晋语》“吾以除之矣”即其证。陈:列、 (3)动静有常:此指天地自然而言、天运转不已、故曰动、地凝重不移!故曰静,常:规律。天动地静之说!战国时代极为普遍!如《庄子·天道篇》:“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刚柔:刚谓奇画以象阳,柔谓耦画以象阴,断:分。判, (4)方:先儒多解为方所,道!理!行虫动物类等、然以上诸说似皆不妥、通观此段文意,“方”在此应解作“事”、《象》之《复》“后不省方”句。王弼注:“方!事也,”即其证、象:天象,日月星辰。形:地形!山川草木。变化:天时变、故在天为“变”,变、熹平石经作“辩”。由成象到成形8645辨其化。可备一说!坤化成物。故在地为“化”,见:显现、 (5)刚柔相摩:乾刚坤柔之画相互摩荡而成八卦。即《说卦》所谓乾三阳坤三阴相互作用而生“六子”、摩:旋转。此指切摩!八卦相荡:八卦相互涤荡而运动,荡。又作“荡”、《释名》:“荡。荡也。”此有推移之义!鼓。通“郭”,《风俗通义·声音篇》:“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也、故9332谓之‘鼓’”!所以鼓有“动”之义!霆:雷之余气!《谷4268梁传》:“云雷者何,霆也!”润!滋、 (6)乾道:即阳道。男:阳性事物。即《说卦》所谓“长男”,“中男”,“少男”!坤道:即阴道。女:阴性事物!即《说卦》所谓“长女”。“中女”,“少女”! (7)知!先儒多训为“主”!“为”,笔者管见、由《彖》释《乾》称“万物资始”考之、此“知”就应解作“资”。“资”。“知”音近互假耳、作:一本作“化”,笔者以为。由上文“乾资大始”考之!此处“坤作成物”之“作”、当训为“为”,即化生,易:平直!无所难。马其昶云:“易者易直也?光体浑同虚空。普徧群物。故曰易,《尔雅》‘平。均、夷。弟,易也’。注云:皆谓易直!此可识易之训也”、案《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故马氏之说极是、简能8351:简约之能!先儒有谓作“简从”者!上下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考之。此解可备为一说、简。简约而不繁、 (8)易简:平易简约、成位乎其中:人得天地之理。位于天地之中!位、居位, 7364今译: 天尊贵(于上),地卑贱(于下)、乾坤(由此)确定,卑下高上已经陈列,贵贱之位确立,(天地)动静有其常规。(阳)刚(阴)柔即可断定!万事以其类相聚。万物以其群相分!(这样)吉凶便便产生了?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变化就显现了。所以刚柔相互切摩、八卦互相推移、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日月运行、寒暑交替、乾道成就男性(事物)、坤道成就女性(事物),乾资主(万物)初始,坤化生成万物。乾以平直资主!坤以简约顺从。易,则是易资主!简,则是易顺从!平直资主则有亲附,简易1374顺从则有功效!有亲附则可长久。有功效则可广大,可长久才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才是贤人的事业,(因此)易简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于(3405天地)之中! -------------------------------------------------------------------------------- (二)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1)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2)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3)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4)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5)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6) 注释: (1)卦:指六十四卦。象:卦象!系辞:于卦爻之后系属其文辞!在此句“吉凶”之后“虞本更有悔吝二字”(《释文》)!以1453上下文义考之?似当以虞说为是! (2)吉凶:善恶。吉、善,凶,恶、悔吝:悔难、悔!恨、吝,通“遴”,行难、虞。度、吉凶悔吝,为《5889易》之辞?失得忧虞,为人之事!故吉象得,凶象失、悔象忧!吝象虞! (3)变化:指六爻之变化!亦即《系辞》所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爻者!言乎变者也”?进退:由爻之变化而产生,阳动为进,阴动为退。刚柔:指阴阳二画,阳刚为“—”,阴柔为“- -”, (4)三极:三才,即天地人、八卦有三画!上画象天!下画象地!中画象人!六爻兼三才故初二为下象地、三四为中象人,五上为上象天, (5)居:静处,安:依。序:次序,虞翻认2311为当作“象”?依据下文“君子居则观其象”!故认为作“象”为胜。然案之《系辞》!“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成列即《易》之序也,且“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价。震无咎者存乎悔。……2566”此皆“易之序”也!玩:一本作“翫”、有玩味,玩习之义。《列子·黄帝篇》“吾与若玩其文也久矣”、张湛注:“玩。习也,”乐:一本作“变”、案下文“动则观其变”,“爻者言乎变者也”,似从“变”为是, (6)此引《大有》上九爻辞,佑:保佑、 今译: 圣人设置易卦。1819观察其象而系之文辞、以明示吉凶、(阳)刚(阴)柔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易》辞)吉凶。为失得之象!悔吝!为忧虞之象,变化、为进退之象、(阳)刚4893(阴)柔!为昼夜之象、六爻的变动。含有(天地人)三才之道。6579所以闲居而依者,是卦的次序、喜乐而玩习者?是(卦)爻的文辞。因此君子闲居时则观察卦象、而玩味其文辞!行动时则观察卦爻的变化,而玩味其筮占?所以“自有上天保佑。吉祥而无不利”, -------------------------------------------------------------------------------- (三) 缘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①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②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③ 注释: ①4140彖:“材”?材通裁!故有裁断之义,此指彖辞。言:说明。象:指一卦之象!爻:指爻辞!变:指刚柔两画的变化、 ②小疵:小瑕!列:分布!位:六爻之位,齐:正定。大小:指卦而言!阳卦大、阴卦小、辞:爻辞。介:微小、此指“悔吝”处“吉凶”之间细小界限,震:惊惧, ③险:凶恶,易:平易:此即善吉,之:适, 今译: 彖辞!是说明卦象的!爻辞、是说明(阴阳爻画)变化的,吉凶。是说明事务失得的。悔吝、是说明有小的过失。无咎,是说明善于补求过失、所以贵贱的分列、存在于所处的爻位。齐定其小大,存在于各卦之中、辩别吉凶、存在于卦多辞中!忧虑悔吝、存在于(吉凶之间)细小的界限、戒惧而无咎、存在于能够悔改、因此卦有(阴阳)大小。辞有凶险平易!《易》辞。就各有所指向。 -------------------------------------------------------------------------------- (四) 易与天地准!1910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2214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②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③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④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⑤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⑥! 注释: ①易:《周易》所包含道理!即易理!准:等同。齐平、弥纶:包罗、遍论!弥。徧,纶。本指青丝绶。此通“论”! ②幽明:幽暗光明。原始反终: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的终结,原、推究,反,一本作“及”。此训为“返”, ③精气为物:阴阳精灵之气聚则物成其形!精气、指阴阳精灵之气、游魂为变:气3150之游散而物变其故,游魂。气之游散、阳气曰魂。以上下4889文思之,精气指神。游魂指鬼、鬼神:阴阳之气屈伸变化、鬼:归。即气之屈而归,物终气归曰鬼!神:伸,即气之伸而至,物生气伸曰神! ④违:违背。济!助。旁。徧、《广雅》:“旁。广也。大也。”《周礼·春官·男巫》:“旁招以茅、”贾公彦疏:“旁,谓四方,”王引之曰:“谓徧招于四方也。”流:《释文》“京作留”、乐天:顺行天道。知命:知性命之理。安土:安居坤土?敦:笃厚,仁、爱。《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⑤范围8197:包括!法周。范,铸金之范。引申为法:围!匡郭。周围、“范围”、今人黄8343沛荣解作笼罩!其说甚是。不过:汉儒释此为乾坤消息法周天地变化而不过于十二辰。然由上下文思之。此“不过”恐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因无其它证据,故此仍依汉人之说!曲:本义为器受物之形,成:当为盛。曲成,即受盛、不遗:不遗失细微! ⑥昼夜之道:指阴阳刚柔之道,《系辞》:“刚柔者!昼夜之象。”方:处所。体、固定形体, 今译: 《易》道与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罗天地之道,仰首以观看天文!俯首以察8179看地理!所以知晓幽明变化的原故。由事物开始返归到3218事物终结、因而知晓死生的学说、精气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气散)导致(物形)变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状、(易)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天地的规律),知道周围万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会有过失、遍行而不停留、顺应天道!知晓性命之理。因而不会忧愁。安居坤土。敦厚而施仁德、故能够爱民、笼罩天地变化而不超过(十二辰),承盛万物而不遗失(细微)!通达昼夜变化之道而极其睿知。故(阴阳)神妙变化无一定处所、而易道亦无固定的形体! --------------------------------------------------------------------------------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见之谓之仁、5473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②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③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④ 注释: ①继:秉受、继续,成:生成。成就!性:天性!本性!朱熹曰:“所以发育万物为继‘善’!万物各正其性命为‘成’性、”(《语类》) ②知!智、鲜,少,显!显现、诸,之于、用!功用。鼓!动(解见上“鼓之以雷霆”注),至。极、 ③富有:无所不备。日新:变化不息,日日增新,生生:阴阳相互变化而不穷、成象:生成天象!效法:效地之形。法即形。项安世曰:“古语‘法’皆谓‘形’,《系辞》皆以‘形’对‘象’!” ④极数:穷极蓍策之数!占。筮占!通变:即变通!指变化而通达?趋时而利、阴阳不测:阴阳变化迅速微妙而不可测度、 今泽: 一阴一9791阳(互变)叫做道、秉受(其道)的。为善、顺8454成(其道)的、为性!仁者看见(道)的仁便称道为仁!智2727者看见(道)的智便称道为智、百姓日用(其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显现道的仁德(于外)?潜藏道的功用(于内)!鼓动万物(生长)而不去与圣人同忧虑,(造就万物)盛德大业(完备)至极呀!富有叫做大业!日新叫做盛德、(阴阳变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为乾。效(地)形为坤!穷极蓍策之数预知未来叫做占,通5027达变化的叫做事!阴阳(变化)不可测度叫做神, -------------------------------------------------------------------------------- (六)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①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②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③ 注释: ①广:宽广,坤为广!大:盛大。乾为大、御:止、迩:近!正:定, ②专:一本作“塼”!专、塼二者通、此当训为“圜”,《说卦》“乾为圜”即其证、直:刚直,翕:闭合。辟:开! ③配:匹配!变通:变化通达。易简: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即易知易从谓易简。至:大, 今译: 这易道宽广呵,盛大呵!要说它远,则无所穷止!要说它近、则宁静而方正、要说天地之间则(3007万物)具备!这乾!静止时圆圜,运动时开辟!所以广生(万物)。(易道)广(生)大(生)与天地相配合。变化通达与四时相配合,阴阳之义可以与日月相配合!是易道简约的善性与至大的德性相配合。 -------------------------------------------------------------------------------- (七) 子曰:①“易!其至矣乎!夫9468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②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③ 注释: ①子曰:《系辞》,《文言》所谓“子曰”?乃指孔子、然“子曰”所引是否真为孔子言论、已无从考证! ②知、即智!礼、礼仪。一本作“体”、“礼”、“体”相通、 ③存存:常在!《尔雅·释训》:“存存!在也、”阮元曰:“存存!在也。如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也’”,道:所由之路,乾阳为道、义:所处之宜!坤阴为宜、 今译: 9531孔子说:“易!其道至极!易道,圣人用之增崇其德而广大其业!智慧崇6687高礼仪谦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天地设定位置。而易道运行于其中!成物之性常存,2401(阴阳)道义之门, --------------------------------------------------------------------------------、

求:易经 系辞上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译文。。谢谢。发到Q:635810341

  这个。,,,,这个译得了吗!谁胆敢说自己能译准、。、一译必然失准。尤其系词!这种经典就9544得一句句品古文!中国文字一个字一个象?现代汉语的词相7898对准确性表达较好!而象的表达就有了一定不足!而《易》明显是表示象的,一句就能译出无数来。太浮躁可以不看,太浮躁看了不得真意的,!

易经中"廷"字的含义是什么

  7382《易经》是本哲学范畴的书。讲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哲学!历史、文学、玄学。医学等学科!《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   经》又称《周易》。分为经部4570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    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   的论述 !没有具9744体的含义。在廷在《易经》各方面都涉及?。

‘威’字在易经里怎样解读

  威字,可拆成地支“戌”和“女”字!戌字代表狗、就8704是母狗的意思、   戌又有武力意思、所以威字还有护花使者,金屋藏娇、辣手摧花的意思   威字,可拆成一个“撇”!“一个女子”!一个“戈”字、就是女人持枪拿刀要砍人的意思?

易经全文多少字

  大概有20337!我把易5510经放到word中、用字数统计算了算。呵呵!

易经中对忍字有无说法?

  忍——是个大学问。《易经》通篇都有提及!但没有针对“忍”字加以解释的段落!容忍——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翻译:万物本性皆为善!改之则既往不咎——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翻译:常在1816小事上容忍别人,遇苦难时会得8455到帮助和照应 隐忍——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翻译:默默奉献不被牵连。平凡人生也是快乐的——休复.吉 翻译:知难而退、永远不会遇到大问题 忍耐——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翻译:能解决难啃的骨头,也是一种突破 ——频复.厉无咎 翻译:世间事总是反反复复!很辛苦以上都是本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杨字为什么在易经里13划

  “杨”——繁体杨字为13划!这本身和易经没有直接关系、但用易经八卦来占卜字数和姓名时。往往会用繁体字、这是源于繁体字所载有古往今来的信息量大这一说法、!

《系辞.上》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则字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则应该是效法的意思,


展开全文